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参考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一)
1.D [根据题意可知,“60 min”指的是一个过程,为时间间隔,故A错误;裁判给正在参加花样滑冰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需要考虑运动员的动作,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B错误;滑冰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自己为参考系,故C错误;根据题意可知,“1分26秒768”指的是一个过程,为时间间隔,故D正确.故选D.]
2.C [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都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所以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故A、B错误;小球速度变化量Δv=v2-v1=(-10-10)m/s=-20 m/s,即大小为2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C正确;汽车的速度变化量Δv=v2-v1=(2-10)m/s=-8 m/s,故D错误.故选C.]
3.C [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速度分别为100 km/h、110 km/h,都小于120 km/h,不会判为超速,故A错误;轿车在该段的平均速度为km/h=130 km/h,其大于120 km/h,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会判为超速,因为平均速度为130 km/h,且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速度分别为100 km/h、110 km/h,则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可能小于130 km/h.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
4.C [由题图可知⑤位移最大,各段运动时间相同,由知⑤平均速度最大;③最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和方向变化最小,平均加速度最小.故选C.]
5.C [根据几何关系知,AC间的距离x=R,方向由A指向C;路程s=πR+,故选C.]
6.D [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炮弹的加速度最大,不清楚变化时间,所以速度变化不确定,故A错误;跳伞者着陆时的加速度大于汽车急刹车时的加速度,所以跳伞者着陆时的速度变化比汽车急刹车时的速度变化快,故B错误;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数据中只提供了加速度关系,故C错误;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过程中做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
7.A [0~4 s内,甲、乙两物体的v-t图像均在横轴的上方,速度均为正,故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A正确;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在0~4 s内,甲在前,乙在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大,在4 s时速度相同,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D错误;0~4 s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即x甲>x乙,根据>,故C错误.]
8.BC [潜水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潜水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选项B正确,A错误;由于潜水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
9.AB [t0时刻,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位置,A正确;0~t0时间内,两物体发生的位移均为s0,B正确;t0时刻两图线斜率不相等,速度不相等,C错误;t0时刻之前,开始P的速度大于Q的速度,后来P的速度小于Q的速度,D错误.]
10.AB [第2 s末运动到B点,由c到d做匀速运动,速度为1 m/s,A正确;第2 s末运动到B点,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v= m/s,B正确,D错误;第4 s末运动到C点,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v= m/s=1 m/s,C错误.故选A、B.]
11.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AC间的距离为14 mm=0.014 m,AD间的距离为26 mm=0.026 m.由公式 m/s=0.35 m/s, m/s≈0.43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由A到D,纸带运动速度在变大)
答案:0.35 0.43 0.35
12.解析:(1)题图甲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使用的是4~6 V低压交流电源.
(2)题图乙是电火花计时器,电源使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
(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很小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内某点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
vD= m/s=1.436 m/s
vB= m/s=1.032 m/s
由a=得a==2.02 m/s2.
答案:(1)电磁 4~6 V低压交流电源
(2)电火花 220 V交流电源 (3)1.44 2.02
13.解析:加速过程的初、末速度分别为v0=0,v1=100 m/s,用时t1=250 s,该过程的加速度a1= m/s2=0.4 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减速过程的初、末速度分别为v1=100 m/s,v2=0,用时t2=300 s,该过程的加速度a2= m/s2≈-0.33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0.4 m/s2 约0.33 m/s2
14.解析:设过桥前减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1
t1= s=40 s
设过桥所用的时间为t2
t2= s=55 s
设过桥后加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3
t3= s=10 s
共用时间t=t1+t2+t3=105 s.
答案:105 s
15.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
Δt= s=0.1 s.
(1)vOB= m/s=0.8 m/s,方向沿斜面向下.
(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
vA==0.8 m/s,方向沿斜面向下
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
vB= m/s=1.0 m/s,方向沿斜面向下.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
a= m/s2=2.0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答案:(1)0.8 m/s,方向沿斜面向下 (2)0.8 m/s,方向沿斜面向下 1.0 m/s,方向沿斜面向下 (3)2.0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1 / 4章末综合测评(一) 运动的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冰壶比赛的时间为60 min,指的是时刻
B.图乙中,裁判给正在参加花样滑冰的运动员打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C.图丙中,滑冰比赛时,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D.图丁中,运动员以1分26秒768的成绩获得1 000 m冠军,1分26秒768指的是时间间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是标量
B.甲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3 m/s,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5 m/s,甲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
C.一小球以10 m/s的速度与墙相撞,弹回时速度大小也为10 m/s,方向相反,小球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20 m/s
D.一汽车以10 m/s的速度开始刹车,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2 m/s,则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8 m/s
3.“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抓拍点安装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超过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若抓拍点A、B相距26 km,一辆轿车10点31分通过抓拍点A的速度为100 km/h,10点43分通过抓拍点B的速度为110 km/h,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会判为超速
B.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的最高时速可能小于130 km/h
C.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会判为超速
D.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不会判为超速
4.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记录下的位置.将该段运动分为5段,则其中平均速度最大与平均加速度最小的运动过程分别为(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⑤和③ D.⑤和②
5.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R,A指向C;R
B.R,A指向C;R
C.R,A指向C;R
D.R,C指向A;R
6.表中列出了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观察分析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m·s-2)
炮弹在炮筒中 5×104 赛车起步4.5
跳伞者着陆时-24.5 汽车起步约2
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5~-8 无轨电车起步约1.8
汽车急刹车 -4~-6 旅客列车起步约0.35
A.炮弹的速度变化最大
B.跳伞者着陆时的速度变化比汽车急刹车时的速度变化慢
C.赛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D.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7.甲、乙两物体由同一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4 s内( )
A.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2 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C.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4 s末两物体相遇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在某次海试中,潜水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潜水器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潜水器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潜水器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还要增大
D.潜水器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不再减小
9.P、Q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中M点的坐标(t0,s0)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t0时刻,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B.0~t0时间内,两物体有相同的位移
C.t0时刻,两物体有相等的速度
D.t0时刻之前,P的速度总大于Q的速度
10.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为1 m/s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C.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2.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仪器,如图甲、乙所示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 乙
(1)甲图是_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是____________计时器,电源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不清,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3.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速度达到了413.7 km/h.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运行中由A站开往B站,A、B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匀加速到100 m/s,用了250 s,在匀速运动了10 min后,列车匀减速运动,经过300 s后刚好停在B车站.求此高速列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14.一列长100 m的列车以v1=30 m/s的正常速度行驶,当通过1 000 m长的大桥时,必须以v2=20 m/s的速度行驶.在列车上桥前需提前减速,当列车头刚上桥时速度恰好为20 m/s,列车全部离开大桥时又需通过加速恢复原来的速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0.25 m/s2;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该列车从减速开始算起,到过桥后速度达到30 m/s,共用了多长时间?
15.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匀加速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光频率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