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汇编】2026年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系列:基础知识综合(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真题汇编】2026年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系列:基础知识综合(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16: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真题汇编】2026年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系列:基础知识综合(一)
1.(2025·海南海口·模拟预测)阅读文段,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基因密码,亦是先民留给世界的智慧图腾。它起源于远古,历经了甲骨文的拙朴象形,金文的庄重浑厚,到隶书的蚕头燕尾,楷书的端正严谨,草书的狂放不羁,行书的洒脱通透,每一次笔锋流转都是文明基因的迭代。汉字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更像是承载历史记忆的宝库;它不仅是一种书写形式,更是一座guàn通古今的虹桥。在传统文化中,汉字犹如一卷绵延的竹简,镌刻着文明演进的沧桑脉络;犹如一把不灭的火炬,照亮了华夏儿女的前行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汉字的存在,让中华文化的星火得以薪尽火灭,亘古长明。
(1)任务一:请你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朴”不同读音的解释为其注音。
“朴”读pǔ音时,解释为不加修饰;读piáo音时,解释为一种姓氏;读pō音时,解释为古代的一种武器。文中“拙朴”的“朴”读音为 。
(2)任务二:请你根据拼音填字:guàn( )通古今
(3)任务三:文中画波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请你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成语( )
A.一脉相承 B.一脉相通
(4)任务四:请你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
(5)任务五: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吸引了全球目光。作为自贸港的一员,小林同学提出:“自贸港建设需要国际化人才,学好英语最重要。汉字书法既费时间又没有实用价值,没必要再学了。”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2025·海南海口·模拟预测)书法社精心策划了一场主题为“墨韵书香·解码汉字文明”的书法展览。下面是本次展览的前言,有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了若干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基因密码,亦是先民留给世界的智慧图腾。它起源于远古,历经了甲骨文的拙朴象形,金文的庄重浑厚,到隶书的蚕头燕尾,楷书的端正严谨,草书的狂放不羁,行书的洒脱通透,每一次笔锋流转都是文明基因的迭代。
汉字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更像是承载历史记忆的宝库;它不仅是一种书写形式,更是一座guàn通古今的虹桥。在传统文化中,汉字犹如一卷绵延的竹简,镌刻着文明演进的沧桑脉络;犹如一把不灭的火炬,照亮了华夏儿女的前行道路;______,______。正是汉字的存在,让中华文化的星火得以薪尽火灭,亘古长明。
2.有同学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不够理解,如果用一幅书法作品来为该句做形象说明,下边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3.从以上作品中任选一幅,用简体楷书,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025·山东滨州·一模)为唤醒文化基因,学校邀你共赴文明之约:在典籍里触摸千年文脉,于实践中绽放传统华光,让中华文化的根脉在青春中永续传承。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文以“留史”,保护文化的源流根基。唐诗宋词的不同风韵(映 影)射出迥乎不同的社会环境,文房四宝的雅致意趣蕴含着文人匠心。文化是与过去的“对话框”,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妥(帖 贴)地“收藏”,把文化的源流根基保护好。
                。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英雄故事不绝于耳,炎黄子孙的民族风采举世瞩目。我们要把民族精神的“活教材”学好,才能把文化的民族基因传承好,借文化之力铸精神之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以“载道”,丰富文化的实践形式。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意蕴深远,我们要以循规蹈矩的丰富实践形式,把中国故事讲得生动、说得细致,让中国的文化之“道”与时代活力并肩,走出“家门”,走得更远。
新的奋斗征程上,让我们在薪火相传中,绽放中华文化的盎然春意。
4.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影 kuāng 贴 zǎi B.映 kuàng 帖 zài
C.影 kuàng 帖 zǎi D.映 kuāng 贴 zài
5.请根据上下文段,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文段前后连贯。
6.文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迥乎不同 B.举世瞩目 C.循规蹈矩 D.薪火相传
(2025·西藏·一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②非遗保护传承是一项相对冷门的事业,需要传承人用行动完成“热爱可抵万难”的书写。③4岁开始习武,一心推广峨眉武术历史文化,熬过不温不火,马赵凌云让更多人看到中华武术的魅力;④整理对比历代40多个 秋鸿 谱本,重新组织节拍、勾勒音乐情绪,杨致俭让古谱焕发新生;⑤为拍摄新作“雕漆隐花”,李子柒耗时六个月 ⑥一个个故事,讲述了他们何以穿越寂寥时光,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非遗,让非遗重放光芒。
7.语段中 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8.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② B.③ C.④ D.⑥
(2025·西藏·一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1月28日,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 。西藏拉萨分会场亮点纷呈、高潮迭起,用8分钟时间向全世界展示西藏精彩。
8分钟,涵盖歌舞、藏戏、非遗展示等类型节目,通过虚拟现实和超高清视觉投影等技术,将“如意”这一核心理念演(yì)得淋漓尽致;8分钟,把民族风、艺术感、科技热完美相融,营造出喜庆欢(téng)的节日氛围;8分钟,是一场醉人的盛宴,一次充沛的表达。
9.文中加点字“迭”“沛”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dié pèi B.shī shì C.shī pèi D.dié shì
10.文中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绎 藤 B.泽 滕 C.绎 腾 D.泽 腾
11.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姗姗来迟 B.如约而至 C.不期而遇 D.纷至沓来
12.(2025·黑龙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古今中外,多少人在暗淡的背景下成就了精彩。童话大王郑渊洁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依旧塑造出了许多活灵活现的形象。如果他自己没有努力,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也许就不会在灰暗的起点上走向辉煌。起点不等于终点,努力即可实现。在中国的历史上,鸦片战争是近代的开端,当时的人们吸食鸦片,各地一片混乱。但林则徐的消烟行动阻止了灰暗的漫延,从被鸦片所控的灰暗起点走出沉迷,走向成功。
我们时刻坚信,起点永远不等于终点,要像郑渊洁那样充满自信,像林则徐那样临危不惧。今日的平凡依旧可以创造明日的辉煌、未来的灿烂!
(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起点不等于终点,努力即可实现。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塑造 锲而不舍
(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小阳撰写了活动主持稿初稿,请你帮忙完善。
①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fēn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②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轻柔灵秀,川剧活泼风趣,黄梅戏淳朴明快……③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四种形式于一体,汇“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于一台,演yì人生,哗众取宠,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④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⑤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戏剧观,使中国戏曲yì yì生辉,成为世界戏剧艺术花园里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
13.对文段中画线字词字形或读音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彩fēn呈”应写为“异彩纷呈”,“瑰宝”的“瑰”应写为“傀”。
B.“行当”的“行”是多音字,此处应读háng,与“行将就木”的“行”读音相同。
C.“演yì”应写为“演绎”,“yì yì生辉”应写为“熠熠生辉”。
D.“精髓”的“髓”应读suí,“奇葩”的“葩”应读pá。
14.对文段各个句子的分析或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句中,应将句尾的省略号改成破折号。
B.第③句中提到的“生旦净丑”是中国戏曲的四大行当。鲁迅《社戏》中的孩子们喜欢看“老旦”“小旦”的表演,不喜欢看“老生”“小丑”的表演。
C.第③句中“哗众取宠”一词使用恰当,“独树一帜”使用不恰当,应改为“独领风骚”。
D.第④句中,应将句尾的“之一”一词删除。
(2025·湖南衡阳·模拟预测)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是娉婷的女子,是轻盈的精灵,是落在心头的呢喃。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读诗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能让我们领略文字的韵律美和深邃意境。诗歌声声,如溪水_________(①幽幽 ②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________(①熏染 ②熏陶)我们的灵魂。一切文学艺术都有着诗的特质,如果对读诗没有兴趣,那么欣赏小说、戏剧、散文的妙处时也不免有些隔膜。我们在读诗时,不能断章取义,要顾及全篇、深味妙悟,因为诗歌的韵味和深意往往隐藏在字句之中。只有不断地品味、琢磨,才能逐渐领悟其内hán。然而,若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不加思考,那么阅读诗歌就会变得味同嚼蜡。只有心灵________(①充盈 ②充斥)着诗情,才能处处感受生活中的诗意;只有具备细腻的感受能力,才能在别人觉得乏味的地方发现诗趣。
15.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内hán 味同嚼蜡
16.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把“领略”改成“领会”。
B.删掉“和深邃意境”。
C.把“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让我们领略文字的韵律美和深邃意境”调换位置。
D.在“而且”后加“还”。
(2025·河南商丘·三模)《郑州市“十四五”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有关“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升计划”中写道:支持二砂文创园区等创建河南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升郑州油化厂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产业示范园区品质。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做完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现在请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8.在报告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郑州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调查报告”十四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调查目标
了解新时期郑州废弃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重新认识废弃工业园区的社会作用。
第二部分 调查内容
调查涉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有代表性的文创园、文创园相关新闻报道,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官方网站资源】
近年来,郑州市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利用老厂房、老库房,在充分保留旧建筑特色前提下,改造建设成文创公园,将其打造为文化创意办公、市民生活休闲、工业展览展示等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园区。二砂、芝麻街、良库工舍、瑞光创意工厂……这些承载着老一辈产业工人难以割舍记忆,被精心打造为文化创意园、休闲街区,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9.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
【有代表性的文创园】
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占地119亩,地上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始建于1952年,由原国营郑州油脂化学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来。曾生产的“中州牌”肥皂,“福乐尔”香皂,风行一时,供不应求。2006年停产后,厂房废弃,门窗剥落,厂区一天天衰老,经岁月①侵shí( ),工业遗址一度成了生活垃圾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经过改造,油化厂②bǐng( )承着“为精神寻找家园,为生活营造斑斓,为城市③zhù( )造名片”的文化使命修旧如旧,园区环境和颜值得以提升,成为如今的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
置身空旷的厂房里,仿佛可以看到工人当年劳作的场景,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让老厂房不再简陋,正如刘禹锡所歌咏的那样:“① ,② 。”(《陋室铭》)步入新时代,油化厂失去了制造的功能,在设计师的妙手中,这些老厂房虽不像龚自珍笔下的落花那样“③ ,④ ”[《己亥杂诗(其五)》],但也为新兴的产业提供了场地和灵感。老厂房留住以后,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不会让那些曾在这里挥洒青春汗水的老一辈工人们像刘禹锡一样产生“⑤ 。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那种返回故乡而物是人非的担忧。这里不仅能唤起老一辈工人的集体记忆,还让新一代游客流连忘返,正如陆游所言:“⑦ ,⑧ ”(《游山西村》),新一代游客正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这一郑州新地标的热爱之情。
20.请你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2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你作出选择,( );
A.gōng bāo B.gòng bāo C.gòng bō D.gōng bō
22.语段中括号里应分别填写什么字?请工整书写。
①侵shí( ) ②bǐng( )承 ③zhù( )造
【相关新闻报道】
10月18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在二砂文创园就《如何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作专题讲座。他提到,想要实现对文化遗产的良性保护,就需要注重世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深入挖掘鲜为人知的文化资源,以历史为背景,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以二砂文创园为例,厂区内有着亚洲最大的包豪斯建筑单体,承载着中德友谊,亦见证了新中国的工业梦想,是具备唯一性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开发建设过程中,秉持“保护、融合、创新”的规划理念,保留了文物建筑、景观绿带、古树、工业制造机具、烟囱等工业遗存,强化记忆传承。在单霁翔看来,郑州二砂文创园,正是文化遗产活化的代表之作。
23.请结合文段内容,写下你对“活化”的理解。
第三部分 调查结论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发展理念的转变,郑州这座黄河岸边的老工业城市正悄然折射出新潮,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油化厂创意园、瑞光创意工厂、良库工舍、郑州芝麻街·1958双创园等一批由老厂房、老库房改造而成的文创园区不断吸引着游客涌入,这些工业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有了新的文化使命,在更新改造这些老厂房、老库房时,设计者结合工业遗存、增设绿植,突出工业空间,形成门户及核心景观,在满足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调整时, 。
24.根据小组意见,在横线处补写一个节奏匀称的句子。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
A.传承了城市历史文脉、重塑了地区经济活力、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
B.传承了城市历史文脉、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重塑了地区经济活力,
C.重朔了地区经济活力,提升了人民环境品质,传承了城市历史文脉
D.地区经济活力得以重塑、人居环境品质得以提升、城市历史文脉得以传承。
第四部分 结语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浏览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和相关新闻报道,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创园开展了实地考察,收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 。本次调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郑州工业遗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时期郑州工业遗产的新发展,对我们认识社会、增长见识很有意义。
25.根据小组建议,请你用上“整理”“探究”“结论”三个词语,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语的内容。
26.(2025·福建福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先辈们 ① (píng)借顽强毅力,披荆斩棘开拓商路,__② _(zhù)就了闽都商业的辉煌根基。穿行于上下杭的( )古街风景,仿佛仍能窥见往昔络绎不绝商船往来、商贾云集的盛景。福州人在商海风云中奋勇争先,以__③_( mǐn )锐的商业嗅觉和卓越的经营智慧,让闽商文化( )。如今,新时代的福州人以传承为基、创新为翼,谱写着改革发展的( )新篇章,描绘出时代中兴的激昂旋律。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对应三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 (píng)借 ② (zhù)就 ③ ( mǐn )锐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引人入胜 出类拔萃 波涛汹涌 B.妙趣横生 大放异彩 波澜壮阔
C.引人入胜 大放异彩 波澜壮阔 D.妙趣横生 出类拔萃 波涛汹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真题汇编】2026年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系列:基础知识综合(一)》参考答案
1.(1)pǔ
(2)贯
(3)A
(4)示例1:犹如一泓不竭的泉眼,滋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精魂。
示例2:犹如一把古老的钥匙,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智慧宝库。
示例3:犹如一座永恒的灯塔,指引着千年文脉的传承方向。
(5)不赞同。自贸港建设不仅需要语言沟通,更需要文化自信。汉字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可以提升海南的文化软实力。学习汉字书法也能培养个人的文化底蕴,更有助于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拙朴(zhuō pǔ):指朴实无华、古朴、简单或粗糙的审美特质,既可形容人的性情气质,亦可描述器物、艺术作品风格。
(2)本题考查字形。
贯通古今(guàn tōng gǔ jīn):形容既通晓古代知识又理解现代学问。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薪尽火灭”,薪指柴火,尽表示完全消耗,火为燃烧现象,灭即熄灭。其表层语义描述燃料耗尽导致火焰自然熄灭的过程,深层隐喻生命终结或事物消亡的不可逆性。用在此处与语境中要表达的中华文化星火不断传承的意思不符。
A.“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用在此处可以形象地说明中华文化通过汉字的传承而不断延续,符合语境。
B.“一脉相通”: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侧重于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而非传承性,不符合此处语境。
故选A。
(4)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分析原句结构,原句采用“汉字犹如……,……着……”的句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汉字比作不同事物,且后半句阐述该事物对华夏文明、华夏儿女的作用。接着思考喻体,要选取能体现汉字重要特质且与前文不重复的事物,如“灯塔”象征指引方向,“清泉”象征滋养文化。最后根据喻体特点,补充后半句内容,说明汉字如灯塔能指引精神航向,如清泉能滋养文化土壤,使句子在结构和表意上与原句保持一致,形成排比,增强语势与表现力。
示例:汉字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指引着炎黄子孙的精神航向;犹如一汪深邃的清泉,滋养着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
(5)本题考查观点表达。首先,直接表明不赞同小林同学的观点,让答案观点清晰。针对“汉字书法没必要学”:强调汉字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学习书法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书法学习能培养耐心、专注力和审美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这些对个人成长和在自贸港建设中发挥作用都有积极意义。
示例:不赞同。自贸港建设确实需要国际化人才,学好英语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字书法就无需学习。汉字书法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学习书法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而且,在自贸港这样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展示和传播汉字书法文化,能提升海南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同时,练习书法能锻炼专注力、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所以,学好英语与学习汉字书法并不冲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我们在自贸港建设中成长为有内涵、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2.B 3.字斟句酌、一字不差、惜字如金、字字珠玑
【解析】2.本题考查书法字体辨析。
A.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笔画牵连,流畅自如。
B.隶书,字形宽扁,横长竖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草书,跌宕落笔,运转龙蛇,纵横洒脱,一气呵成。
D.楷书,字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严整。
故选B。
3.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A.字斟句酌;
B.一字不差;
C.惜字如金;
D.字字珠璣(简体为“玑”);
任选一幅作答即可。注意用简体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4.B 5.文以“接力”,传承文化的民族基因(仿写,言之有理即可) 6.C
【解析】4.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影射(yìng shè):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
对话框(duì huà kuàng):指在计算机程序、手机应用等界面中,用于显示和输入对话内容的矩形区域;也可借指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渠道或场景。
妥帖(tuǒ tiē):一是形容恰当、合适,如安排妥帖;二是形容安稳、平定,如心里妥帖。
载道(zài dào):一是指表达一定的思想、道理,如文以载道;二是指满路,形容数量极多,如怨声载道。
故选B。
5.本题考查仿写。
首先看上下文的结构,前段首句是“文以‘留史’,保护文化的源流根基”,后段首句是“文以‘载道’,丰富文化的实践形式”,补写的句子应与这两句结构一致,形成“文以……,……”的句式。再看内容,中间段落围绕“民族精神传承”展开,强调要学好民族精神的“活教材”,传承文化的民族基因,所以补写的句子需体现“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核心,且在逻辑上承接前文“保护文化根基”,开启后文“传承民族基因、铸精神之魂”的内容。
示例:文以“铸魂”,传承文化的民族基因
6.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句中说唐诗宋词的不同风韵反映出差别很大的社会环境,用“迥乎不同”是合适的,使用恰当;
B.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句中说炎黄子孙的民族风采被全世界注视,用“举世瞩目”是合适的,使用恰当;
C.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多含贬义。句中说要以丰富的实践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循规蹈矩”不符合积极创新的语境,使用不当;
D.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句中说在代代相传中绽放中华文化的盎然春意,用“薪火相传”是合适的,使用恰当;
故选C。
7.A 8.D
【解析】7.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第一、二空:“秋鸿”是古谱的名称,属于作品名,按照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作品名应当用书名号来标注。
第三空:前文列举了马赵凌云、杨致俭、李子柒等传承人的事例,“为拍摄新作‘雕漆隐花’,李子柒耗时六个月”只是其中一例,后面还有其他未列举完的类似事例,用省略号能够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所以应填省略号。
故选A。
8.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D.⑥这句话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在逻辑上,对于非遗,应先“保护好”,确保其存续;再“传承好”,将非遗的技艺、文化等传递下去;最后“利用好”,让非遗在当代发挥价值。原句中“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的顺序不符合这一逻辑顺序,应改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故选D。
9.A 10.C 11.B
【解析】9.本题考查字音。
高潮迭起(gāo cháo dié qǐ):指精彩的场面或情节连续不断地出现。
充沛(chōng pèi):充足而旺盛。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字形。
演绎(yǎn yì):铺陈、发挥;也指从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结论。
欢腾(huān téng):欢喜得手舞足蹈,形容欢乐沸腾的样子。
故选C。
11.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姗姗来迟: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而文中说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夜的呈现,春晚是按照既定时间举办的,并非“来晚了”;
B.如约而至:指按照约定准时到达。春晚有着固定的播出时间,在除夕夜这个约定的时间到来,用“如约而至”能准确体现春晚按时举办的意思,符合语境;
C.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春晚的举办是有计划、有安排的,不是“意外相遇”;
D.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连续不断地出现,这里用来形容春晚的举办不恰当;
故选B。
12.(1)起点不等于终点,努力即可实现。
(2) sù qiè
(3) 消烟 销烟 漫延 蔓延
【详解】(1)本题考查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画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注意“起、等、终、努”的间架结构和写法。
(2)本题考查字音。
塑造(sù zào):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本题考查字形。
消烟——销烟,指销毁鸦片。
漫延——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13.C 14.D
【解析】13.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瑰宝”书写正确;
B.“行将就木”的“行”读xíng;
D.“精髓”的“髓”应读suǐ,“奇葩”的“葩”应读pā;
故选C。
14.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理解辨析。
A.第②句句尾应用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
B.《社戏》中孩子相对而言更喜看“老生”“小丑”,不喜“旦角”;
C.“哗众取宠”指用浮夸的言行迎合众人,以博取众人的好感或拥护,为贬义词。句中形容戏曲表演,语境不符,使用有误。“独树一帜”指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用于形容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恰当,使用恰当;
故选D。
15. 涵 jiáo 16.②②① 17.C
【解析】1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内涵:nèi hán,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的涵养。
味同嚼蜡:wèi tóng jiáo là,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
16.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一空,①幽幽:深远;形容声音、光线等微弱。②潺潺:溪水、泉水流淌的声音。此处形容溪水,用“潺潺”恰当,故选②。
二空,①熏染:指人的思想或生活习惯逐渐受到某种影响(多指坏的)。②熏陶:指人的思想、行为、爱好等逐渐受到好的影响。此处形容诗歌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或行为爱好,用“熏陶”恰当,故选②。
三空,①充盈:充满。②充斥:众多;充满(多含贬义)。此处形容心灵充满诗情,用“充盈”恰当,故选①。
17.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画线句“读诗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能让我们领略文字的韵律美和深邃意境”语序不当,“领略文字的韵律美和深邃意境”是读诗最直接、基础的感受,“提升审美情趣”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收获,二者应按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因此要把“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让我们领略文字的韵律美和深邃意境”调换位置。
故选C。
18.郑州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调查报告 19.这些承载着老一辈产业工人难以割舍记忆的地方,被精心打造为文化创意园、休闲街区,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1.D 22. 蚀 秉 铸 23.“活化”是指通过保护、传承、创新和公众参与等手段,使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保持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24.A 25.对收集的资料按内容分类,进行针对性探究,最后得出调查结论。
【解析】18.本题考查汉字临摹。
用正楷字书写“郑州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调查报告”十四个字,注意规范、认真。注意“州、范、调”等字的结构。
19.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这句话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承载着老一辈产业工人难以割舍记忆”后缺少宾语,导致句子表意不完整。可在“难以割舍记忆”后加上“的地方,修改后为:这些承载着老一辈产业工人难以割舍记忆的地方,被精心打造为文化创意园、休闲街区,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陋、德、馨、化、赋、柯。
21.本题考查字音。
供不应求,gōng bù yìng qiú,意思是指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形容某种事物的需求量很大,但供应不足的意思。
剥落,bō luò,原指物体表面覆盖物成片脱落,如墙皮、油漆等物质层面的剥离现象。
故选D。
22.本题考查字形。
侵蚀,qīn shí,释义为逐渐侵害使变坏;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岩石经自然侵蚀风化,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
秉承,bǐngchéng,按命令或指示办事或处理问题。
铸造,zhù zào,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砂型或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为器物。
23.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
文段围绕“文化遗产”展开,以二砂文创园为例,说明“活化”的对象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如工业遗存、建筑等)。单霁翔提到“注重世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深入挖掘鲜为人知的文化资源,以历史为背景,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二砂文创园的实践体现了“保护、融合、创新”。综合来看,手段包括保护、传承、创新、公众参与等。“活化”的目的和结果: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即“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时需“保持其历史和文化价值”。最终使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综上,需将这些要素整合,形成对“活化”的完整理解,确保涵盖手段、对象、结果及核心价值。
示例: “活化”是指对文化遗产,通过保护其历史遗存、传承其文化记忆、创新其呈现形式、吸引公众参与等手段,使其在现代社会中重焕生机,既保留自身历史文化价值,又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兼具传承与体验功能的文化载体。
24.本题考查补写语句。
从逻辑顺序看,文创园区由老厂房改造而来,老厂房承载着城市历史,所以首先是“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这是基于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传承;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是在城市更新、打造文创园区过程中,通过改善空间、增设绿植等直接带来的生活环境改变;最后,文创园区吸引游客、发展产业,进而“重塑地区经济活力”,是前两步基础上对经济层面的推动,这样的顺序符合事物发展从文化根基,到生活环境,再到经济发展的逻辑。从语法结构看:题干横线前是“在满足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调整时”,补写句子需与前文句式协调,应是动宾结构(传承……、提升……、重塑……)。
B.“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放中间,打乱从文化到经济再到生活环境的逻辑;
C.顺序混乱;
D.是主谓结构,和前文“满足……”(动宾)句式不一致;
故选A 。
25.本题考查补写。
前文讲了调查过程(浏览网站、考察文创园、收集资料),接下来要体现对资料的处理及得出结果的过程,需用“整理”“探究”“结论”串联。句式结构要符合从资料处理到深入研究,再到得出成果的顺序,一般是先“整理”资料,再对整理后的资料“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形成连贯的行为链条。
示例:我们对收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围绕郑州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展开深入探究,最终得出调查结论。
26.(1) 凭 铸 敏
(2)C
(3)谱写出时代中兴的激昂旋律,搭配不当。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凭借:píng jiè,动词,依靠、倚仗某种力量或条件。
②铸就:zhù jiù,动词,指通过铸造、锻造等方式形成,也常用于比喻造就某种成果或品质。
③敏锐:mǐn ruì,形容词,形容反应灵敏、目光尖锐,对事物的感知或判断迅速而精准。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引人入胜:形容风景、作品或场景极具吸引力,能让人沉浸其中。
妙趣横生:强调趣味十足,充满诙谐幽默的情调,多形容语言、动作或故事。
文中“穿行于上下杭的古街风景”侧重展现古街的景致魅力,需要一个能体现风景吸引力的词语。“引人入胜”直接呼应“风景”的描写,符合古街因历史底蕴和景观特色令人沉醉的语境;而“妙趣横生”与古街的厚重感不匹配,故选择“引人入胜”。
第二空
大放异彩:比喻事物展现出卓越的成就或影响力,如同闪耀的光辉。强调成果的显著与突出。
出类拔萃:侧重个体在同类中极为优秀,更适用于形容人或具体事物,而非抽象的“文化”。
句子强调“福州人以商业嗅觉和经营智慧”让闽商文化获得发展,需要体现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彰显。“大放异彩”恰能表现文化因实践而焕发生机、影响深远的状态,而“出类拔萃”不适合修饰抽象文化,故选择“大放异彩”。
第三空
波澜壮阔:原指水面辽阔、波浪壮观,比喻声势浩大、规模宏伟的事物。常与“历史”“时代”“事业”等宏大主题搭配。
波涛汹涌:形容水势凶猛、波浪极大。
“新时代的福州人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强调篇章所代表的时代进程的宏伟性。“波澜壮阔”通过比喻手法,精准呼应“改革发展”“时代中兴”的宏大叙事,凸显篇章的气势与规模,“波涛汹涌”不合适,故选择“波澜壮阔”。
(3)本题考查病句。
“描绘出时代中兴的激昂旋律”存在动宾搭配不当问题。“描绘”指用语言、线条、色彩等手段展现具体形象,其搭配对象多为视觉可感知的事物,如“描绘风景”“描绘场景”“描绘画卷”。“旋律”是音乐中由音高和节奏构成的听觉抽象概念,属于“听觉范畴”,而非视觉可直接感知的对象。故“描绘”用词不当,其和“旋律”不搭配,可以把“描绘”改为“谱写”。
改句:谱写出时代中兴的激昂旋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