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2024四上·鄂城期中)鸟喙的形态千差万别,这种差异与( )有关。
A.身体的大小 B.吃的食物 C.飞行
2.(2024四上·鄂城期中)装满水的壶还没烧开,水就往外溢的原因是( )。
A.水受热体积变大了 B.壶中的水增多了 C.热气把水挤出来了
3.(2024四上·鄂城期中)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柱动物的一组是( )。
A.鸽子、牛 B.蝴蝶、蝗虫 C.鲸、企鹅
4.(2024四上·鄂城期中)繁殖方式与其他的动物不同的是( )。
A.鲫鱼 B.蝴蝶 C.斑马
5.(2024四上·鄂城期中)冬天架电线时,工人们会把线绷得紧一些,是因为( )。
A.公司要节约材料
B.工人随意做的
C.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一分,共10分)。
6.(2024四上·鄂城期中)生活在水中,会游泳的动物都是鱼。( )
7.(2024四上·鄂城期中)为了保护白鳍豚,国家已建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与养护场,并严禁在它们生活的水域使用对白鳍豚生命造成威胁的渔具。
8.(2024四上·鄂城期中)现在人类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
9.(2024四上·鄂城期中)所有的植物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
10.(2024四上·鄂城期中)开屏的孔雀非常美丽,这是它们进行繁殖的开始求偶。
11.(2024四上·鄂城期中)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12.(2024四上·鄂城期中)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3.(2024四上·鄂城期中)“孔明灯”升起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 )
14.(2024四上·鄂城期中)小明说一年中,他没有看到自己使用的铁尺发生变化,所以他认为铁尺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5.(2024四上·鄂城期中)火车铁轨接头处有一定的间隙是修路工人工作不认真造成的。( )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6.(2024四上·鄂城期中)牛、羊、猫、兔等动物的身体表面有 ;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 。
17.(2024四上·鄂城期中)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 和 两大类。
18.(2024四上·鄂城期中)青蛙、鸡、牛等动物的繁殖需要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形成 ,发育成幼体。
19.(2024四上·鄂城期中)有个描述花生的谜语:“一间麻屋子,搭着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红帐子是指花生的 ,白胖子是指花生的 。
20.(2024四上·鄂城期中)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 ,遇冷时体积 ,水体积的这种变化就叫作 。
四、你来分类(每对一个得一分,共10分,填序号)
21.(2024四上·鄂城期中)给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①鸽子 ②蝴蝶 ③牛 ④海龟 ⑤蝗虫
⑥鳖 ⑦猴子 ⑧麻雀 ⑨苍蝇 ⑩鳄鱼
昆虫 鸟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五、科学探究(每空一分,共10分)
22.(2024四上·鄂城期中)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不同的种子内部有相似的结构,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也相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种子的各部分名称:
①指的是 ②指的是 ③指的是
(2)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组对比实验
经过一周的等待,小明发现第一组 培养皿的种子萌发了;第二组 培养皿的种子萌发了,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 ;第三组 培养皿的种子萌发了,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 ;第四组 培养皿的种子萌发了,从而得出种子萌发不需要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鸟喙形态是长期适应取食需求进化的结果,“功能决定形态”。食虫鸟,喙尖硬,方便啄开树皮找虫;如啄木鸟。食果 / 籽鸟,喙厚重,能咬碎坚果壳;如鹦鹉。食鱼鸟,喙尖长,可精准捕鱼;如翠鸟。滤食鸟,喙扁平带细齿,能滤水取食;如鸭子。 每种鸟的喙都与它们吃的食物有着直接的关系,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水加热后,水受热体积膨胀;而壶已装满水,没有多余空间,膨胀的水就会溢出;这是热胀冷缩现象。因此暖水瓶装热水不能太满。符合正确。 B:整个过程中没有额外加水,壶内水的总量始终不变,“水增多” 不符合题意。
C:壶装满水时,水面上方几乎没有空间让 “热气”聚集,且水蒸气的量不足以产生 “挤压力” 推水溢出,并非热气导致。不符合题意。
3.【答案】B
【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A:鸽子是鸟类,牛是哺乳动物,二者均有脊柱,属有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蝴蝶、蝗虫均为昆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柱动物;符合题意。
C:鲸是哺乳动物,企鹅是鸟类,二者均有脊柱,属有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动物繁衍后代的主要方式有两类,分别为 “卵生” 和 “胎生”。以产卵为繁殖手段的动物被称为卵生动物,而通过胎生方式繁衍的则是胎生动物。在具体例子中,鲫鱼和蝴蝶的繁殖都属于卵生;与之不同的是,斑马采用的是胎生方式,这一点与前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的核心在于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卵中发育,依靠卵内的营养物质生长;胎生动物的胚胎则在母体体内发育,通过母体获取营养,这使得胎生动物的幼体在出生时通常更为成熟。像常见的鸟类、鱼类、昆虫多为卵生,而多数哺乳动物则是胎生。
5.【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电线是金属材质,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升高时,电线会伸长;温度降低时,电线会缩短。冬天温度低,此时把电线绷紧,是为了避免夏天温度升高时,电线因受热伸长而垂落可能接触地面、树枝引发安全问题,并非节约材料或工人随意操作,故选C。
6.【答案】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常覆鳞片,而水中会游泳的动物未必符合这些特征。例如:鲸鱼、海豚它们虽生活在水中且会游泳,但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青蛙能在水中游泳,但用肺和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海龟能在水中游泳,但用肺呼吸、体表覆甲,属于爬行动物。故题干说法错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身边的动物
【解析】【分析】白暨豚科: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仅有一个物种即“白暨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主要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善潜水。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以淡水鱼类为食,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动人类因居住、生产需求建大量建筑如城市、工厂、道路,不断占用破坏森林、草原等动物栖息地,导致动物生存空间缩减、生存受威胁,因此人类建筑物挤占动物栖息地是客观事实。故题干说法正确。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并非所有植物都靠种子繁殖。例如苔藓、蕨类等低等植物依靠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通过叶片背面的孢子囊释放孢子发育成新个体;马铃薯、草莓等可利用块茎、匍匐茎等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还有些植物能通过扦插、嫁接等人工方式繁殖。种子繁殖只是植物繁殖方式中的一种。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都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中的求偶,目的是雄性吸引雌性,利于繁殖。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液体温度计如常用的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液体水银,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计的温度升高时,液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会沿玻璃管上升;当温度降低时,液体遇冷收缩,体积变小,会沿玻璃管下降。人们通过液柱的位置读取温度,因此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故说法正确。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自然界的液体物质绝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却是例外,水在在0℃到4℃的范围内的水才显示出反常膨胀的现象来,即热缩冷胀。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一般规律中要熟记特例。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孔明灯就是利用了热空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会上升的原理。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多数物体的基本性质,受热膨胀、遇冷缩小。铁也有此性质,只是变化程度小,难直接发现,因此铁尺具备热胀冷缩性质;题干说法错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铁轨是钢铁材质,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夏天温度高,铁轨会受热伸长;冬天温度低,铁轨会遇冷缩短。若铁轨接头处没有间隙,夏天铁轨伸长时会相互挤压,导致铁轨变形、凸起,引发火车颠簸甚至脱轨;冬天缩短时会出现过大缝隙,影响火车行驶平稳性。因此,预留间隙是主动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的设计,而非工人工作不认真,故说法错误。
16.【答案】毛;哺乳动物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是 “体表被毛或毛发,少数种类如鲸成年后毛退化,但幼体有毛” 和 “胎生哺乳:用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幼崽”。牛、羊、猫、兔是“哺乳动物”。
17.【答案】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不分先后顺序)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动物可以根据是否有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是动物的一种分类。
18.【答案】受精卵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繁殖是生物产生后代延续种族的生理过程,动物常见卵生、胎生两种繁殖方式。青蛙、鸡、牛等动物繁殖,需父母共同参与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19.【答案】种皮;胚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谜语中 “麻屋子” 对应花生的果皮,“红帐子” 包裹在种子外,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种皮,具有保护作用;“白胖子” 则是花生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是新植株的幼体,富含营养物质,符合种子结构中胚的特征。
20.【答案】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水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体积会 “膨胀”;遇冷时体积会 “缩小”。这种 “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 的现象,统称为 “热胀冷缩”,是物质普遍具有的性质之一。
21.【答案】②⑤⑨;①⑧;③⑦;④⑥⑩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昆虫:身体分 “头、胸、腹” 三部分,有 3 对足、2 对翅(部分种类翅退化),如②蝴蝶、⑤蝗虫、⑨苍蝇;鸟类:体表覆羽、有翼(翅膀)、卵生、用肺呼吸,如①鸽子、⑧麻雀;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③牛、⑦猴子;
爬行动物:体表覆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少数卵胎生)、陆生,如④海龟、⑥鳖、⑩鳄鱼。
22.【答案】胚芽;胚根;种皮;②;③;水和空气;⑤;适宜的温度;⑦和⑧;光照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空气。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组成。胚芽未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是幼苗向上生长的 “动力源”。胚根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种皮包裹在种子最外层,起保护作用,防止胚受到机械损伤或病虫害侵袭。
(2)实验用对比实验探究萌发需求:
第一组:设②号培养皿为潮湿“有水、有空气、温度适宜” 的正常组,种子萌发;① 组干燥“缺水、缺空气”不萌发,作为参照。
第二组:变量是 “水和空气”。③号培养皿潮湿“有水、有空气、温度适宜”种子萌发, ④水浸没“水量过多、缺空气组不萌发”,得出种子萌发需水和空气。
第三组:变量是 “温度”。⑤号培养皿潮湿“温度适宜、有水、有空气”种子萌发,低温、高温组不萌发,得出需适宜温度。
第四组:变量是 “光照”。⑦号有光照和⑧号无光照均满足水、空气、温度条件,种子都萌发,得出不需要光照。
1 / 1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2024四上·鄂城期中)鸟喙的形态千差万别,这种差异与( )有关。
A.身体的大小 B.吃的食物 C.飞行
【答案】B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鸟喙形态是长期适应取食需求进化的结果,“功能决定形态”。食虫鸟,喙尖硬,方便啄开树皮找虫;如啄木鸟。食果 / 籽鸟,喙厚重,能咬碎坚果壳;如鹦鹉。食鱼鸟,喙尖长,可精准捕鱼;如翠鸟。滤食鸟,喙扁平带细齿,能滤水取食;如鸭子。 每种鸟的喙都与它们吃的食物有着直接的关系,故选B。
2.(2024四上·鄂城期中)装满水的壶还没烧开,水就往外溢的原因是( )。
A.水受热体积变大了 B.壶中的水增多了 C.热气把水挤出来了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水加热后,水受热体积膨胀;而壶已装满水,没有多余空间,膨胀的水就会溢出;这是热胀冷缩现象。因此暖水瓶装热水不能太满。符合正确。 B:整个过程中没有额外加水,壶内水的总量始终不变,“水增多” 不符合题意。
C:壶装满水时,水面上方几乎没有空间让 “热气”聚集,且水蒸气的量不足以产生 “挤压力” 推水溢出,并非热气导致。不符合题意。
3.(2024四上·鄂城期中)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柱动物的一组是( )。
A.鸽子、牛 B.蝴蝶、蝗虫 C.鲸、企鹅
【答案】B
【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A:鸽子是鸟类,牛是哺乳动物,二者均有脊柱,属有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蝴蝶、蝗虫均为昆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柱动物;符合题意。
C:鲸是哺乳动物,企鹅是鸟类,二者均有脊柱,属有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4四上·鄂城期中)繁殖方式与其他的动物不同的是( )。
A.鲫鱼 B.蝴蝶 C.斑马
【答案】C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动物繁衍后代的主要方式有两类,分别为 “卵生” 和 “胎生”。以产卵为繁殖手段的动物被称为卵生动物,而通过胎生方式繁衍的则是胎生动物。在具体例子中,鲫鱼和蝴蝶的繁殖都属于卵生;与之不同的是,斑马采用的是胎生方式,这一点与前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的核心在于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卵中发育,依靠卵内的营养物质生长;胎生动物的胚胎则在母体体内发育,通过母体获取营养,这使得胎生动物的幼体在出生时通常更为成熟。像常见的鸟类、鱼类、昆虫多为卵生,而多数哺乳动物则是胎生。
5.(2024四上·鄂城期中)冬天架电线时,工人们会把线绷得紧一些,是因为( )。
A.公司要节约材料
B.工人随意做的
C.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电线是金属材质,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升高时,电线会伸长;温度降低时,电线会缩短。冬天温度低,此时把电线绷紧,是为了避免夏天温度升高时,电线因受热伸长而垂落可能接触地面、树枝引发安全问题,并非节约材料或工人随意操作,故选C。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一分,共10分)。
6.(2024四上·鄂城期中)生活在水中,会游泳的动物都是鱼。(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常覆鳞片,而水中会游泳的动物未必符合这些特征。例如:鲸鱼、海豚它们虽生活在水中且会游泳,但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青蛙能在水中游泳,但用肺和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海龟能在水中游泳,但用肺呼吸、体表覆甲,属于爬行动物。故题干说法错误。
7.(2024四上·鄂城期中)为了保护白鳍豚,国家已建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与养护场,并严禁在它们生活的水域使用对白鳍豚生命造成威胁的渔具。
【答案】正确
【知识点】身边的动物
【解析】【分析】白暨豚科: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仅有一个物种即“白暨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主要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善潜水。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以淡水鱼类为食,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8.(2024四上·鄂城期中)现在人类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动人类因居住、生产需求建大量建筑如城市、工厂、道路,不断占用破坏森林、草原等动物栖息地,导致动物生存空间缩减、生存受威胁,因此人类建筑物挤占动物栖息地是客观事实。故题干说法正确。
9.(2024四上·鄂城期中)所有的植物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并非所有植物都靠种子繁殖。例如苔藓、蕨类等低等植物依靠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通过叶片背面的孢子囊释放孢子发育成新个体;马铃薯、草莓等可利用块茎、匍匐茎等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还有些植物能通过扦插、嫁接等人工方式繁殖。种子繁殖只是植物繁殖方式中的一种。
10.(2024四上·鄂城期中)开屏的孔雀非常美丽,这是它们进行繁殖的开始求偶。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都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中的求偶,目的是雄性吸引雌性,利于繁殖。
11.(2024四上·鄂城期中)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液体温度计如常用的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液体水银,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计的温度升高时,液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会沿玻璃管上升;当温度降低时,液体遇冷收缩,体积变小,会沿玻璃管下降。人们通过液柱的位置读取温度,因此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故说法正确。
12.(2024四上·鄂城期中)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自然界的液体物质绝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却是例外,水在在0℃到4℃的范围内的水才显示出反常膨胀的现象来,即热缩冷胀。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一般规律中要熟记特例。
13.(2024四上·鄂城期中)“孔明灯”升起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孔明灯就是利用了热空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会上升的原理。
14.(2024四上·鄂城期中)小明说一年中,他没有看到自己使用的铁尺发生变化,所以他认为铁尺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多数物体的基本性质,受热膨胀、遇冷缩小。铁也有此性质,只是变化程度小,难直接发现,因此铁尺具备热胀冷缩性质;题干说法错误。
15.(2024四上·鄂城期中)火车铁轨接头处有一定的间隙是修路工人工作不认真造成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铁轨是钢铁材质,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夏天温度高,铁轨会受热伸长;冬天温度低,铁轨会遇冷缩短。若铁轨接头处没有间隙,夏天铁轨伸长时会相互挤压,导致铁轨变形、凸起,引发火车颠簸甚至脱轨;冬天缩短时会出现过大缝隙,影响火车行驶平稳性。因此,预留间隙是主动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的设计,而非工人工作不认真,故说法错误。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6.(2024四上·鄂城期中)牛、羊、猫、兔等动物的身体表面有 ;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 。
【答案】毛;哺乳动物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是 “体表被毛或毛发,少数种类如鲸成年后毛退化,但幼体有毛” 和 “胎生哺乳:用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幼崽”。牛、羊、猫、兔是“哺乳动物”。
17.(2024四上·鄂城期中)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 和 两大类。
【答案】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不分先后顺序)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动物可以根据是否有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是动物的一种分类。
18.(2024四上·鄂城期中)青蛙、鸡、牛等动物的繁殖需要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形成 ,发育成幼体。
【答案】受精卵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繁殖是生物产生后代延续种族的生理过程,动物常见卵生、胎生两种繁殖方式。青蛙、鸡、牛等动物繁殖,需父母共同参与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19.(2024四上·鄂城期中)有个描述花生的谜语:“一间麻屋子,搭着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红帐子是指花生的 ,白胖子是指花生的 。
【答案】种皮;胚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谜语中 “麻屋子” 对应花生的果皮,“红帐子” 包裹在种子外,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种皮,具有保护作用;“白胖子” 则是花生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是新植株的幼体,富含营养物质,符合种子结构中胚的特征。
20.(2024四上·鄂城期中)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 ,遇冷时体积 ,水体积的这种变化就叫作 。
【答案】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水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体积会 “膨胀”;遇冷时体积会 “缩小”。这种 “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 的现象,统称为 “热胀冷缩”,是物质普遍具有的性质之一。
四、你来分类(每对一个得一分,共10分,填序号)
21.(2024四上·鄂城期中)给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①鸽子 ②蝴蝶 ③牛 ④海龟 ⑤蝗虫
⑥鳖 ⑦猴子 ⑧麻雀 ⑨苍蝇 ⑩鳄鱼
昆虫 鸟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答案】②⑤⑨;①⑧;③⑦;④⑥⑩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昆虫:身体分 “头、胸、腹” 三部分,有 3 对足、2 对翅(部分种类翅退化),如②蝴蝶、⑤蝗虫、⑨苍蝇;鸟类:体表覆羽、有翼(翅膀)、卵生、用肺呼吸,如①鸽子、⑧麻雀;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③牛、⑦猴子;
爬行动物:体表覆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少数卵胎生)、陆生,如④海龟、⑥鳖、⑩鳄鱼。
五、科学探究(每空一分,共10分)
22.(2024四上·鄂城期中)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不同的种子内部有相似的结构,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也相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种子的各部分名称:
①指的是 ②指的是 ③指的是
(2)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组对比实验
经过一周的等待,小明发现第一组 培养皿的种子萌发了;第二组 培养皿的种子萌发了,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 ;第三组 培养皿的种子萌发了,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 ;第四组 培养皿的种子萌发了,从而得出种子萌发不需要 。
【答案】胚芽;胚根;种皮;②;③;水和空气;⑤;适宜的温度;⑦和⑧;光照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空气。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组成。胚芽未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是幼苗向上生长的 “动力源”。胚根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种皮包裹在种子最外层,起保护作用,防止胚受到机械损伤或病虫害侵袭。
(2)实验用对比实验探究萌发需求:
第一组:设②号培养皿为潮湿“有水、有空气、温度适宜” 的正常组,种子萌发;① 组干燥“缺水、缺空气”不萌发,作为参照。
第二组:变量是 “水和空气”。③号培养皿潮湿“有水、有空气、温度适宜”种子萌发, ④水浸没“水量过多、缺空气组不萌发”,得出种子萌发需水和空气。
第三组:变量是 “温度”。⑤号培养皿潮湿“温度适宜、有水、有空气”种子萌发,低温、高温组不萌发,得出需适宜温度。
第四组:变量是 “光照”。⑦号有光照和⑧号无光照均满足水、空气、温度条件,种子都萌发,得出不需要光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