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本章总结提升(课件+学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章 本章总结提升(课件+学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06:38:22

文档简介

本章总结提升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从6个篮球、2个排球中任选3个球,3个都是排球是不可能事件. (  )
2.连续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2次,“(正面,反面)”与“(反面,正面)”是同一个样本点. (  )
3.概率揭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数,与试验的次数有关. (  )
4.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  )
5.“两个小朋友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每个小朋友等可能地出剪刀、石头、布),观察他们的胜负情况”是古典概型. (  )
6.两个事件的和事件的概率等于两个事件都发生的概率. (  )
7.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和. (  )
8.每一个随机试验相应地有一个样本空间,样本空间的子集就是随机事件. (  )
9.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合格率是99.99%,这说明该厂生产的10 000件产品中合格的产品一定有9 999件. (  )
10.用频率估计概率,需要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试验.(  )
◆ 题型一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及应用
[类型总述] (1)互斥事件;(2)对立事件;(3)概率的基本性质.                 
例1 (1)(多选题)从某班级中任意选出三名学生,设A=“三名学生都是女生”,B=“三名学生都不是女生”,C=“三名学生不都是女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A与C为互斥事件
B.A与B互为对立事件
C.B与C存在包含关系
D.B与C不是对立事件
(2)[2024·江西吉安高一期末] 已知事件A,B是互斥事件,P(A)=,P()=,则P(A∪B)= (  )
A. B. C. D.
变式 (多选题) 设A,B是两个随机事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表示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B.B+A表示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C.表示两个事件均不发生
D. 表示两个事件均不发生
例2 某商场举行有奖销售活动,购物每满100元可抽取1张奖券,多购多得,每1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B,C,求:
(1)P(A),P(B),P(C);
(2)抽取1张奖券中奖的概率;
(3)抽取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或一等奖的概率.
变式 为了备战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刻苦训练,成绩稳步提升.射击队的某一选手射击一次,其命中环数的概率如下表:
命中环数 10环 9环 8环 7环
概率 0.32 0.28 0.18 0.12
该选手射击一次,求:
(1)命中9环或10环的概率;
(2)至少命中8环的概率;
(3)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 题型二 古典概型的概率求解
[类型总述] (1)样本点与样本空间;(2)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例3 已知某校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分别为240,160,160.现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去某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
(1)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2)设抽出的7名同学分别用A,B,C,D,E,F,G表示,现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承担敬老院的卫生工作.
(i)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的样本点;
(ii)设M为事件“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求事件M发生的概率.
变式 [2024·湖北恩施州高二期中] 一个袋子中有4个红球,6个绿球, 采用不放回方式从中依次随机地取出2个球.
(1)求第二次取出绿球的概率;
(2)如果袋子中是n个红球, 6个绿球, 已知取出的2个球都是绿球的概率为,那么n是多少
◆ 题型三 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类型总述] (1)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2)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例4 甲、乙、丙三名学生一起参加某资格证的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将获得该资格证书,两次考试过程相互独立.已知甲、乙、丙三名学生能通过笔试的概率分别是0.6,0.5,0.4,能通过面试的概率分别是0.6,0.6,0.75.
(1)求甲、乙、丙三名学生中恰有一人通过笔试的概率;
(2)求经过两次考试后,至少有一人获得该资格证书的概率.
变式 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某知识闯关训练,最后一关只有两道题目,已知甲同学答对每道题的概率都为p,乙同学答对每道题的概率都为q(p>q),且两人答题互不影响,且每人各题答题结果互不影响.已知同一题甲、乙至少有一人答对的概率为,两人都答对的概率为.
(1)求p和q的值;
(2)试求最后一关甲同学答对的题数小于乙同学答对的题数的概率.
◆ 题型四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类型总述] (1)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2)随机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例5 进入8月份后,某市持续高温,气象局一般会提前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高温橙色预警标准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 ℃及以上),在今后的3天中,每一天最高气温在37 ℃及以上的概率是.用计算机生成了20组随机数,结果如下:
116 785 812 730 134 452 125 689 024 169
334 217 109 361 908 284 044 147 318 027
若用0,1,2,3,4,5表示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用6,7,8,9表示不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则估计今后的3天中恰有2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概率是 (  )
A. B. C. D.
变式 某试验单次成功的概率为0.8,在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3次试验,各次试验互不影响,记事件A为“3次试验中至少成功2次”.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事件A发生的概率:先由计算机给出0~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0,1表示单次试验失败,2,3,4,5,6,7,8,9表示单次试验成功,以3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3次试验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20组随机数如下表:
752 029 714 985 034
437 863 694 141 469
037 623 804 601 366
959 742 761 428 261
根据以上方法及数据,估计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
A.0.384 B.0.65 C.0.9 D.0.904
◆ 题型五 统计与概率的综合问题
[类型总述] (1)频率分布直方图;(2)用样本估计总体;(3)古典概型;(4)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例6 [2024·陕西汉中高一期末] 从某学校的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155 cm和195 cm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六组的人数为4(同一组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
(1)求第七组的频率;
(2)估计该校800名男生身高的50%分位数和平均数;
(3)若从样本中身高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男生中随机抽取2名男生,记他们的身高分别为x cm,y cm,事件E=“|x-y|≤5”,求P(E).
变式 某中学参加某竞赛初赛结束后,为了解竞赛成绩情况,从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得到他们的成绩,将数据整理后分成五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若只有20%的人能进决赛,入围分数应设为多少分(保留两位小数)
(2)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成绩在[80,100]内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6的样本,再从该样本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求至少有1名学生的成绩不低于90分的概率.
(3)进入决赛的同学需要再经过考试才能参加冬令营活动.考试分为两轮,第一轮为笔试,需要考2门学科,每科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有A+,A,B,C,D五个等级.若两科笔试成绩均为A+,则可直接参加冬令营;若一科笔试成绩为A+,另一科笔试成绩不低于B,则要参加第二轮面试,面试通过也可参加冬令营,否则均不能参加.现有甲、乙、丙三人报名参加冬令营,三人互不影响,且每次考试互不影响.甲在每科笔试中取得A+,A,B,C,D的概率分别为,,,,;乙在每科笔试中取得A+,A,B,C,D的概率分别为,,,,;丙在每科笔试中取得A+,A,B,C,D的概率分别为,,,,.甲、乙、丙在面试中通过的概率分别为,,.求甲、乙、丙能同时参加冬令营的概率.本章总结提升
【知识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素养提升】
题型一
例1 (1)ACD (2)C [解析] (1)事件C的可能情况有:一女二男、二女一男、三男,事件B=“三名学生都是男生”,故A与C为互斥事件,A正确;A与B为互斥事件,但不互为对立事件,B错误; B与C存在包含关系,C正确,D正确.故选ACD.
(2)∵P(B)=1-P(),P()=,∴P(B)=.∵事件A,B是互斥事件,∴P(A∪B)=P(A)+P(B)=+=.故选C.
变式 ACD [解析] 因为A,B是两个随机事件,所以A+B表示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故A正确;B+A表示两个事件恰有一个发生,故B错误;表示两个事件均不发生,故C正确; 表示两个事件均不发生,故D正确.故选ACD.
例2 解:由题意知,事件A,B,C为互斥事件.
(1)∵每1000张奖券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P(A)=,P(B)==,P(C)==.
(2)设“抽取1张奖券中奖”为事件D,则P(D)=P(A)+P(B)+P(C)=++=.
(3)设“抽取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或一等奖”为事件E,则P(E)=1-P(A)-P(B)=1--=.
变式 解:(1)记事件A=“射击一次,命中9环或10环”,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 P(A)=0.32+0.28=0.60.
(2)设事件B=“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P(B)=0.18+0.28+0.32=0.78.
(3)由于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是事件B=“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对立事件,即表示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P()=1-P(B)=1-0.78=0.22.
题型二
例3 解:(1)由已知得,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之比为3∶2∶2,由于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因此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
(2)(i)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所有样本点有(A,B),(A,C),(A,D),(A,E),(A,F),(A,G),(B,C),(B,D),(B,E),(B,F),(B,G),(C,D),(C,E),(C,F),(C,G),(D,E),(D,F),(D,G),(E,F),(E,G),(F,G),共21个.
(ii)不妨设抽出的7名同学中来自甲年级的是A,B,C,来自乙年级的是D,E,来自丙年级的是F,G,则“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包含的样本点有(A,B),(A,C),(B,C),(D,E),(F,G),共5个,所以事件M发生的概率P(M)=.
变式 解:(1)从10个球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取出2个球,样本空间包含的样本点个数为n(Ω)=10×9=90,
设事件A=“两次取出的都是红球”, 则n(A)=4×3=12.
设事件B=“第一次取出红球, 第二次取出绿球”,则n(B)=4×6=24.设事件C=“第一次取出绿球, 第二次取出红球”,则n(C)=6×4=24.
设事件D=“两次取出的都是绿球”,则n(D)=6×5=30.
易知事件A,B,C,D两两互斥.
∴第二次取出绿球的概率为P(B∪D)==.
(2)设此时的样本空间为Ω0,则由题意知P(D)==,则n(Ω0)=n(D)=72,由n(Ω0)=(n+6)(n+5)=72,得n=3或n=-14,又n∈N*,∴n=3.
题型三
例4 解:(1)分别记甲、乙、丙笔试合格为事件A1,A2,A3,则A1,A2,A3为相互独立事件,设E表示事件“甲、乙、丙三名学生中恰有一人通过笔试”,则P(E)=P(A1 )+P(A2)+P( A3)=0.6×0.5×0.6+0.4×0.5×0.6+0.4×0.5×0.4=0.38,即甲、乙、丙三名学生中恰有一人通过笔试的概率是0.38.
(2)分别记甲、乙、丙经过两次考试后获得该资格证书为事件A,B,C,则P(A)=0.6×0.6=0.36,P(B)=0.5×0.6=0.3,P(C)=0.4×0.75=0.3.设事件F表示“甲、乙、丙三名学生中至少有一人获得该资格证书”,则表示“甲、乙、丙三名学生均没有获得该资格证书”,= ,于是P(F)=1-P()=1-P()P()P()=1-0.64×0.7×0.7=0.686 4,即经过两次考试后,至少有一人获得该资格证书的概率是0.686 4.
变式 解:(1)设事件A=“最后一关,某一题甲同学答对”,B=“最后一关,某一题乙同学答对题”,则P(A)=p,P(B)=q.由于两人答题互不影响,且每人各题答题结果互不影响,所以A与B相互独立,由题意知1-P( )=1-P()P()=,P(AB)=P(A)P(B)=,即
解得
(2)设m,n分别表示最后一关甲、乙两位同学答对的题数,由题意得,所求概率为P(m题型四
例5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表示今后的3天中恰有2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随机数有116,812,730,217,109,361,284,147,318,027,共10组,故估计今后的3天中恰有2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概率是=.故选B.
变式 C [解析] 由随机模拟试验可得,表示3次试验中最多成功1次的随机数为141,601,共2组,则表示3次试验中至少成功2次的有20-2=18(组)随机数,故估计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0.9,故选C.
题型五
例6 解:(1)第六组的频率为=0.08,所以第七组的频率为1-0.08-5×(0.008×2+0.016+0.04×2+0.06)=0.06.
(2)由直方图得,身高在第一组[155,160)内的频率为0.008×5=0.04,身高在第二组[160,165)内的频率为0.016×5=0.08,身高在第三组[165,170)内的频率为0.04×5=0.2,身高在第四组[170,175)内的频率为0.04×5=0.2,0.04+0.08+0.2=0.32<0.5,0.04+0.08+0.2+0.2=0.52>0.5.设该校800名男生的身高的50%分位数为m,则170所以该校800名男生的身高的50%分位数为174.5 cm,平均数为157.5×0.04+162.5×0.08+167.5×0.2+172.5×0.2+177.5×0.06×5+182.5×0.08+187.5×0.06+192.5×0.008×5=174.1(cm).
(3)身高属于第六组[180,185)的人数为4,记为a,b,c,d,身高属于第八组[190,195]的人数为0.008×5×50=2,记为A,B.从这6名男生中随机抽取2名男生包含的样本点有ab,ac,ad,bc,bd,cd,aA,aB,bA,bB,cA,cB,dA,dB,AB,共15个.因为事件E=“|x-y|≤5”发生当且仅当随机抽取的2名男生在同一组,
所以事件E包含的样本点为ab,ac,ad,bc,bd,cd,AB,共7个,所以P(E)=.
变式 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成绩在[70,80)内的频率为1-(0.015+0.030+0.010+0.005)×10=0.40,
所以[70,80)对应的为0.40÷10=0.040,所以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因为(0.010+0.005)×10=0.15<0.2,0.4+(0.010+0.005)×10=0.55>0.2,所以第80%分位数位于[70,80)内,又×10+70=78.75,
所以入围分数应设为78.75分.
(2)依题意,从成绩在[80,90)内的学生中抽取6×=4(人),设这4人为a,b,c,d,从成绩在[90,100]内的学生中抽取6×=2(人),设这2人为m,n.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3人包含的样本点有(a,b,c),(a,b,d),(a,c,d),(b,c,d),(a,b,m),(a,c,m),(a,d,m),(b,c,m),(b,d,m),(c,d,m),(a,b,n),(a,c,n),(a,d,n),(b,c,n),(b,d,n,),(c,d,n),(a,m,n),(b,m,n),(c,m,n),(d,m,n),共20个,其中3人的成绩都在[80,90)内包含的样本点有(a,b,c),(a,b,d),(a,c,d),(b,c,d),共4个.设事件A=“至少有1名学生的成绩不低于90分”,则P(A)=1-P()=1-=.
(3)依题意,甲能参加冬令营的概率P甲=×+2×××=,乙能参加冬令营的概率P乙=×+2×××=,丙能参加冬令营的概率P丙=×+2×××=,
所以甲、乙、丙能同时参加冬令营的概率P=P甲P乙P丙=××=.(共50张PPT)
本章总结提升
题型一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及应用
题型二 古典概型的概率求解
题型三 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题型四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题型五 统计与概率的综合问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从6个篮球、2个排球中任选3个球,3个都是排球是不可能事件.
( )

2.连续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2次,“(正面,反面)”与“
(反面,正面)”是同一个样本点.( )
×
3.概率揭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数,与试验
的次数有关.( )
×
4.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

5.“两个小朋友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每个小朋友等可能地出剪
刀、石头、布),观察他们的胜负情况”是古典概型.( )

6.两个事件的和事件的概率等于两个事件都发生的概率.( )
×
7.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
和.( )
×
8.每一个随机试验相应地有一个样本空间,样本空间的子集就是随机
事件.( )
×
9.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合格率是 ,这说明该厂生产的10 000件
产品中合格的产品一定有9 999件.( )
×
10.用频率估计概率,需要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利用计算器或计
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试验.( )

题型一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及应用
[类型总述](1)互斥事件;(2)对立事件;(3)概率的基本性质.
例1(1) (多选题)从某班级中任意选出三名学生,设 “三名学
生都是女生”,“三名学生都不是女生”, “三名学生不都是女
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与为互斥事件 B.与 互为对立事件
C.与存在包含关系 D.与 不是对立事件



[解析] 事件C的可能情况有:一女二男、二女一男、三男,事件
“三名学生都是男生”,故A与C为互斥事件,A正确;
A与B为互斥事件,但不互为对立事件,B错误;
B与C存在包含关系,C正确,D正确.故选 .
(2)[2024·江西吉安高一期末]已知事件, 是互斥事件,
,,则 ( )
A. B. C. D.
[解析] ,,.
事件A,B是互斥事件, .
故选C.

变式 (多选题) 设, 是两个随机事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表示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B. 表示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C. 表示两个事件均不发生
D. 表示两个事件均不发生



[解析] 因为A,B是两个随机事件,所以 表示两个事件至少有
一个发生,故A正确;
表示两个事件恰有一个发生,故B错误;
表示两个事件均不发生,故C正确;
表示两个事件均不发生,故D正确.故选 .
例2 某商场举行有奖销售活动,购物每满100元可抽取1张奖券,多
购多得,每1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
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
,, ,求:
(1),, ;
解:由题意知,事件,, 为互斥事件.
每1000张奖券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
,, .
(2)抽取1张奖券中奖的概率;
解: 设“抽取1张奖券中奖”为事件 ,则

(3)抽取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或一等奖的概率.
解: 设“抽取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或一等奖”为事件 ,则

变式 为了备战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
中国奥运健儿刻苦训练,成绩稳步提升.射击队的某一选手射击一次,
其命中环数的概率如下表:
命中环数 10环 9环 8环 7环
概率 0.32 0.28 0.18 0.12
该选手射击一次,求:
(1)命中9环或10环的概率;
解:记事件 “射击一次,命中9环或10环”,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
法公式得 .
(2)至少命中8环的概率;
解:设事件 “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
公式得 .
(3)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解:由于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是事件 “射击一次,至少
命中8环”的对立事件,即 表示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
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
题型二 古典概型的概率求解
[类型总述](1)样本点与样本空间;(2)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例3 已知某校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分别为240,16
0,160.现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去某
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
(1)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解:由已知得,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之比为 ,
由于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因此应
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
(2)设抽出的7名同学分别用,,,,,, 表示,现从中随机抽
取2名同学承担敬老院的卫生工作.
(ⅰ)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的样本点;
解: 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所有样本点有 ,
,,,,,,,,, ,
,,,,,,,,, ,共
21个.
(ⅱ)设为事件“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求事件 发生的概率.
解: 不妨设抽出的7名同学中来自甲年级的是,, ,来自乙年级
的是,,来自丙年级的是, ,
则“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包含的样
本点有,,, , ,共5个,所以事件发生的
概率 .
变式 [2024·湖北恩施州高二期中] 一个袋子中有4个红球,6个绿球,
采用不放回方式从中依次随机地取出2个球.
(1)求第二次取出绿球的概率;
解:从10个球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取出2个球,样本空间包含的样本
点个数为 ,
设事件“两次取出的都是红球”, 则 .
设事件 “第一次取出红球, 第二次取出绿球”,则
.设事件 “第一次取出绿球, 第二次取出红球”,
则 .
设事件“两次取出的都是绿球”,则 .
易知事件,,, 两两互斥.
第二次取出绿球的概率为 .
(2)如果袋子中是 个红球, 6个绿球, 已知取出的2个球都是绿球的
概率为,那么 是多少
解:设此时的样本空间为,则由题意知 ,则

由,得 或,
又, .
题型三 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类型总述](1)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2)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公式.
例4 甲、乙、丙三名学生一起参加某资格证的考试,考试分笔试和
面试两部分,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将获得该资格证书,两次考试过
程相互独立.已知甲、乙、丙三名学生能通过笔试的概率分别是 ,
,,能通过面试的概率分别是,, .
(1)求甲、乙、丙三名学生中恰有一人通过笔试的概率;
解:分别记甲、乙、丙笔试合格为事件,,,则,, 为相互
独立事件,设 表示事件“甲、乙、丙三名学生中恰有一人通过笔试”,
则 ,
即甲、乙、丙三名学生中恰有一人通过笔试的概率是0.38.
(2)求经过两次考试后,至少有一人获得该资格证书的概率.
解:分别记甲、乙、丙经过两次考试后获得该资格证书为事件 ,
,,则, ,
.
设事件 表示“甲、乙、丙三名学生中至少有一人获得该资格证书”,则 表示“甲、乙、丙三名学生均没有获得该资格证书”, ,于是 ,即经过两次考试后,至少有一人获得该资格证书的概率是

变式 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某知识闯关训练,最后一关只有两道题目,
已知甲同学答对每道题的概率都为 ,乙同学答对每道题的概率都为
,且两人答题互不影响,且每人各题答题结果互不影响.已
知同一题甲、乙至少有一人答对的概率为,两人都答对的概率为 .
(1)求和 的值;
解:设事件“最后一关,某一题甲同学答对”, “最后一关,某
一题乙同学答对题”,则, .
由于两人答题互不影响,且每人各题答题结果互不影响,所以与
相互独立,由题意知,
,即
解得
(2)试求最后一关甲同学答对的题数小于乙同学答对的题数的概率.
解:设, 分别表示最后一关甲、乙两位同学答对的题数,
由题意得,所求概率为
.
题型四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类型总述](1)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2)随机事件的关系与
运算.
例5 进入8月份后,某市持续高温,气象局一般会提前发布高温橙色
预警信号(高温橙色预警标准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及以
上),在今后的3天中,每一天最高气温在及以上的概率是 .用
计算机生成了20组随机数,结果如下:
116 785 812 730 134 452 125 689 024 169
334 217 109 361 908 284 044 147 318 027
若用0,1,2,3,4,5表示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用6,7,8,9
表示不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则估计今后的3天中恰有2天发布高
温橙色预警信号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表示今后的3天中恰有2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
号的随机数有116,812,730,217,109,361,284,147,318,
027,共10组,故估计今后的3天中恰有2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
概率是 .故选B.
变式 某试验单次成功的概率为 ,在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
复3次试验,各次试验互不影响,记事件 为“3次试验中至少成功2
次”.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事件 发生的概率:先由计算机给出
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0,1表示单次试验失败,2,3,4,
5,6,7,8,9表示单次试验成功,以3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3次试
验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20组随机数如下表:
752 029 714 985 034
437 863 694 141 469
037 623 804 601 366
959 742 761 428 261
根据以上方法及数据,估计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
A.0.384 B.0.65 C.0.9 D.0.904

[解析] 由随机模拟试验可得,表示3次试验中最多成功1次的随机数
为141,601,共2组,则表示3次试验中至少成功2次的有
(组)随机数,故估计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故
选C.
题型五 统计与概率的综合问题
[类型总述](1)频率分布直方图;(2)用样本估计总体;(3)
古典概型;(4)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例6 [2024·陕西汉中高一期末] 从某
学校的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
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
和 之间,将测量结果按
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 ,
第二组, ,第八组 ,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六组的人数为4(同一组的数据用
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
(1)求第七组的频率;
解:第六组的频率为 ,
所以第七组的频率为
.
(2)估计该校800名男生身高的 分位数和平均数;
解:由直方图得,身高在第一组
内的频率为

身高在第二组 内的频率为

身高在第三组内的频率为,
身高在第四组 内的频率为,
,.
设该校800名男生的身高的 分位数为,则 .
由,解得 ,
所以该校800名男生的身高的分位数为 ,平均数为
.
(3)若从样本中身高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男生中随机抽取2名男
生,记他们的身高分别为,,事件“ ”,求
.
解:身高属于第六组 的人数
为4,记为,,, ,身高属于第八组
的人数为
,记为, .
从这6名男生中随机抽取2名男生包含
的样本点有,,,,,,,,,,,,
,,,共15个.
因为事件“ ”发生当且仅当随机抽取的2名男生在同一组,
所以事件包含的样本点为,,,,,, ,共7个,
所以 .
变式 某中学参加某竞赛初赛结束后,为了
解竞赛成绩情况,从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10
0名学生,得到他们的成绩,将数据整理后
分成五组: ,
, ,并绘制成如图所
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若只有 的人
能进决赛,入围分数应设为多少分
(保留两位小数)?
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成绩在
内的频率为

所以对应的为 ,
所以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因为 ,

所以第分位数位于 内,
又 ,
所以入围分数应设为78.75分.
(2)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
成绩在 内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6的样
本,再从该样本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进行问卷
调查,求至少有1名学生的成绩不低于90分的
概率.
解:依题意,从成绩在 内的学生中
抽取 (人),
设这4人为,,,,从成绩在
内的学生中抽取 (人),
设这2人为, .
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3人包含的样本点有,,,
,, ,,,,,
, ,,,,,
, ,
共20个,
其中3人的成绩都在 内包含的样本
点有, ,, ,
共4个.
设事件 “至少有1名学生的成绩不低
于90分”,则 .
(3)进入决赛的同学需要再经过考试才能参加冬令营活动.考试分为
两轮,第一轮为笔试,需要考2门学科,每科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
有,,,, 五个等级.若两科笔试成绩均为 ,则可直接参
加冬令营;若一科笔试成绩为,另一科笔试成绩不低于 ,则要
参加第二轮面试,面试通过也可参加冬令营,否则均不能参加.现有
甲、乙、丙三人报名参加冬令营,三人互不影响,且每次考试互不影
响.甲在每科笔试中取得 ,,,,的概率分别为,,,,

乙在每科笔试中取得,,,, 的概率分别为,,,, ;
丙在每科笔试中取得,,,,的概率分别为, ,,, .
甲、乙、丙在面试中通过的概率分别为,, . 求甲、乙、丙能同时
参加冬令营的概率.
解:依题意,甲能参加冬令营的概率

乙能参加冬令营的概率 ,
丙能参加冬令营的概率 ,
所以甲、乙、丙能同时参加冬令营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