第7课《开国大典》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开国大典》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10:2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开国大典
7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屈辱沧桑的历史终于一去不回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了!
政府 射击 栏杆 外宾
汇集 预定 爆发 就位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语调 完毕 检阅 制服
一致 距离 隆重 高潮
次序 坦克 排山倒海
大典前
第一部分(1-4):交代了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地点,介绍了典礼开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大典中
第二部分(5-13):大典开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并宣读公告,进行阅兵式。
第三部分(14-15):阅兵式完毕后,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大典后
理清文章脉络
大典前
大典时
大典后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领袖出现
宣告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本文是按___ ___ ___ 的顺序叙述的。
开国大典进行
运用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既让我们整体感受到了典礼的庄严、隆重,又突出了各兵种的特色,让我们为这些威武之师感到无比的自豪。
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个场面的。
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该场面。先总体写受检阅部队缓缓入场的情景,再按入场顺序,具体写各兵种方队的特点。这种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既让人对阅兵式有整体感受,又突出了各个队伍的特点。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
同学们:你们知道54门大炮齐响28响的意义吗?
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
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按时间顺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