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 )比25kg多。
A.30kg B.35kg C.40kg D.25kg
2.一根铁丝先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长度是35m,这根铁丝原来的长度是( )。
A.36m B.35m C.30m D.42m
3.果园里有梨树560棵,________,苹果树有多少棵列式为560÷(1-)应补充的条件是( )。
A.梨树比苹果树多 B.苹果树比梨树多
C.梨树比苹果树少 D.苹果树比梨树少
4.李伯伯运来一些复合肥,上午施了总数的,下午施了余下的,上午和下午施的肥相比,( )。
A.上午多 B.下午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5.张叔叔承包了公顷的土地,其中的土地用于种植稻谷,的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其余土地用于建养殖场。养殖场的面积占这块土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
A. B. C. D.
6.有一篇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的新闻稿件,江记者3时录入了这篇稿件的,按照这样的速度,李记者录完这篇新闻稿件需要( )时。
A.7 B. C. D.
二、填空题
7.60米比( )米多,35千克比( )千克少。
8.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多,是把( )看作单位“1”,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的。
9.2023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励家小学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六(2)班学生进行长卷绘画活动,整幅长卷长20米,男生绘画用去长卷的,女生用去米,长卷还剩下( )米。
10.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宁至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一列火车从西宁开出,已经行了全程的,距离拉萨还有( )km。
11.悦悦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还剩下全书的没有读。
12.马小虎在计算×( +)时错看成了× +,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三、判断题
13.男生比女生少,则女生比男生多. ( )
14.一袋苹果重10 kg,吃去,又添上kg,这袋苹果仍是10 kg。 ( )
15.两根长2m的木头,分别截去和截去m,两根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 )
16.的计算结果等于1.( )
17.1米增加它的就是1米,3千克增加它的,就是3千克.(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9.能简便的要简便。
20.解方程。
五、解答题
21.驿马河公园添置了960盆花,其中杜鹃花占,绣球花占,这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
22.双流区某小学参加植树活动,六年级植树96棵,五年级比六年级多植了,五、六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23.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图书室分两批购买了各类图书,第一批购买了100本,第二批的购书量比第一批增加了,第二批购买了多少本书?
24.工厂要生产一批电视机,上半月完成了计划的,下半月制造了110台,结果超额完成了,原计划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25.客车、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当货车行至全程的时,客车离A地的距离占全程的,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温馨提示:有需要的,可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26.工程队架设一段电缆线,甲工程队每天架设千米,乙工程队每天架设的是甲工程队的,丙工程队每天架设的比乙工程队多,丙工程队每天架设多少千米?
《第2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A C C A A
1.B
【分析】把25kg看作单位“1”,求它的1+是多少,用25×(1+),即可解答。
【详解】25×(1+)
=25×
=35(kg)
故答案为:B
【点睛】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进行解答。
2.A
【分析】根据题意,把先增加的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减少,还剩1-,对应的是35m,用35÷(1-),求出增加后的铁丝的长度;再把原来的长度看作单位“1”,增加后是原来长的(1+),已知增加后的铁丝的长度,求单位“1”,用增加后的铁丝长度÷(1+),即可求出原来的长度。
【详解】35÷(1-)
=35÷
=35×
=42(m)
42÷(1+)
=42÷
=42×
=36(m)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两次的单位“1”确定。
3.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说明梨树比苹果树少,把苹果的棵数看作单位“1”,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1-),已知梨树的棵数是560棵,求单位“1”,用梨树的棵数÷(1-),即可求出苹果树的棵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算式560÷(1-)可知,应补充的条件是梨树比苹果树少。
故答案为:C
【点睛】利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关键是单位“1”的确定。
4.C
【分析】根据题意,把李伯伯运来的复合肥的总数看作单位“1”,上午施了总数,用1×,求出上午施了的复合肥数量;再用1-上午施了的复合肥数量,求出剩下的复合肥数量;下午施了余下的,再用剩下的复合肥数量×,求出下午施了复合肥数量,再和上午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设李伯伯运来的复合肥是1。
上午:1×=
下午:(1-)×
=×
=
=
李伯伯运来一些复合肥,上午施了总数的,下午施了余下的,上午和下午施的肥相比,一样多。
故答案为:C
【点睛】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
5.A
【分析】把张叔叔承包的土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减去用于种植稻谷占这块的分率,减去用于种植蔬菜占这块地的分率,剩下的就是养殖场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1--
=1--
=-
=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进行解答。
6.A
【分析】用÷3,求出1时录入这篇稿件的分率,把这篇新闻稿件看作单位“1”,再用单位“1”除以1时录入这篇稿件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3)
=1÷(×)
=1÷
=1×7
=7(时)
有一篇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的新闻稿件,江记者3时录入了这篇稿件的,按照这样的速度,李记者录完这篇新闻稿件需要7时。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1时录入这篇稿件的分率以及单位“1”的确定。
7. 50 49
【分析】第一个空,所求米数是单位“1”,已知米数是所求米数的(1+),已知米数÷对应分率=所求米数;
第二个空,所求千克数是单位“1”,已知千克数是所求千克数的(1-),已知千克数÷对应分率=所求千克数。
【详解】60÷(1+)
=60÷
=60×
=50(米)
35÷(1-)
=35÷
=35×
=49(千克)
60米比50米多,35千克比49千克少。
8.男职工人数;
【分析】确定单位“1”,找含有分率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如:比、相当于、等于、是、占……,把男职工人数看作单位“1”,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的(1+),据此分析。
【详解】1+=
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多,是把男职工人数看作单位“1”,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的。
9.
【分析】根据题意,整幅长卷长20米,男生绘画用去长卷的,用去了米,女生用去米,男生和女生共用去米,整幅长卷的长度减去男生和女生共用去的长度,即可算出剩下的长度。
【详解】
(米)
即长卷还剩下米。
10.326
【分析】把西宁至拉萨的铁路全长看作单位“1”, 已经行了全程的,还剩全程的(1-),也就是距离拉萨还有全程的(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据此用全长乘(1-)即可解答。
【详解】1956×(1-)
=1956×
=326(km)
所以距离拉萨还有326km。
11.;
【分析】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则还剩下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乘即可求出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用1分别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分率即可求出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读。
【详解】(1-)×
=×
=
1--
=-
=
则第二天读了全书的,还剩下全书的没有读。
12.
【分析】先算出式子的正确结果,然后再计算它们的差值,即可解答。
【详解】×( +)
=× +×
=× +
× +-(× +)
=× +-× -
=× -× +-
=-
=
即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13.×
【解析】略
14.×
【详解】略
15.×
【解析】略
16.×
【解答】解:
,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17.×
【解析】略
18.①;②;③9;④4;⑤1
⑥;⑦;⑧;⑨11;⑩75
【详解】略
19.0.5;2;
【分析】①运用乘法分配律把改写成,再按照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②先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把改写成,计算得,再运用减法的性质改写成,最后按照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③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改写成,再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成,最后按照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
=
=
=
=
=
=
=
=
=
=
=
=
20.;;
【分析】(1)先根据减数=被减数-差,把方程转化为,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计算即可得解;
(2)先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加1,计算即可得解;
(3)先根据除数=被除数÷商,把方程转化为,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加,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
解:
解:
21.760盆
【分析】两种花都是以花的总盆数为单位“1”,杜鹃花占总盆数的,绣球花占总盆数的,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分别计算出杜鹃花的盆数和绣球花的盆数,最后再相加即可。
【详解】960×+960×
=120+640
=760(盆)
答:这两种花一共有760盆。
22.216棵
【分析】由题意可知,五年级比六年级多植了,则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是六年级的(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五年级植树的棵数,进而求出五、六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详解】96×(1+)
=96×
=120(棵)
120+96=216(棵)
答:五、六年级共植树216棵。
23.120本
【分析】以第一批的购书量为单位“1”,第二批的购书量是第一批的(1+),已知第一批购买了100本,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第一批的购书量×(1+)即可求出第二批的购书量。
【详解】100×(1+)
=100×
=120(本)
答:第二批购买了120本书。
24.220台
【详解】把全月计划的产量看成单位“1”,全月一共生产了计划的,那么下半月生产了计划的,它对应的数量是110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计划的产量。注意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解答】
(台)
答:原计划生产电视机220台。
25.720千米
【分析】先用除以,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再用60乘行驶的时间,求出客车行驶的路程,最后用客车行驶的路程除以,即可求出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
(千米)
答:A、B两地相距720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行程问题及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需准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6.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乙工程队每天架设的长度甲工程队每天架设的长度,代入数据求出乙工程队每天架设(千米),丙工程队每天架设的长度乙工程队每天架设的长度,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千米)
(千米)
答:丙工程队每天架设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