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当今世界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阶段特征
1.政治: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历史潮流,同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2.经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3.文化: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二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1.动荡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恐怖主义、民族分离活动等)。
(2)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不断推行其霸权政策,并根据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插手别国内政、外交,甚至不惜付诸武力(霸权主义)。
(3)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2.和平原因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更加强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必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所遏制。多方力量的制约,使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不得不遵守秩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专题三 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基本 历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大国兴衰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 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意大利衰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崛起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基本 历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大国兴衰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 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整体世界形成 美国、德国崛起,冲击英国霸主地位
世界市场陷入困境 一战至二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美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西欧、日本重新崛起,苏联(俄罗斯)影响力增强,中国崛起和富强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 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大增
1.(2022·广东学业水平20题)2007年有英国学者认为:“冷战让美国变成西方世界的霸主,所谓的霸主,指的是联盟的首脑。”“欧洲以某种方式承认美利坚世界帝国这个必然结果。然而如今,美国政府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美利坚帝国和其目标不再是众所接受的真理。”材料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
A.美欧矛盾无法调和
B.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C.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2024·北京学业水平40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这突出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是(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性
3.(2023·北京学业水平40题)某班同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一历史主题,正反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B.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C.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4.(2023·浙江学业水平24题)一位法国学者在一次报告中提到:“应该说现在的趋势非常危险,我敢肯定我们的后代所拥有的世界文化是以美国文化为主。我不愿看到Google成为唯一的搜索引擎这个现象。我认为任何一种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都应基于一种批评的精神。”这位学者意在强调( )
A.维护文化多样性 B.推动世界多极化
C.融入经济全球化 D.提高社会信息化
5.(2023·北京第二次学业水平40题)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仅从投资、债务和贸易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就在240亿美元左右。到80年代后期,每年榨取的利润至少为2 500亿至3 000亿美元。这说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挑战是( )
A.自然资源的匮乏
B.人口压力和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C.劳动力严重不足
D.存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6.(2023·江苏学业水平40题)20世纪末以来,在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中,出现了一些国际治理组织。其中组成于1999年、在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是( )
A.欧洲共同体 B.二十国集团
C.关贸总协定 D.上海合作组织
单元总结提升
真题演练
1.D 二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加剧,西欧国家曾一度追随美国;随着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也不断加强;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美国无法再像冷战初期那样控制西欧。由此可知,材料描述的现象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项正确;西欧国家与美国既合作又竞争,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界殖民体系,排除B项;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C项。
2.B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密切了各国的经济联系,这反映出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故选B项。
3.A 题干所述辩论会围绕手机和互联网的利弊开展,属于社会信息化的范畴,A项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所述属于经济社会领域,世界多极化属于国际政治范畴,排除D项。
4.A 据材料可知,该学者反对美国文化成为世界主要文化,所以这位学者意在强调维护文化多样性,A项正确;该学者是在强调维护文化多样性,而不是推动世界多极化,更不是要融入经济全球化,排除B、C两项;该学者没有强调提高社会信息化,排除D项。
5.D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中获利颇丰,榨取的利润快速上升,当前发达国家处于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说明存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D项正确;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并不匮乏,排除A项;B项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挑战,材料描述的是外部挑战,排除;发展中国家有大量劳动力,排除C项。
6.B 1999年,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故选B项;欧洲共同体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1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 / 3(共21张PPT)
单元总结提升
——知识整合 建构联系
专题一 当今世界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阶段特征
1. 政治: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力量
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历史潮流,同时人类面临
许多共同的挑战,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了中国
方案和中国智慧。
2. 经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
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3. 文化: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
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二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1. 动荡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
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恐怖主义、民族分离活动等)。
(2)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
界,不断推行其霸权政策,并根据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
插手别国内政、外交,甚至不惜付诸武力(霸权主义)。
(3)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
和新冲突。
2. 和平原因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更加
强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必然
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所遏制。多方力量的制约,使各国在处
理国际关系中不得不遵守秩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专题三 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基本历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大国兴衰
世界市场开
始形成 15世纪至18
世纪中期 欧洲资本主
义产生、发
展;新航路
开辟和殖民
扩张 欧洲商路和
贸易中心转
移 意大利衰
落;葡萄
牙、西班
牙、荷兰、
英国崛起
世界市场初
步形成 18世纪中期
至19世纪中
期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
“世界工
厂” 英国确立世
界霸主地位
基本历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大国兴衰
世界市场最
终形成 19世纪末20
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
革命;资本
输出和商品
输出 世界经济一
体化程度加
深,整体世
界形成 美国、德国
崛起,冲击
英国霸主地
位
世界市场陷
入困境 一战至二战
结束 两次世界大
战和经济危
机 贸易保护主
义盛行
基本历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大国兴衰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至20
世纪90年代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关贸
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美国确立经
济霸主地
位,西欧、
日本重新崛
起,苏联
(俄罗斯)
影响力增
强,中国崛
起和富强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世纪90年
代以来 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 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大增
1. (2022·广东学业水平20题)2007年有英国学者认为:“冷战让美
国变成西方世界的霸主,所谓的霸主,指的是联盟的首
脑。”“欧洲以某种方式承认美利坚世界帝国这个必然结果。然
而如今,美国政府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美利坚帝国和其目标
不再是众所接受的真理。”材料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
A. 美欧矛盾无法调和 B.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C.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 二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加剧,西欧国家曾一度追随美
国;随着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也不
断加强;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美国无法再像
冷战初期那样控制西欧。由此可知,材料描述的现象反映了世界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项正确;西欧国家与美国既合作又竞争,排
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界殖民体系,排除B项;材料与经济全球化
无关,排除C项。
2. (2024·北京学业水平40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
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
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这突出反映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是( )
A. 世界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社会信息化 D. 文化多样性
解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密切了各
国的经济联系,这反映出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
故选B项。
3. (2023·北京学业水平40题)某班同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一
历史主题,正反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
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
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
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
变得越来越困难
A. 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B.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C.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D.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解析: 题干所述辩论会围绕手机和互联网的利弊开展,属于社
会信息化的范畴,A项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经
济全球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所述属于经济社会领
域,世界多极化属于国际政治范畴,排除D项。
4. (2023·浙江学业水平24题)一位法国学者在一次报告中提到:
“应该说现在的趋势非常危险,我敢肯定我们的后代所拥有的世界
文化是以美国文化为主。我不愿看到Google成为唯一的搜索引擎这
个现象。我认为任何一种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都应基于一种批评
的精神。”这位学者意在强调( )
A. 维护文化多样性 B. 推动世界多极化
C. 融入经济全球化 D. 提高社会信息化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学者反对美国文化成为世界主要文化,所以这位学者意在强调维护文化多样性,A项正确;该学者是在强调维护文化多样性,而不是推动世界多极化,更不是要融入经济全球化,排除B、C两项;该学者没有强调提高社会信息化,排除D项。
5. (2023·北京第二次学业水平40题)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西
方发达国家仅从投资、债务和贸易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
量,就在240亿美元左右。到80年代后期,每年榨取的利润至少为2
500亿至3 000亿美元。这说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挑战是( )
A. 自然资源的匮乏
B. 人口压力和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C. 劳动力严重不足
D. 存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解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和发展中国家的国
际贸易投资活动中获利颇丰,榨取的利润快速上升,当前发达国家
处于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说明存在不平等的国际
经济旧秩序,D项正确;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并不匮乏,排除A
项;B项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挑战,材料描述的是外部挑战,排
除;发展中国家有大量劳动力,排除C项。
6. (2023·江苏学业水平40题)20世纪末以来,在应对各种全球性问
题中,出现了一些国际治理组织。其中组成于1999年、在协调各国
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是
( )
A. 欧洲共同体 B. 二十国集团
C. 关贸总协定 D. 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1999年,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
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
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故选B
项;欧洲共同体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
项;关贸总协定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项;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1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