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 欣赏 春天来了-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 +素材等 】 (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 欣赏 春天来了-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 +素材等 】 (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8-14 14:59:39

文档简介

《春天来了》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高胡、古筝三重奏《春天来了》
2、补充欣赏《采茶舞曲》女子十二乐坊《茉莉花》
教学目标:
1、欣赏《春天来了》,能对音乐主题进行聆听与分析、能够理解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结构形象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歌与民族器乐曲的关联,激发学生热爱民歌与民族器乐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春天来了》,对音乐主题进行聆听与分析,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2、通过欣赏,让学生理解民歌与民族器乐曲的相互关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诗朗诵《春晓》同时幻灯片播放“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提问: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画面,同学们,透过图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然后老师点评)
教师:春季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不仅仅是春暖花开,万物成长,春天更代表着什么?(生机、希望)所以,春天是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都期盼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春天吧。
2、揭示课题《春天来了》
教师:诗人吟诵春天,画家描绘春天,音乐家歌唱春天,让我们感受音乐家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学生倾听福建民歌《采茶扑蝶》感受音乐情绪。)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二、欣赏古筝、高胡三重奏《春天来了》
(一)作品简介:雷雨声作曲,取材于福建民歌《采茶扑蝶》,乐曲通过富于舞蹈性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山泉淙淙,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
(二)作者简介:雷雨声: 国家一级作曲,教授,主要作品有:高胡、筝三重奏《春天来了》,歌曲《迎宾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三)1、乐器介绍
2、听辨乐器
3、通过实践,独立总结
(四)分段欣赏
1、感受主题音乐,听辨演奏乐器
2、欣赏《春天来了》引子部分
①设问:你能听出由哪两种乐器演奏的?
这段音乐表现了春天怎样的情景?
②学生探讨与教师归纳:
高胡、古筝。
高胡奏出的旋律高昂明亮,犹如春风吹过大地,驱走了冰雪寒冬;古筝的琶音衬托好象万物苏醒,充满了生机。
3、聆听《春天来了》A段(主部)
①聆听思考:此段音乐的节奏、速度、情绪如何?
你认为音乐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意境?
②教师归纳:速度:快;节 奏:紧凑;情绪:轻快、活泼。轻快活泼的旋律描绘了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中。
③欣赏并哼唱主题
④探讨与交流:福建名歌《采茶扑蝶》与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主部A的关联。
4、聆听B段(中部)
①设问:B段音乐与A段有何区别?(速度、节奏、情绪)
选材《采茶扑蝶》《小河淌水》
②欣赏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③探讨与交流:云南名歌《小河淌水》与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中部B的关联。
5、完整欣赏高胡、古筝三重奏《春天来了》
三、小结
民歌是民族器乐曲创作的源泉,用民族乐器来演绎经典的民歌,使民歌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使我们感悟到民歌与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关注民歌,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
课件6张PPT。 春天来了音乐简介《春天来了》是作曲家雷雨声创作的一首三重奏民乐曲。乐曲生动地表现了山泉淙淙、鸟语花香、人欢歌扬的明媚春光。乐曲的引子,由高胡在两架古筝强有力的琶音伴奏下,响起了昂扬的旋律。接着古筝古筝左右手交替演奏历音,象征春天来了。乐曲主题第一次有高胡演奏,下衬古筝轻快的伴奏音符。在主题得到充分陈述之后,以渐慢的过渡段引出抒情的慢板。这个旋律是原来民歌《采茶灯》的末尾部分,而在乐曲的前面未曾出现过。之后突发性的转折,再现快板,并在尾部加以展开,下一个段落是高胡即兴演奏的华彩部分,最后以再现快板段落结束。创作背景雷雨声说,我为什么要创作《春天来了》呢,首先是真实感受的触动,解放前,我曾亲眼见过国统区人民的悲惨生活,又亲身感受到解放后人民翻身做主的喜悦和自豪,这种“两重天”的鲜明对比,激发了我要歌颂新中国新生活的创作热情,并有感而发地将新中国比作春天,万木复苏生机蓬勃的春天。
有了主题,要选择何种形式来表达呢?雷雨声将目光投向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乐,他相信中国民乐更能真实生动地表现“春天来了”的情感。在演奏乐器的选择上,雷雨声下了一番苦功,除了古筝,他还选择了广东乐器——高胡。在曲调上,他选择以福建、云南等地民间乐曲为基本曲调,同时,又加入了西方音乐元素,将中西方音乐有机融合,创作出了独特的中国新民乐。音乐分析这首乐曲是根据福建民歌《采茶扑蝶》、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等音乐素材改编而成的。? 此曲原为高胡和两架古筝演奏的三重奏,形式新颖,色彩华丽。也可用高胡、古筝、扬琴构成三重奏形式来演奏此曲。作品充分发挥了这些乐器特有的音色——明亮、华美,以及擅长于表现欢乐情绪的特点。此改编曲较好地表现了大自然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意境。? 乐曲采用b羽调式,4/4、2/4拍,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复三部曲式。
引子由高胡奏出加以伸展的主题音型,继而由古筝在高胡的延长音时伴以急速的上行模进琶音。
这段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旋律高昂而明亮,犹如春风吹过大地,驱走了冰雪寒冬;古筝的琶音衬托好像万物苏醒,充满了生机。明快流畅,具有一气呵气的效果。作者简介雷雨声(1932— ) 作曲家。四川长寿人。40年代末在重庆巴蜀中学读书时,曾创作反内战歌曲。1960年调辽宁歌剧院工作,现任华南师大音乐系教授。主要作品有:高胡、筝三重奏《春天来了》,歌曲《黑孩子赛琳娜》、《迎宾曲》、《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剧《琼花》、《地下怒火》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高胡、筝三重奏《春天来了》,创作于1956年,是雷雨声青年时代的作品。1956 年在全国第一届音乐周上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957年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器乐竞赛,荣获金质奖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