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内能 随堂提升题(含解析)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内能 随堂提升题(含解析)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1 08: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内能 随堂提升题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
A.分子有一定的体积 B.分子间无空隙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B .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C .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D .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3、关于改变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一定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刹车过程中,刹车片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C.冬天往手上哈气取暖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D.摩擦生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4、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食用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食用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5、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加热时间/min 1 2 3
水的温度/℃ 20 26 32
液体的温度/℃ 20 34 48
A.0.9×103J/(kg·℃) B.1.8×103J/(kg·℃)
C.3.6×103J/(kg·℃) D.1.2×103J/(kg·℃)
6、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 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  )
A.甲 B.乙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7、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 .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 .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 .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 .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8、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9、小明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
B.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升高的温度多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末温可能比砂石的末温高
1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 .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 .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11、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12、甲铁块质量是乙铁块的3倍,吸收相同的热量,则甲、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和升高的温度之比分别为( )
A.1:1,1:3 B.1:3,1:3
C.1:1,3:1 D.3:1,3:1
13、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20 ℃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  )
A. Δt甲<Δt乙 B. Δt甲>Δt乙 C. Δt甲=Δt乙 D. 无法判定
14、(双选)夏季,小洪同学和爸爸到游泳池游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洪下水后,感觉水温偏低,是因为水分子的热运动消失
B.小洪下水后,感觉凉爽,是因为通过热传递改变了身体的内能
C.小洪上岸后,一阵微风吹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身上水蒸发吸热
D.小洪上岸后,感觉地面比池水更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地面的比热容小
15、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2
A.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高
B.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能力更强的是水,根据数据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5×103 J/(kg ℃)
C.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D.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16、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使用水浴加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17、汽车紧急利车时,轮胎内能增大,温度急剧升高,下图所示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钻木取火 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C.食品放入冰箱内 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
二、填空题。
18、把的染色酒精倒入装有的水的量筒中,加盖后颠倒几次使其混合,如图所示:
(1)完全倒入并混合后,观祭量筒中混合液体的体积,你会发现:
______ ;
(2)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 。
19、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 ,同时还表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
【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间隙 剧烈
20、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绳子,将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关于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或者转移有如下关系,请完成填空:
拉动的绳子具有_______能,通过做功使金属管的______能增加,金属管通过热传递使乙醚的内能增加,乙醚通过______使金属管的塞子______能增加而弹出。
21、如图所示a、b、c三杯水中,b、c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比较它们的温度后,可知: 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大的, 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小的.
 a      b      c
22、质量相同的水、沙石和铜(已知c水>c沙石>c铜),放出了相同的热量,温度下降最大的是______。
23、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 。质量为1t的热水放出2.1×108J热量后温度降低________℃。暖气能使室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2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_。
25、部分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护秧苗在夜间不被冻坏,人们常在傍晚往农田中灌水,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特性。如果让2000kg的水温度下降1℃,放出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
三、实验题。
26、如左图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左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__℃.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_________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右图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7、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 ℃?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 ℃?
28、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8 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4 min内完全燃烧了1.4 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 J/kg。求:
(1)经过4 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2)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29、如图所示的是小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实验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已知实验时,水的质量为100 g。[c水=4.2×103 J/(kg·℃)]求:
(1)从实验第10分钟到第20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如果这些水从第10分钟开始吸收了8.4×103 J的热量,则水的温度为多少?
(3)小明也做了这个实验,他用的水的初温是78 ℃,等水温度为98 ℃时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4 J,则小明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是多少?
第1章 内能 随堂提升题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
A.分子有一定的体积 B.分子间无空隙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C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B .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C .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D .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答案】B
3、关于改变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一定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刹车过程中,刹车片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C.冬天往手上哈气取暖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D.摩擦生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B
4、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食用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食用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B
5、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加热时间/min 1 2 3
水的温度/℃ 20 26 32
液体的温度/℃ 20 34 48
A.0.9×103J/(kg·℃) B.1.8×103J/(kg·℃)
C.3.6×103J/(kg·℃) D.1.2×103J/(kg·℃)
【答案】B
6、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 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  )
A.甲 B.乙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7、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 .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 .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 .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 .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答案】C
8、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答案】D
9、小明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
B.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升高的温度多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末温可能比砂石的末温高
【答案】C
1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 .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 .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A
11、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答案】B
12、甲铁块质量是乙铁块的3倍,吸收相同的热量,则甲、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和升高的温度之比分别为( )
A.1:1,1:3 B.1:3,1:3
C.1:1,3:1 D.3:1,3:1
【答案】A
13、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20 ℃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  )
A. Δt甲<Δt乙 B. Δt甲>Δt乙 C. Δt甲=Δt乙 D. 无法判定
【答案】B
14、(双选)夏季,小洪同学和爸爸到游泳池游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洪下水后,感觉水温偏低,是因为水分子的热运动消失
B.小洪下水后,感觉凉爽,是因为通过热传递改变了身体的内能
C.小洪上岸后,一阵微风吹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身上水蒸发吸热
D.小洪上岸后,感觉地面比池水更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地面的比热容小
【答案】BC
15、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2
A.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高
B.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能力更强的是水,根据数据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5×103 J/(kg ℃)
C.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D.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答案】C
16、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使用水浴加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答案】C
17、汽车紧急利车时,轮胎内能增大,温度急剧升高,下图所示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钻木取火 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C.食品放入冰箱内 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
【答案】A
二、填空题。
18、把的染色酒精倒入装有的水的量筒中,加盖后颠倒几次使其混合,如图所示:
(1)完全倒入并混合后,观祭量筒中混合液体的体积,你会发现:
______ ;
(2)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 。
【答案】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 物质分子间存在间隙
19、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 ,同时还表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
【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间隙 剧烈
20、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绳子,将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关于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或者转移有如下关系,请完成填空:
拉动的绳子具有_______能,通过做功使金属管的______能增加,金属管通过热传递使乙醚的内能增加,乙醚通过______使金属管的塞子______能增加而弹出。
【答案】机械 内 做功 机械
21、如图所示a、b、c三杯水中,b、c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比较它们的温度后,可知: 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大的, 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小的.
 a      b      c
【答案】c a
22、质量相同的水、沙石和铜(已知c水>c沙石>c铜),放出了相同的热量,温度下降最大的是______。
【答案】铜
23、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 。质量为1t的热水放出2.1×108J热量后温度降低________℃。暖气能使室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比热容大;50;热传递。
2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_。
【答案】温度 增大 减少
25、部分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护秧苗在夜间不被冻坏,人们常在傍晚往农田中灌水,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特性。如果让2000kg的水温度下降1℃,放出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
【答案】比热容;8.8×106。
三、实验题。
26、如左图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左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__℃.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_________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右图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8 (2) 小于
(3) 正确 由题意可知0-30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由可知,因为m甲C乙.
四、计算题。
27、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 ℃?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 ℃?
【答案】(1)100℃ (2)40℃
28、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8 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4 min内完全燃烧了1.4 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 J/kg。求:
(1)经过4 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2)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答案及解析】
(1)经过4 min时间加热,水的温度由20 ℃上升到70 ℃.
水所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 J/(kg·℃)×8 kg×(70 ℃-20 ℃)=1.68×106 J
(2)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放=mq=1.4 kg×3×107 J/kg=4.2×107 J
煤炉烧水的热效率η=×100% =×100% =4%
29、如图所示的是小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实验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已知实验时,水的质量为100 g。[c水=4.2×103 J/(kg·℃)]求:
(1)从实验第10分钟到第20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如果这些水从第10分钟开始吸收了8.4×103 J的热量,则水的温度为多少?
(3)小明也做了这个实验,他用的水的初温是78 ℃,等水温度为98 ℃时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4 J,则小明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4.2×103 J (2)100 ℃ (3)0.5 kg
【详解】(1)由图可知,从实验第10分钟到第20分钟水升高的温度
Δt=100 ℃-90 ℃=10 ℃,
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Δt=4.2×103 J/(kg·℃)×100×10-3 kg×10 ℃=4.2×103 J。
(2)由Q吸=cm(t-t0)可知,水的末温
t=+t0=+90 ℃=110 ℃,
由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所以水的最终温度为100 ℃。
(3)由Q吸=cm(t-t0)可知,
水的质量m′===0.5 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