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端午节进行龙舟比赛时鼓声很大,这里“很大”指的是鼓声的( )
A. 音调高 B. 响度大 C. 音色好 D. 速度大
2.最早对杠杆原理进行数学描述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安培 C. 帕斯卡 D. 阿基米德
3.冰块加入饮料中逐渐变小,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凝华
4.“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下列关于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体温50℃ B. 10s跑400m C. 身高1.65cm D. 质量约为60kg
5.如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小区安装了纯净水制水装置,居民可通过刷感应水卡取水,感应水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 电源
B. 用电器
C. 开关
D. 导线
6.以下机械属于热机的是( )
A. 杠杆 B. 斜面 C. 洗衣机 D. 汽油机
7.城市中修建湿地公园和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这主要是利用水的( )
A. 导电性好 B. 比热容大 C. 导热性好 D. 密度较大
8.小阳从一楼把装有20个鸡蛋的塑料袋匀速提到四楼的家里,小阳对这些鸡蛋做的功大约为( )
A. 60J B. 90J C. 120J D. 240J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9.如图,这是“遥遥”科创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一款无需电池和燃料的无碳小车。在重物下落驱动无碳小车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顶部的定滑轮可以省力
B. 机械效率可达到100%
C. 顶部的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 给车轮轴承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力
10.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放入窑炉内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原料熔化成玻璃液:玻璃液流入锡槽设备中,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液拉薄;最后进入退火窑,玻璃液凝固(此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成0.03mm厚、密度约为2.5×103kg/m3的耐超高温光学“超薄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薄玻璃”是晶体
B. 锡槽中玻璃液的密度小于锡液的密度
C. 玻璃液凝固过程中,质量不变
D. 面积为2m2的“超薄玻璃”质量约为1.5×105mg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学习物理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1)家里养的花绽放时,我们可以闻到花香,这是______现象。夏天中午放在窗台上水杯里的水温度会上升,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
(2)我们通常不在中午的时候给花浇水,因为此时的水珠相当于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3)吸盘式挂钩在______的作用下“粘”在光滑的瓷砖表面上。
1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中展现了手工制瓷中的四道重要工序。
(1)揉泥:反复揉压泥料,使泥料达到均匀细腻、软硬适中的状态。
(2)拉坯:用捏、捧、拉等手法使坯成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3)晒坯:坯体在晒架上晾晒,坯体变干的过程需要______热量。
(4)利坯:用刀具对坯体进行修整。刀具的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______。
13.2025年4月20日,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鲲龙”,圆满完成从研制到“市场准入”的关键跨越。该飞机:
(1)在水平跑道上静止时,飞机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______是一对平衡力。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______摩擦的。
(2)在跑道上加速运动时,飞行员的动能______。同时飞行员的身体向后倾斜,这是由于飞行员具有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2分。
1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除了图甲中提供的实验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
(3)计时4min后,水开始沸腾,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
(4)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但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7℃。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物理问题:______?
1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______;
(2)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调整薄玻璃板,使其与水平纸面______,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一根同样大小的未点燃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从各角度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说明像和物体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块光屏,光屏上看不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像是______像;
(4)若将玻璃板倾斜,蜡烛A的像是否与蜡烛A关于镜面对称?______。
1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图甲和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丙中,木块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4)小明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实验中,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______。
17.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实验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明接下来在A点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则需要在B点处挂______个同样的钩码,就可以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丙是一个折叠晾衣架,图丁是其简化图,B、C、D点均可以挂衣服,则同一件衣服挂在______点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
(4)如图丁是衣服挂在C点时晾衣架受到的拉力F示意图,请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
18.如图所示,小亮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如图甲,他发现按下探头的橡皮膜后,U形管中液面没有变化,则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
(2)小亮换了一个能正常使用的压强计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
(3)图乙三次实验中,探头橡皮膜承受压强最大的是______(选填“A”“B”或“C”),依据是______。
(4)根据图乙中的实验步骤可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______的关系。
(5)图乙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液体压强越大。
(6)以C实验为参照,要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要的实验物品是______,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19.如图甲是小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连接电路前,小柯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小柯连接电路后进行检查,发现闭合开关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现有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法1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若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方法2 把其中一根导线断开 若两灯都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方法1可行,方法2不可行
B.方法1不可行,方法2可行
C.两种方法都可行
D.两种方法都不可行
(3)小柯用电流表分别测量了A、B、C三处的电流,发现这三处的电流都相等。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下一步应该做的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0.“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70m3,空载时质量约为22t,最大荷载200kg。(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蛟龙号”下潜到7km深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有多大?
(3)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海水?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D
10.【答案】BCD
11.【答案】扩散;热传递;
凸;会聚;
大气压
12.【答案】形状; 吸收; 增大压强
13.【答案】支持力;增大;
变大;惯性
14.【答案】秒表; 94; 不变;持续吸热;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15.【答案】像的位置;
垂直;完全重合;大小相等;
虚;
是
16.【答案】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 0; 左
17.【答案】右;便于测量力臂; 3; B; 见解答
18.【答案】装置漏气 C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 深度 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 盐水 将压强计放入盐水中,使深度与C实验相同
19.【答案】电流表指针未调零; A;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
20.【答案】解:(1)空载的质量m空载=22t=2.2×104kg,
“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潜艇受到浮力F浮=G空载=m空载g=2.2×104kg×10N/kg=2.2×105N;
(2)“蛟龙号”下潜到7km深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3)“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海水gV排=1.0×103kg/m3×10N/kg×70m3=7×105N;
满载总重力G满=m满g=(2.2×104kg+200kg)×10N/kg=2.22×105N,
注入海水的重力G注水=F浮′-G满=7×105N-2.22×105N=4.78×105N,
则由G=mg=ρgV可得注入水的体积:
V注水===47.8m3。
答:(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2.2×105N;
(2)“蛟龙号”下潜到7km深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7×107Pa;
(3)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47.8m3的海水。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