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4—19世纪)的阶段特征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不断扩展。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法国确立了共和制度。19世纪中期以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是典型表现。
2.经济: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3.文化:近代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专题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6世纪 17—18世纪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矛头 指向基督教神学,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反对天主教会神权统治 既反神权又反王权,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形式 复兴古典文化 宗教异端 著书立说,公开批判
核心 人文主义 信仰得救(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领域 文学、艺术、科学 宗教、政治、社会 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
社会基础 知识分子,上层人士 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 资产阶级为主
共同点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传播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专题三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1)理论依据: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2)建立方式: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3)建立过程: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政体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5)体现原则: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影响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1.(2023·北京第一次学业水平29题)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中,意大利地区人才辈出,其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被称为“文学三杰”。这场“新文化运动”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2.(2022·广东学业水平17题)1521年,马丁·路德面对皇帝、教皇使节和帝国议会各等级代表的指责,明确答复:“我既不信任教皇,也不信任宗教会议,因为他们经常出错和自相矛盾。只要我还不曾被《圣经》文字或清晰理性驳倒,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话。”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
A.倡导科学精神 B.否定教皇权威
C.倡导社会公平 D.否定《圣经》权威
3.(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26题)有同学在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时收集了以下资料: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文艺复兴 B.科学革命
C.宗教改革 D.民族解放
4.(2023·新疆学业水平23题)伏尔泰认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其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天赋人权 B.权力制衡
C.自由竞争 D.主权在民
5.(2023·广东第一次学业水平46题)有观点认为:英国1688年革命是一场由地主贵族发动并坚持的阶级运动;议会虽然勇于反对国王,坚持自己的权力,但同时又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该观点意在强调英国革命的( )
A.保守性 B.主权在民理念
C.进步性 D.三权分立理念
6.(2024·北京第一次学业水平31题)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一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王位继承法》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单元总结提升
真题演练
1.A 14世纪到17世纪初,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但丁等“文学三杰”,A项正确;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16世纪早期的德意志,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排除B项;科学革命与“文学三杰”的出现不符,排除C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7至18世纪,并且其高潮在法国,排除D项。
2.B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等的说教,实际是否定了教皇的权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的统治,主张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与“科学精神”“社会公平”无关,排除A、C两项;马丁·路德维护《圣经》权威,排除D项。
3.B 16世纪末至17世纪,这个时期是欧洲近代科学的高峰,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在力学、天文学、光学等领域的重大贡献和发现,打开了现代科学的大门。因此,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都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重要成果,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主要是在文艺领域取得成就,并非是在科学领域,排除A项;宗教改革主要涉及宗教领域,不涉及科学领域,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解放无关,排除D项。
4.A 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伏尔泰认为个人自由、人人平等才是真正的自然生活,这体现了天赋人权的理念,A项正确;权力制衡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自由、平等思想,无法体现竞争,排除C项;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政治权力的归属,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5.A 议会反对王权,但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不敢发动依靠人民,因此对议员的选举有财产限制,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说明英国革命的保守性,而非进步性,A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主权在民理念,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6.D 法国大革命时期,明确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故选D项;《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并非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排除A项;《王位继承法》是英国的文件,并且与“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不符,排除B项;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独立宣言》并未强调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排除C项。
2 / 3(共20张PPT)
单元总结提升
——知识整合 建构联系
专题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4—19世纪)的阶段特征
1.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不断扩展。17—18世纪,英、美、法三
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法
国确立了共和制度。19世纪中期以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范围
内扩展,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
本明治维新是典型表现。
2. 经济: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
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3. 文化:近代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解
放运动,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
主义制度的确立。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
精神支柱。
专题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6世纪 17—18世纪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矛头 指向基督教神
学,反对教会
的禁欲主义 反对天主教会神权
统治 既反神权又反王权,
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形式 复兴古典文化 宗教异端 著书立说,公开批判
核心 人文主义 信仰得救(因信称
义) 理性主义
领域 文学、艺术、
科学 宗教、政治、社会 思想文化、政治、经
济等
社会基
础 知识分子,上
层人士 社会各阶层广泛参
与 资产阶级为主
共同点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
锢;传播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
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专题三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1. 特点
(1)理论依据: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
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2)建立方式: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
(“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
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3)建立过程: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
(4)政体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5)体现原则: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
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
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 影响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
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
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
意义。
(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
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
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1. (2023·北京第一次学业水平29题)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
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中,意大利地区人才辈出,其中但
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被称为“文学三杰”。这场“新文化运
动”是( )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科学革命 D. 启蒙运动
解析: 14世纪到17世纪初,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产
生了但丁等“文学三杰”,A项正确;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16世纪
早期的德意志,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排除B项;科学革命与“文
学三杰”的出现不符,排除C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7至18世纪,并
且其高潮在法国,排除D项。
2. (2022·广东学业水平17题)1521年,马丁·路德面对皇帝、教皇使
节和帝国议会各等级代表的指责,明确答复:“我既不信任教皇,
也不信任宗教会议,因为他们经常出错和自相矛盾。只要我还不曾
被《圣经》文字或清晰理性驳倒,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话。”据
此可知,马丁·路德( )
A. 倡导科学精神 B. 否定教皇权威
C. 倡导社会公平 D. 否定《圣经》权威
解析: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
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等的说教,实际是否定了教皇
的权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的统治,主
张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与“科学精神”“社会公平”无关,
排除A、C两项;马丁·路德维护《圣经》权威,排除D项。
3. (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26题)有同学在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时收集
了以下资料: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他
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文艺复兴 B. 科学革命
C. 宗教改革 D. 民族解放
解析: 16世纪末至17世纪,这个时期是欧洲近代科学的高峰,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在力学、天文学、光学等领域的重大贡献和
发现,打开了现代科学的大门。因此,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
的“万有引力定律”都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重要成果,B项正确;文
艺复兴时期欧洲主要是在文艺领域取得成就,并非是在科学领域,
排除A项;宗教改革主要涉及宗教领域,不涉及科学领域,排除C
项;材料与民族解放无关,排除D项。
4. (2023·新疆学业水平23题)伏尔泰认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
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其体现的
政治理念是( )
A. 天赋人权 B. 权力制衡
C. 自由竞争 D. 主权在民
解析: 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伏尔泰认为个人自由、人人平
等才是真正的自然生活,这体现了天赋人权的理念,A项正确;权
力制衡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自由、平等思
想,无法体现竞争,排除C项;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政治权力的归
属,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解析: 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伏尔泰认为个人自由、人人平
等才是真正的自然生活,这体现了天赋人权的理念,A项正确;权
力制衡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自由、平等思
想,无法体现竞争,排除C项;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政治权力的归
属,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5. (2023·广东第一次学业水平46题)有观点认为:英国1688年革命
是一场由地主贵族发动并坚持的阶级运动;议会虽然勇于反对国
王,坚持自己的权力,但同时又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该观点意
在强调英国革命的( )
A. 保守性 B. 主权在民理念
C. 进步性 D. 三权分立理念
解析: 议会反对王权,但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不敢发动依靠
人民,因此对议员的选举有财产限制,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说
明英国革命的保守性,而非进步性,A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没
有体现主权在民理念,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6. (2024·北京第一次学业水平31题)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
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
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一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王位继承法》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解析: 法国大革命时期,明确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
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权宣言》,是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故选D项;《权利法案》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并非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排除A项;
《王位继承法》是英国的文件,并且与“提出人权、自由、平等、
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不符,排除B项;美国独
立战争时期颁布的《独立宣言》并未强调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排
除C项。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