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提升课(二) 物体受力分析
[学习目标] 1.会分析判断弹力的方向,能根据平衡法、假设法确定弹力的有无、方向及大小.2.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并会进行大小的计算.3.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体验科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内涵,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考点1 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间有压力、接触面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平衡条件法: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与否及其方向.
3.假设法: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典例1】 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10 N的物体同皮带一起运动.若物体与皮带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 N,则物体所受皮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皮带上P、Q两处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
A.5 N;向下、向下 B.0;向下、向上
C.0;向上、向上 D.0;向下、向下
思路点拨:首先明确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运动情况,再根据静摩擦力的性质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注意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①选取受力物体; ②确定施力物体; ③判断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 ④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①选取受力物体;②确定施力物体;③利用假设法判断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 ④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跟进训练]
1.(多选)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对A有摩擦力作用
B.B受到A、C的摩擦力作用
C.B只受到C的摩擦力作用
D.地面对C有摩擦力作用,大小等于F
考点2 摩擦力的计算
1.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用平衡条件计算,其大小只与平行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有关,与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无关.静摩擦力在03.滑动摩擦力用Ff=μFN计算,其中FN为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其大小只与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有关,与平行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无关.也可用平衡条件计算.
【典例2】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的重力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
(1)当F=25 N时,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思路点拨:①判断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②木块与墙面间的正压力大小为F而不是G.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摩擦力的大小特点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它可以在0~Fmax之间变化,它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无关,但是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跟进训练]
2.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英汉字典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 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
A.0.6 N B.1.2 N
C.2.4 N D.3 N
考点3 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
根据研究的问题,选取合适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并画出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一过程即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典例3】 (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轻绳一端连接B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且恰能伸直,水平外力F作用于A,A、B均保持静止状态,则A、B两物体受力的个数分别为( )
A.5、2 B.4、2
C.5、4 D.6、4
思路点拨:①水平轻绳能伸直,但不一定绳中有张力.
②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但A、B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力分析的步骤
[跟进训练]
3.画出物体A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5素养提升课(二) 物体受力分析
[学习目标] 1.会分析判断弹力的方向,能根据平衡法、假设法确定弹力的有无、方向及大小.2.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并会进行大小的计算.3.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体验科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内涵,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考点1 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间有压力、接触面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平衡条件法: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与否及其方向.
3.假设法: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典例1】 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10 N的物体同皮带一起运动.若物体与皮带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 N,则物体所受皮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皮带上P、Q两处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
A.5 N;向下、向下 B.0;向下、向上
C.0;向上、向上 D.0;向下、向下
思路点拨:首先明确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运动情况,再根据静摩擦力的性质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注意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
D [在皮带传动装置中,先有主动轮的运动,后有从动轮的运动.主动轮上与皮带上的P点对应的位置相对皮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皮带给它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则它给皮带上P点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下;皮带上Q点相对从动轮有向上的运动趋势,则从动轮对皮带上Q点就有向下的摩擦力.另外,由于物体在皮带上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故其所受摩擦力为零.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①选取受力物体; ②确定施力物体; ③判断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 ④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①选取受力物体;②确定施力物体;③利用假设法判断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 ④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跟进训练]
1.(多选)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对A有摩擦力作用
B.B受到A、C的摩擦力作用
C.B只受到C的摩擦力作用
D.地面对C有摩擦力作用,大小等于F
[答案] CD
考点2 摩擦力的计算
1.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用平衡条件计算,其大小只与平行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有关,与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无关.静摩擦力在03.滑动摩擦力用Ff=μFN计算,其中FN为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其大小只与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有关,与平行于接触面方向的力无关.也可用平衡条件计算.
【典例2】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的重力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
(1)当F=25 N时,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思路点拨:①判断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②木块与墙面间的正压力大小为F而不是G.
[解析] 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1)、(2)木块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G=6 N,与压力大小无关.
(3)木块沿墙面下滑时,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μFN
FN=F=10 N
所以=μF=0.25×10 N=2.5 N.
[答案] (1)6 N (2)6 N (3)2.5 N
静摩擦力的大小特点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它可以在0~Fmax之间变化,它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无关,但是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跟进训练]
2.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英汉字典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 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
A.0.6 N B.1.2 N
C.2.4 N D.3 N
C [根据Ff=μFN,得Ff=1.2 N,因为纸的上、下两面都要受到书对它的滑动摩擦力,所以要把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2.4 N,C正确.]
考点3 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
根据研究的问题,选取合适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并画出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一过程即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典例3】 (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轻绳一端连接B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且恰能伸直,水平外力F作用于A,A、B均保持静止状态,则A、B两物体受力的个数分别为( )
A.5、2 B.4、2
C.5、4 D.6、4
思路点拨:①水平轻绳能伸直,但不一定绳中有张力.
②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但A、B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
AD [本题易错之处在于不善于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绳子上没有拉力和假设绳子有拉力两种情况.假设绳子无拉力,则B不受摩擦力,只受重力和支持力2个力,对A: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地面对它的摩擦力5个力,故A正确;假设绳子有拉力,则B还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重力、支持力,对A: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地面对它的摩擦力、B对它的摩擦力6个力,故D正确,B、C错误.]
受力分析的步骤
[跟进训练]
3.画出物体A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答案]
素养提升练(二) 物体受力分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一种特殊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水平收回手掌以达到拖拉凳子的目的.如果甲、乙与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子上面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凳子向甲方移动
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在原地不会被拉动
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B [本题考查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与规律,甲、乙与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但是凳子的右端上面放了四块砖,这样乙与凳子间的压力就大一些,所以最大静摩擦力就大,这就决定了乙与凳子之间不容易滑动,所以凳子向乙方移动,选项B正确.]
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中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零
C.B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B [A物体做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B、C两物体均有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的趋势,故均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B正确,C、D错误.]
3.原来在水平地面上的小物块受到瞬时撞击后,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则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受到几个力作用(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B [物体在滑动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支持面的弹力;由于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力,故物体只受两个力,故B正确,A、C、D错误.]
4.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的质量均为1 kg,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同时用F=1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B上,则地面对物体B、B对物体A的摩擦力分别为(g取)( )
A.6 N 3 N B.1 N 1 N C.0 1 N D.0 2 N
C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零;再以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Ff=μmg=3 N>1 N,可知B对A的摩擦力与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为1 N,所以选项C正确.]
5.如图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通过向小桶中增加沙子来增大对小车的拉力F,小桶的质量忽略不计,则小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Ff随拉力F的变化关系是( )
A B C D
B [当F较小时,小车不动,与A间是静摩擦力,随着F的增大而增大,当F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车滑动,与A间是滑动摩擦力,比最大静摩擦力稍小,之后F增大,摩擦力不变.故选项B正确.]
6.(多选)如图甲为小张站在阶梯电梯上随电梯匀速上行,图乙为小李站在斜面电梯上随电梯匀速下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阶梯电梯对小张没有摩擦力作用
B.斜面电梯对小李没有摩擦力作用
C.阶梯电梯对小张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电梯对小李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ACD [题图甲为阶梯电梯,对小张进行受力分析,他受重力与支持力,两者相平衡,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正确;而题图乙为斜面电梯,小李受到重力、垂直于斜面的支持力与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B错误;由A中分析可知,阶梯电梯对小张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知,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相平衡,方向竖直向上,即斜面电梯对小李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7.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某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 m冠军,下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1、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摩擦力,则关于f1、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向后,f2向后 B.f1向前,f2向前
C.f1向前,f2向后 D.f1向后,f2向前
C [当该同学奔跑途中,后脚用力向后蹬,脚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f1向前,正是由于地面给后脚有个向前的静摩擦力,使运动员能向前运动.而当前脚向前跨落地时,脚相对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故f2向后,故C正确.]
8.如图所示,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斜面体A和物体B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体A各接触面均光滑,下列关于它们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斜面体A一定受到4个力
B.物体B可能受到4个力
C.斜面体A与物体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D.斜面体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A [斜面体A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墙的弹力、B的压力,共4个力,A正确; 物体B受到重力、推力、斜面的支持力,B错误; 斜面体A各接触面均光滑,斜面体A与物体B之间一定无摩擦力,斜面体A与墙壁之间一定无摩擦力,C、D错误.]
9.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物块位于水平面上.A、B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点,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1、x2.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C [设弹簧原长为L,由胡克定律,对物块离墙壁最近的点有k(L-x1)=Fmax,对物块离墙壁最远的点有k(x2-L)=Fmax,联立解得k=,选项C正确.]
10.(多选)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其进纸系统结构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某次打印过程中刚好还有10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打印时搓纸轮按图示逆时针方向转动,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F mg),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匀速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纸张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重力加速度为g,当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搓纸轮对1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第2张与第3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μ2mg
C.第99张纸与第100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μ2(mg+F)
D.μ1一定大于μ2
ACD [因为是搓纸轮带动第一张向右运动,第1张纸上表面受到搓纸轮施加的摩擦力Ff,方向向右,故A正确;第1张纸下表面受到第2张纸施加的滑动摩擦力F′f,方向向左,即有F′f=μ2(mg+F),F为搓纸轮对第1张纸的压力,要让纸张一张一张进入,则需满足F′f=μ2(mg+F)<μ1F,由题知F mg,故必有μ1>μ2,故D正确;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及第99张纸与第100张纸之间的摩擦力都是静摩擦力,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大小均为F′f=μ2(mg+F),故B错误,C正确;故选ACD.]
二、非选择题
11.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 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 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 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 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g取10 m/s2,求:
(1)圆珠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1)由于砝码处于静止状态,则kx=mg,所以有k== N/m=1 000 N/m.
(2)要使书恰好能匀速运动,则kx′=μm′g得μ===0.3.
[答案] (1)1 000 N/m (2)0.3
12.如图所示,人重600 N,木块A重400 N,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
(1)绳的拉力大小;
(2)A对人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1)设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T,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A.
取人和木块为整体,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可知,FfA=μ(GA+G人)=200 N.
由于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故2FT=FfA,所以FT=100 N.
甲 乙
(2)取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于人处于平衡状态,故Ff人=FT=100 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1)100 N (2)100 N 水平向左
13.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A=0.2 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B=1.0 kg,轻绳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A和B恰好处于静止状态(g取10 N/kg).
(1)求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
(3)若在物体B上放一个质量与物体B质量相等的物体,则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解析] (1)对物体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摩擦力和绳的拉力,二力平衡,由于绳的拉力等于mAg,所以μmBg=mAg,解得μ=0.2.
(2)物体B水平方向受水平力F、绳的拉力和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物体B受力平衡,则F=μmBg+mAg=4 N.
(3)物体B静止不动,放上另一物体后,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f=mAg=2 N.
[答案] (1)0.2 (2)4 N (3)2 N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