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精讲练习题
1.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某一次测量时,小华同学观察到接在待测电阻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2A,则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2.在一段导体两加上0.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4A,若使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Ω。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Ω,R2=10Ω,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可能值在_____A到_____A之间。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电流表A的示数为1A,且将R2和R3对换位置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则电源电压为_____V。
5.有R1与R2两电阻,串联时电压之比是1:2,电流之比是______;当两电阻并联时,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_____,电压之比_____。
6.台湾专门发展一项军事科研课题,号称“石墨炸弹”计划,该计划可使供电设备_____,从而使对方的供电系统瘫痪。
7.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关系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R1、R2的大小关系为( )
A.R1>R2
B.R1<R2
C.R1=R2
D.不能确定
8.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UAB>UBC,IAB<IBC
B.UAB<UBC,IAB=IBC
C.UAB>UBC,IAB=IBC
D.UAB=UBC,IAB<IBC
9.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Ω
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
D.B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11.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做电学实验时,出现一处电路故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R1短路
B.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R2断路
C.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R1断路
D.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R2短路
12.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有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以及灯泡亮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灯泡变暗
B.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读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变小,灯泡变暗
D.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变大,灯泡变亮
13.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如图所示电路的连接,要求满足闭合开关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1)小灯泡变亮,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有示数且保持不变;(2)导线不能交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4.现有一个可以显示通过自身电流的电阻器Rg,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mA,阻值约为几百欧。另外还提供以下器材:量程为0~10V的电压表,阻值为7500Ω的定值电阻R0、电压可调的电源、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为了测出这一电阻器Rg的阻值,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两个电路:
(1)你认为应选用____电路(填“甲”或“乙”);
(2)选用了正确的电路后,得到下表中的四组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U-I图象。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U/V
Rg显示电流I/mA
1
2.0
0.25
2
4.0
0.50
3
6.0
0.76
4
8.0
0.99
15.在学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关系”的时候,小强和小刚利用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A”),两个定值电阻(10Ω和5Ω)、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等器材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允许交叉且电流表的量程选取要适当)。
(2)请你根据电路图分析: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填“A”或“B”)端。
(3)下表是小强和小刚在这次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请你根据他们测量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R1=5Ω R2=10Ω
序号
1
2
3
电压U(A)
1.5
2.4
3
电流I(A)
0.1
0.16
0.2
(4)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下面哪一种情况?____(只填字母序号即可)。
A.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B.只有R1被短路
C.只有R2被短路
D.电压表的某一个接线柱接触不良
(5)在这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
16.在学校举行的物理创新大赛上,小明和小红所在的科技小组分别设计了一种测量托盘所受压力的压力测量仪,如图甲、乙所示。两装置中所用的器材与规格完全相同,压力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1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R2为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lA"。金属指针OP可在金属杆AB上滑动,且与它接触良好,金属指针和金属杆电阻忽略不计。M为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它缩短的长度与其所受的压力大小成正比。当托盘所受压力为零时,P恰好位于R2的最上端;当托盘所受压力为50N时,P恰好位于R2的最下端,此时弹簧的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
(1)甲装置中,当P位于R2的最下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电源电压是多少?
(2)甲装置中,压力25N的刻度位置标在电压表表盘多少伏的刻度线上?
(3)在甲、乙两种装置中,两压力表的刻度特点有何不同?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2.2 10
2. 0.6 5
3. 0.16 0.2(或0.2 0.16)
4. 7
5. 1:1 2:1 1:1
6.短路
7. B
8. C
9. B
10. D
11. D
12. C
13.如图所示
14.(1)乙
(2)如图所示
(3)500
15.(1)如图所示
(2)A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4)D
(5)改变R1和R2两端的电压(或“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6.
课件13张PPT。新课教学欧姆定律
I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流。
U—表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你会了吗?欧姆定律表达式: 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2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R=32Ω I=?U=36V已知:应用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解题步骤:(1)画电路图(3)求解IU=36VR=32Ω求:I答:车床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13A.解:I=.UR36V32Ω =≈1.13A应用2:已知电阻、电流,求电压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已知:R=20Ω, 求:解:UU=IR=0.6A×20Ω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2V。=12V答:R=20ΩAR′I=0.6AI=0.6A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1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应用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AVU=220V, I=0.18AR=?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为1222Ω=1222Ω2.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已知:已知:U1=5V,I1=0.5A求:R=?解:U2=20V,R=10 Ω解:求:I2=?二、欧姆定律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2.公式:3.变换公式:U=IR4、注意事项:
(1)公式中的单位;
(2)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要一一对应;
(必须对应于同一段电路)
(3)根据
不能说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这个式子只表明电阻 R 等于 U与 I 的比值。
5、 “伏安法” 测 电阻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原理:电路图三、课堂练习1.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160.5A162.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41553.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闭合开关S后,V2的示数为5V,若电阻R1的阻值为12Ω,求R2的阻值是多少?V1V2R1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