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章 1.2 1.2.1 命题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章 1.2 1.2.1 命题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0:4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章 集合与逻辑
1.2 常用逻辑用语
1.2.1 命题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理解命题的概念,能判断给定的语句是不是命题.(重点) 2.掌握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能判断命题的真假.(难点、易错点) 3.掌握命题的否定并能判断其真假.(重点) 4.理解命题的结构,会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重点) 1.借助命题的概念及应用,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2.借助命题真假的判定、定理与定义的应用,培养逻辑推理素养.
在数学中,我们将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作命题,一方面,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属于命题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结构?它们都是真命题吗?另一方面,初中平面几何中推理论证的基础是什么?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知识点1 命题的定义与分类
(1)命题的定义:在数学中,可以判断真假的_________叫作命题.
(2)命题定义中的两个要点:“可以判断真假”和“陈述句”.
(3)分类:命题
陈述句
成立
不成立
思考 1.(1)“x-1=0”是命题吗?
(2)“命题一定是陈述句,但陈述句不一定是命题”这个说法正确吗?
[提示] (1)“x-1=0”不是命题,因为它不能判断真假.
(2)正确.根据命题的定义,命题一定是陈述句,但陈述句中只有能够判断真假的才是命题.
提醒 一般地,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开语句都不是命题.如x>15等.
体验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语句“陈述句都是命题”不是命题. (  )
(2)命题“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是真命题. (  )
×

知识点2 命题的否定
(1)定义:如果p是一个命题,则“p不成立”也是一个命题,叫作p的否定,记作____,读作“非p”.
(2)p与 p的真假:在p和 p中,一定有一个为___有一个为假.
p

体验 2.若p:x=1是方程x2-3x+2=0的根,则 p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1不是方程x2-3x+2=0的根
知识点3 命题的结构
1.命题的结构
(1)命题的一般形式为“若p,则q”,其中p叫作命题的______,q叫作命题的______.
(2)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时,常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条件
结论
思考 2.命题“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什么?
[提示] 条件是:“一个数是实数” ,结论是:“它的平方是非负数”.
体验 3.把命题“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则它的对角线相等
2.逆命题
当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了位置,这时称一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
类型1 命题的判断
【例1】 (1)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是(  )
A.x2-1=0 B.2+3=8
C.你会说英语吗? D.这是一棵大树
(2)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x∈R,x>2;②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③21 000是一个很大的数;④4是集合{2,3,4}中的元素;⑤作△ABC≌△A′B′C′.

①④
(1)B (2)①④ [(1)对于A,x不确定,x2-1=0的真假无法判断;对于B,2+3=8是命题,且是假命题;对于C,不是陈述句,故不是命题;对于D,“大”的标准不确定,无法判断真假.
(2)①中x有范围,可以判断真假,因此是命题;②是疑问句,不是命题;③是陈述句,但“大”的标准不确定,无法判断真假,因此不是命题;④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因此是命题;⑤是祈使句,不是命题.]
反思领悟 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是命题的关键点
(1)该语句必须是陈述句;
(2)该语句可以判断真假.
提醒:对于含变量的语句,要注意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看能否判断其真假,若能,就是命题,若不能,就不是命题.
[跟进训练]
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1)函数y=x2-2x(x∈R)是二次函数;
(2)x2-3x+2=0;
(3)若x∈R,则x2+4x+7>0;
(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吗?
(5)一个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6)2030年6月1日上海会下雨.
[解] (1)是命题,满足二次函数的定义.
(2)不是命题,不能判断真假.
(3)是命题,当x∈R时,x2+4x+7=(x+2)2+3>0,能判断真假.
(4)是疑问句,不是命题.
(5)是命题,能判断真假.
(6)不是命题,不能判断真假.
类型2 命题真假的判断
【例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2)当x=4时,2x+1<0;
(3)若x=3或x=7,则(x-3)(x-7)=0;
(4)一个奇数是两个整数的平方差.
[解] (1)是真命题,由正方形的定义知,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2)是假命题,x=4不满足2x+1<0.
(3)是真命题,x=3或x=7能得到(x-3)(x-7)=0.
(4)是真命题,因为当n∈Z时,任意奇数2n-1=n2-(n-1)2,所以一个奇数是两个整数的平方差.
反思领悟 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
(1)真命题的判断方法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一般要有严格的证明或有事实依据,比如根据已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证明或根据已知的正确结论推证.
(2)假命题的判断方法
通过构造一个反例否定命题的正确性,这是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的常用方法.
[跟进训练]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已知a,b,c,d∈R,若a≠c,b≠d,则a+b≠c+d;
(2)若x∈N,则x3>x2成立;
(3)若m>1,则方程x2-2x+m=0无实数根;
(4)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
[解] (1)假命题.反例:1≠4,5≠2,而1+5=4+2.
(2)假命题.反例:当x=0时,x3>x2不成立.
(3)真命题.m>1 Δ=4-4m<0,
∴方程x2-2x+m=0无实数根.
(4)假命题.因为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即任何三角形都有外接圆.
类型3 命题的否定
【例3】 【链接教材P15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p:自然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2)p:x=2是方程5x-12=0的根;
(3)p: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p:4是8的约数.
[解] (1) p:自然数的平方不都是正数,真命题.
(2) p:x=2不是方程5x-12=0的根,真命题.
(3) p: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假命题.
(4) p:4不是8的约数,假命题.
【教材原题·P15例2】
例2 写出下列命题p的否定 p:
(1)p:4是方程x2-16=0的根;
(2)p: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3)p:16是4的倍数.
[解] (1) p:4不是方程x2-16=0的根;
(2) p: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3) p:16不是4的倍数.
反思领悟 对命题的否定,直接否定结论即可,即从结论的相反面写出命题.常见否定如下:
正面词 是 等于 大于(>) 小于(<) 至多 有一个 至少
有一个
否定 不是 不等于 不大于(≤) 不小于(≥) 至少 有两个 一个
也没有
[跟进训练]
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p:方程x2-x+2=0有实根;
(2)p:集合A={0}是集合B={0,1}的子集;
(3)p:A∩ = ;
(4)p:x<3是不等式3x-9>0的解.
[解] (1) p:方程x2-x+2=0没有实根,真命题.
(2) p:集合A={0}不是集合B={0,1}的子集,假命题.
(3) p:A∩ ≠ ,假命题.
(4) p:x<3不是不等式3x-9>0的解,真命题.
类型4 命题的构成
【例4】 (1)已知命题: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若把上述命题改为“若p,则q”的形式,则p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q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函数y=2x+1是一次函数;
②已知x,y为正整数,当y=x+1时,y=3,x=2;
③当abc=0时,a=0且b=0且c=0.
一条直线是弦的垂直平分线 
这条直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1)一条直线是弦的垂直平分线 这条直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命题的条件是“弦的垂直平分线” ,结论是“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因此p是“一条直线是弦的垂直平分线”,q是“这条直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2)[解] ①若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则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②已知x,y为正整数,若y=x+1,则y=3,x=2.
③若abc=0,则a=0且b=0且c=0.
反思领悟 1.若一个命题有大前提,则在将其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时,大前提仍应作为大前提,不能写在条件中.
2.“若p,则q”这种形式是数学中命题的基本结构形式,也有一些命题的叙述比较简洁,并不是以“若p,则q”这种形式给出的,这时,首先要把这个命题补充完整,然后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跟进训练]
4.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当>时,a(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3)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不相等.
[解] (1)若>,
则a(2)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若两个角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则它们不相等.
1.下列语句为真命题的是(  )
A.a>b 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为矩形
C.1+2=3 D.今天是星期天
学习效果·课堂评估夯基础

C [A,D不是命题,B为假命题,C为真命题.]
2.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既互相平分,也互相垂直”的结论是
(  )
A.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既互相平分,也互相垂直
D.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后可知C正确.故选C.]
3.(教材P16练习T1改编)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
A.若a>b,则< B.若b2=ac,则b2>a或b2>c
C.若|x|
C [对于A,若a=1,b=-2,则>,故A是假命题.
对于B,当a=b=0,c=1时,满足b2=ac,但b2>a,b2>c不成立,故B是假命题.
对于C,因为y>|x|≥0,则x2对于D,当a=b=-2时,与没有意义,故D是假命题.]
4.命题“对顶角相等”中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
5.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真假性为______________(填“真”或“假”).其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角是对顶角
它们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命题?命题的构成方式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为命题;命题由条件与结论构成,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2.含有大前提的命题怎样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提示] 大前提应保持不变,且不写在条件p中.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一、选择题
1.(多选题)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6>3 B.x>0
C.对于x∈R,总有x2>0 D.x2+y2=0
课时分层作业(五) 命题

BD [A,C为命题.B不能判断真假不是命题.D不能判断真假故不是命题.]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A.若x>1,则x2>1
B.若|a|=|b|,则a=b
C.若ac2>bc2,则a>b
D.若A=60°,则cos A=

B [因为|a|=|b|,
所以a=b或a=-b.故选B.]
3.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  )
A.两条直线
B.一条直线
C.垂直
D.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D [命题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故选D.]
4.已知命题“非空集合M中的元素都是集合P中的元素”是假命题,那么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①M中的元素都不是P的元素;
②M中有不属于P的元素;
③M中有属于P的元素;
④M中的元素不都是P的元素.
A.1 B.2
C.3 D.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因为命题“非空集合M中的元素都是集合P中的元素”是假命题,因此M中有不属于P的元素,也可能有属于P的元素,故②④正确.故选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5.(多选题)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为(  )
A.若=,则x=y B.若x2=1,则x=1
C.若x=y,则= D.若x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CD [由=得x=y,故A是真命题;而由x2=1得x=±1,故B是假命题;
由于x=y时,不一定有意义,故C是假命题;
而由x

二、填空题
6.命题“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否定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四条边相等的
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7.命题“若a>0,则二元一次不等式x+ay-1≥0表示直线x+ay-1=0的右上方区域(包括边界)”的条件p:________,结论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0
二元一次不等式x+ay-1≥0表示直线x+ay-1=0的右上方区域(包括边界)
8.命题“关于x的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0)∪(0,1) [由题意知解得a<1且a≠0.]
(-∞,0)∪(0,1)
三、解答题
9.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1)当ac>bc时,a>b;
(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当ab=0时,a=0或b=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若ac>bc,则a>b.
由于ac>bc,c<0时,a(2)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
(3)若ab=0,则a=0或b=0.是真命题.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已知命题“若1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因为命题“若1所以解得≤m≤1.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1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这首诗中,在当时条件下,可以作为命题的是(  )
A.红豆生南国 B.春来发几枝
C.愿君多采撷 D.此物最相思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红豆生南国”是陈述句,所述事件在唐代是事实,所以本句是命题,且是真命题;“春来发几枝”是疑问句,“愿君多采撷”是祈使句,“此物最相思”是感叹句,都不是命题.故选A.]
12.(多选题)给出命题“方程x2+ax+2=0没有实数根”,则使该命题为真命题的a的可能取值为(  )
A.1 B.-2
C.0 D.3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BC [由题意知Δ=a2-8<0,故a2<8.故A,B,C适合题意.]


1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0是集合{0,1,2}的真子集;
②关于x的方程x2+|x|=0有四个实数根;
③设a,b,c是实数,若a>b,则ac2>bc2;
④若a≠0,则(a2+1)2>a4+a2+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④ [对于①,0是集合{0,1,2}的元素,不是真子集,故①是假命题;对于②,由x2+|x|=0得|x|=0,所以x=0,方程有一个实数根,故②是假命题;
对于③,当c=0时,ac2=bc2,故③是假命题;
对于④,由a≠0得(a2+1)2=a4+2a2+1>a4+a2+1,故④是真命题.]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下列命题: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平行四边形是梯形.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① [②中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不一定是正方形.③中平行四边形不是梯形.①正确.]

15.已知A:5x-1>a,B:x>1,请选择适当的实数a,使得利用A,B构造的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若视A为p,则命题“若p,则q”为“若x>,则x>1”.由命题为真命题可知≥1,解得a≥4;若视B为p,则命题“若p,则q”为“若x>1,则x>”.由命题为真命题可知≤1,解得a≤4.故a取任一实数均可利用A,B构造出一个真命题,比如这里取a=1,则有真命题“若x>1,则x>”.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