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四课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探索
危机
近代化的开端
概念预知
探索
危机
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自由、科学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近代化的探索
旧知抢答!
背景: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有关“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目的主张
主持派别
代表人物
持续时间
运动口号
性质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中央-恭亲王奕
洋务派(封建地主阶级)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自强、求富
内容:
是一场统治阶级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洋务求自强--洋务运动
江苏巡抚李鸿章
两江总督曾国潘
浙江巡抚左宗棠
山西巡抚张之洞
中央
地方
地主阶级
洋务派
恭亲王奕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洋务求自强--洋务运动
6.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内容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①开创近代军事工业
【整理归纳】根据提示,归纳洋务运动的内容。
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是最早官办的新式军工企业。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创办,是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主持创办,被誉为远东第一大船厂。
曾国藩
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
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年福州船政局
自强
学以致用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名 称 简 况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责全部工程事务和制炮装炮。
福州船政总局 1866年创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建船,共建造大小船只34艘。
请回答:
1、指出表中工业的类型。
2、概括表中所示工业的特点。
军事工业
采用机器生产
技术力量依赖外国
分布在沿海地区、通商口岸
取得一定成效
6.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内容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②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整理归纳】根据提示,归纳洋务运动的内容。
李鸿章
1872年轮船招商局;1878 年开平煤矿
张之洞
1888年湖北织布局;1890年汉阳铁厂
求富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
——张之洞
性质:官督商办
6.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
内容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③兴办近代教育 ④建立新式海陆军 【整理归纳】根据提示,归纳洋务运动的内容。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组建新式洋枪队;创办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京师同文馆
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刘步蟾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培养近代人才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美国海军年鉴》
“我用10多年时间练兵,购买新式武器,但苦于经费紧张,不能完全实现愿望。但临阵杀敌,还不至于让皇上担忧。”
——梁启超《李鸿章传》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洋务运动的内容
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 时间 口号
主要代表 创办新式教育 创办民用企业 时间 口号
主要代表 创办新式陆海军 陆军 海军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①兴办新式学校;
②设立翻译馆;
③派遣留学生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组建新式洋枪队
建设海防,初步建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规模最大)新式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一、洋务运动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炮弹所到,无坚不摧……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舰队名称 规模 布防基地
北洋舰队 总吨位4.1万吨,大小军舰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大沽、旅顺、威海、营口、烟台
南洋舰队 有主力军舰17艘,总吨位两万余吨,实力仅次于北洋水师 江苏、浙江海面及长江口
福建水师 有大小舰艇26艘,总吨位1.1万吨。 厦门、马尾
广东水师 有舰艇37艘,总吨位1.1万吨 广东沿海及珠江口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中体西用,路在何方?
——洋务运动的评价
结果:
1860年
1842年
1851年
1856年
1864年
1894年
1895年
1840年
1900年
1901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
1895年2月17日,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地位:
教育近代化
交通近代化
民用工业近代化
军事工业近代化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进步性:
旗昌洋行
旗昌洋行是19世纪远东最著名美资公司,曾独霸中国江海航线十余年。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失败原因
①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材料一:在洋务运动中,机器主要靠进口,大量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天津机器制造局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三四年,耗资不少,进展不大。
材料二:1873—1893年,轮船招商局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生产性开支20%
非生产性开支80%
②外国势力排挤打压
③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④管理落后,官僚腐败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启示: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边疆危机的背景(19世纪中后期国际形势)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
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适应对外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垄断殖民市场的需要,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而地域辽阔的中国就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目标……
背景
台防御外侮--美、日侵略台湾
西北:
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出兵伊犁
东南:美、日侵略台湾
西南:
法国侵扰中越边界
观察地图,指出在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在哪些地理方位上面临着危机,分别是来自哪些国家的威胁
,
军舰进犯台湾
遭到 的坚决抵抗。
日本以 为借口,于 年进攻台湾南部
据险反击,
派兵入台
在 、 等国“调停”下,日本勒索 后从台湾撤兵。
支持
美国
日本
19世纪60年代
美国
台湾人民
琉球事件
1874
清政府
英
美
白银50万两
台湾人民
阅读教材P24,补充美、日侵略台湾的相关史实。
美、日
侵略台湾
台防御外侮--美、日侵略台湾
1.边疆危机
【整理归纳】根据提示,归纳此时边疆危机的表现。
方位 侵略者 侵略地区 清政府举措 结果
东南 美、日 台湾 派沈葆桢 率兵入台 占领琉球;日本勒索50万两白银后撤兵;1885年台湾建省。
西北 阿古柏 新疆 1875命左宗棠收复新疆 1787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1884年新疆建省。
俄国 伊犁地区 与俄国谈判 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但割让1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大量赔款。
西南 法国 中越边境 援越抗法 (刘永福、刘铭传、冯子材) 镇南关大捷,签订不平等条约。
(法国不胜而胜,清政府不败而败)
新疆建省的意义: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台湾建省的意义: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法国控制越南,将矛头对准中国
1883年8月
刘永福
助越抗法;
中法战争打响
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刘铭传击退法军
冯子材
镇南关
大捷
签订中法《中法简明条约》,法国占领越南
1883年12月
1884年8月
1885年3月
1885年6月
中法战争
二、边疆危机
国家 军舰 炮台 吨位 兵力 伤亡
清朝 11 47门 14514 1186 521+150
法国 9 71门 9800 1790 5+27
扬武、济安、飞云、福星、福胜、建胜、振威、永保、琛航、伏波、艺新
为何说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清政府以军事上的胜利,换取的仍是对中国不利的不平等条约,被人称为“不败而败”。
课堂小结
概况:时间、背景、代表人物、口号
洋务运动和
边疆危机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内容:
结果——失败原因
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发展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
美、日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左宗棠
中法战争
马尾海战、刘铭传抗法、镇南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