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八 仙 过 海
一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对众仙说:“都说蓬菜、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 ”众仙齐声附和,并约定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
八仙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法宝。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扔到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扇子上,优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清婉动人的何仙姑紧随其后,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众仙谁也不甘落后。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
八仙遨游,海面顿时巨浪滔天,这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 东海龙王怒不可遏,率兵出来干涉。八仙据理力争,与之抗辩,东海龙王命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众仙大怒,各显神通。酣战之际,恰巧南海观音从此处经过,便喝住双方。一番调解后,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乘坐龙舟,乘风破浪,遨游而去。
1. 给故事配上图片,借助图片可以详细复述故事。按故事发展顺序排列下列图片。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根据短文内容,在横线上补充两位神仙的法宝。
汉钟离: 吕洞宾:宝剑 曹国舅:玉板 韩湘子:横笛
何仙姑: 张果老:毛驴 蓝采和:花篮 铁拐李:葫芦
②用波浪线画出汉钟离和何仙姑两位神仙使用法宝过海的句子,并从其他六位神仙中任选一位,结合他使用的法宝,展开合理的想象仿写一段话。
3.要想把故事讲得更精彩、更生动,可以来点儿小创作,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合理补充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的热闹场景
B.合理补充众仙大怒,各显神通,上前厮杀的情景
C.展开想象,再加一仙,使渡海时和激战时的情节更丰满
D.以汉钟离的口吻讲述故事的具体情况
读一读民间故事选段,完成练习。
故事一:很久以前,有一个穷苦的老寡妇。她有一个好看的女儿……
金乌鸦看到这个让它吃了米的小女孩来了,就说:“噢,你来了,请上来吧。可是,我得先给你放下扶梯。你要金梯子、银梯子,还是铜梯子呢 ”
“我不过是一个穷女孩子。”女孩儿回答说,“我只要铜梯子就行啦。”金乌鸦听完,竟然放下了金梯子,这使她很惊奇。小女孩儿就爬上梯子,走进那小金屋子里。
“你一定得和我一块儿吃晚饭。”金乌鸦邀请她,接着又说,“可是,你是要用金碟子、银碟子,还是铜碟子来盛食物呢 ”
故事二:从前,有个小牧羊人……
小牧羊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有一座桥,他远远地就看见桥上的一个核桃壳里坐着一个小女孩儿,她在微风里荡来荡去。小牧羊人连忙走上前,很有礼貌地问小女孩:“你好啊,我现在正在寻找藏在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里的小美女巴尔加利娜,你知道她在哪里吗 ”
小女孩觉得他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于是她就回答道:“我不知道你说的那个小美女在哪里,但是我这里有一块石头送给你,希望在你寻找她的路上可以帮到你。”小牧羊人虔诚地接过了石头,对小女孩说:“非常感谢你!”于是他继续踏上了寻找巴尔加利娜的路。
不久以后,小牧羊人又来到了一座桥上,他看到有个小女孩儿正坐在鸡蛋壳里,于是他连忙走到小女孩面前,很有礼貌地问道:“我正在寻找藏在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里面的美丽的小女孩巴尔加利娜,请问你可以告诉我她在哪里吗 ”
4.读一读,感悟人物品质。
故事一中的女孩是个 的人,故事二中的小牧羊人是个 的人。
5.议一议,发现故事特点。
A.民间故事的主人公通常会有好的结局
B.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又充满幻想
C.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生活中的普通劳动者
D.便于口耳相传,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争做民间故事传承人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苏东坡还债
佚 名
①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有一天坐堂①,一个穿戴华丽的商人呈上一张状子。苏轼接过一看,上写:“原告人吴小一,状告张二欠钱不还一事。”他便问吴小一道:“张二欠你什么钱 ”
②吴小一回答说:“他去年春天借了小人绫绢钱二万,欠条上写明三个月内归还,至今已满一年,分文未还,恳请相公做主追还。”
③苏轼命差役马上把张二传来审问。不多时,张二被带到。苏轼一看,原来是一个面容瘦削、衣衫褴褛②的老头,不觉动了怜悯③之心。他和颜悦色地问道:“吴小一状告你欠他绫绢钱二万,可有此事 ”
④张二恭谨地回答说:“欠他二万是真。”
⑤苏轼又问道:“既然是真,为何过期很久,仍未还钱 ”
⑥张二面现愁苦之色,低声答道:“并非小人有意赖账,实是无力偿债。”
⑦苏轼接着问道:“既知无力偿还,为何要去借债 ”
⑧张二说:“小人借他绫绢钱,原是为了做扇子生意。谁知扇子做好,今春偏遇连雨天寒,一时无法卖出,故此拖欠至今。”
⑨苏轼见他说话老实,人又可怜,越发动了怜悯之心。他和蔼(ǎi)地说:“既然有扇子可作抵押,你马上回家取些扇子来,我自有办法帮你还债。”
⑩张二听说官长有办法帮自己还债,又是高兴又是疑惑。高兴的是,通判乃朝廷命官,绝无戏言,还债定然有望;疑惑的是,如今天冷扇难卖出,用扇抵债吴小一绝不会答应,这桩公案又如何了结呢 一时顾不得细想。他急忙回家去,把最好的扇子取了一筐,扛在肩上,气喘吁吁地赶回公堂。
苏轼叫差役当堂打开,选了四十把白团夹绢扇子放在桌边。然后他举起判笔,一柄一柄地写字作画。他来杭州不久,游西湖时曾写了一首有名的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 ____。”
这时,他把这首诗也抄在一些扇子上。有的写草字,有的用行书。另外的扇子,或画几株枯树,或绘一片竹石。每柄扇子都有“眉州苏轼”的落款。他笔不停挥,恰如流水行云。不多时,四十柄白团夹绢扇子全部写完。他把判笔一掷,然后站起身来,吩咐张二道:“快领去发卖,偿还吴小一的绫绢钱。”
张二这时才明白过来苏轼如何帮他还债。他喜之不尽,连忙跪下磕头。他从桌上抱起四十柄扇子,千恩万谢而去。吴小一见有官长做主,自回家去,等候张二来还钱。
张二抱扇回家,恰逢久雨初晴,暖日驱寒,正宜卖扇。他马上开门营业。那苏轼本是当时天下皆知的大文豪、大诗人,又是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ú)齐名的大书法家,绘画也很有名。 因此,张二的绢扇刚刚摆出,那些闻知苏轼通判写扇消息的人们,纷纷登门买扇,顷刻,他就卖了三十九柄,只剩下最后一柄,留在家中,作为传家之宝,以志苏大人救助之德。那些来迟了的人,没有买到有苏轼落款的绢扇,个个懊恼而去。
张二卖扇,一下得了三万九千钱,除还清吴小一的欠债外,余下的一万九千钱,又做了许多扇子卖钱。他愁眉尽扫,喜逐颜开,逢人便夸赞苏轼通判救助之德。苏轼代人写扇还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杭州城,百姓都赞扬苏轼是关心民情、断案公平的好官。
【注释】①坐堂:旧时指官吏在公堂上审理案件。②衣衫褴褛:指衣服破烂。③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6.请把文中诗句补充完整。
7.文中围绕“苏东坡还债”写了哪些事情 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空白处填写完整。
吴小一状告张二→ →扇子售卖一空,张二还清欠款→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苏轼为何会提笔作画帮助被状告的张二。
9.文中的加点字“纷纷”有何义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因此,张二的绢扇刚刚摆出,那些闻知苏轼通判写扇消息的人们,纷纷登门买扇,顷刻,他就卖了三十九柄,只剩下最后一柄,留在家中,作为传家之宝,以志苏大人救助之德。
10.阅读文章,选出下面对苏轼描述准确的选项,并说明理由。
A.怜悯之心 B.关心民情 C.洁身自好 D.勤劳肯干 E.断案公平
选择: 理由:
一幅壮锦
①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壮族老阿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阿妈织壮锦的手艺远近闻名,她织的小花小草、鸟兽鱼虫,看起来活生生的,十分传神。一天,老阿妈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喜欢极了,决定把画上那美丽的景象织成一幅壮锦。
②老阿妈不分昼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晴都熏坏了。眼泪淌到壮锦上,老阿妈就在上面织出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壮锦上,老阿妈就在上面织出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阿妈仲了仲腰,擦着熬红的眼睛,咧开嘴巴笑了,笑得好开心。
③忽然,一阵大风从西边刮过来,把壮锦卷出大门,卷上天空,朝东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④老阿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⑤大儿子走了两个月没有回来。老阿妈又叫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去了两个月也没有回来。原来他们在一个大山口那里听到一位老奶奶说的寻找壮锦的困难,被吓倒了,同时又得到老奶奶给的一盒金子,就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⑥老阿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⑦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⑧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阿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便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就马上把壮锦还给他。
⑨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便把自己的模样也织到了壮锦上。
⑩三儿子回到家里,老阿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老阿妈的眼睛都照亮了。她一骨碌爬起来,笑眯眯地看着她亲手织了三年的壮锦,说:“孩子,屋里黑漆漆的,我们拿到大门外太阳下看吧。”
娘儿俩走到门外,把壮锦锚展在地上。一阵香风吹来,壮锦慢慢地伸展、拉长,把方圆数十里的地都铺满了。老阿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田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为夫妻,从此和老阿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花光了老奶奶给的金子,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老阿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直到现在他们还在流浪,还在乞讨呢。
1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的主要情节梳理完整。
织壮锦→ 壮锦→ 壮锦→找回壮锦
12.下列不是三儿子经历的磨难的一项是( )
A.翻过烈焰熊熊的火山。 B.打落两颗牙齿。
C.渡过漂浮着冰块的大海。 D.成为乞丐流浪乞讨。
13.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说老阿妈织的锦“看起来活生生的,十分传神”,为下文壮锦丢失埋下伏笔。
B.由“一连织了三年”可见老阿妈织壮锦的时间长,也看得出老阿妈很喜欢这幅壮锦。
C.从“她一骨碌爬起来”中能看得出老阿妈身体很健康。
D.大儿子和二儿子是贪生怕死、贪图享乐的人。
14.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可以展开大胆的想象,下列增加的情节不适合的一项是( )
A.大儿子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B.壮锦上的图像是怎样的。
C.老奶奶说的困难是什么。
D.三儿子怎样向仙女们说明来意。
15.请抄写文中一处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 。从中你感受到了民间故事 的特征。
16.老阿妈织的壮锦上是怎样的景色呢?请根据故事内容描绘一下。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董永遇仙记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①。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②,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③,但令君妇为我织缣③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①收藏:埋葬。②服勤致力:出力干苦活。③必尔者:一定要这样的话。④缣(jiān):细绢。
天仙配
相传玉帝有七个女儿,都深得玉帝的宠爱,其中最受宠的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儿——七仙女。
这一天,七个姐妹外出玩耍。七仙女禁不住好奇心,悄悄地拨开云层偷看人间。这时,她看见一个年轻的庄稼人,清瘦英俊的脸上流露着悲凄愁苦的神色。七仙女问大姐这是何许人,大姐告诉她:“妹妹,他叫董永。董永家境贫寒,为安葬刚刚去世的父亲,卖身去给地主傅员外当三年的长工。”
好心肠的七仙女不禁潸然泪下,她既同情董永悲苦的身世,也爱上了董永的忠厚、朴实,决定下凡嫁给董永。
在大姐的帮助下,七仙女瞒着玉帝来到凡间,和董永结为夫妇。结婚后,夫妻双双来到傅员外家上工。傅员外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限定他们当天晚上织成十匹云锦。如果织得出来,三年长工改为百日;如果织不出来,三年之后还要再加三年。这却难不倒聪明能干的七仙女,她一口答应下来。
晚上,七仙女等董永睡熟后,在自己屋中点起一炷神香。顷刻之间,天上的姊妹们闻香赶来。这些灵巧的姑娘们都是天庭的织造能手,不到一夜工夫,她们就织出了十匹绚丽多彩的云锦。第二天,七仙女把云锦交给了傅员外。傅员外惊诧万分,可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董永减了工期。
一百天到了,董永和七仙女离开了傅员外家,他们高高兴兴地向家里走去。忽然,天空乌云翻滚,狂风大作,从乱云中下来一位怒气冲冲的天神,大声喝道:“七仙女私下凡尘,与凡人结为夫妻,玉帝大怒,传旨命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如若不然,定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并将董永碎尸万段!”
幸福的美梦一下子破碎了。七仙女为了让丈夫免遭毒手,只好与董永忍痛分离。七仙女哭着和董永约定:“来年碧桃开花日,槐荫树下把子交。”说罢,便随着天神上天去了。董永望着远去的妻子,哭得昏倒在地。
17.为了把故事《天仙配》复述得更有意思,亮亮打算来点儿小创作,为故事增加情节。下列增加的情节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大姐是如何知道董永卖身葬父的。
B.董永知道七仙女会帮助自己,就痛快地答应了傅员外的要求。
C.七仙女点燃神香,姊妹们交流一番后决定下凡帮助七仙女。
D.碧桃花开的时候,董永终于与分别一年的七仙女见面了。
18.梳理这两则故事的情节,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19.根据故事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这两则故事中都对董永的家境作了介绍。
②故事(一)中的妇人和故事(二)中的七仙女都有“能织”的手艺,都凭自身本事完成了承诺。
③故事(一)中的天帝和故事(二)中的玉帝做法是相同的。
20.读故事(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这两句话与故事(二)中的情节“ ”相对应。从中可以看出董永是一个 、 的人。
21.两则故事描述的是同一个民间故事,下列关于民间故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因此同一个故事可能有不同的版本。
B.民间故事中有感人的情节,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C.民间故事的结尾必须是悲剧性质的,这正好体现了古时老百姓生活得很艰难。
D.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
22.故事(一)的结尾是“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请你展开想象,把这一情节写具体。
田螺姑娘
陶 潜
①古时候,有个忠厚老实的年轻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在邻居的帮助下,在山坡边搭建了一间小屋子。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耕种,经常吃凉饭、剩菜。
②有一天,年轻人干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把它养在了水缸里。
③第二天,年轻人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年轻人以为这是好心的邻居们帮他做的。没想到,接连几天,年轻人回到家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于是,年轻人向邻居们道谢,可是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年轻人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④这天,年轻人又下地干活了,他没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回到家里暗中观察。年轻人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缓缓走了出来。姑娘移步到了灶前,开始烧火煮饭。年轻人轻轻地推门进屋,直奔水缸,看见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静静地躺在水缸里。他捡起那只田螺壳,藏在自己的衣袋里。他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姑娘见小伙子突然闯进来,就想回到水缸里,但是来不及了,只得说出实情。
⑤原来,田螺姑娘是天上的神女。天帝知道年轻人心地善良、勤俭节约,就派她下凡帮助年轻人料理家务,想让年轻人尽快富裕起来。等到年轻人成家立业时,她再回到天庭去复命。可是现在却被年轻人知道了天机。她不能再待在这里了,必须回到天庭去。
⑥年轻人听完田螺姑娘的一番话后万分感激,同时也为自己知道了天机感到后悔,再三挽留田螺姑娘。田螺姑娘主意已定,临走前,她对年轻人说:“我走以后,你的日子会艰苦些,但你只要辛勤劳动,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可以用它贮藏粮食,随你吃多少,壳里的粮食都不会被吃完。”
⑦说完,田螺姑娘变成一团青云,闪电般向西南方飞去了。年轻人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田螺姑娘的帮助,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几年后,年轻人娶了妻子,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有删改)
23.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给下面图片排序: → → → 。
24.【新角度】小明和小丽两位同学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在同一自然段做了如下批注。他们的批注对应的是哪一自然段?( )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的是年轻人和田螺姑娘见面时的情节,写得比较简略,请想象他们的对话和表情,把情节写具体。
26.文中的年轻人和田螺姑娘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词语夸夸他们。
年轻人:
田螺姑娘:
27.民间故事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情节。文中哪些情节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并简单说说你读完这些情节的感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3214
2.芭蕉扇;荷花;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扔到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扇子上,优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清婉动人的何仙姑紧随其后,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 示例:铁拐李嗖的一下把身上的葫芦扔进海里,葫芦一下子变大了,像一只小船漂浮在水面上,铁拐李一个筋斗轻轻地翻立在葫芦上,安稳地迎着汹涌的波浪向前漂去。
3.C
【答案】4.善良、诚实、单纯;懂礼貌、有毅力
5.D;A;C;B
【答案】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苏轼审问张二,得知原委,心生怜悯为张二的扇子题字作画;百姓听闻,赞扬苏轼
8.①张二面容瘦削、衣衫褴褛,勾起了苏轼的怜悯之心|②张二回答苏轼问话时言行老实,欠债原因使人心生怜悯。
9.“纷纷”指(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在文中形容买扇子的人多。表现出经过苏轼提笔作画后的绢扇,其受欢迎程度之深。
10.A、B、E;吴小一状告张二,苏轼将张二叫来问清缘由后,对其心生怜悯,于是为其解决无力偿还债务的问题,由此看出苏轼的怜悯之心、关心民情以及断案公平。
【答案】11.丢;找
12.D
13.C
14.A
15.一阵香风吹来,壮锦慢慢地伸展、拉长,把方圆数十里的地都铺满了;充满夸张与想象
16.壮锦上有清澈的小河和池塘,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有红彤彤的太阳,阳光洒在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上,金光闪闪;有各种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游泳,有的在飞翔…·…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仿佛置身在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里!
【答案】17.B
18.董永与仙女结为夫妻;仙女答应织布要求;仙女完成要求;仙女表明身份,凌空而去
19.正确;错误;错误
20.董永家境贫寒,为安葬刚刚去世的父亲,卖身去给地主傅员外当三年的长工;孝顺;知恩图报
21.C
22.织女话音刚落,衣袂随即飘飘,脚下缓缓升起一团薄如轻纱的云雾,将她的身体慢慢托起,愈托愈高。她朝董永微微颔首,便随着云雾一同消失在湛蓝的天际之中,独留董永怔怔呆立在原地,痴痴地望着天空,不知该去何方寻找刚刚还在身边的妻子。
【答案】23.②;①;③;④
24.B
25.年轻人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疑惑地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我做饭呢?”姑娘回头一看,大吃一惊,急忙转身,想回到水缸里。但是来不及了,年轻人一把拉住了她,说:“请告诉我你是谁,不然我不会让你走的。”姑娘低着头,只好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
26.勤劳能干。;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27.田螺里藏着一个美丽的神女以及田螺壳里贮藏的粮食永远都不会被吃完等情节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从这些情节中我感受到了民间故事想象的奇特,也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