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斗争环境异常残酷。为了便于抗日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中国共产党根据以往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领导广大平原地区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
材料二:
冉庄地道战遗址
著名景点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门票价格 免费
开放时间 09:00-16:30(每周一闭馆) 景点级别 AAA
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 修建时间 1959年
交通信息 乘车:自保定客运中心站乘坐保定—阳城、保定—李庄、保定—北段庄班车到冉庄(票价10元)
自驾:从北京方向来走京港澳高速,清苑区路口下道南行3千米,再右转驶入通往冉庄的县级旅游专线公路;从石家庄方向来走107国道或京港澳高速,至望都下道,走省级旅游线向东行20千米
1.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位于 ,修建时间是 。
2.家住北京的成成一家想自驾游去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成成一家可以在周一到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参观。
②成成一家可以走京港澳高速,在清苑区路口下道南行3千米,然后右转驶入通往冉庄的县级旅游专线公路。
③来到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成成的父母需要买成人票,成成是小学生可以半票进入。
3.如果你是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的小导游,请你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为游客简单介绍一下地道战的背景。
何小虎:火箭“心脏”的“雕刻师”
①发动机被誉为火箭的“心脏”,何小虎的工作就是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涡轮泵和推力室相关零部组件进行机械加工,通过操控数控机床,“雕刻”这些部件的每个部位,对何小虎来说,“钻”,既是一种加工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态度。
②“好车工一把刀。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从磨刀开始的。最初没有手感,一把看来精度要求并不高的刀具,我也要磨上三四个小时,有时候返工好几次,手上血泡都磨出来了。”何小虎说,上万个零件组成的火箭发动机,哪怕是微米级的差错都容不得。要成为好车工,苦练是唯一出路。
③在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项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公差仅为0.008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10。初期试加工合格率仅为20%,严重制约了产品的交付周期。何小虎主动要求啃这块“硬骨头”。“那时候我就想,既然能设计出来,就肯定能生产出来。”何小虎信心满满。
④经过半个多月的试验、摸索、查阅资料,他提出了“设备稳定性”的加工概念,即准确掌握机床最理想的加工时间段,利用这个时间段进行精密加工。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加工方法,第一批次试加工时合格率就达100%,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
⑤凭着这股“虎劲儿”,何小虎在实践中攻克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独创“微小孔高效加工法”“异型零件高效找正法”,保证了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燃烧喷注系统的稳定性。
⑥如今,何小虎培养出的20多名徒弟已经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他决心“穷尽一生,磨砺技能,以工匠之心,苦干实干,实现智造梦”。
(有删改)
4.“涡轮泵”“推力室”等词语我不懂,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应该怎么做?( )
A.联系上下文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B.查工具书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C.上网查清楚,再接着读。
D.不影响阅读,不用管,接着读。
5.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提高阅读速度,画横线的句子的主要意思是 。
6.结合全文及“工匠”的注释,说说你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工匠:一个人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其为工匠。
7.【新角度】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你认为何小虎是新时代好青年吗?填一填。
8.相信同学们也想像何小虎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那么,我们就需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好好学习。写出一个本单元所学名句,提醒自己珍惜时间。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傲骨红梅
佚 名
①1949年的11月14日,重庆已然入冬,寒风的料峭让渣滓洞监狱更加阴森,特务叫嚷着跑向女牢房:“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转移!”昏暗的牢房里,一个遍体鳞伤的瘦小女子,转头看着门卫,她知道,她最后的时刻到了。她叫江竹筠,或者我们应该称呼她“江姐”。
②1948年,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江姐与丈夫彭咏梧坚守着危机四伏的潜伏工作。然而,因为叛徒的告密,丈夫彭咏梧牺牲了。江姐将不满两岁的儿子安置在战友家中,只身前往重庆继续斗争。临别前,她抱着幼子放声大哭,但是,她知道自己必须离开。
③1948年6月14日,同样是因为叛徒告密,江姐被捕入狱。为了获取组织的名单,在漫长的500多天里,特务们对她用遍了所有的刑具。她一次次昂首挺胸地走进审讯室,又一次次血肉模糊地被抬出来。虽然饱受酷刑,她依旧骨硬如钢铁。就这样,江姐用坚强让300多位难友在狱中燃起了继续斗争的火焰。
④此刻,江姐从破旧的枕下拿出珍藏的照片,吻了吻儿子稚嫩的脸,把它放在最贴近心脏的地方,昂首跨出牢门。她不忘回头微笑着同难友们挥手,告别。
⑤刑场上,江姐迎风挺立着,她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也即将迎来解放。随着一声声枪响,荒野里,绽开了一片火红的梅花。花开的瞬间,她仿佛看见了久违的丈夫迎面走来,她骄傲地对丈夫说:“我们的理想已经实现了。我们现在的苦难一定会化成后代的幸福。他们会替我们享受美好,守护和平,就像我和你,守护着共同的信仰。”
(选自《闪亮的坐标》,有删改)
9.【阅读要素】这篇短文有500多个字,我们阅读需要用2~3分钟。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先根据标题提出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10.【思维导图】请用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概括出选文围绕“江姐”描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
11.【思维导图】品读几个场景中描写江姐的细节,感受人物品质。
12.【创意表达】关押江姐等革命志士的渣滓洞监狱现位于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如果你带着外地的朋友来到这里缅怀先烈,看到这座烈士群雕,你会如何向朋友介绍呢?
看,这就是牺牲在集中营的烈士代表!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接 潮(节选)
马永娟
①渔船归来,只要有人喊一声“接潮喽”,无论是谁家的船,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自觉地拿着抬筐、扁担,挑的挑,抬的抬,帮忙卸货。远洋捕捞的“黄花船”“远洋船”吨位大,马力也大,作业方式是两艘渔船对船拖网。每年早春到长江口和东海舟山群岛捕黄花鱼,秋季到渤海捕对虾和小乌子。春秋时节,各地渔民都到海州湾捕杂鱼,远洋作业,要抢鱼汛。每捕到鱼就到附近鱼行或海上收鲜船销售。清明离家,直到秋后才能归来。
②远洋船出海时,村里人会自发集中在岸边,为远行的渔船送行。上百艘渔船鱼贯驶出港湾,机器轰鸣,红旗猎猎,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海,船尾拖曳出无数道白浪,形成蔚为壮观的场景。
③若是在海上大获丰收,尤其是在海上遭了风险,劫后余生又获丰收而归的,离岸好几里就在桅杆上打起得胜旗,叫作“得胜回朝(潮)”。船员逢凶化吉与家人团聚,心里高兴,左邻右舍也跟着高兴。大家自发涌上码头,敲锣打鼓欢迎船员们胜利归来。有时候,船还有半里远,岸上的小伙子就急不可待地跳下海,凫水过去迎接。对这样的接船人,船上人要请他吃糕、喝糖茶。接船人和船上的人一同上岸,算是最隆重的“接潮”了。
④当一艘艘载满鱼虾的船靠岸,守候多时的小贩们蜂拥而上,女人们放下手里的梭子,玩耍的孩子也奔过来帮忙。满天晚霞在辽阔的海面洒下片片粼光,千万条鱼儿在海面跳跃,不时有三两只滑行的海鸥,落在船头觅食。蒲扇样的鲳鱼、纺锤样的墨鱼,还有金光闪闪的大黄鱼,蟹子、虾婆婆、带鱼、黄鲫鱼,一筐一筐地抬下船,就连码头边的礁石缝里也有掉落的鱼。眼皮活络的孩子钻下去,在石缝里捡拾,没有一大篮也有一小桶。岸上的鲜货或过磅卖掉,或拿回家,或送邻居亲友,人声喧哗,一片繁忙。 (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第8期,有删改)
13.【阅读要素】看到标题,我产生疑问: ?带着这个问题读短文,我对短文内容理解得更快了,阅读的速度也快了。
14.我用连词成句的方法读了本文,共用了 分钟。我了解到“接潮”是指 (多选)
A.渔船归来,人们自发涌上码头,敲锣打鼓欢迎船员们。
B.载满鱼虾的船靠岸,人们自觉地拿着抬筐、扁担,挑的挑,抬的抬,帮忙卸货。
C.修船修房,乡邻主动上门,忙完各自回家。
D.海水涨潮了,乡邻都去观看。
15.【思维导图】阅读第②—④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到了哪些画面,完成思维导图。
16.【情境化命题】短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乡亲们怎样的精神品质呢?请完成对话。
17.下列描述与短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春秋时节,各地渔民都到海州湾捕杂鱼,春分离家,直到秋后才能归来。
B.最隆重的“接潮”,是岸上的小伙子在船还有半里远就跳下海,凫水过去迎接渔船。
C.渔船归来,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自觉地去迎接。
D.渔民们每年早春到长江口和东海舟山群岛捕黄花鱼,秋季到渤海捕对虾和小乌子。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
[美国]罗伯特·E.威尔斯/著于姝/译
①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②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 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③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二)海中变色龙(节选)
丁剑玲
①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它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幕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际,逃之夭夭。
②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章鱼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醒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直至把它缠死或毒死。
(选自《经典科学故事》,有删改)
18.【阅读要素】借助关键句把握选文内容,能够提高我们阅读的速度。
篇 目 自然段 关键句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节选) ① ⑴
② ⑵
③ ⑶
《海中变色龙》(节选) ② ⑷
19.【情境化命题】同学们发现阅读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品析,并对选文内容进行了讨论。请你完成对话。
选文(一)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 ”具体介绍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是的,作者还将“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与“ ”作比较,生动地说明了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之 。
20.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两篇选文,完成表格。
篇 目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 《海中变色龙》(节选)
思想感情 对速度和科技的敬畏 ①
主要说明方法 作假设、列数据、作比较 ②
写作意图 ③ 介绍章鱼的防御机制和生存策略
语言风格 科学术语较多,善用假设 ④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
③我们看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些撑篙的人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所以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鱼鹰栖在木架上,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远远地听见嘣嘣嘣嘣的响声,那是在修船、造船。嘣嘣的声音是斧头往船板上敲钉。船体是空的,所以声音传得很远。待修的船翻扣过来,底朝上。这只船辛苦 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一只新船造好了,过两天就要下水了,看看崭新的船,叫人心里高兴一生活是充满希望的。
⑥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⑦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
⑧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人间草木》,有删改)
21.【阅读要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选文,以下方法不可取的是( )
A.看到文章标题,我产生了疑问:汪曾祺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带着这个问题读,我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快,阅读的速度也快了。
B.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欻”字我不认识,但不影响我理解内容,我就没有管它,继续往下读。
C.“鱼鹰打鱼”的场景太吸引人了,我忍不住反复读了好几遍。
D.读到第⑤自然段的开头,我就大致猜到这个自然段是讲如何修船、造船的。
22.【思维导图】结合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3.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河里的撑篙人用脚一步一步走出船的水程,是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毅。
B.打鱼人打到大鱼时很冷静,是因为大鱼很容易被打到,他们习以为常。
C.黄昏时,湖上的天空渐变成紫色,是那样绚丽梦幻,让人沉醉。
D.船上的女人呼喊孩子回家吃饭,流露出浓浓的温情,增加了运河的人情味。
24.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联系这篇文章,你觉得生活在这样的水乡中的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仿照示例写一写。
例: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发现了那么多寻常又动人的场景,他用文字向我们展现了水乡生活的美好。
25.【链接教材】本文和《搭石》都是对故乡风物的诗意描绘,请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完成对话。
小语:我发现两篇文章的内容不同:《我的家乡》主要写 ,描绘的是 ,如 等;《搭石》主要围绕搭石写 。
小文:我发现这两篇文章表达的情感不同:《我的家乡》表达的是 ,而《搭石》表达的是 。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佚名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批注1]楚王也太气人了,后面肯定有反转,赶紧接着往下阅读。
楚王见了晏子,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能遮住天;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我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被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赔着笑。
[批注2]这句话是三个并列分句,句式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快速扫过。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批注3]晏子真是太棒了!不畏强暴、博学多才……
从此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根据《晏子春秋》相关内容改编)
26.【阅读要素】请你快速默读文章,将文中楚王三次刁难晏子的过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起 因 齐国派大夫晏子访问楚国。
经 过 楚王趁机三次侮辱晏子。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都被晏子机智反击。
结 果 从此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7.小苏认为画横线的句子非常精彩,但是又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请你从以下角度帮他分析。
①修辞手法角度:
②语言描写角度:这句话的巧妙之处在于三个分句拆开,每个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请参照示例将其他两个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示例: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能遮住天——张袂成阴
28.批注3中对晏子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部分概括,请你再次快速浏览文章中有关晏子的内容,对晏子的形象进行补充。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走进中国科学技术馆
【材料一】
①中国科学技术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亚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建筑面积达10.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58年,国家开始筹建“中央科学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技术馆前身。1984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馆一期工程破土动工。二期工程新展厅于1999年9月17日如期竣工,于2000年4月29日正式对社会开放。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举行奠基典礼。目前我们看到的新馆,整体是一个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解锁”“探秘”之意,于2009年9月16日正式开放。
③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设有“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科学乐园”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以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四维)影院四个特效影院。新馆以科学教育为主要功能,力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
④暑往寒来,中国科学技术馆已走过快四十年的历程。开馆以来,它常年对观众开放,为公众构建了一个科学的乐园。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科学,探索奥秘。
(选自“中国科学技术馆”官网,有删改)
【材料二】
参观指南
主要场馆 主要展览内容 参观规定
主题展厅 华夏之光 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技成就等 适合3~8周岁儿童,家长必主题展厅须陪同儿童参观。
探索与发现 近代以来在基础科学领域的探索与发现成果
科技与生活 现代科技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挑战与未来 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以及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等
科学乐园 身边的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中的科技应用,体验前沿科技和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间
特效影院 利用现代电影科技手段,使观众体验各类影视领略科技与自然之美 ⑴球幕、动感、4D影院不适宜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及婴幼儿观看。 ⑵动感影院谢绝1.2米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老人和孕妇入场。 ⑶4D影院谢绝孕妇入场。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馆相关材料改编)
29.结合材料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第①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位置和规模。
⑵第③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四大特色展厅。
⑶奥林匹克公园是中国科学技术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⑷中国科学技术馆只体现了“绿色奥运”的重要理念。
30.结合材料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方框内。
A.新馆举行奠基典礼
B.二期工程新展厅如期竣工
C.1984年11月
D.2000年4月29日
31.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好处是 。
32.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成开放至今已经四十年。
B.从中国科学技术馆一期动工算起,至今已经快四十年了。
C.中国科学技术馆已走过了整整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D.中国科学技术馆建馆才四十年。
33.寒假中,小苏要和妈妈、妹妹一起去中国科学技术馆参观。请你为小苏一家推荐参观的场馆与参观内容。
我真想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还想看看科技是怎样在现代生活中应用。 我上一年级了,今年7岁。我对神秘的宇宙充满好奇!
我是小苏,五年级的学生,身高1.5米,听说中国科学技术馆的特效影院很有特色,我真想去看看!
推荐要求:①能够满足每个人的需求;②遵守场馆的参观规定:③写出推荐参观的场馆与参观内容。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1959年
2.错误;正确;错误
3.1942年,中国共产党根据以往的斗争经验,带领广大平原地区军民开展地道战来对抗日军。
【答案】4.D
5.何小虎对工作要求极高
6.何小虎决心用一生的时间,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能,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生产研制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最终实现“智造”的梦想。
7.航天事业发展“智造梦”;主动接受艰苦任务;苦练技能;决心穷尽一生苦干实干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答案】9.本文为什么以“傲骨红梅”为题
10.1949年的11月14|日,特务让江姐转移(实际上是暗杀),江姐昂首跨出牢门同难友们挥手,告别。1948年6月|14|日,因为叛徒告密,江姐被捕入狱,敌人对她用尽了酷刑。刑场上,江姐迎风挺立着,她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也即将迎来解放,她视死如归。
11.为了革命舍小家顾大家;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信仰坚定
12.群雕的主题叫“浩气长存”。经过艺术的表现,群雕烈士们的形象既伟岸又平凡质朴,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雕塑有四个面,展示了先烈们不同的英雄形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正面,其主题是宁死不屈,着重体现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他们手托最先倒下的勇士身躯,悲痛万分,死者的圣洁与生者的悲愤形成了有力的对比。这一艺术力度,迸发出震撼苍天的浩然正气。
【答案】13.“接潮”是怎么回事
14.5;AB
15.接船员归来;凫水过去迎接;接海货
16.接潮;只要有人喊一声“接潮喽”,无论是谁家的船,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自觉地帮忙卸货,挑的挑,抬的抬|团结互助的精神
17.A
【答案】18.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章鱼非常警觉。
19.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声速;快
20.对章鱼应变能力的赞叹;打比方、举例子;强调科技的进步;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答案】21.C
22.看撑篙的人如何撑篙行船;看打鱼人利用鱼鹰捕鳜鱼;到西堤欣赏西湖美景;闻船家炊烟的香味
23.B
24.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平和恬淡、对家乡饱含深情的人。因为就连渔船上渔家烧饭的味道以及女人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他都记忆犹新,描写得细致又温馨。
25.作者在家乡看到的不同风物家乡的美丽和特色;看船、看打鱼、看西湖;闻船上炊烟香味;家乡的人们摆搭石、走搭石、有谦有让过搭石等生活画面;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乡亲们互助互爱、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情感
【答案】26.让晏子钻狗洞;嘲笑齐国无可用之人;嘲笑齐国人偷盗,没出息
27.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齐国国都人数之多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富有画面感,从而引发读者想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挥汗成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摩肩接踵。
28.晏子勇敢机智、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能言善辩、不卑不亢、沉着冷静。
【答案】29.正确;错误;错误;错误
30.C;B;D;A
31.打比方;形象地写出了新馆的外观特点,新馆的外观就像鲁班锁和魔方。
32.B
33.推荐妹妹在妈妈的陪同下,去“科学乐园”展厅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间。推荐妈妈去“华夏之光”展厅,看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再去“科技与生活”展厅看现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推荐小苏去特效影院,体验各类影视特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