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心声》预习学案
一、给加点字注音
棱角
纸捻子
发窘
恍惚
琅琅
撇嘴
祷告
抽噎
抽泣
簪
二、解释词语
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情恍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妒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窘
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化常识
1.《心声》选自
,作者
。
2.文章中涉及俄国作家
的作品
。
四、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2遍。
2.思考:作者借这篇文章是要表什么心声呢?
3.复述故事。(以李京京的口吻)
五、思考整理
1.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挫折,是想说给爸爸妈妈老师听?还是自我鼓励?
2.我的收获:
3.我的困惑:
12、《心声》预习检测(共20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6分)
恍惚( )( ) 簪子( ) 蜷( ) 发窘( ) 抽噎( )
2.释词:(4分)
恍惚:
发窘:
抽噎:
棱角分明:
3.课文以“心声”为标题,“心声”指的是什么?用简洁的话说说。(3分)
4.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⑴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
⑵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
5.文中为什么插叙京京为爷爷点烟、爷爷给京京讲故事的情节?(3分)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huǎng hu
)
(zān)
(quán)
(jiǒng)
(yē
)
2.恍惚: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精神恍惚。②(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发窘: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
抽噎:抽搭。
棱角分明:指一个人的性格比较突出,爱憎分明。
3.像万卡那样给爷爷写一封长长的信。
4.⑴京京和万卡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万卡的不幸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精神不集中。
⑵赵小桢朗读时奶声奶气,不能体会万卡作为一个学徒,吃不饱,还要挨打时的心情。
5.插叙京京同爷爷的交往,体现了京京和爷爷深厚的感情,为下文写京京对爷爷的怀念埋下伏笔。
12、《心声》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3.
培养有爱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正音听读
呵斥hē
chì
窸窸窣窣xīsū
沙哑yǎ
妒忌dù
jì发窘jiǒng毛毛剌剌là
抽噎yē发颤chàn斩钉截铁jié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2、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开端:
发展:
进一步发展:
高潮和结局: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3.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分析人物
1、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找出描写李京京行为和心理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李京京读书情景的文字。
3、朗读第14小节,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4、怎样分析程老师的人物形象?
五、讨论探究
1、课文中的“心声”除了李京京渴望表达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外,还含有何种深意?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六、赏读品味
有感情地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七、作业
1、上网搜集一些适合读的小小说,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2、预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完成预习学案及预习检测。
12、《心声》课中达标检测(共30分)
一、阅读课文从“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至文章最后,完成1—3题。(共8分)
1.“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中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李京京心中“憋了很久的感情”是指什么?(2分)
2.“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3.你喜欢选文中的李京京吗?请简要说说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题。(共22分)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吧嗒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颤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1、指出文中表现京京情感变化的动作描写的词语并说说是什么心理。(3分)
词语:
心理:
2、认为程老师“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和用发颤声音让李京京读完课文”是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3分)
3、“教室里一片寂静”说明了什么?(4分)
4、文中哪一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京京的勇敢和坚定。(4分)
5、怎么评价赵小桢和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的表现?(4分)
6、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一、1.想通过朗读课文来表达他对乡下的爷爷和好朋友的思念之情。
2.这是环境描写,用寂静衬托李京京课文读得动听,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3.喜欢。李京京在公开课上顶着被老师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同学嘲笑的压力,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下,主动举手朗读课文,而且朗读得非常好,表现了他的勇敢、执著,有自信心。
二、1、泪珠涌出,感情投入,联想到自己想爷爷和玩伴的感情;叹口气,坐下:心情轻松,完成心愿,表达了心声的满足。
2、无奈,不放心;感动,内疚
3、同学们被京京的真情朗读感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4、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5、赵小桢在公开课的表现不好,原定好她朗读,平时又很骄傲,到关键时候就不行,心慌,害怕了。
李京京真诚,勇敢,虽然平时读课文不好,但这篇课文他太喜欢了,自己练过几次,又有着与课文中人物的同感,有信心能读好,所以大胆举手了。
6、启发: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