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习作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习作指导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17: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指导
习作再现
推荐一个好地方
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村头的小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吧。
习作要素
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习作导航
一、仔细审题,整体构思,明习作
1.抓关键词明类别:推荐一处“好地方”
“好地方”:明确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此处不一定是闻名遐迩的景点,只要是你认为出色、喜爱且想要分享的地方均可。它可以是充满趣味、景色秀丽、美食云集、娱乐丰富,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所在。
2.整体构思明框架:撰写文章恰似建造房屋,需先搭建好框架。我们这篇推荐文,可依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布局。
开头(总起段):开门见山,引出推荐之地。
中间(分述段):列举推荐的理由。
结尾(总结段):再次发出邀请,强化印象。
3.认真审题明要求:挑选你最钟爱的一个地方,要阐述推荐的理由,抓住其最具吸引力的特点,运用饱含热情的文字将它推荐给众人,吸引大家前去一看,这是文章最为关键的部分。
注意段落开头空两格,合理分段。
二、任务驱动,以评促写,创习作
任务一:头脑风暴
活动1.绘制思维导图
拿出一张纸,在中央写上“好地方”,接着绘制思维导图。把你所能想到的所有可能的地方(书店、公园、家乡的小河、游乐场、小吃街等)和推荐理由(好看、好玩、好吃、令人放松等)都记录下来。
活动2:精心筛选
从思维导图中,挑选出你最想推荐、最为熟悉且有诸多话可说的一个地方。
活动3:列出提纲
根据上述框架,填写你的写作提纲:
题目:《推荐XXX》
开头:点明推荐的地方……
中间:我的推荐理由1(并联想到1 - 2个细节)
理由2(并联想到1 - 2个细节)
理由3(并联想到1 - 2个细节)
结尾:总结,强化……
写作任务一 得星
1.选材积极向上,贴合生活实际。
2.抓住地方独特之处,作为重点展开介绍。
任务二:详尽阐述理由,吸引读者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需分段详细列举两到三个推荐的理由。
理由可源自以下方面:
1.景色风光旖旎:描绘看到的(五彩斑斓的花海、清澈透明的湖水)、听到的(清脆悦耳的鸟鸣、潺潺的流水声)、闻到的(淡雅的花香、清新的空气)。
2.活动精彩纷呈:描述在那里能够开展的活动(爬山、划船、放风筝、堆沙堡、观看表演)。
3.美食独具魅力:介绍有哪些特色小吃(糖葫芦、棉花糖、烤红薯),以及其口味如何。
4.文化氛围浓郁(适用于博物馆、书店等):讲述在那里能够学到的知识,以及所感受到的氛围。
小技巧:每个理由单独成段。每段开头可用一个中心句概括该理由。
写作任务二 得星
1.按合理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介绍这个地方。
2.从景观、活动、体验等多元角度,把这个地方特色讲清楚。
3.灵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为推荐理由添彩。
任务三:选题点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最后为自己的习作取个精彩的题目:
如《美食圣地——城隍庙》《我的隐秘花园》《欢迎踏入恐龙世界》等。
三、聚焦细节,润色提质,优习作
仅有框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运用“好词好句”和“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华彩,使其生动起来。
1.多运用形容词,使事物描绘更具体:
不说“花繁多”,而说“五彩斑斓的鲜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2.不说“水清澈”,而说“清澈见底的湖水之中,能看见一群群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3.运用修辞手法,让句子更具美感:
比喻句:阳光洒落在湖面上,宛如撒下了一把熠熠生辉的金子。
拟人句:风儿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柳树姑娘对着湖面梳理她那修长的秀发。
4.调动多种感官,营造身临其境之感:
视觉:看到了何种颜色、形状、模样?
听觉:听到了哪些声音?(欢笑声、风声、歌声、叫卖声)
嗅觉:闻到了怎样的气味?(花香、食物的香气、青草的芬芳)
味觉:尝到了何种味道?(甜滋滋的、酸溜溜的、香喷喷的)
触觉:感受到了什么?(清凉的湖水、柔软的海沙、微风的轻抚)
写作任务三 得星
1.灵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为推荐理由添彩。
2.抓住特定场景里的声音、色彩、人物互动等来写,让这个地方更鲜活。
佳作赏析
【佳作引路一】
迷人的人工湖
我的家乡有一处格外惹人喜爱的游玩佳地——人工湖。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县城中央,四季皆具独特的韵味,而夏天与冬天的它,更是魅力十足。
夏天,人工湖宛如一个热闹且清凉的乐园。湖水清澈澄净,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成群结队的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时而聚在一起,好似在召开小型会议;时而又分散开来,穿梭于水草之间。湖中的荷花竞相绽放,粉色与白色的花瓣层层叠叠。有的花瓣完全展开,露出嫩黄色的花蕊,宛如一位落落大方的少女;有的仍是花骨朵儿,饱胀得仿佛马上就要破裂一般。偶尔,一只蜻蜓轻盈地落在荷花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意画面便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傍晚时分,太阳的燥热逐渐消散,人们纷纷来到湖边。有的沿着湖岸悠然散步;有的站在长桥上,谈笑风生地欣赏着美景;有的则在跳广场舞。
冬天,人工湖宛如一幅宁静而素雅的画卷。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为湖面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整个湖面仿佛被施了魔法,变得静谧而洁白。岸边的树木、石头都被积雪覆盖,远远望去,宛如一群身着白色绒衣的士兵,守护着这片湖泊。尽管天气寒冷,但仍有不少人来到湖边,有的静静地欣赏雪景,有的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人工湖的夏天与冬天,一闹一静,各有其独特之美,实在是迷人至极!
指导教师:XXX
【点睛酷评】
小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向大家推荐了魅力十足的人工湖。开头点明要推荐的地方,中间介绍推荐的理由,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人工湖夏季和冬季一闹一静的不同风景。结尾总结,再次强化特点。习作中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有趣。

【佳作引路二】
乌镇
乌镇那一座座清韵悠悠的小桥古朴典雅;一条条篷船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穿梭往来;一排排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木屋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
一进乌镇,看到的是青瓦白墙的房屋,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古时候,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很适合人们休闲。
看,一条条青石板路的两旁,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着柔软的枝条,好似一位舞者在扭着柔软的腰肢,是那么美丽动人;弯弯的小河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仿佛在唱着轻快的歌;一条条小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老渔夫划着小船徐徐而来,船桨过处,水波粼粼。我们乘坐着小船在小溪上行驶,划啊划,划过了石拱桥、划过了青瓦白墙的房屋、划过了正在嬉戏的儿童……也不知为什么,船总是摇摇欲坠,令人又害怕又激动,让人有一种难以说出的情绪。
乌镇有许多卖工艺品店,里面的工艺品琳琅满目,有摇动的小鼓、漂亮的油纸伞和轻巧的快板…乌镇的饭也很好吃,还很便宜。
听说这里还是茅盾的故乡,虽然因故居维修而没法进去参观,但是走在这里的每条街道上,浓浓的书香味,在心里慢慢飘散开。
这就是乌镇,一个跨越千年依然保持质朴的小镇。
【点睛酷评】
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展现了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文章结构布局采用“总分总”结构,开篇总起勾勒乌镇总体印象,中间分段展开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美食体验三个维度,结尾升华主题呼应文题。文中感官描写生动,修辞运用贴切,巧妙关联茅盾故居,使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自然交融。
指导老师:XX

【佳作引路三】
美丽的龙潭沟
我的家乡五莲县,有一处风景秀丽之地——龙潭沟。我这就带大家去游览一番。
来到龙潭沟,放眼望去,整个湖面宛如一条巨龙静卧眼前,青绿色的湖水闪烁着银亮的光泽。
随后,我们登上了一艘蓝白相间的大船。龙潭沟三面环山,皆是悬崖峭壁,上面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正应了《与朱元思书》中所写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船持续前行,龙潭沟的美景如画卷般缓缓铺展。湖面上出现了一群鸭子,它们在水中嬉戏玩耍。突然,一只鸭子一头扎进水里不见了踪影,但很快又浮出水面,嘴里叼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忽然,我又发现了几棵大半被淹没、光秃秃的树,它们好似疲惫的路人,正惬意地泡着温泉。
下船后,我们继续向南前行,踏上了玻璃栈道。整个龙潭沟的景色一览无余。突然,我听到“哗哗哗”的声响,没走一会儿,一条瀑布映入眼帘。那瀑布从高山上倾泻而下,激起一片若隐若现的水雾,宛如一层白纱。耳边回荡着“哗哗”的水声,仿佛是瀑布在欢快歌唱。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也心生向往了呢?
【点睛酷评】
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龙潭沟的秀丽风光。运用比喻(如“巨龙静卧”“惬意泡温泉”)和古诗文呼应,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细节捕捉尤为出色——鸭子捕鱼、枯树浸水等场景充满生趣,瀑布的声形描写兼具视听之美。结构清晰,移步换景自然流畅,结尾的互动提问更显亲切。
指导教师:XXX
拓展练习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大自然的美丽或藏于青山之怀,或拥抱着碧水和飞瀑,每一帧风景都是一幅古典画卷,让我们将这山色凝于笔端,一一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