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1 15: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铀238本身是不容易衰变的,它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铀238通常需要先吸收中子然后经过衰变转化为钚,而钚是一种可衰变的同位素。铀238转化为钚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的比结合能大于的
C.题干中生成电子的过程属于核裂变
D.以上过程中释放的电子,是由原子核内质子转化为中子和电子而来
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物体的运动图像中,已知四个图像的斜率的数值相同,所有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制单位,从或时开始计时,经过相同时间,物体的位移最大的是(  )
A. B.
C. D.
3.一个小物块拴在一个轻弹簧上,并将弹簧和小物块竖直悬挂处于静止状态,以此时小物块所处位置为坐标原点O,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Ox轴,如图所示。先将小物块竖直向上托起使弹簧处于原长,然后将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经过,小物块向下运动20cm第一次到达最低点,已知小物块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重力加速度,忽略小物块受到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的振动方程为(国际单位)
B.小物块的最大加速度为2g
C.小物块的最大速度为
D.小物块在0~的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为85cm
4.关于下列四幅图中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被称为“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小圆板(不透光)发生衍射形成的图样
B.图乙中的M、N是偏振片,P是光屏,当M固定不动并沿中轴线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会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纵波
C.图丙中,若只减小、两孔间的距离d,则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将减小
D.图丁利用薄膜干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若完全平整将无法得到均匀分布的明暗相间条纹
5.哈雷彗星的运动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在近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在远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若地球的公转轨道可视为半径为的圆轨道,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为。则哈雷彗星(  )
A.质量
B.公转周期年
C.在近日点与远日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在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6.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灯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泡的电流为灯泡电流的2倍 B.灯泡的电阻为
C.灯泡的功率为0.375W D.电路总功率为1.35W
7.1916年密立根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即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流表G的读数减小到零时加在电极K、A之间的反向电压)与入射光频率v的对应关系,实验中推导计算出普朗克常量h。图乙为某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像,已知光电子的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K的金属材料的截止频率为
B.普朗克常量
C.电极K的金属材料逸出功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D.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8.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匀质金属框,边长为l,通过长为l的绝缘轻质杆相连,构成如图所示的组合体。距离组合体下底边h处有一方向水平、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上下边界水平,高度为l,左右宽度足够大。把该组合体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以初速度水平无旋转抛出,设置合适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使其匀速通过磁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与无关,与成反比
B.通过磁场的过程中,金属框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C.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组合体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与重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调节h、和B,组合体匀速通过磁场的速度越大,则其通过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越多
9.“南鲲”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机,其原理如图甲所示,利用海浪带动浪板上下摆动,从而带动线框单向匀速转动,线框a、b端分别与铜滑环连接,再通过电刷将交流电输出,输出交流电加在图乙中的c、d两端,已知发电机的线框共有N匝,总电阻为,线框中磁通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图乙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R为滑动变阻器,其最大阻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时,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大
C.当滑动变阻器电阻时,变压器原线圈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上端移到最下端过程中,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10.如图所示,绝缘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一带正电小球A,小球A正上方有一个轻小光滑定滑轮,绝缘细线绕过定滑轮拴住另一个相同的带电小球B。已知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静电力常量为k,两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拉力时,小球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然后继续缓慢拉动细线使小球B缓慢移动到小球A的正上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时两小球间的距离为
B.小球B被拉动后,拉力F大小保持不变
C.小球B被拉动后,电场力对小球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把小球B拉到小球A正上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球B做的功为
二、实验题
11.两个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电学实验。
(1)甲学习小组测量一个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其中小明同学用多用电表粗测电池的电动势,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右侧为多用表选择开关的放大图。操作中存在不规范或错误的地方有: ;
(2)乙学习小组对某一移动电源进行研究。
①他们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0~10V挡测量该电源正、负极间的电压,多用电表指针偏转位置如图甲所示,该示数为 V;
②乙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电源的内阻。实验室除开关和导线外,可选用的其他器材有:
A.电压表(量程为0~6V,内阻未知)
B.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未知)
C.定值电阻(阻值5Ω)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20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2000Ω)
滑动变阻器R应选择 (填序号);
③实物连接完成之后,得到如图丁所示的UI图像,电源的内阻为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小明认为本实验测得的电源内阻大于真实值。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
三、解答题
12.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个报警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内用面积、质量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气体处于温度、活塞与容器底的距离的状态A。环境温度升高时容器内气体被加热,活塞缓慢上升恰好到达容器内的卡口处,此时气体达到状态B。活塞保持不动,气体被继续加热至温度的状态C时触动报警器。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取大气压,求气体。
(1)在状态B的温度;
(2)在状态C的压强;
(3)由状态A到状态C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Q。
13.一玻璃砖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OPQ,其圆心为O,半径为,一束单色光从OP面上的P点射入玻璃砖,如图所示,在玻璃砖圆弧面上的M点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入射光线与OP面的夹角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求:
(1)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2)单色光从P点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所经历的时间。
14.如图所示,一质量的小车由水平部分AB和光滑圆轨道BC组成,圆弧BC的半径且与水平部分相切于B点,小物块Q与AB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车静止时左端与固定的光滑曲面轨道MN相切,一质量为的小物块P从距离轨道MN底端高为处由静止滑下,并与静止在小车左端的质量为的小物块Q(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除了小车AB段粗糙外,其余所有接触面均光滑,重力加速度。
(1)求物块Q在小车上运动1s时相对于小车运动的距离(此时Q未到B点且速度大于小车的速度);
(2)若AB的长,求物块Q在运动过程中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3)要使物块Q既可以到达B点又不会与小车上表面分离,求小车左侧水平部分AB的长度L的取值范围。
15.如图所示,在的范围内,存在与x轴成角斜向右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在的范围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记为B(未知)。现将一电荷量为,质量为m的粒子从原点O处由静止释放。该粒子的整个运动过程中,除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外,所受其它的力均可忽略不计。求:
(1)该粒子第一次进入右侧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磁感应强度B取何值才能使该粒子第一次进入右侧磁场时,轨迹恰好与x轴相切?
(3)在第(2)问的情形下,求粒子从由静止释放到再次经过y轴的总时间。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A D D B C C A
11.(1)①红、黑表笔接反;②选择开关没有接直流电压挡;③两手指直接接触表笔
(2) 4.9 D 0.5 不同意 因为电压表分流,电压表测的是路端电压,但电流表测量值小于真实的干路电流,故电源内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12.(1)330K;(2);(3)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则有
解得
(2)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活塞缓慢上升,则
解得
根据题意可知,气体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有
解得
(3)根据题意可知,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解得
13.(1);(2)
【详解】(1)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如图所示
根据临界角公式可得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

(2)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为,则有
解得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光在玻璃砖中的路程为
则单色光从P点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所经历的时间为
14.(1)
(2)0.24m
(3)
【详解】(1)物块沿滑下,设末速度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物块碰撞,取向右为正方向,设碰后瞬间速度分别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故碰撞后瞬间物块的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物块与小车相对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两者的加速度分别为
可得1s后物块的末速度仍大于木板,前1s内两物体一直在做匀变速运动,物块的位移
小车的位移
解得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可得共同速度为
当滑块与木板共速时,上升高度最高,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3)物块刚好到达点时就与木板共速时段最长,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滑块不和小车上表面分离分为两种情况:
1.物块刚好回到点与木板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共同速度仍为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2.物块Q刚好到C点时与木板共速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因为
所以不会从圆弧轨道上滑出,则段的长度范围为
15.(1)
(2)
(3)
【详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2)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在磁场中,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
(3)粒子再次进入电场中的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运动

所以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因为
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沿轴负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解得
根据运动的分解可得
在该方向上,粒子做匀加速运动,运动到轴的过程中,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联立解得
联立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