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3 Home and Places Lesson1 My Sweet Home(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3 Home and Places Lesson1 My Sweet Home(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9-11 09: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 3 Home and Places—Lesson 1 My Sweet Home(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单元主题:Unit 3 Home and Places(家庭与场所)
课时主题:Lesson 1 My Sweet Home(我的甜蜜之家)
授课年级:七年级
课型:听说课(结合阅读与表达)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 Unit 3 的开篇课,聚焦 “家庭空间” 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既是对七年级上册 “日常场景” 话题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 “社区场所”“方位表达” 奠定基础。教材内容包含三部分核心板块:
听力素材:通过对话呈现 “介绍家庭房间功能” 的日常场景,涵盖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等核心词汇,以及 “-What’s in... -There is/are...”“I often...in the...” 等基础句型;
阅读文本:以简短的 “我的家” 小短文为例,展示如何用英语描述家庭空间布局与日常活动;
口语任务:通过 “结对分享家庭照片” 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表达。
教材设计遵循 “输入 - 内化 - 输出” 的语言学习逻辑,注重连接学生生活经验,同时渗透 “热爱家庭” 的情感教育,为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地提供了丰富载体。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具备以下特点:
语言基础:已掌握 “this/that/these/those”“have/has” 等基础词汇与句型,能简单描述事物,但对 “there be 句型” 的灵活运用和 “家庭空间词汇” 的系统认知仍需强化;
认知特点:思维以具象为主,对 “家庭” 相关话题有强烈的表达欲,喜欢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直观化、互动性强的活动学习;
学习需求:渴望将英语与生活结合,不仅想 “学会描述家”,还希望 “能分享家的故事”,同时需要教师引导规范语言表达,避免中式英语。
四、核心素养目标
(一)语言能力
能准确认读并运用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study” 等家庭空间词汇,发音清晰,词义理解准确;
能熟练运用 “-What’s in your... -There is a.../There are some...” 询问并描述房间内的物品,以及 “I often read books in the study.” 表达在不同房间的日常活动,句型使用正确率不低于 90%;
能听懂关于 “介绍家庭房间” 的简短对话(语速约 100 词 / 分钟),获取 “房间名称、物品、活动” 等关键信息;能撰写 3-5 句话的短文,简单描述自己的家。
(二)文化意识
了解中西方家庭居住空间的共性与差异(如西方家庭常见 “basement”,中国家庭重视 “客厅的家庭互动功能”),不盲目否定或推崇某一种文化;
体会 “家是温暖的港湾” 这一跨文化共通的情感内核,尊重不同家庭的居住方式与生活习惯,增强对自己家庭的热爱与认同感。
(三)思维品质
通过 “给混乱的房间分类物品” 活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 “功能”(如 “睡眠 - 卧室”“烹饪 - 厨房”)梳理物品与空间的关联;
通过 “对比自己家和课文中家的不同”,培养比较思维,能从 “房间数量、布局、活动” 等角度找出差异并说明原因;
在 “设计理想中的房间” 任务中,发挥创新思维,能结合自身需求(如 “喜欢阅读所以加书架”)构思房间布局,并用英语解释设计思路。
(四)学习能力
能主动运用 “图片联想”“语境猜词” 等策略记忆家庭空间词汇(如看到 “床” 联想到 “bedroom”),课后能通过 “制作家庭词汇卡片” 巩固所学;
在小组活动中,能倾听同伴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并用 “Good idea!”“I agree with you.” 等表达回应,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能通过 “课堂小测”(如句型填空、词汇匹配)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主动向教师或同伴请教未掌握的内容,养成 “自我反思 - 主动求助” 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家庭空间词汇(bedroom, living room 等)和 “there be 句型”“描述日常活动的句型”;
能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家庭房间的物品与日常活动,实现 “听 - 说 - 读 - 写” 的基础衔接。
(二)教学难点
“there be 句型” 的单复数变化(There is a.../There are...)及就近原则的初步感知;
如何将 “词汇、句型” 整合为连贯的表达,如从 “这是我的卧室” 拓展到 “这是我的卧室,里面有一张床,我经常在这儿睡觉”。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 “家庭生活 vlog”、展示学生家庭照片等,创设 “介绍自己家” 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 “听力找信息”“结对说家”“设计理想房间” 等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运用语言,实现 “做中学”;
合作学习法:以 4 人小组为单位开展 “房间分类”“分享家的故事” 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
直观演示法:利用 PPT、实物模型(如房间拼图)、简笔画等,将抽象的 “空间概念” 具象化,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包含家庭空间图片、听力音频、句型模板)、家庭空间词汇卡片、房间拼图模型、学生家庭照片(提前收集,匿名处理)、课堂小测纸;
学生准备:带一张自己家的照片(或画一幅家的简笔画)、笔记本。
八、教学过程
(一)Warm-up & Lead-in
歌曲导入:播放英文儿歌《My Little House》,歌词包含 “house, room, bed” 等简单词汇,学生跟着唱,激发学习兴趣;
话题互动:教师展示自己家的照片,用简单英语介绍:“This is my house. It has a bedroom and a living room. I like my house.” 然后提问学生:“Do you like your home What rooms are there in your home ” 引导学生用中文或简单英文回答,自然引入 “家庭空间” 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氛围,用教师的真实照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结合生活化提问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后续学习铺垫。
(二)Presentation
词汇学习:
教师用 PPT 展示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study” 的图片,每张图片搭配对应的物品(如卧室里的 bed,厨房里的 fridge),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词,教师纠正发音(重点强调 “bathroom” 中 “th” 的咬舌音,“study” 的重音位置);
开展 “词汇配对” 游戏:将词汇卡片与房间图片分发给不同学生,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伙伴,巩固词汇与图片的关联。
句型学习:
教师以 “bedroom” 为例,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卧室和一张床,提问:“What’s in the bedroom ” 引导学生尝试回答,然后出示句型:“There is a bed in the bedroom.” 讲解 “there be 句型” 的单数用法;
再画两张椅子,提问:“What else ” 引导学生说出:“There are two chairs.” 对比单数与复数句型的差异,用 “就近原则” 的简单例子(如 “There is a book and two pens.”)帮助学生初步感知;
教师示范用 “I often sleep in the bedroom.” 描述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用 “I often...in the...” 造句(如 “I ofte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听力输入:
播放教材听力音频(2 遍),第一遍让学生 “听房间名称”,在教材图片上圈出听到的房间;第二遍让学生 “听物品与活动”,完成表格(如下):
Room Things in it Activities
Bedroom
Living room
播放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答案,教师核对并讲解听力中出现的难点(如 “sofa”“dining table” 等生词,结合图片快速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 “图片猜词 - 游戏巩固” 突破词汇难点,用 “简笔画 + 例句” 直观讲解句型,结合听力输入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语言的运用,符合 “从具体到抽象” 的认知规律。
(三)Practice
基础练习:句型接龙:
教师先开头:“This is my living room. There is a sofa in it. I often watch TV on the sofa.” 然后邀请一名学生接 “bedroom”,依次类推,学生需重复前一名学生的句型结构,替换房间、物品与活动;
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用 PPT 出示句型模板(“This is my ___. There is/are ___ in it. I often ___ in it.”),给予提示。
提升练习:小组合作 ——“我的家分享会”:
4 人一组,学生拿出自己带的家庭照片或简笔画,用所学语言向组员介绍:“Look! This is my home. It has a... There is a... in the... I often... here.”;
教师巡视各组,重点指导 “there be 句型” 的单复数使用和词汇发音,鼓励学生加入更多细节(如 “big/small” 描述房间);
每组推荐 1 名代表上台分享,教师用 “Clear pronunciation!”“Good use of sentences!” 等语言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从 “个人接龙” 到 “小组分享”,难度逐步提升,让学生在分层练习中巩固语言知识;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机会,培养合作能力与自信心。
(四)Production
创意任务:设计理想中的房间:
学生独立或两人一组,在纸上画 “理想中的卧室 / 客厅”,并思考:“What’s in it Why do you put it there ”;
完成后,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设计,如:“This is my ideal bedroom. There is a big bookshelf in it because I like reading. There are two beds because I want to play with my friend.”;
教师收集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引导学生评价:“Do you like this design What’s good about it ”
文化渗透:
教师展示 “西方家庭 basement” 和 “中国家庭客厅” 的图片,简单介绍:“In some Western families, there is a basement for storing things. In Chinese families, the living room is often big for family gatherings.”;
提问学生:“Is there anything different between your home and these homes Do you like your home ” 引导学生表达对自己家庭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 “创意设计”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语言学习与个人需求结合;结合图片渗透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视角,同时深化 “爱家” 的情感。
(五)Summary & Homework
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What words did we learn today What sentences can we use to talk about our home ”(用思维导图 PPT 呈现,强化记忆);
邀请 1-2 名学生用 3 句话总结自己的收获,如:“I learned ‘study’. I can say ‘There is a desk in my study’. I love my home.”
分层作业:
基础层(必做):抄写家庭空间词汇 3 遍,并用 “there be 句型” 写 2 句话描述自己的卧室;
提升层(选做):录制一段 1 分钟的视频,介绍自己的家(可参考课堂上的分享内容),发送到班级群;
拓展层(挑战):查阅资料,了解 “日本榻榻米房间” 或 “英国乡村小屋” 的特点,用 1-2 句话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分层作业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既巩固基础,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空间。
九、板书设计
Unit 3 Lesson 1 My Sweet Home
1. Words (词汇) 2. Sentences (句型)
- bedroom (卧室) - What’s in your ___
- living room (客厅) - There is a ___ in it.
- kitchen (厨房) - There are some ___ in it.
- bathroom (浴室) - I often ___ in the ___.
- study (书房) 3. Culture (文化)
- Western: basement
- Chinese: big living room
十、教学反思
需关注学生 “there be 句型” 就近原则的掌握情况,若课堂上学生理解困难,可在下次课用 “就近原则口诀”(“be 动词,跟着近的走”)进一步讲解;
小组活动时,部分内向学生可能参与度不高,下次可设计 “角色分工”(如 “记录员”“发言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任务;
文化渗透环节时间较紧张,可将 “不同国家家庭特点” 的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在课前 2 分钟播放,为课堂节省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