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能力分层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基础练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 )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 )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 )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xiū,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一髻( ) 害xiū( )
2.结合注释,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选项)
看( )护 A.kān守护、监视。 B.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事物,观察并加以判断。
薄( )雪 A.bó微、少。 B.báo厚度小的(跟“厚”相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断桥残雪是西湖著名的十景之一,当瑞雪初霁时,站在宝石山上向南___________,西湖银装素裹,断桥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一般在12月下旬至2月中旬可能观赏到此景。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南方的冬景是壮美的大气磅礴景象,那么北方的冬景就是温婉的小家碧玉景象。
B.北方的冬景如果说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
C.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温婉。
D.北方的冬景如果说是小家碧玉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大气磅礴的温婉。
二、选择题
4.根据下面的指导性文字,句子的重音和停顿标注恰切的一项是( )
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标在词语的下面。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V”号标示在词语之间,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领。
A.小山整把济南V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B.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C.小山整把济南V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D.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D.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对课文《济南的冬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三、综合性学习
7.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冬之诗】古诗词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完整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之韵】不仅描写冬天的诗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歌词。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塞北的雪》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之游】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后,语文老师开展了一次语文活动,要求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济南的旅客写一段导游词,字数在1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济南的冬天》与《春》都是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
冬天(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上“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光。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光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得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本文运用蒙太奇的方法,将三个不同的时空生活镜头揉在一起,使画面的景与人深浅有致,营造“冬天里的春天”的意境和氛围。填写表格,完成任务。
第一个生活镜头 围坐吃豆腐,轻松自在。
第二个生活镜头
第三个生活镜头
2.文章描写两处“微笑”,请你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看见他在微笑。(这里的微笑是否可以改为“欢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天真微笑”的背后是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与《济南的冬天》都描写了冬天,请比较两篇散文在表达情感的角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要将朱自清的《冬天》一文发布在校园微信公众号上,公众号编辑部邀请你帮忙推荐一种适合这篇文章的版面背景色,你会选择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阐明理由。
A 灰黑色 B 明黄色 C _____________(自主选择一种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jì 羞 2. A B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一髻:yī jì ,一撮的意思,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一缕。
害羞:hàixiū,指的是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
2.本题考查字音。
看护:kān hù,意思是护理,照料;夜间不睡以照顾病人。故选A。
薄雪:báoxuě ,厚度小的雪。故选B。
C
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原句“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可知,此句搭配不当,“大气磅礴”形容气势浩大,应当形成壮丽之美,“小家碧玉”形容那些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女子,应当更显“温婉”之美,因此应当调整“温婉”和“壮美”的顺序,修改为: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温婉;
故选C。
D
本题考查节奏和重音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来分析。
结合语句内容可知,“整”“围”“只有”等词说明济南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从而也说明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因此应该重读;“小山”是句子的主语,因此有小停顿;故选D。
A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联系《济南的冬天》原文可知,句中把济南的蓝天与水组成的境界比作蓝水晶,把“蓝水晶”“包着红屋顶、黄草山”比作“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B.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薄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害羞”,并表现出“微微露出粉色”的羞涩状态;
C.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和“垂柳”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不忍得冻上”和“照个影儿”都是人的动作;
D.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山”形容为“太秀气”,赋予了小山以人的特质;
故选A。
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D.作者用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伦敦)以及热带与济南对比,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使人们确实感到它是“宝地”,并非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故选D。
7.
(1)示例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示例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示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示例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歌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了她是春天的使者,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塞北雪的喜爱之情。
(3)示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济南,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降水的60%集中在夏季。济南是一座气候宜人的城市,历代文人多有诗词文章歌颂。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当代著名文人老舍的作品《济南的冬天》。其实他还写了《济南的春天》和《济南的秋天》,都对济南这座城市的气候和天气赞不绝口。济南也有个别称,叫“泉城”。因为济南泉水众多而得名。据统计,只济南市区就有泉100多处。这些泉大都分布在济南老城区。古人就有“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赞誉。济南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文物古迹众多。希望大家能够玩得快乐!
(1)(1)本题考查默写诗句,根据要求写出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如: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本题考查学生歌词赏析。
结合“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可以看出,“舞姿”“心地”等是赋予了塞北的雪以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轻盈、纯洁等特点,结合“我爱你,塞北的雪”可以看出,它表达了作者对塞北雪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导游词。导游词是引导旅游者进行游览观光的讲解词。要写好导游词,最重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资料,包括现实的、历史的。只有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导游员才能整理加工、去粗存精,进行再创造,编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此题要根据《济南的冬天》的内容来选择景点,再根据景点的特点来写导游词。注意抓住济南景点的独特之处来写,这样才能吸引游客。
示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济南。济南,因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而更加出名。这座城市因其众多的天然涌泉而闻名,被誉为“泉城”。 济南拥有大大小小700多处天然涌泉,其中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尤为著名,共有133处泉水。这些泉水汇流到风景秀丽的大明湖,形成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景观。济南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游览济南,你可以感受到“潇洒似江南”的美誉,体验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融合。在济南,每一处泉水都是一个故事,等待着游客们去探寻和体验。欢迎来到这座泉的世界,让济南的泉水洗涤你的心灵,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泉的世界 。
提升练
1.通过写小山的秀气,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喜爱之情。 2.(1)“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儿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形象感、动态感强,表现了人们对于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害了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斜射下,薄雪“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情态美,富有情趣。 3.相同点: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清新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不同点:《春》的语言多短句,口语化,富有童趣,较为活泼;《济南的冬天》语言较为朴实,富有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更为浓烈。
这段文字细腻地描绘了济南冬天小雪后的景象。作者通过富有创造力的比喻和拟人化手法,将矮松、山尖、山坡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赋予自然景观以别样的生命力。用“白花”比拟雪覆盖的树尖,又将山的肌肤拟作羞涩的少女,增强了画面的诗意美感。虽然只是描写小雪,但其玲珑和柔美的景象突显出山的“秀气”。整体语言清新、优美,充满感情,仿佛带领读者亲临其境,体验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
结合“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分析,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适合下小雪,因为济南的山太秀气,承受不住大雪,这样的描写使得济南冬天的景物亲切、自然、可爱,表达了作者对于济南冬天的景物的爱怜之情,“受不住”“太秀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山的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1)结合“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分析,加点词“顶”是个动词,指用树尖儿用顶端支撑着落下的像“一髻儿白花”的雪,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树尖儿上的雪的位置和形状,极富动态美,表现了人们对于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结合“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分析,加点词“害了羞”是人的动作情态,句中用于形容那点儿薄雪,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时分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柔美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和《春》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二者在描写自然风光、表达作者情感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语言特点上也有一些异同。
相同点:结合《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可知,两篇文章都使用了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之美;两篇文章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景物具有人情味和生命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两篇文章在写景的同时,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做到了情景交融,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
不同点:结合《春》中“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可知,《春》的语言多短句,口语化,富有童趣,较为活泼;结合《济南的冬天》“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可知,《济南的冬天》语言较为朴实,富有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更为浓烈;在描写景物方面,《春》更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春天的美好;《济南的冬天》更侧重于通过描绘景物特征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综上所述,《济南的冬天》和《春》在语言特点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不同的美。
拓展练
1.(1)泛舟游西湖,恬静安详;(2)全家度寒冬,温暖满足。 2.(1)不可以。这里是友人在“我”快睡着时的调笑,展现出“我”与友人之间无间的默契和深厚的友谊。如果改为“欢笑”,则打破了安静祥和的夜游氛围。
(2)“天真微笑”是妻子与孩子从窗户中看到“我”回家时的笑容,体现出家人之间和谐的氛围和深厚的亲情。 3.《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山、水、雪人等景致的描写,抒发了老舍对济南生活的留恋,表达了对这种充满温情的生活境界的向往;本文借冬天吃豆腐、游西湖和家人团聚的小事,从侧面突出冬天的温馨,反衬出亲情和友情的珍贵。 4.示例一:A.灰黑色。文中多次提到炉子乌黑,灯光阴暗,晚上一片漆黑,选择灰黑色符合文中的场景特点。同时,这是朱自清对冬天的回忆性散文,用灰黑色更能体现出回忆之感。
示例二:B。明黄色。文中有三处场景,儿时和家人一起吃豆腐。与友人一起夜游西湖,与家人一起共度暖冬,都是非常温馨的场面,选择明黄色能体现出温馨温暖的感觉。同时,朱自清在文章最后提到“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展现出他对冬天带来的友情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明黄色能体现出他内心的真实与留恋之情。
示例三:C蓝白色。首先,文中多次提到了下雪,蓝白色符合冬天雪夜的氛围。其次,文章表达了朱自清对冬天带来的友情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留恋。整篇文章的基调是宁静安详的,与蓝白色相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