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15:4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②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③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④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⑤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⑥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①。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
⑦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pì nì)一切。幼时读旧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⑧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②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⑨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接踵(zhǒng)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②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1.文章以“荷的生长”为线索,荷的生长影响着“我”的心情,请阅读选文,补写下面的空格。
荷的生长状态 “我”的情感变化
①    充满希望
水面始终没有荷叶 ②   
③    微有希望但仍灰心
绿叶覆盖、荷叶亭亭 ④   
池塘呈现出一派西湖景象 大快人意
2.请结合小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妙在何处。(语文要素分解1: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小提示:脾睨: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
3.本文标题侧重“荷韵”二字,理应详写荷花的韵味,但为什么还要写荷的生长呢?
4.结合文章,说说你对文章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语文要素分解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所蕴含的道理)
5.挑战题
荷,是古往今来文人吟咏的对象,请你仿照【资料链接】,说说季羡林笔下荷的形象,并说明原因。
【资料链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释义: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拓展阅读专项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西 湖
材料一: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材料二:“西湖十景”之名源自南宋山水画。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命名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至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但是“雷峰西照”与“南屏晓钟”这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
“西湖十景”涉及了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风雪、花鸟虫鱼等关于季节、时节、气象、动植物的景观特色,以及堤、岛、桥、亭、台、楼、阁、园林、宅院、寺庙等极为丰富的景观元素,并各有侧重地表现出或生动、或静谧、或隐逸、闲逸、冷寂等审美意境。
材料三:
6.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
A.西湖是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B.“西湖十景”之名源自南宋山水画,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C.“雷峰西照”是康熙皇帝为“西湖十景”题字时修改的,后被人们所接受。
D.西湖是浙江省杭州市唯一的风景名胜区。
7.材料三的西湖导览简图中,标注的景点不属于“西湖十景”的是____。
A.三潭印月 B.柳浪闻莺 C.白堤 D.苏堤春晓
8.聪聪此时在“南屏晚钟”处游玩,他下一站去____游玩最为便捷。
A.雷峰夕照 B.断桥残雪 C.花港观鱼 D.曲院风荷
9.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为西湖拟一句宣传语。(不超过20个字)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
蛙善捕食害虫,有益农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蛙,还是一位田园音乐家。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
①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báo bó)霭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山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只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里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呱呱、呱呱、呱呱……
②一到夜里,又高又蓝的天空,稀疏地缀着宝石一样的星辰(chén chéng),空气里(弥 迷)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夏夜特有的像梦幻一样的安谧,使得一切生物似乎都蒙胧入睡了。虽有金铃子一类的草虫的咝咝的叫声,但声音那样细弱、遥远,也像是在说梦话呢!
而这时候,蛙儿们却叫得起劲(级 极)了。③无边的田野,一片蛙声,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千万只蛙各自歌唱,却组成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掩盖一切……
古人称蛙鸣为蛙鼓,我想,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声,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它给人情感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是和平与劳动的生之欢愉,是秋后丰收的喜悦。
10.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2.短文的写作顺序和结构分别是(  )
A.季节 总一分一总
B.时间 总—分一总
C.空间 总一分
13.短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句说说其表达效果。
14.短文通过描写   ,表达了作者   。此情此景,我想起了辛弃疾的词:“   。
15.为什么说“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化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而野菊花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
⑥这就是野菊花!
16.短文第①②③段从哪些角度描写了野菊花?请概括回答。
17.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第②段中的“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写出了野菊花生长得   的特点。第③段的“   、   ”也写出了这个特点。再结合第②③段其他词句,我们发现作者借这些词句表达了   之情。
②第④段中,作者把野菊花与   、天空、   和   、   、檀竹进行对比,表现了野菊花(  )(填序号)的品格。
A.高洁与孤傲
B.豪放与壮烈
C.勇敢和进取
D.狂野和骄傲
18.文中还有一处与第④段的写法相同,找出来。
19.短文的第①⑥段都使用了“!”,把它换成“。”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花果
院子里有一棵无花果树,是结婚后妻从她娘家移栽来的,迄今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移来的时候,还是一枝消瘦的枝条,现在已经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树”;旁侧生出许多的偏枝条,经一 年一度的新绿、抽芽,郁郁葱葱,使它更具规模了!
夏秋季节,正是它得意之时,它便不失时机拼了命地长,鼓足了劲儿,把叶子“努”成了勤黑色,有立荷那么大,那么阔,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随着徐徐而来的晚风散发出一缕缕的馨香。欣赏之余,又可清新环境,是别的花树所难及的。
常有朋友说:“进了你的家,便让人忍不住要深呼吸!”到了秋末,那一颗颗圆润可爱的果实便长成了金黄色,就可摘食了,引得几个侄儿、外甥团团转,眼巴巴地看着树上的果实,馋涎欲滴。也难怪,无花果的味儿,满嘴里充满柔和的清香,连呼出的气息,也扑鼻醉人地香。
妻说无花果可以清心利肺,又可以驱寒避暑。所以,妻每年都给我收藏好多颗,给我泡茶喝,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我曾有拙诗发表在报刊上,其中几句是“无花果无花的果无法比拟的果”,妻看后,笑着奚落我道:“无花的果是错了,它也是有花的呢,只是不那么鲜,不那么艳罢了。”
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大凡花艳者,往往不容易踏踏实实地结果实。
闲暇时,我按花书上教授的方法,用压条法让它繁殖了几棵,有朋友来讨取,便送了去,并告诉他们,别小看了无花果,虽说它们没有花艳身娇的外表,但结的果实却是风味独特的呢!
20.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得意”和“努”的?   
21.短文第3自然段写了无花果的“   ”,第4自然段写了无花果的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之情。
22.你是怎样理解“大凡花艳者,往往不容易踏踏实实地结果实”这句话的?
23.对短文借助“无花果”所表达的感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描写无花果的生长、味儿和作用,表达了对无花果的喜爱之情。
B.无花果并非无花,只是它的花不那么鲜艳,作者喜欢无花果的朴实无华。
C.作者笔下的无花果努力、踏实、朴实、有用,他借无花果表达了对朴实无华却有用的人的赞美之情。
D.“无花果无花的果无法比拟的果”,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无花果的作用很大,可以清心利肺、驱寒避暑。
课外阅读
野菊花之恋(节选)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24.找出一个把野菊花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5.短文第(  )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A.① B.③ C.⑤ D.⑥
26.短文章的秋天带给你整体的特点是(  )
A.硕果累累 B.金黄丰收 C.绚烂无比 D.荒凉寂寞
27.“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是(  )(多选)
A.贫贱但不卑贱 B.越老越有用
C.鲜艳芬芳 D.蓄势而动,厚积薄发
28.最后一个自然段表现了野菊花(  )的品质。
A.倔强孤傲 B.坚持不懈 C.默默奉献
29.文中第5段引用一段诗的作用是什么?
3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短文。
守候一株水仙
①那年春天,我把母亲从乡下接进城来同住。一进门,母亲便看到了窗台上的花,满心欢喜。窗台上,葱兰、芦荟、吊兰、莉…在暖的春风里,长得常茂皇,娇艳欲滴的叶子沐浴在阳光里。
②忽然,母亲看着台一角的那盆花说:“这盆花都蔫了,真可惜。”母亲久居乡下,不识得那盆花。那是年前妻子在县城一家花店特意买的水仙,就因它能赶在过年前开花,能给我们的新年增添一抹淡香。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了,水仙花期平过,它的枝叶散了,耷拉着,渐渐千枯。水仙已经走过了生命里最美的时光,以生存的根系已被掏空了养分。
③我安慰母亲说:“这是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不合水仙生长,它以后再也不会开花了。您看到的那些开花的水仙都是从外地买过来的”说完,我用手轻轻一提,水仙便被从沙土里提出来了,一粒粒细沙稀稀落落地沾在水仙的根须上。
④我刚要把水仙扔掉,母亲连忙制止我:“好歹也是生命,怎能随手扔掉呢?”母亲抢过水仙,像室贝似的把它种在一个置的大花盆里,还用黑泥把它的根须盖好、压实。
⑤看着母亲执着的样子,我没有再说什么,任由母亲去折腾。
⑥母亲把水仙摆在窗台最靠近阳光的地方,日复一日地洗水、施肥、松土、除草。然而,尽管母亲费尽心思,它还是渐渐蔫下去,直到落尽最后一片叶子。
⑦我以为,只要水仙落尽了叶子,母亲便不会再搭理它,可母亲仍旧日复一日地呵护它。在母亲心里,只要水仙一息尚存,就还有希望。
⑧夏天过去了,秋天也接近了尾声,母亲告诉我:“你知道吗?水仙又冒出绿芽了。”
⑨我点点头,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笑了。我知道,虽然水仙长出了绿芽,但它还是一株“野草”,不会再开花了。
⑩果然,如我所料,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水仙只管在冬日里长出茂密的叶子,在春日里悄然落尽。虽然水仙从未放弃过生命,但它丝毫也没有要开花的迹象。
又是一年春草绿,当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惊喜地告诉我:“水仙开花了!”我走近窗台,凝望着那株水仙,惊呆了——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
一株被带离故土的水仙,花开花谢后,在快成一株干草时,被一位疼爱它的人拾起,小心浇灌,倍加怜惜。想不到,身处他乡的水仙,在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绽出最美的花朵,以独有的态度展现自己的价值。
守候一株水仙,它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守候一株水仙,就是守候一个顽强的生命,就是守候一颗执着开花的心。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在守候我们的生命是不是已像一株水仙一样绽放?
31.根据文章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把表格补充完整。
水仙的状态 “我”的态度 母亲的态度
开过一季,枯萎了        
冒出了绿芽        
开出花朵        
32.文中有多处对比描写:①   ;②水仙花谢了以后的样子和最终开出花朵的样子形成对比;③   
33.填空。
①“母亲把水仙摆在窗台最靠近阳光的地方,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从加点的部分中,我感受到   
②“……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这句话中,作者把那朵水仙花比作   ,写出了   
34.读了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延伸阅读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那银色的胡子,尖尖的嘴巴,像天庭下凡的神仙,独乘木船,缓缓漂来。
小鸟,那微小身躯,面对广阔无边的大海,它没有畏缩,风浪过后,便坚毅地站在大海中的木板上,寻找着新的希望。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后,一下子落到船上。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们赶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们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水手们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们的感情日益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船窗时,它便敞开歌喉,歌声婉转动听,犹如春水淙淙。人类给了它生命,它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献给哺育它的人们。
返航时,人们对小鸟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岛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谁不爱自己的故乡!
水手们决定放了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蓝去,回到兰色的故乡去。离别前,小鸟与水手们合影留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熔进那兰色的画面。
(有改动)
35.请把最后一段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横线上。
3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喜爱得不舍得放下。   
②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   
37.理解句意,把相应答案的字母填入横线上。
A.小鸟的无助
B.小鸟对人类的回报
C.小鸟的美丽
D.小鸟对故乡的思念
①娇巧的小嘴,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   
②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独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在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顺流而下。   
③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船窗时,它便敞开歌喉,歌声婉转动听,犹如春水淙淙。   
④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   
38.这篇文章除了写出了小鸟的美丽可爱,还(  )
A.借小鸟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B.借小鸟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播撒下莲子;完全灰了心;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心中狂喜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迎风弄姿”“脾睨”等词将荷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荷花亭亭玉立、傲视一切的风姿,以及超尘脱俗的精神和高洁傲岸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喜爱之情。
3.通过写投入莲子后到第三年才看到荷的生长,凸显荷生长得不易。表现了荷旺盛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性。为下文写作者看到满塘荷叶的狂喜和对荷坚忍不拔精神的赞美做铺垫。
4.第一至第二年,“我”投入池塘中的莲子均没有生长出来,第三年时,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第四年时,在之前只有五六个叶片的地方,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被绿叶覆盖,平卧的叶片甚至一跃出了水面,长成了荷叶。可见荷叶生长速度极快,生命力顽强,这带给“我”极大的震撼,人也具备同样的力量,像荷花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强的生存能力,能够厚积薄发,最终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5.示例一:荷,花之顽强者也。原因: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生命历程让我们感受到其顽强的生命力。
示例二:荷,花之力量者也。原因:从稀少的叶片到繁茂的荷花,荷花在湖中生长扩张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其力量的强大。
【答案】6.A
7.C
8.A
9.诗情画意美西湖,春夏秋冬皆天堂。
【答案】10.夏夜蛙鸣
11.bó ;chén;弥;极
12.B
13.比喻;示例一:① 把黄昏的薄霭比作轻纱,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野在黄昏的薄霭笼罩下的样子。示例二:② 把星辰比作宝石,写出了夜空的美丽迷人。示例三:③把蛙声比作沸腾的水、齐鸣的鼓角、进涌的风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蛙声的宏大、雄浑。
14.青蛙是一位田园音乐家;对青蛙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5.因为乡村的夏夜,千万只蛙深沉、宏大雄浑的叫声,把周围的一切声音都掩盖了。
【答案】16.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花的大小。
17.繁盛;密密匝匝;重重叠叠;对野菊花的喜爱与赞美;山野;紫燕;鸿雁;松柏;C
18.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而野菊花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
19.不好。“!”加强了语气,体现了作者对野菊花强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改成“。”后,语气比较平淡,就体现不出作者的这种情感了。
【答案】20.拟人;“得意”在这里是形容无花果树在夏秋季节生长茂盛、充满生机的状态,就像人得意时精神焕发一样
21.果实;功效或作用;喜爱和赞美
22.这句话借花喻人,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在修养和踏实努力,而不是仅仅追求外表的光鲜亮丽。
23.D
【答案】24.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
25.A
26.D
27.A;B;D
28.C
29.突出菊花的作用,说明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
30.表达了作者对菊花那种质朴无华、顽强、默默无闻却甘于奉献的品质的钦佩之情。
【答案】31.把水仙花扔掉;细心照料;不以为意;高兴;惊呆了;惊喜、兴奋
32.“我”与母亲对待水仙的不同态度形成对比;“我”对水仙前后不同的态度形成对比
33.母亲十分细心地护水仙,不厌其烦;从天而降的仙女;水仙的美丽及“我”对水仙的赞美之情
34.读到“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在守候”,我不由得想到,在家有细心照料我们的父母,在校有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他们时刻呵护着我们,让我茁壮成长,我们应永远感谢他们。
【答案】35.蓝——篮,兰——蓝。熔——融,兰——蓝
36.爱不释手;日益深厚
37.C;A;B;D
38.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