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和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和学情
教材:《大自然的语言》是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疆专用)第上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是以“科学”为主题的说明文教学。学习本单元,既要注重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普文章,以生动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丽典雅、准确严谨的用词介绍物候学知识,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分别从物候和物候学的定义,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四个方面来说明。文章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情: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说目标重难点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能力,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2、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用意。
3、品味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用意。教学难点是品味语言的准确、生动和严谨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感悟,主动积累,完成自我提升。本节课采用:
1、目标导学法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充分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
2、讨论法
针对学情及重点、难点,采用问题教学法、谈话法、讲解法、推理法相结合。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从这些农谚中我们了解哪些知识?以“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引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简介作者,体裁。【设计意图】由琅琅上口的农谚初步感知一些物候现象。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可以同桌研讨)
(一)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词义。
2、快速阅读课文,根据课后研讨与练习一筛选相关信息,理清课文层次。
3、画出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4、举例说明课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研讨与练习一第(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部分我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边读书边圈划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二)交流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通过交流,让学生感悟到本文的语言特色。
第三环节:精读课文,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自读6~10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什么?这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交流探讨:四个因素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设问句引出后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层次清楚。这是本文的特色,也是说明文的要求。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形象可感的了解到逻辑顺序,及其好处。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积累有关的物候知识。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转化课堂知识
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果树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我们莱阳的气温与果树的关系,要求有一定的顺序,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关注身边事物,同时能够运用学到的物候知识解释身边的事物。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说板书设计
19、大自然的语言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阐述研究意义
六、教后反思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这是一篇说明文,而且是事理说明文,对于说明文比较枯燥,道理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喜欢这类文章,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热爱这门科学,真需要教师动动脑筋来备课上课,文章确定的重点是生动准确有条理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顺序,之外还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后,选择教学方法,采用精讲,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教学。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研究学生,教材,课标,将课堂的教学质量再次提升,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