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5分)“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 )
A. B.
C. D.
2.(2.5分)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 )
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5分)以下如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4.(2.5分)[法新社巴格达(2003年) 4月12日 电]“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印度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2.5分)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这一重要遗产属于(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6.(2.5分)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 )
A.笈多王朝 B.孔雀王朝
C.戒日王朝 D.莫卧儿王朝
7.(2.5分)“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8.(2.5分)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9.(2.5分)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诞生于古印度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0.(2.5分)下列选项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选题的是( )
①金字塔的国度
②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③种姓制度的产生
④两河流域孕育的古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1.(2.5分)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属于其表现的是( )
A.建立津贴制度保证公民参政
B.主席团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C.外邦人和妇女获得参政机会
D.元老院掌握国家的决策权
12.(2.5分)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他们的学习报告中出现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掷铁饼者》”“《荷马史诗》”等关键信息。据此可推断出他们研究的对象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罗马
13.(2.5分)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有几个( )
①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
②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③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④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
A.一 B.二 C.三 D.四
14.(2.5分)“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5.(2.5分)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与迦太基作战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罗马帝国
C.古希腊城邦 D.罗马共和国
16.(2.5分)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
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D.伊斯兰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17.(2.5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一个国家从兴起到衰落的历史,这个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希腊 D.罗马共和国
18.(2.5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人物与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凯撒﹣﹣建立罗马共和国
B.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C.穆罕默德一一创立伊斯兰教
D.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19.(2.5分)《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
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20.(2.5分)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组合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乔达摩 悉达多——佛教
B.古罗马——“儒略历”
C.古希腊——《荷马史诗》
D.古埃及——《掷铁饼者》
二、材料题
2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奴隶耳朵就要被割掉。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三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上千年历史,这种把人划分为尊贵和卑贱的传统制度至今仍在印度社会有所体现。印度政府曾提出一项计划,宣布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旨在消除种姓歧视。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国的法律?其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十二铜表法》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起了什么作用?
(3)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哪几个等级?材料三反映了当今印度消除种姓制度的哪一方法?
(4)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22.(14分)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人物不仅书写了欧洲历史的辉煌,也备受世界瞩目。请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两个人?
(2)罗马帝国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罗马帝国建立时,古代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3)罗马帝国最终分裂为哪两个国家?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权公民组成,大约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讲,对事关国家的议案发表自己的意见。
材料二:元老院由300名元老组成。元老或是贵族显要,或是退职高官。元老院拥有军事领导权、外交权、财政权和宗教监督权,实际上是国家最高的行政和监督机构。执政官有两人,是共和国的首脑和军事统帅,由选举产生,权力均等,任期一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分别是哪两个国家的什么样的机构?
(2)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5分)“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金字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解答】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D选项中的尼罗河。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故选:D。
2.(2.5分)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 )
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解答】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金字塔、象形文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
故选:C。
3.(2.5分)以下如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埃及金字塔的相关史实。
【解答】题目给出一幅建筑图片,设问考查对其解读错误的一项。图片中的建筑很明显是金字塔,它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不是军事防御工程。
故选:C。
4.(2.5分)[法新社巴格达(2003年) 4月12日 电]“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印度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两河流域的相关知识.
【解答】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故选:B。
5.(2.5分)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这一重要遗产属于(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为依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
【解答】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这一重要遗产属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故选:B。
6.(2.5分)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 )
A.笈多王朝 B.孔雀王朝
C.戒日王朝 D.莫卧儿王朝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孔雀王朝。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雀王朝(公元前324一前187)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故选:B。
7.(2.5分)“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C
【分析】本题解题关键是从首陀罗切入,结合所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祭祀、贵族是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国王、武士、官吏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属于第四等级首陀罗。首陀罗属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第四等级。
故选:C。
8.(2.5分)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选:A。
9.(2.5分)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诞生于古印度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诞生于古印度的宗教为切入点,考查佛教的相关知识。
【解答】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故选:A。
10.(2.5分)下列选项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选题的是( )
①金字塔的国度
②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③种姓制度的产生
④两河流域孕育的古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河流域文明。区分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代表。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的选题。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属于蓝色的地中海文明。在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下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古埃及金字塔、古印度种姓制度和两河流域孕育的孕育的古巴比伦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故选:A。
11.(2.5分)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属于其表现的是( )
A.建立津贴制度保证公民参政
B.主席团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C.外邦人和妇女获得参政机会
D.元老院掌握国家的决策权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解答】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伯里克利时期改革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并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外邦人和妇女没有参政机会,公民大会掌握国家的决策权,并且制定“公职津贴”制度,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事物的公民发放津贴,以保证他们能积极参与城邦政治活动,把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顶峰。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5分)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他们的学习报告中出现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掷铁饼者》”“《荷马史诗》”等关键信息。据此可推断出他们研究的对象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C
【分析】本题以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切入点考查古希腊。
【解答】与题干中“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掷铁饼者》”、“《荷马史诗》”等关键信息有关的是古希腊。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是希腊著名的城邦,《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英雄史诗。
故选:C。
13.(2.5分)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有几个( )
①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
②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③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④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解答】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④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这个表述是错误的,其它三项正确。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但是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享有民主的是雅典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未成年人、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所以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雅典没有国王,最为重要的十将军是城邦内少数官员采用选举形式产生的,而且可以连任多次。
故选:C。
14.(2.5分)“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繁荣,进入希腊化时代。
【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明传播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选项A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繁荣,进入希腊化时代,选项B不符合题意;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不符合史实,选项C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5分)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与迦太基作战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罗马帝国
C.古希腊城邦 D.罗马共和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解答】布匿战争中与迦太基作战的是罗马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故选:D。
16.(2.5分)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
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D.伊斯兰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注意相关事件的影响。
【解答】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给巴勒斯坦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基督教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
故选:B。
17.(2.5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一个国家从兴起到衰落的历史,这个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希腊 D.罗马共和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图片切入考查罗马共和国。
【解答】根据图二中的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据此可知这个国家是罗马共和国。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故选:D。
18.(2.5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人物与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凯撒﹣﹣建立罗马共和国
B.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C.穆罕默德一一创立伊斯兰教
D.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国家政权。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取得胜利;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不是建立罗马共和国,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B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2.5分)《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
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荷马史诗》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前8世纪,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故它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故选:A。
20.(2.5分)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组合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乔达摩 悉达多——佛教
B.古罗马——“儒略历”
C.古希腊——《荷马史诗》
D.古埃及——《掷铁饼者》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米隆的《掷铁饼者》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它是古希腊著名雕塑,D对应不正确,符合题意。ABC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材料题
2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奴隶耳朵就要被割掉。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三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上千年历史,这种把人划分为尊贵和卑贱的传统制度至今仍在印度社会有所体现。印度政府曾提出一项计划,宣布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旨在消除种姓歧视。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国的法律?其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十二铜表法》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起了什么作用?
(3)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哪几个等级?材料三反映了当今印度消除种姓制度的哪一方法?
(4)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罗马共和国。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作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分为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方法: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
(4)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律。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法律文件。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有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等几个等级等级。材料三反映了当今印度消除种姓制度的方法是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
(4)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述历史事件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故答案为:
(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罗马共和国。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作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分为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方法: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
(4)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2.(14分)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人物不仅书写了欧洲历史的辉煌,也备受世界瞩目。请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两个人?
(2)罗马帝国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罗马帝国建立时,古代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3)罗马帝国最终分裂为哪两个国家?
【答案】(1)伯里克利和屋大维。
(2)公元前27年;西汉末年。
(3)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伯里克利和屋大维、罗马帝国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伯里克利,伯里克利是雅典民主缔造者。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图2是屋大维,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存在了约500年左右。罗马帝国建立时,古代中国正处于西汉末年。
(3)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到15世纪中期。
故答案为:
(1)伯里克利和屋大维。
(2)公元前27年;西汉末年。
(3)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权公民组成,大约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讲,对事关国家的议案发表自己的意见。
材料二:元老院由300名元老组成。元老或是贵族显要,或是退职高官。元老院拥有军事领导权、外交权、财政权和宗教监督权,实际上是国家最高的行政和监督机构。执政官有两人,是共和国的首脑和军事统帅,由选举产生,权力均等,任期一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分别是哪两个国家的什么样的机构?
(2)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雅典和古罗马的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雅典和古罗马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
【解答】(1)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崇尚民主,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罗马崇尚武力,元老院是罗马最重要的机构.
(2)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盛行民主政治,罗马实行的是共和制.民主政治时期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时掌握国家权力的重要机构,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决策机构.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官职是执政官,罗马共和国政权掌握在奴隶主手中.所以他们的实质都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
(3)雅典的民主是维护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左右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但是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力,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
故答案为:
(1)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元老院是罗马最重要的机构.
(2)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制;实质:都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
(3)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左右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但是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力,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