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1 12: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观测当日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D.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2.甲地位于乙地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下图为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弧线为a恒星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A.北半球低纬地区 B.北极点
C.南半球低纬地区 D.南极点
4.摄影师在连续曝光拍摄照片期间,a恒星转过的角度约为27.5°,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长和a恒星视运动方向分别为
A.接近2小时、顺时针 B.2个多小时、逆时针
C.接近2小时、逆时针 D.2个多小时、顺时针
5.该星轨构成一个正圆的周期为
A.24时 B.24时3分56秒 C.23时 D.23时56分4秒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A.冰期 B.间冰期 C.温暖期 D.寒冷期
7.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污染程度减轻 B.养分循环加快
C.水热条件变差 D.生产潜力下降
印尼穿越流(ITF)调控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热量和水体的交换。研究表明印尼穿越流强度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下图为ITF路径示意图。图中甲海区受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每年盐度会出现周期性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甲海区出现盐度降低的月份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6月至9月 东南季风 B.12月至次年3月 东南季风
C.6月至9月 西北季风 D.12月至次年3月 西北季风
9.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A.ITF增加了印度洋的蒸发量,提升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B.ITF增加了太平洋西部的暖水量,使该区域蒸发加强
C.ITF暖水输送减少,导致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降水减少
D.ITF削弱了太平洋西部的暖水流,使东南亚降水减少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的移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左图示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右图示意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年内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最高时期,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及发生的天气现象分别是
A.甲、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 B.甲、鄱阳湖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C.乙、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D.乙、东部沿海地区干旱少雨
11.据图文材料推测,长江补给鄱阳湖
A.次数偏少年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B.次数偏多年份,长江下游地区伏旱严重
C.使鄱阳湖夏季水位持续上升
D.使鄱阳湖夏季水位先增后减
先锋植物指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巴西高原某地为石英岩阶梯状地貌,先锋草本多在其陡坎上部的节理(即裂隙)薄弱带率先发育,随着演替持续,灌木发育,阶梯平台逐渐后退。下图是地理研究小组制作的示意该石英岩阶梯状地貌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陡坎上部的节理薄弱带率先发育先锋草本的关键因素是
A.光照 B.气温 C.土壤 D.降水
13.与先锋草本相比,灌木
A.对水肥需求少 B.根系伸展空间比较大
C.环境适应性强 D.改造地表形态作用弱
正确读取地质图,对于研究某区域的构造运动,以及在隧道等重要路线选择上,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隆升-岩浆活动-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岩浆活动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岩浆活动-断层错位
D.岩浆活动-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15.图中隧道
①存在渗水隐患 ②穿越背斜轴部 ③多次跨越河流 ④穿越向斜轴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2014年4月23日前后,新疆经历了一次锋面过境的寒潮天气,北疆发生大风、降温、降雪,南疆发生强沙尘暴。图1为不同时段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图2为不同时段锋面的垂直剖面图。
(1)在图1“22日早上”气压图中的适当位置,画出影响新疆此次天气变化的锋面。(2分)
(2)据图1,推测H气压系统到新疆后,向南移动的速度____(填快于或慢于)向东移动的速度,并说明原因。(5分)
(3)分析锋面过境时,天山南麓未出现明显降水,而发生强沙尘暴的原因。(6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0年,某科考队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大漠天池”。队员们爬到沙山高处,看到小溪上游被180米长的黄沙阻断,上游方向则变成了一汪碧绿的深潭,深潭两侧是异常陡峻的发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岗岩崖壁。夹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花岗岩岩体之间这一狭长幽深的潭水即是“大漠天池”。天池全长300米,宽60米,最大水深近10米,水位季节变化小,湖面海拔高约1365米,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米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米。下图示意大漠天池景观。
(1)指出“大漠天池”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2)分析“大漠天池”能够成为淡水湖泊的原因。(6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海拔7782米.这里生态系统独特。发育了复杂而丰富的动植物区系,被生物学家誉为“生物资源基因库”。图1为南迦巴瓦峰位置示意图,图2为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山麓河谷准热带季雨林带的形成条件。(6分)
(2)分析南迦巴瓦峰成为我国“生物资源基因库”的原因。(6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金奈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是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洪涝多发。
(1)从自然角度,分析金奈洪涝多发原因。(6分)
(2)比较金奈1980-2010湿地和已开发区域面积变化,并分析其对洪涝影响。(6分)
(3)城市洪涝是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列举金奈在减轻洪涝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A C D D B D C B A C B C A
16. (13分)
(1) (2分)
(2)慢于(1分)
原因:受高大、东西向的天山阻挡,高压系统向南移动速度慢;(2分)
北疆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无高大、南北向山脉阻挡,利于高压系统向东移动。 (2分)
(3)天山北坡气流上升形成降水,使得到达南坡气流水汽少,南坡为背风坡气流下沉,水汽不容易冷却凝结;(2分)南疆为低压,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劲;(2分)4月天山南麓的沙漠土质疏松干燥,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容易起沙。(2分)
17.(14分)
(1)补给类型:地下水。(2分)
理由: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2分)花岗岩岩体裂隙发育,利于地下水出露;(2分)地下水补给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2分)
(2)以地下淡水为主要补给水源;(2分)天池海拔高于其下游湿地,气温较低,蒸发较弱;(2分)堰塞体由黄沙组成,渗水性强,利于湖水向下游湿地渗漏,排出盐分。(2分)
18.(12分)
(1)南迦巴瓦峰南坡所处纬度低,且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热量充足(2分); 山麓海拔低,河谷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气温较高;(2分)南迦巴瓦峰南坡夏季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2分)气候高温多雨,形成准热带季雨林带。
(2)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及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量丰富,(2分)山地相对高差大,水热垂直分异明显,适宜多种生物的生存;(2分)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自然生态保存较完整。(2分)
19.(16分)
(1)金奈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集中在10-11月,多暴雨;(2分)河流众多,来水集中,(2分)中心城区海拔低,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泄洪困难,(2分)因此,洪涝多发。
(2)变化: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面积不断增加。(2分)
影响:湿地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加剧洪涝;(2分)
已开发区域增加,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加剧洪涝。(2分)
(3)利用气象卫星(或:遥感技术),加强对暴雨等异常天气的监测和预报;(1分)增加人工湿地,植树种草,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1分)铺设渗水砖,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1分)控制城市开发规模,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少占用湿地;(1分)完善地下排水系统,提高城市排涝能力。(1分)(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