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15:5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闻鸡起舞
①祖逖(tì)是一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青年时期的祖逖,意识到自己知识十分匮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他广泛阅读各种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入皇都学习,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但祖逖认为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继续勤勉学习。
②后来,祖逖与刘琨都担任司州主簿。两个人住在一起,彼此意气相投,而且都胸怀大志,因此成为一对好朋友。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同时,他们两人还相互鼓励,振作精神,以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③有一天半夜,祖逖听到了公鸡的鸣叫声,便把一旁的刘琨叫醒,并对他说:“别人都说半夜听到鸡叫不吉利,我偏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来练剑如何?”刘琨听了,欣然同意。
④于是,每天鸡叫后,他们两人就起来练剑,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当时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仗。后来,祖逖被封为刺史,由此开始实现他报效国家、渡江北伐的壮志。刘琨也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
⑤公元313年,祖逖向晋元帝司马睿请求北伐。但是晋元帝惧怕北方的强敌,也担心北伐会导致朝廷内乱,于是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只给了他很少的粮食和兵马,让他自己招募士兵去北伐。祖逖毅然同意。当他北渡长江,行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祖逖热血涌动,于是拍击着船楫,豪气冲天地发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的敌人,收复失地,就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⑥他的满腔豪情壮志,感染了身边的将士。大家义愤填膺,斗志高昂,誓与祖逖共进退。由于祖逖纪律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渡江后,他得到各地百姓的响应,招募到了很多士兵。经过短短几年的整顿和准备,祖逖带领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1.【阅读方法】这篇短文约有800字,我一共用了   分钟读完。对于这篇短文的阅读方法和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读第①段,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祖逖是一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由此我知道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⑵我不知道第②段中“主簿”和第④段中“都督”的意思,但我不用回读,联系前后文可以知道它们都指的是官职。    
⑶第③~⑥段主要讲祖逖、刘琨、司马睿闻鸡起舞,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拳脚。   
2.【归纳概括】短文中的人物具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祖逖:忠心爱国、有勇有谋
B.刘琨:勤奋刻苦、坚持不懈
C.青年时期的祖逖:锐意进取、谦虚好学
D.晋元帝:思维缜密、远见卓识
3.【思考领悟】你觉得哪两句诗的意境与画横线的句子所体现的意境最相似?(  )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语言实践】闻鸡起舞的故事对你有哪些启发?请简要写下来。
现代文阅读理解。
地球是在膨胀还是在缩小?
①a.地球与周边太阳系一直是“礼尚往来”的关系。举例来说,在太空中四处穿梭的尘埃会不断以流星的形式轰击地球,而地球大气中的气体也会不断散逸到太空中。
②既然地球一直处在有亏有得的状态中,那么地球到底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呢?
③由于地球上的气体会散逸到太空中,地球——或者更准确地说,地球大气层是在不断收缩的,不过收缩得并不多。
④行星通过吸积过程形成,即太空尘埃不断相撞、逐渐累积成质量较大的天体。地球约45亿年前诞生之后,吸积仍在小规模继续,以流星和彗星的形式不断加入地球的质量中。
⑤但一旦行星形成后,另一个过程又会随之开始——大气会开始散逸,这一过程有点类似于蒸发。大气中的氧原子、氢原子和氨原子可以从太阳吸收足够的能量,然后从大气中逃逸出去。
⑥那这些过程会对地球整体质量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科学家只能做个大概的估测。
⑦目前只能进行理论研究,因为很难实时测得地球的质量,我们掌握的地球重量不够精确,无法看出地球质量是增是减。
⑧但通过观察流星的发生率,科学家估测,每年约有16500吨流星撞上地球、增添地球质量中,约合1.5座埃菲尔铁塔。b.与此同时,科学家又利用卫星数据估测出了大气遥逸的速率,约为82700吨,相当于7.5座埃菲尔铁塔。这意味着地球每年会损失大约66100吨的物质。虽然听上去很多,但从整个行星的尺度来看,这其实只是很小、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⑨科学家利用过去一百年间的大气逃逸估算量推算得出,损失的大气若无法得到补充,按每年损失6万吨大气来算,大约50亿年后,地球大气便会损失殆尽。
⑩e.不过,海洋活动以及火山喷发等过程都可以补充地球大气,因此实际可能要耗费约15.4万亿年,地球才会彻底失去所有大气。这个时间相当于宇宙寿命的100倍,更何况早在此之前,受太阳演化影响,地球就已变得不再宜居了(太阳预计在50亿年之后转化为红巨星)。所以从长期来看,大气逃逸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总之,我们在为地球的慷慨鼓掌叫好时,也大可以放下心来:地球体积的缩小不会对地球生命造成任何影响。
5.康康在阅读本文时发现文章标题采用了问句,这样的好处是(  )(多选)(A.引发读者思考 B.引出说明对象 C.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D.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带着这个问题读下去,他找到了答案,原来地球是在   。
6.新思维逻辑梳理本文结构完整,说明严密,细读文章内容,完成下列的思维导图。
7.阅读第⑥自然段的问题,说说这些过程对地球质量的影响是:   。原因是:   。
8.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使用的好处。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举例子 D.作比较
①a句    b句    c句   
②其中b句使用该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
9.阅读文章时,康康提出第⑧自然段加点词“很小、很小、很小”换成“其中”更合适,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睡眠达标时间
学段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睡眠达标时间 10小时 9小时 8小时
中小学生睡眠情况调查
学段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睡眠时间不达标情况 95.5% 90.8% 84.1%
平均睡眠时间 8.7小时 7.6小时 7.2小时
材料二:为什么睡眠时间不达标?(两则采访)
作业该不该“背锅”?
如果是晚睡,原因有哪些?调查显示,3%的学生选择了玩手机、看电视;13%的学生选择了作业比较多;35%的学生选择了看书;4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原因,包括自己拖拉、睡前兴奋等等。
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作业量表示可以接受,而且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但是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学校的作业有意见。
“我的孩子上一年级,回家虽然没有书面作业,但是还有一些手工作业,有时让我们忙到十二点。”一名家长告诉记者。“我的女儿上二年级,每天晚上我都得陪她一起背课文、做兴趣班作业等,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另一名家长告诉记者。
家长责任也很大
“我的爸妈睡得挺晚,有时候我们一家人十一点才睡,早上七点多起床。”在采访中,很多孩子提到了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可能不注意,就看电视到深夜,孩子也会陪着,一看就是两三点。”另一名家长坦言。
为此,相关专家学者建议,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应共同努力,保证中小学生达到规定的睡眠时间。
10.阅读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最长。
B.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的比例最大。
C.中小学生睡眠时间都不达标。
D.高中生平均睡眠最接近规定的时间。
11.读完材料二标题,我知道这则材料要讲   ,所以读的很快。
12.抓关键词句,下列对材料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业应该在学校就完成。
B.家长的作息也影响孩子睡眠时间。
C.学校不得布置手工作业。
D.作业多是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13.中小学生怎样才能达到规定的睡眠时间呢?请你结合材料提两条合理建议。
阅读《给予的故事》,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定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4.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濒临(bīn pín)    摇摇欲坠(zhuì zuì)    小心翼翼(yì jì)   
15.“他失望到了极点”是因为什么?
16.这个人面临的艰难抉择是什么?
17.这个人为什么决定照纸条上说的做?
18.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9.请你为这个故事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现代文阅读理解。
何小虎:火箭“心脏”的“雕刻师”
发动机被誉为火箭的“心脏”,何小虎的工作就是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涡轮泵和推力室相关零部组件进行机械加工,通过操控数控机床,“雕刻”这些部件的每个部位。对何小虎来说,“钻”,既是一种加工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态度。
“好车工一把刀。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从磨刀开始的。最初没有手感,一把看来精度要求并不高的刀具,我也要磨上三四个小时,有时候返工好几次,手上血泡都磨出来了。”何小虎说,上万个零件组成的火箭发动机,哪怕是微米级的差错都容不得。要成为好车工,苦练是唯一出路。在车间主任史勇及老师傅的眼里,属虎的何小虎真有一股“偏向虎山行”的“虎劲儿”。
在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过程中,有一项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公差仅为0.008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10。初期试加工合格率仅为20%,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交付周期。何小虎主动要求啃这块“硬骨头”。“那时候我就想,既然能设计出来,就肯定能生产出来。”何小虎信心满满。经过半个多月的资料查阅、摸索和试验,他提出了“设备稳定性”的加工概念,即准确掌握机床最理想的加工时间段,利用这个时间段进行精密加工。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加工方法,第一批次试加工合格率就达100%,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
凭着这股“虎劲儿”,何小虎在实践中攻克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独创“微小孔高效加工法”“异型零件高效找正法”“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有效提升了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喷注燃烧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如今,何小虎培养出的多名徒弟已经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他决心“穷尽一生,磨砺技能,以工匠之心,若行实干,实现智造梦”。
20.如果不懂“涡轮泵”“推力室”等词语,为了提高阅读速度,你应该怎么做?(  )
A.联系上下文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B.查工具书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C.上网查清楚,再接着读。
D.不影响阅读,不用管,接着读。
21.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提高阅读速度,画横线的句子的主要意思是   。
22.画双横线的句子列出了具体的数字,写出了   ,从而突出了何小虎   的特点。
23.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青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何小虎就是新时代好青年。根据短文,写一写他“好”的表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速度
【材料一】快速阅读也叫速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而有效地阅读。它的有效读速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率两个方面。比如:一分钟阅读了1000字,10道题答对了6道,那么有效读速就是600字/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逐字逐句地慢读,把“一目十行”这种高效的阅读方法与似懂非懂的“囫囵吞枣”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速读的一种误解。
【材料二】初学阅读者往往先用眼睛看到文字,再经过发音器官的默念,传到耳朵,然后由听觉中心传到大脑,最后由大脑去思索其意义。这样迂回的路线太长,不仅耗费精力,容易疲劳,还会影响理解和记忆的效果。速读只要求眼睛与大脑活动,要使眼睛看到文字、符号或图形,马上反映到大脑,立即产生反应,这就是“眼脑直映”。“眼脑直映”的路线比通常看书的路线要短得多,这样阅读的速度就快了。
【材料三】下图是五年级学生东东的有效读速成绩记录表。
24.读【材料一】可知,有效读速包括   和   。采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解释“有效读速”,这样写的好处是(  )。
A.生动形象 B.突出强调 C.具体准确 D.条理清楚
25.请你抓住关键语句,说说“眼脑直映”的原理是什么。
26.仔细观察东东的有效读速成绩记录表,可以发现东东有效读速成绩的总体趋势是(  )。
A.上升 B.下降 C.有升有降 D.先升后降
27.最近,东东很困惑:每次阅读测试,他都能快速读完文章,做完题目,可最终的成绩都不太理想。这是为什么?请你试着解答并给他提一些建议。(至少两点)
现代文阅读理解。
变色,落叶植物的防寒法宝
祁云枝
①当经过我们身边的秋风,一阵冷似一阵,我们会自觉地添加衣裳,这是一种本能。
②那么,没有脚不会移动、没有御寒服的植物们,面对秋风和接下来的“一场秋雨一场寒”,该如何应对?变色,是大部分落叶植物首先采取的御寒法宝。
③也可以说,当树叶开始变红、变橙或者变黄时,就是寒冷即将来临的预告,即所谓的“一叶知秋”。说起秋天的红叶,总也绕不开其代表红枫。
④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这样红?《山海经》中的传说很有意思,说黄帝在黎山上杀了蚩尤后,兵器因为染上了血,被黄帝丢弃后变成了红枫树。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秋山》一诗中,这样描述红枫:“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在杨大诗人的眼里,枫叶,因为偷偷喝了“天酒”而酩(mǐng)酊(dǐng)大醉,“脸颊”因此变得绯红。
⑤现在我们知道,染红枫叶的,既不是“酒”,也不是“血”,而是秋天本身——秋天的光照、越来越大的日夜温差,以及秋天的环境温度等。当然,秋天不仅仅只染红枫,还会为许许多多植物,涂抹出与其他季节里完全不同的“妆容”,也“渲染”出了一个植物大类——“秋色叶树种”。
⑥每种树叶里,都含有天然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等,但这些色素在叶子中含量的比例差别很大,叶片中哪种色素的比例占主导地位,叶子就呈现出那种颜色。
⑦春夏时分,大部分植物叶子中,叶绿素的含量占绝对优势,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含量远远低于叶绿素,因而,它们的“光辉”被叶绿素掩盖,叶片只会显现出主导色素的绿色。
⑧到了秋天,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光照变弱,这些对合成时需要较强光照和较高温度的叶绿素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当叶子中叶绿素的比例,降到低于叶子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比例后,叶片就显现出后者的黄色和橙色。
⑨可以这样说:秋天的绿叶转黄,只不过是植物叶子里色素的“轮流坐班”。可是,红色素却没有在整个春夏里排队等候,它是叶子在其衰老期里制造出来的。当叶子意识到自己快要离开枝头时,在高温、低温和干旱等季节的诱导下,竭尽全力制造出了红色素。
⑩树叶中几乎所有的红色素,都是花青素的产物。它们产生于细胞质中,并被运往细胞的空胞液泡。花青素开始是无色的,但在加入了糖分子和其他一些化学成分后,就产生了红色、栗色、紫色和蓝色。到了深秋时节,白天变短,天气变寒,叶子在白天制造的淀粉由于输送作用的减弱,到了晚上也不能完全变为葡萄糖从叶子输出。而此时,叶子内的水分逐渐减少,于是葡萄糖就滞留在叶子里,浓度越来越高。正是葡萄糖的增多和季节因素,“催生”了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种“变色龙”,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碱性液中呈蓝色。进入秋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会逐渐呈现酸性,在糖分子的作用下,花青素便让整个树叶显现出靓丽的“姹紫嫣红”。
28.快读默读文章第①——③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句子。
   是大部分落叶植物首先采取的御寒的法宝。
②说说“一叶知秋”具体指什么?
29.借助文章第⑦⑧段的时间关键词,概括枫叶变色的原因,完成下表。
时间关键词 显现出的颜色 变色原因
①    绿色 叶绿素的含量最多
②    黄色和橙色 ③   
30.文章第⑩段说花青素是一种“变色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硅藻泥说明书
状状家在景阳小区买了新房,准备装修,妈妈去买油漆时,销售员向她推荐硅藻泥代替油漆。请你帮她看看说明书吧。
【产品成分】硅藻泥主要成分是硅藻土,而硅藻土则是由硅藻演变而来的。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单细胞水生植物 (海藻)。硅藻生命周期结束后,沉积到水底,经过亿万年变化形成了硅藻矿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石,质地轻软、纳米级多孔,孔隙率达90%以上,为活性炭的5000倍。“泥”是硅藻泥的外观特征,加水搅拌后为泥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硅藻泥还具有泥巴的天然属性。
【产品性能】作为室内装修材料,硅藻泥具有天然环保、吸音降噪、净化甲醛、防火阻燃等特性。
【注意事项】①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
②本品属于水溶性饰面材料,不能用于直接受水浸淋的地方。
③天然原材料物理性状包括其颜色存在一定差别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产品质量。
④不宜在5℃以下环境中施工。切勿食用,避免进入眼睛。
31.【提取信息】说明书从   、   和   这三个方面介绍了硅藻泥。
32.【分析判断】根据说明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状状妈妈买来的硅藻泥,可以在任何地方放置。   
②硅藻泥本身具有黏性,不需要加入胶水等化学剂。   
③硅藻泥完工后,不要急着入住,等它自然晾干。   
33.【品析句子】“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这里面的“尽量”“一般”两个词语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4.【语言运用】传统的油漆正逐步被新型的硅藻泥代替,请你给硅藻泥写一句广告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5;正确;正确;错误
2.D
3.C
4.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应“及时当勉励”,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准备。
【答案】5.ABD;缩小
6.太空尘埃;流星和彗星;散逸氧原子、氢原子和氦原子
7.微乎其微虽然地球每年会损失一定量的物质,但从整个行星的尺度来看,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此外,海洋活动以及火山喷发等过程都可以补充地球大气,因此大气逃逸不会对地球生命造成长期影响
8.C;BD;B;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大气逃逸的速率。
9.我认为不合适,“很小、很小、很小”表示程度很深,非常小,而“其中”不能体现出这个意思,“很小、很小、很小”起到限制修饰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10.C
11.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的原因
12.B
13.①学生要尽量在学校时就做一些作业,在家时奉行“先做作业再玩”的原则;②家长要以身作则,为自己及孩子制定良好的作息计划;③学校要尽量减少布置一些重复、无意义的作业,要筛选一些精而优的作业,给学生多一点休息时间。
【答案】14.bīn;zhuì;yì
15.他在屋前发现了一个吸水器,用力抽水却滴水全无。
16.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17.他思索再三,觉得应该相信纸条上的话,而且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敢于冒险,相信他人,有时候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19.《给予的故事》或《一壶水的抉择》等。
【答案】20.D
21.何小虎对工作要求高
22.何小虎想出的新方法合格率高、生产效率高;善于钻研、特别能攻关
23.航天事业发展“智造梦”;主动接下艰巨的任务;苦练技能;决心穷尽一生苦行实干
【答案】24.阅读速度;理解率;C
25.速读只要求眼睛与大脑活动,要使眼睛看到文字、符号或图形,马上反映到大脑,立即产生反应,这就是“眼脑直映”。
26.A
27.真正的速读,不仅要阅读速度快,还要边读边理解。建议:①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做题时集中注意力;②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捕捉有用信息。
【答案】28.①变色;②当树叶开始变红、变橙或者变黄时,就预告着寒冷即将到来。
29.春夏时分;到了秋天;叶绿素的比例低于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比
30.变色龙可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花青素的灵活多变,它既可以在酸性液中呈红色,又能在碱性液中呈蓝色,让树叶的颜色在不同的季节里变化多样。
【答案】31.产品成分;产品性能;注意事项
32.错误;正确;正确
33.不能,“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而“一般”表示通常的意思,加了这两个词语,表达更加严谨。
34.硅藻泥,给您一个会呼吸的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