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
雪》预习学案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分外____
妖娆___
_
竞折腰____
成吉思汗____
数风流人物____
沁园春____
莽莽____
红装素裹____
略输____
稍逊____
成吉思汗____今朝____
红
zhuāng
素裹
顿失
tāo
tāo
江山多
jiāo
一代天
jiāo
2.解词:
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折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红装素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风骚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一代天骄____________
_________
3.诗歌朗读:
小组内开展朗读比赛,选出读得最有感情者。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4.了解有关词的知识,收集写雪的诗句。
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收集整理你知道的写雪的诗句:
5.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不会的做好标记。
①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②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③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6.你在预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疑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及时和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沁园春
雪》预习检测(共30分)
一、阅读《沁园春 长沙》完成文后习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如果让你给这首词配乐朗诵,你会选择哪一首曲目?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的寒秋景色。一个“________”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写景层次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高低、动静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美丽画面和万物在寒流里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情景。请仔细体会揣摩。(5分)
5.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___
_____作用。(2分)
6.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他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7.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从以下几句中选择一句进行赏析。(2分)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
2.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一、1.上阕:通过湘江秋景的描写,展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对往昔斗争生活的回忆,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号召人们发扬勇敢无畏的精神,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为了民族的解放,担当起“主”中国革命“沉浮”的历史责任。
2.观看大自然景色的季节
地点
在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显示了诗人在激烈斗争的风暴中昂扬豪迈的革命风度和坚韧刚毅的英雄气概,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也以“独立”与下文的“百舸”遥相呼应映衬。
3.示例:《命运交响曲》因为这首曲子充满着与命运抗争的豪情与力量,这与本词的意境情感相类似。
4.看山
江
天
水
5.承上启下的过渡
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7.大家肯定记得当年我们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肯定会记得当年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我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坚定革命立场,为了使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担当起“主沉浮”的历史重任吧。(能答出大意即可)
二、略
1、《沁园春
雪》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诗歌大意,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欣赏能力。
2.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心。
3.准确背诵、默写课文。
4.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重点、难点】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预习查评
1、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2、介绍毛泽东
3、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释
正音:分外妖娆(fèn)(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
还看今朝(hái)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4、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
上阙:
下阙:
四、品读课文
合作探究
(一)细读课文,思考: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2、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了什么?
3、上阙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虚景?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
构上起什么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二)、学习词的上阙。
1.上阕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2.这里作者怎样来写北方雪景 具体用了什么方法 写出什么特点
3.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三)学习下阕。
1、下阕可分几层?
①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③“俱往矣”一句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两句有何含义?
2.
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 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
五、精读诗文
合作探究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2、“惜”字领起哪些句子?有何含义?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六、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七、全词小结
八、达标检测
九、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1、《沁园春
雪》课中达标检测(共30分)
1.给加黑的字注音(8分):
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4分):
红
zhuāng
素裹( ) 顿失
tāo
tāo( )
江山多
jiāo( )
一代天
jiāo( )
3.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 惟余莽莽( )
A.只有我 B.只剩 C.只有
(2) 惟余莽莽( )
A.景色迷茫 B.草木茂盛 C.无边无际
(3) 顿失滔滔( )
A.立刻 B.停顿 C.安顿
(4) 须晴日( )
A.必须 B.须要 C.等到
(5)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A.弯腰 B.折服 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
(6)稍逊风骚( )
A.文学才华 B.妇女举止轻佻 C.指“国风”《离骚》
4.填空(4分):
(1)《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雪”是____________。
(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2分):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
6.《沁园春 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2分)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8.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qìn mǎnɡ ɡuǒ zhé shū xùn hán zhāo
2.装 滔滔 娇 骄
3.(1)B 点拨:根据语境,“余”在词中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为“剩下,剩余”。(2)C
(3)A
(4)C
(5)C
(6)A 点拨:“风骚”的本义是国风、《离骚》,本文章中特指文学才华。
4.(1)毛泽东 词牌名 题目(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1) 对偶、夸张
(2)比喻、拟人
6.D
7.D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