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读材料,完成练习。
什么是智能高铁?智能高铁是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高铁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计等,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的新一代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其智能建造安全可控,智能装备先进实用,智能运营舒适便捷。
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如今,中国铁路把发展智能铁路作为未来一个时期铁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方向。未来,中国高铁将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上继续开拓进取,全面推进高铁技术的创新。
1.将材料中的设问句找出来。
2.新一代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的特点有( )。(多选)
A.智能建造安全可控 B.推进高铁技术的创新
C.智能装备先进实用 D.智能运营舒适便捷
3.读了材料内容后,说一说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4.针对材料,请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体验科技之美
【材料一】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20年11月,中国首个对月面进行采样返回的探测器“嫦娥五号”发射成功。2022年9月,中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将其命名为“嫦娥石”。
【材料二】冬季,当你进入北京地铁时,会感到阵阵暖意。地铁内的中央空调系统用的正是北京卫星制造厂的“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该冷冻站是“嫦娥三号”热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帮助“嫦娥三号”度过酷热的月昼和极寒的月夜。该冷冻站与传统冷冻站相比,年均运行效率至少提高20%,占地面积至少节省1/3,现场建设周期至少缩短4/5,该系统已在一些省市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5.结合材料一,梳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时间线。
2004年 2020年 2022年
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6.下面对“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解说有误的是哪一项?( )
A.“神舟北极”是“嫦娥三号”热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性能强大。
B.月球上昼夜温差极大,“神舟北极”能帮助“嫦娥三号”解决这一问题。
C.“神舟北极”已经在我国各省市得到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
D.“神舟北极”在地铁上的应用,是中国航天科技运用于民间的一个缩影。
7.画横线的部分一连用了三个“至少”,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课外阅读。
风的故事
佚 名
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人们都不理睬这个吹胡子瞪眼的怪老头。风的心里很凄凉,也很愤怒,他气呼呼地追赶着那些来不及躲进家里的人,狠狠地扬起灰尘,迷住他们的眼睛……
那时的风是多么年轻啊,远远地听见人们的呼唤,便忙不迭地从东方奔来了。春风得意极了,不辞劳苦,他将大地吹得焕然一新,四处都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用自己温暖厚实的手把人们从寒冷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的人们虔诚地感激他。
夏季来临,烈日炎炎。风推来了云,云里吸了水,沉得要命。风顾不得劳累,仗着自己有的是力气,他把云攥在手里,使足了劲拧啊拧啊。雨哗哗地落下来,干巴巴的土地得到了湿润,汗流浃背的人一身清爽。他们欣喜若狂地拥出房门,争先恐后地邀风儿到家做客。
秋天,风到了中年,他既不是柔情万千的春风,也不是热情洋溢的夏风。秋天的风沉静和煦,他缓缓地在阳光和蓝天下悠然漫步,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敬佩,人们啧啧赞美秋天是金风送爽,他走进了自己生命最光辉的顶点!
冬天渐渐到来,风一天一天老了,他抵御不住严寒,在冰冷的空气中瑟瑟颤抖,气喘吁吁。衰老的风四处流浪,他不时气恼地推搡着屋门,摇晃着窗棂。人们置之不理。风在房檐下呜咽,终于有一天,他迎来了雪,雪静悄悄地落着,不动声色地掩盖大地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8.按短文内容填表。
季节 风的特点 人们的态度
春天 柔情万千 感激
季节 风的特点 人们的态度
夏天 热情洋溢
秋天 爱戴、赞美
冬天 衰老、暴躁
9.“每当风伤心悲泣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往事。”这一句是文中的一段话,联系短文内容,应放在( )。
A.第1自然段后 B.第2自然段后 C.第3自然段后 D.第4自然段后
10.“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冬天的风 的性情。
11.下面哪个问题是针对短文内容提出来的?( )
A.第5自然段中“气喘吁吁”意思是什么?
B.作者为什么用拟人的手法写四季风的特点?
C.人们为什么要感激春风?
D.你最喜欢哪个季节风的特点?理由是什么?
12.读了这篇短文后,请提出一个能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理解。
吃“肉”的植物
①没有爪牙的植物是怎样吃“肉”的呢?你别小看它们,植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套觅食办法。
②捕虫堇可以捕食蚊子、蚂蚁等小昆虫。捕虫堇是怎么引“虫”上钩的呢?它的叶片、花茎和花瓣背面有短短的腺毛,这些腺毛能分泌黏液,散发出诱感性的气味。当猎物被粘住挣扎时,叶片表面会分泌消化酶,将猎物溶解并吸收。有些捕虫堇在捕获猎物时还能卷曲叶片,加快消化速度。捕虫堇的叶片还能分泌杀菌物质,可以防止昆虫腐烂。
③有些植物不会主动出击,却会“请君入瓮”。比如猪笼草,它那酒瓶一样的捕虫笼,是捕食昆虫的工具。捕虫笼的“瓶盖”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一不小心就会滑落“瓶”内,被慢慢分解、吸收。
④捕蝇草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食虫植物。它的叶缘部位含有蜜腺,会发出甜蜜的气味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触碰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时,一左一右对称的贝壳形叶片就会马上合起来将昆虫夹住。状如睫毛的刺毛会紧紧相扣,交互咬合,防止昆虫脱逃。最多过个十几天,昆虫就会被消化殆尽。
⑤你或许会问,这些植物为什么会吃“肉”呢?因为它们大多生活在土壤贫瘠或者阴暗潮湿的地方,土壤里氮和磷的含量都很低。面对这样的处境,植物不得不另谋生路,来获得生存必需的营养物质。
13.联系上下文,文中“请君入瓮”的“瓮”指 ,“另谋生路”的意思是 。
14.关于第②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主要写了捕虫堇可以捕食蚊子、蚂蚁等小昆虫。
B.主要写了捕虫堇通过它的腺毛和叶片来捕食小昆虫。
C.主要写了捕虫堇的叶片能分泌杀菌物质,防止昆虫腐烂。
D.主要写了捕虫堇的腺毛能分泌黏液,散发出诱惑性的气味。
15.捕蝇草是怎样吃“肉”的呢?阅读第④段,完成思维导图。
16.联系短文的结尾,针对文章的写法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本届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为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坚持“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办赛原则。
材料二: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名为“潮涌”,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17.杭州亚第19届亚运会的目标是 ,办会理念是 。
18.会徽中能体现“办会理念”中“智能”部分的要素是( )。
A.钱塘江 B.赛道 C.互联网 D.太阳图形
19.在本届亚运会的举办地,除了可以观看精彩的体育竞技外,还可以欣赏到当地的什么景象呢?(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名为“潮涌”。
②杭州亚运会会徽是由主体图形构成的。
③整个会徽形象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现代文阅读理解。
千眼天珠”圆环阵
2023年9月,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顺利通过工艺测试。
这架巨型望远镜由313部直径6米的抛物面天线构成,所有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为1千米的圆环上,被当地居民称为“千眼天珠”。其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这颗“千眼天珠”的核心任务是实时监测太阳,通俗说就是盯着太阳看。太阳也会“打喷嚏”,而且威力还不小!它的“动作”很多,黑子、耀斑、太阳风……当发生日冕物质抛射时,太阳会喷出大量带电粒子,这些粒子一旦冲向地球,会造成严重影响。高铁、电网等可能会因为地磁扰动而瘫痪甚至被损毁,天上的卫星也可能受损。圆环阵上的抛物面天线就像向日葵一样,时刻追随着太阳的方向转动。它不但能监测太阳的各种爆发活动,还能监测太阳风暴进入行星际的过程,结合其他监测设备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等离子体到达地球的时间,为卫星、通信设施、电网等正常运行提供预警,保障各种设备的运行安全。
“千眼天珠”还有一个“副本”任务————探测宇宙中的脉冲星。脉冲星是宇宙中一种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可用于引力波探测、黑洞等相关研究。
下个阶段,这颗“千眼天珠”还将与“中国天眼”“中国复眼”雷达阵列等国家科技重器开展联合观测,在中国天文观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1.在阅读完文章后,小筑列出了他的问题清单。
①“千眼天珠”圆环阵是什么? ②这个圆环阵的功能是什么? ③“千眼天珠”的外观是什么样的? ④太阳“打喷嚏”是什么太阳活动? ⑤探测脉冲星的目的是什么? ⑥“中国天眼”“中国复眼”又是什么?
在回答了问题 之后,我们可以为这位天文新成员制作一张名片。
22.考官提问,请帮小筑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当太阳“打喷嚏”时,可能会对高铁、电网,甚至卫星造成损伤。
②有了“千眼天珠”,地球上的电网、通信设施就不会再发生危险。
23.画横线的句子将 比作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4.在为“嫦娥工程”“千眼天珠”叫好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些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结合(一)(二)两则文本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和玻璃杯
两只蚂蚁非常不幸地掉入玻璃杯中。刚开始,他俩慌慌张张地在杯底四处触探,想寻一个缝隙钻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觉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爬。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的路。然而,玻璃的表面实在是太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来。
他们揉了揉被摔疼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向上攀爬。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到杯口了,可惜最后几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哪一次都跌得重,比哪一次都跌得疼。
过了好半天,一只蚂蚁气喘吁吁地对另一只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会跌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只蚂蚁说:“刚才,咱们离胜利只差一步了。”说罢,他又开始重新攀爬。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他终于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玻璃的围墙。
隔着透明的墙壁,杯里的蚂蚁美慕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杯子外的蚂蚁回答:“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获得成功!”
25.第2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第3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C.表示列举次数的省略
D.表示引文的省略
26.细读短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中两只蚂蚁的性格特点。
留在杯子里的蚂蚁: ,爬出杯子的蚂蚁:
27.阅读短文时,你有什么疑惑?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你提出的问题。
28.读了短文后,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缩微图书
①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②缩微图书的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千克。
③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29.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缩微图书的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
30.短文中列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31.下列问题是某位同学读完短文后提出的,请你给它们归归类。(填序号)
①现在的书都有哪些品种?
②“缩微胶卷”是怎样的书?
③未来的书会是什么样的呢?
④我们现在所用的课本可以做成缩微图书吗?
对理解短文帮助不大: 帮助理解短文: 引人思考:
32.第①自然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一般”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什么是智能高铁?智能高铁是……新一代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
2.A;C;D
3.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4.智能高铁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哪些便利呢?
【答案】5.“嫦娥五号”发射成功;首次在月球发现新矿物
6.C
7.不可以去掉。“至少”强调了“神舟北极”提升的最小限度。删去“至少”后,句子意思变得绝对了,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答案】8.欣喜若狂;沉静和煦;置之不理
9.A
10.粗鲁、无理
11.C
12.人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风?
【答案】13.捕虫笼;植物面对恶劣的环境,不得不吃“肉”来获取营养
14.B
15.感应昆虫,叶片,夹住昆虫刺毛
16.文章结尾使用了自问自答的写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答案】17.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
18.C
19.B
20.正确;错误;正确
【答案】21.①②③;“千眼天珠”;313部直径6米的抛物面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为1千米的圆环上;实时监测太阳、探测宇宙中的脉冲星、与“中国天眼”等国家科技重器开展联合观测
22.正确;错误
23.抛物面天线;向日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抛物面天线时刻向太阳的方向转动这一特点。
24.这些科学技术不仅在我国天文观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神舟北极”让我们在地铁里拥有暖风,“气象卫星”为我们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答案】25.A;C
26.它比较胆小,面对困难容易失去信心,选择了放弃;它则表现出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重重困难依然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了成功
27.为什么蚂蚁要坚持不懈地尝试爬出玻璃杯,即使多次失败也不放弃?
28.读了短文后,我从中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不丧失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可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同时,也看到了勇气和坚持的重要性,它们是我们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重要品质。
【答案】29.列数字
30.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已经使用过,并且能够大大减小信息的体积,方便传递。
31.①;②;③④
32.“一般”一词不可以删去。因为“一般”表示的是大多数情况,而不是全部情况,如果删去就会让读者误以为所有缩微图书都缩到原书大小的1/48,这与事实不符。“一般”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