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
第3单元 角的度量 专项04 计算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图,∠1=60°,∠2是直角。∠3,∠4,∠5各是多少度?
2.如图,已知∠1=80°,那么∠2是多少度?
3.如图,计算∠1,∠2的度数。
4.奇奇用两个三角板摆出了如下图形,你能计算出∠1,∠2,∠3 的度数吗?
5. 把一张长方形彩纸按下图方式折叠。若∠1 =105°,则∠2 是多少度
6. 已知∠2是∠1的2倍,∠3 是∠1的3倍,图中所有角的和是 360°,那么∠3是多少度?
7.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后得到三角形CDE,若∠1=,那么∠3是多少度 ∠4是多少度
8.将三角形ABC折叠,点A落在BC边上,如图所示。已知那么和分别是多少度
9.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
(1)∠1和∠3的关系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若∠1+∠2+∠3=225°,那么∠2是多少度
10.将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如图所示。如果∠1=35°,∠3=25°,∠2是多少度
11.将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三角形ADF,如图所示,请你求出∠1的度数。
12.长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长方形AEFG,如图所示,那么∠1是多少度
13.如图,已知∠1是60°,那么∠3是多少度
14.如图,三条直线相交,已知∠1+那么∠3和∠4的关系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15.如图,点A、O、B在一条直线上,已知,那么请你判断.和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6.如图,∠AOC=∠BOD,那么∠1和∠3的关系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17.下面每个图中的∠1与∠2相等吗 说明理由。
18.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AB、AC是折痕,∠BAC是多少度
19.如图,已知∠1=30°,求出∠2、∠3、∠4的度数。
20. 已知∠4=20°,求∠1、∠2 和∠3 的度数。
21.已知,求∠2的度数。
22.计算下面各角的度数。
(1)已知∠1=135°,∠2的度数是多少
(2)下图中和分别是多少度
23.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先向右折再向左折叠后的形状,其中∠1=120°,那么∠2是多少度
24.如图,已知∠1=20°,∠2=40°,求∠3是多少度?
25. 如图,将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片重叠放置,测得∠1=30°,那么∠2和∠3分别是多少度
26. 妙妙在折纸过程中,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起一个角,测得∠1=70°。∠2是多少度
27.已知∠1=26°,求∠2、∠3、∠4 和∠5的度数。
28. 如下图,已知∠1+∠2+∠3=220°,求∠1的度数。
29. 已知下图中∠1=30°,∠5=40°,求∠2、∠3、∠4的度数。
30.如下图,求∠1的度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 180°)
31.如下图,已知∠1+∠2=∠2+∠3=90°,∠1=30°。 求∠3 的度数。
32.如下图,已知∠1=130°,求∠2、∠3的度数。
33.如下图,已知∠1=30°,∠3=35°,求∠2 的度数。
34. 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如图摆放,如果∠1=35°,那么∠2等于多少度?
35.三个正方形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 等于多少度?
36.如图,O 是直线 AD 上一点,∠BOC 比∠AOB 大 30°, ∠COD 比 ∠BOC 大30°,∠AOB等于多少度
37.下面两个图中的∠1 和∠3 是否相等 说明理由。
38.如图,∠1=∠2=∠3,所有锐角的和是180°,∠AOB是多少度?
39.如图,把一个长方形沿EF折叠后,点A、点B分别落在点A1、B1的位置,若∠1=68°,那么∠2的度数是多少?
40.温馨公寓用墙纸对部分房屋内部进行美化,两片长方形的墙纸未粘贴好,垂落形状如图,已知∠1=20°,∠2=54°,∠3 的度数是多少?
41.计算下面各角的度数。
(1)如图,已知∠1=135°,∠2的度数是多少?
(2)下图中∠1和∠2分别是多少度?
42.小明把一张长方形纸如图对折,求∠2、∠3的度数。
43.如图,,求和的度数。
44.在下图中,已知,求、、的度数。
45.求和的度数。
46.如图,已知直线和相交于点,若,。求的度数。
47.已知,求∠2,∠3是多少度?
48. 如图,∠2的度数是∠1的3倍,求∠1和∠2的度数。
49.求∠1、∠2的度数。
50.如图,求出∠1、∠2和∠3的度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3=180°-90°-60°=30°
∠4=180°-90°-30°=60°
∠5=180°-60°=120°
【分析】∠1、∠2、∠3组成平角,用180°减去∠1和∠2度数即可求出∠3的度数;
∠2、∠3、∠4组成平角,因此用180°减去∠2和∠3度数即可求出∠4度数;
∠1和∠5组成平角,用180°减去∠1度数即可求出∠5度数。
2.解:
180°-(80°+80°)
=180°-160°
=20°
【分析】由折叠可知∠1=∠3,因为∠1=80°,由此可知∠3=80°,∠2=平角-(∠1+∠3)。
3.解:∠1=90°-20°=70°;
∠2=180°-40°=140°。
答:∠1是70°;∠2是140°。
【分析】∠1和20°的角组成一个直角;∠2和40°的角组成一个平角;据此解答。
4.解:∠1=90°-45°=45°
∠2=180°-45°=135°
∠3=180°-60°-45°=75°
答:∠1是45°,∠2是135°,∠3是75°。
【分析】一副三角尺中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90°和45°、45°、90°,平角=180°,直角=90°,据此计算出各角的度数。
5.解:
105°-(180°-105°)
=105°-75°
=30°。
答:∠2是30°。
【分析】平角=180°,折叠后∠1=∠2+∠3,∠1+∠3=180°,∠2=∠1-∠3,其中,∠3=平角-∠1。
6.解:∠1+∠2+∠3+(∠1+∠2)+(∠2+∠3)+(∠1+∠2+∠3)
=3×∠1+4×∠2+3×∠3
=3×∠1+4×2×∠1+3×3×∠1
=20×∠1
=360°
∠1=18°
∠3=3×18°=54°。
答:∠3是54°。
【分析】图中的角有∠1,∠2,∠3,∠1+∠2,∠2+∠3,∠1+∠2+∠3,这6个角的和=3×∠1+4×∠2+3×∠3,因为∠2 是∠1 的 2 倍,∠3 是∠1 的3倍,
所以3×∠1+4×∠2+3×∠3=3×∠1+4×2×∠1+3×3×∠1=20×∠1=360°,所以∠1=18°,∠3=3×∠1。
7.解:在图中标注∠5、∠6如图所示:
因为三角形ABC 向左平移后得到三角形CDE,所以∠5=∠1=25°,∠6=∠2=100°,
∠3=180°-∠2-∠5=180°-100°-25°=55°;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所以∠4=180°-∠5-∠6=180°-25°-100°=55°.
答:∠3是55°,∠4是55°。
【分析】两个图形是完全相同的,所以∠1和∠5相等,∠2和∠6相等。∠2、∠3、∠5组成平角,所以用平角度数减去∠2和∠5度数即可求出∠3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4度数即可。
8.解:在图中标出∠5、∠6,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知,三角形ABC折叠得到第二个图形,
所以∠6=∠1=65°,∠5=∠2=75°,
∠3=180°-∠2-∠5
=180°-75°-75°
=30°
∠4=180°-∠6=180°-65°=115°
答:∠3是30°,∠4是115°。
【分析】 先在图中标出∠5、∠6,观察图可知,通过折叠点A到BC边上,形成新的图形,已知∠1和∠2的度数,要求∠3和∠4 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根据折叠特征可得:∠6=∠1=65°,∠5=∠2=75°, 由此分别求出∠3、∠4的度数。
9.(1)解:∠1=∠3,理由:
∠1+∠2=180°,∠2+∠3=180°,
∠1+∠2=∠2+∠3,所以∠1=∠3。
(2)解:∠1+∠2=180°,∠2+∠3=180°,
∠1+∠2+∠2+∠3=180°+180°=360°,
∠1+∠2+∠3=225°
∠2 = 360°-225°=135°
答:∠2是135°。
【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了等量代换的应用,观察图可知,∠1+∠2=180°,∠2+∠3=180°,两个不同的角与一个相同角的和相等,则这两个角也相等;
(2)观察图可知,∠1+∠2=180°,∠2+∠3=180°,又知 ∠1+∠2+∠3=225°, 可以先求出4个角的度数和,再减去3个角的度数和,得到∠2的度数。
10.解:在图中标注∠4、∠5,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 ∠4=∠1=35°, ∠5=∠3=25°,
∠2=180°-∠4-∠1-∠3-∠5
=180°-35°-35°-25°-25°
=60°
答:∠2是60°。
【分析】先在图中标注∠4、∠5,观察图可知,长方形纸张折叠后,对称轴上的角被复制,即原角与折叠后的角相等,也就是∠4=∠1=35°,∠5=∠3=25°,已知∠1+∠2+∠3+∠4+∠5=180°,已知其中4个角的度数,要求剩下的∠2的度数,用连减计算。
11.解:在图中标注∠2、∠3,如图所示,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所以∠3=180°-90°-55°=35°,
因为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得到三角形ADF,
那么∠1+∠2=∠2+∠3,
所以∠1=∠3=35°,
答:∠1的度数是35°。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解答此题时明确三角形ABC通过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了三角形ADF,这一旋转过程保持了角度的大小不变,但改变了角度的位置,其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旋转前三角形ABC中未知角度的大小,进而通过旋转性质确定旋转后三角形ADF中相应角度的大小,从而求得题目中要求的∠1的度数。
12.解:∠2=35°,
∠1=90°-35°=55°。
答:∠1是55°。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长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5°得到长方形AEFG,则图中的∠DAG=35°,又知这是一个长方形,则∠1+∠DAG=90°,用减法求出∠1的度数。
13.解:∠2=90°-∠1=90°-60°=30°
∠3=90°-∠2=90°-30°=60°
【分析】观察图可知,∠1+∠2=90°,∠1=60°,用减法可以求出∠2的度数,在直角三角形ACD中,∠2+∠3=90°,则∠3=90°-∠2,据此列式解答。
14.解:∠3=∠4,理由如下:
在图中标注∠5,如图所示,
因为是三条直线相交,所以∠1+∠5=180°,
因为∠1+∠2=180°,所以∠1+∠5=∠1+∠2=180°,
所以∠5=∠2,
因为∠2+∠3=180°,∠4+∠5=180°,
所以∠2+∠3=∠4+∠5,
所以∠3=∠4。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角的概念和等量代换的应用,当三条直线相交时,若其中两条直线的夹角之和为180°,则它们构成互补关系,由此可推导出:∠1与∠5互补(∠1+∠5=180°), ∠2与∠3互补(∠2+∠3=180°), ∠4与∠5互补(∠4+∠5=180°),由于∠1+∠2=180°,可推导出∠5=∠2,进而得出∠3=∠4。
15.解:∠2=∠4,理由如下:
由图可知,∠2+∠1=90°,∠3+∠4=90°,因为∠1=∠3,
所以∠2+∠1=∠2+∠3=90°,
所以∠2+∠3=∠3+∠4,
所以∠2=∠4。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和角度的知识,已知点A、O、B在一条直线上,且∠1=∠3 ,题目要求判断∠2和∠4的关系,并给出理由,∠1与∠2组成一个直角,∠3与∠4组成一个直角,则∠2+∠1=∠3+∠4=90°,又知∠1=∠3,等角的补角相等,则∠2=∠4。
16.解:∠1=∠3,理由如下:
在图中标注∠2,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知,∠AOC=∠BOD,
∠AOC=∠2+∠3,∠BOD=∠1+∠2,
所以∠2+∠3=∠1+∠2,所以∠1=∠3。
【分析】 根据图形,可以将大角分解成两个小角的和,已知两个大角的和相等,相当于两个小角与相同的中间夹角的和相等,则两个小角也是相等的关系。
17.解:∠1和∠2相等,理由如下:
给图标上序号,并在图上标注∠3,如图所示,
图①中,因为是两个长方形,所以∠1+∠3=90°,∠2+∠3=90°,
所以∠1+∠3=∠2+∠3,
所以∠1=∠2;
图②中,∠1和∠3在同一条线段上,∠2和∠3在同一条线段上,
所以∠1+∠3=180°,∠2+∠3=180°,
所以∠1+∠3=∠2+∠3,
所以∠1=∠2。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大小比较,利用直角和平角的度数特征,分别找出∠1、∠2与中间夹角的关系,如果两个不同的角与一个相同的夹角的和相等,则这两个不同的角的度数也相等,据此判断。
18.解:
∠1+∠2+∠3+∠4=90°,由折叠可知∠1=∠2,∠3=∠4,所以2∠2+2∠3=90°,所以∠2+∠3=45°,即∠BAC=45°。
【分析】直角=90°,∠1=∠2,∠3=∠4,所以2∠2+2∠3=90°,所以∠2+∠3=∠BAC=直角的度数÷2。
19.解:90°-30°=60°
∠3=30°
180°-30°=150°
答:∠2=60°,∠3=30°,∠4=150°。
【分析】∠1=∠3=30°,直角=90°,∠2=90°-∠3;平角=180°,∠4=平角-∠1。
20.解:
【分析】看图可知:∠1和∠4组成了一个平角即180°,所以∠1=180°-∠4;
∠3和∠4组成了一个直角即90°,所以∠3=90°-∠4;
∠2和∠3组成了一个平角即180°,所以∠2=180°-∠3。
21.解:∠2=180°-65°-90°=25°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0°+∠2=180°,据此求出∠2即可。
22.(1)解:∠2=360°-∠1=360°-135°=225°
(2)解:∠2=180°-108°=72°
∠1=180°-∠2=180°-72°=108°
【分析】(1)∠1和∠2刚好拼成一个周角;
(2)108°的角和∠2刚好拼成一个平角,∠1和∠2刚好拼成一个平角,据此解答。
23.解:如图所示
∠1+∠3=180°
∠3=180°-∠1=180°-120°=60°
∠2=∠3÷2=60°÷2=30
答:∠2是30°。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3=180°,据此可以求出∠3,∠2是∠3再次对折后得到的,所以∠2=∠3÷2,据此作答即可。
24.解:如图
因为∠1+∠2+∠3=180°,∠1=20°,∠2=40°
所以∠3=180°-∠1-∠2=180°﹣20°﹣40°=120°
答:∠3是120°。
【分析】∠1、∠2、∠3刚好拼成一个平角,即三个角的和是180°,据此解答。
25.解:因为∠1+∠2=90°
所以∠2=90°-30°=60°,
而且∠2+∠3=90°,
所以∠3=90°-∠2=90°-60°=30°。
答:∠2=60°,∠3=30°。
【分析】从图中可以得出,∠1+∠2=90°,∠2+∠3=90°,据此求出∠2和∠3即可。
26.解:如图,将长方形折起一个角,所以∠2=∠3,因为∠1+∠2+∠3=180°,所以∠2=(180°-70°)÷2=55°。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2+∠3=180°,∠2是∠3折起来的,所以∠2=∠3,故∠2=(180°-∠1)÷2,据此作答即可。
27.解:∠2=180°-26°=154°,
∠3=180°-154°=26°,
∠4=90°,
∠5=90°-26°=64°。
【分析】∠1和∠2组成平角,∠2和∠3组成平角,用180°减去∠1度数即可求出∠2度数;用180°减去∠2度数即可求出∠3度数;∠4是直角,是90°。∠1和∠5的度数和是90°,用90°减去∠1度数即可求出∠5度数。
28.解:∠1=(∠1+∠2+∠3)-(∠2+∠3)
=220°-180°
=40°
答:∠1=40°。
【分析】因为∠2 和∠3组成平角,所以∠1=220°-180°=40°。
29.解:∠2=180°-∠1-∠5=180°-30°-40°=110°
∠3=180°-∠1-∠2=180°-30°-110°=40°
∠4=180°-∠3=180°-40°=140°
【分析】∠1、∠5 和∠2 组成一个平角,可以求出∠2;∠1、∠2 和∠3组成一个平角,可以求出∠3;∠3 和∠4 组成一个平角,可以求出∠4;据此解答。
30.解:∠2=180°-45°-45°=90°,
因为∠2+∠3=∠3+∠4,所以∠2=∠4=90°,
∠1= 180°-90°-60°=30°。
【分析】∠2和∠3构成一个平角,∠3和∠4 也构成一个平角,可以得到∠2=∠4;
本题先求出∠2,然后根据∠2=∠4,得到∠4的度数,而∠1+∠4+60°=180°,据此解得∠1即可。
31.解:∠2=90°-30°=60°
∠3=90°-60°=30°
【分析】题中已知∠1+∠2=∠2+∠3,先根据∠1求出∠2的度数,然后再求出∠3的度数即可。
32.解:∠2=180°-130°=50°
∠3=90°-50°=40°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2=180°,∠2 +∠3=90°,据此作答即可。
33.解:∠2=180°-30°-35°=115°。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2+∠3=180°,据此作答即可。
34.解:∠3=90°-35°=55°,
∠2=90°-55°=35°
【分析】因为长方形、正方形的每个角都是90°,因此∠1+∠3=90°,∠2+∠3=90°,由此先求出∠3度数,再求出∠2度数即可。
35.解:∠1=(90°-45°)+(90°-30°)-90°
=45°+60°-90°
=15°
答:∠1等于15度。
【分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1+∠2 = 90°-45°=45°,∠1+∠3=90°-30°=60°,那么45°+60°=105°是∠1,∠2,∠3 三个角的度数和再加上∠1的度数,因为∠1,∠2,∠3拼起来正好是正方形的一个直角,所以用 105°减去90°就是∠1 的度数。
36.解:(180°-30°×3)÷3
=90°÷3
=30°
答:∠AOB等于30度。
【分析】∠BOC 比∠AOB 大30°,∠COD 比∠BOC大 30°, 那么 ∠COD 比 ∠AOB 大两个 30°,∠AOB+∠BOC+∠COD=180°,所以用180°减去∠BOC和∠COD分别比∠AOB 多的部分,即为3倍的∠AOB。
37.答:相等。理由:题图①中,因为∠1+∠2=∠2+∠3=90°,所以∠1=∠3;题图②中,因为∠1+∠2=∠2+∠3=180°,所以∠1=∠3。
【分析】根据这两个角与这两个角相邻角之间的关系来判断∠1和∠3是否相等即可。
38.解:3∠1+2×(∠1+∠2)+(∠1+∠2+∠3)
=3×∠1+4×∠1+3×∠1
=10×∠1=180°
∠1=18°
∠AOB=∠1+∠2+∠3=3×∠1=54°。
【分析】三个单个的角相等,和∠1相等的角有3个;和∠1+∠2相等的角有2个;最大的角是∠1+∠2+∠3。这些角的度数和是180°,由此计算出∠1的度数,进而求出∠AOB的度数。
39.解:如图,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3=∠1+∠2,
因为∠3+∠2=180°
所以∠1+∠2+∠2=180°,
因为∠1=68°,
所以2∠2=180°-68°=112°
所以∠2=56°。
答:∠2的度数是 56°。
【分析】观察图可知,把一个长方形沿EF折叠后,∠AFE=∠1+∠2,可以把∠AFE标为∠3,则∠3=∠1+∠2,观察图可知,∠2和∠3组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由此可得:∠3+∠2=180°,然后将∠3用∠1+∠2代换,可以求出∠2的度数。
40.解:∠3=(180°-20°-54°)÷2=106°÷2=53°
答:∠3的度数是 53°。
【分析】观察图可知,∠1、∠2、∠3和垂落部分之和合起来组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长方形墙纸垂落两部分的角度之和与∠3的度数相等,先求出它们的和,再除以2即可得到∠3。
41.(1)解:∠2=360°-135°=225°
(2)解:∠2=180°-108°=72°,
∠1+∠2=180°,
∠1=180°-∠2=180°-72°=108°。
【分析】(1)观察图可知,∠1和∠2组合成一个周角,周角是360°,已知∠1的度数,要求∠2的度数,∠2=360°-∠1;
(2)观察图可知,∠和108°角组合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用减法可以求出∠2;又知∠2和∠1组合成一个平角,用减法可以求出∠1的度数。
42.解:180°-50°×2
=180°-100°
=80°
∠3=∠2=80°。
【分析】平角=180°,∠2=平角-50°×2,∠3=∠2=80°。
43.解:∠2=180°-90°-35°
=90°-35°
=55°
∠4=180°-55°=125°
【分析】由图可知,∠1+∠2+∠5=180°,∠5是直角,所以用180°减去∠5和∠1的度数即可求出∠2的度数;∠2+∠4=180°,用180°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出∠4的度数。
44.解:∠2=180°-∠1
=180°-30°
=150°
∠4=180°-∠1
=180°-30°
=150°
∠3=180°-∠2
=180°-150°
=30°
【分析】∠1+∠2=180°,所以∠2=180°-∠1;∠2+∠3=180°,所以∠3=180°-∠2;∠1+∠4=180°,所以∠4=180°-∠1。
45.解:∠1=90°-55°=35°
∠2=180°-∠1=180°-35°=145°
【分析】∠1+55°=90°,用90°减去55°即可求出∠1的度数;∠1+∠2=180°,用180°减去∠1的度数即可求出∠2的度数。
46.解:180°-20°-60°
=160°-60°
=100°
答:∠AOE是100°
【分析】由图可知,∠AOC+∠AOE+∠EOD=180°,因此∠AOE=180°-∠AOC-∠EOD。
47.解:∠2=180°-135°=45°
∠3=90°-∠1=90°-45°=45°
答:∠2=45°;∠3=45°。
【分析】135°的角和∠2组成一个平角;∠1和∠3组成一个直角,据此解答。
48.解:∠1=180°÷(1+3)=180°÷4=45°
∠2=45°×3=135°
【分析】∠2的度数是∠1的3倍,∠1和∠2的度数和是180°,可以运用和倍问题解答。
和倍问题:和÷(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49.解:∠1=180°﹣130°=50°
∠2=90°﹣∠1=90°﹣50°=40°
答:∠1的度数是50°,∠2的度数是40°
【分析】∠1与130°的角刚好拼成一个平角,∠1与∠2的角刚好拼成一个直角,据此解答。
50.解:∠1=90°-55°=35°
∠3=180°-55°=125°
∠2=180°-∠3=180°-125°=55°
答:∠1=35°、∠2=55°、∠3=125°。
【分析】∠1和55度的角拼成一个直角;∠3和55度的角拼成一个平角;∠2和∠3角拼成一个平角;据此解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