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两则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跟别人有约定。假如有一天,你跟同学约定星期天上午九点要去公园玩,可是过了十点,你的同学仍没有来,你会怎么办?
教学目标
1.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 锻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
(1)《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
(2)《世说新语》是________编写的一部_________,主要记载________到_________。
【过关斩将】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
刘义庆
笔记小说
汉末三国
两晋时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fǒu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朗读的停顿以及语气、语调的把握。
朗读课文
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换
用现代汉语去替换文言词语
加
把单音节词语变成双音节词语.
留
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调整倒装句语序
调
文言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 行,期/日中。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期行:相约同行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
乃:才
舍:舍弃
去:离开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翻译:(友人)过了中午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乃至: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翻译: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翻译:朋友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君:您,对别人的尊称。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 委 而 去。”
相: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去:离开
翻译: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而:表转折,却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翻译: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翻译: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1.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2. 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用原文句子回答)
3. 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人物形象分析
请说一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一句中元方反驳友人的话妙在何处?
妙在抓住“信”与“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时候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不失身份。
您的父亲
(对别人父亲的
一种尊称)
尊君 在不
您
(有礼貌地
称呼对方)
我的父亲
(谦词,对他人称
自己的父亲)
君
与 家 君
课文中“尊君” “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可适当加入细节,丰满人物形象。
复述故事
拓展提升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是一个十分诚信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上买菜,这时,曾子的儿子啼哭不止,于是,曾子的妻子,就对孩子说:“孩子,不要哭,妈妈一会回来杀猪炖肉给你吃”。
当妻子买菜回来的时候,却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很奇怪的问曾子:“你为什么要磨刀呀?”曾子说:“杀猪给儿子吃”妻子十分纳闷,问道:“为什么?”曾子说:“不是你说的吗?”妻子才想起刚刚说过的话“那不过是逗逗孩子,你怎么当真了?”曾子十分严肃的对妻子说,做父母的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像你这样言而无信,不就是等于在教孩子说谎吗?曾子的妻子羞愧的低下了头,撸起袖子和曾子一同把猪杀了。
诚信故事分享 曾子杀猪
作业布置
完成课外阅读《小时了了》
与大家共勉
以诚待人!以信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