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分层作业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1 15:58:45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六)
1.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时间的一次函数,但不一定成正比,若初速度为零则成正比,所以A错误;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设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是否减速运动还要看速度的方向,速度与加速度反向则为减速运动,所以B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C正确;加速度恒定,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直线运动中,速度就是先减小再增大的,所以D错误.]
2.D [由题意可得30TFSI的加速度大小为a=3 m/s2,末速度大小为v=100 km/h≈27.8 m/s,由速度时间关系可得时间为t= s≈9.3 s,故D正确,A、B、C错误.]
3.B [设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由v=v0+at,得t= s=10 s,由此可知飞机在12 s内不是始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2 s内是静止的,故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为x=v0t+=60×10 m+(-6)× m=300 m.故选B.]
4.B [该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0-v2=2ax,可得初速度为v = m/s=14 m/s= 50.4 km/h<60 km/h,所以该车不超速.故选B.]
5.B [根据题意,v2.5=12 m/s,v4.5=20 m/s,故a= m/s2=4 m/s2,选项B正确;初速度大小v0=v2.5-at2.5=12 m/s-4 m/s2×2.5 s=2 m/s,选项A错误;第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3.5 s时刻的瞬时速度,即为v3.5=v2.5+at1=12 m/s+4 m/s2×1 s=16 m/s,选项C错误;5 s内的位移为s=v0t5+=60 m,选项D错误.]
6.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PQ和QR的位移,从而求出PQ和QR的距离之比,PQ间的位移s1=,QR间的位移s2=,所以s1∶s2=1∶8,故A正确,B、C、D错误.]
7.A [根据题意,由公式可得,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5 m/s,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得,物体在4.5 s时的速度为v4.5==5 m/s,由运动学公式v=v0+at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a==1 m/s2,故D错误,A正确;根据题意,由运动学公式v=v0+at可得,物体在5 s末的速度为v5=0.5 m/s+1×5 m/s=5.5 m/s,故B错误;根据题意,由运动学公式x=v0t+at2可得,物体在5 s内的位移为x=m=15 m,故C错误.故选A.]
8.B
9.解析:(1)取向西为正方向,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a = = m/s = -0.5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向东
冰壶停下来的时间为t2==8 s
所以12 s末速度是零.
(2)由x=v0t+at2,可得t=6 s.
答案:(1)大小为0.5 m/s2,方向向东 0 (2)6 s
10.BD [由于质点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由题图可知,t=2 s时,两车相距最远,故A错误,B正确;由题图知甲匀速运动,乙匀减速运动,故C错误;在0~4 s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11.ACD
12.解析:选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知v0=100 km/h≈27.8 m/s,a=-5 m/s2,vt=0,t=2 s.
根据速度公式vt=v0+at,可知汽车刹车时间
t0==5.56 s
因为ts1=v0t+at2
=27.8 m/s×2 s+×(-5 m/s2)×(2 s)2
=45.6 m
根据公式=2as,可得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的位移
s2=

≈77.3 m
所以,开始制动后2 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45.6 m;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为77.3 m.
答案:45.6 m 77.3 m
1 / 3课时分层作业(六)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多选题每小题6分,本试卷总分64分
?题组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某品牌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示该车型的加速性能,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单位)再乘以10.若车型为30TFSI,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时间约为(  )
A.5.6 s      B.6.2 s
C.8.5 s D.9.3 s
3.若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时的速度为60 m/s,则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是(  )
A.288 m B.300 m
C.150 m   D.144 m
4.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14 m,该车辆的最大刹车加速度是7 m/s2,该路段的限速是60 km/h,则该车是否超速(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60 km/h
5.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为12 m,第5 s内的位移为20 m,则该质点运动过程中(  )
A.初速度大小为零
B.加速度大小为4 m/s2
C.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D.5 s内的位移为50 m
?题组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6.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  )
A.1∶8 B.1∶6
C.1∶5 D.1∶3
7.某一可被视为质点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0.5 m/s,在第5 s内通过的位移为5.0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2
B.物体在5 s末的速度为5 m/s
C.物体在5 s内的位移为12.5 m
D.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9.某次冰壶比赛中,运动员以4 m/s的速度向西掷出冰壶,经过2 s,速度变为3 m/s, 冰壶运动可以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 求:
(1)冰壶加速度及12 s末速度是多少;
(2)冰壶运动15 m时间是多少.
10.(多选)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在第2 s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
B.在第2 s末,两车的速度相同
C.在0~4 s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D.在0~4 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1.(多选)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
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D.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
12.(源自鲁科版教材)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停止所行驶的距离,是衡量汽车制动性能的参数之一.某型号的汽车以100 km/h的速度在柏油路面上行驶,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匀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开始制动后2 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