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语文园地四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情节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烘托人物形象
人物+事件=情节
怎样理解人物形象
推动故事情节
交流平台
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以
《穷人》为例来谈一谈。
人物形象
如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呢?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的理解人物形象。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心理描写:
天性善良
2.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3.借助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穷人》一文的环境是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表现了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和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环境描写: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勤劳能干
练一练,学运用。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例文:
爷爷“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
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
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之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这是一句动作描写。动作是人物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分析时要结合上下文,尤其要考虑败家父亲对爷爷的影响。
词句段运用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长坂桥张飞退曹军”就是一个经典情节。朗读下面的片段,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场面描写
体现了关公的神勇。
侧面描写
读了上文后,你发现了什么?
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情节的发展也显示并推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发展。随着情节的不断展开,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不断深化并得到多方面的展示。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那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那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画一画人物心理曲线图
他会说什么呢?
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揍我一顿也好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通过“我”内心痛苦的变化
画一画人物心理曲线图
我的心紧缩着
担心跳起或叫出声
不敢看
不忍看
不!忍不住不看
心如刀绞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画一画人物心理曲线图
1.打碎了妈妈最爱的杯子
2.上学迟到了,
该怎么跟老师说
3.跟好朋友吵架了,
要不要向他道歉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日积月累
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无奈、感慨
久别归乡,但乡音未改,思乡之情未改,心情十分激动。
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快乐读书吧
你读过吗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除了脾气暴躁的外祖父,这个家庭里还有两个为争夺财产整日争吵、打架的舅舅。阿廖沙经常惊惧不安,还好有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安慰他、保护他。
《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那时我病得很重,刚能勉强起身。我清楚地记得,我病着的时候,开始是父亲开开心心地照顾着我,后来他突然不见了,照顾我的人换成了外祖母,一个很奇怪的人。
“你从哪儿过来啊?”我问她。
她回答:“从上面来,从下城来,不是过来,是坐船来!人怎么能自己从水上过来呢,真是个小迷糊!”
这真可笑,又是上又是下的,让人糊涂。上面,楼上住的是几个染了大胡子的波斯人,而地下室住了一个卖羊皮的黄皮肤卡尔梅克老头。下楼梯可
以从扶手上滑下去,要是摔倒的话就滚下去,这我一清二楚。可是这关水什么事?简直都乱套了。
“我怎么就迷糊呢?”
“因为你吵得人迷糊啊。”她说完也笑了起来。
——选自高尔基的《童年》,黄玫译
外祖母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除了外祖母,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忠厚、老实的老工人格里高利,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儿”,以及阿廖沙遇到的其他许许多多好人,都让他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让他面对苦难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很多小说中人物众多,理清人物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如,《童年》中出现了数十个人物,不容易分清楚,但他们都是围绕着主人公阿廖沙塑造的,弄明白他们和阿廖沙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分清了。
阿廖沙
父亲 彼什科夫
母亲
继父
外祖母
外祖父
米哈伊洛舅舅
雅科夫舅舅
萨拉的表哥
小茨冈
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这些情节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
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他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虽然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反而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乐观、自信的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另外,他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热爱书籍,更热爱生活。
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
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我们知道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雨来为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还写了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信,和小伙伴们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为八路军站岗放哨……在抗日战争中,雨来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父母亲等平凡的人。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写了一个在抗日战争中不断成长的小男孩张嘎的故事。张嘎生活在白洋淀边的鬼不灵村,他机智勇敢又顽皮淘气,和奶奶相依为命。侦察排排长老锤犯了关节炎,住在张嘎家养病,受到奶奶周到细心的照顾。敌人在一次突袭中,杀害了张嘎的奶奶,抓走了他敬爱的老锤叔。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张嘎参加了游击队。经历着战火的洗礼,张嘎成长很快,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小侦察员。
曹文轩的《草房子》,写到了几个孩子面对生活的考验,经历着各自的成长。桑桑单纯善良,天真活泼,重病之后获得了对亲情和生命的感悟;秃鹤年少秃顶,遭到嘲笑和戏弄,以自己的方式维护尊严,最终赢得了他人的尊重;杜小康曾经是当地首富家的少爷,因家境突然败落,被迫辍学,但他勇敢地站了起来,为家庭坚强拼搏,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请你支持我
口语交际
有时候,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
假如现在你要去找老师,希望他同意你办一份报纸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想一想,应该怎么跟老师交流呢?
1.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如:“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谈一件事情。”
2.把办报纸的设想讲清楚,尤其是办报的目的,以及可能给同学带来的好处。
3.设想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疑虑。
从下面的任务中选择一个,试着说服别人支持你。
说一说
1.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2.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3.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要点:
1.不会耽误学习,养小狗会培养自己热爱观察的习惯。
2.不会得狂犬病,会定期打疫苗。
3.不会让家里乱糟糟的,会及时处理好小狗的排泄物。
4.小狗很可爱,会给家庭带来新的活力。
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要点:
1.可以通过“生物角”观察植物成长过程。
2.可以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可以净化教室里的空气。
4.可以改善学习环境。
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要点:
1.通过义卖,可以处理掉自己的玩具。
2.通过义卖,可以培养理财意识。
3.通过义卖,可以帮助困难同学。
4.通过义卖,可以加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笔尖流出的故事
习作
素材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都是虚构故事,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来比较吸引人。下面提供了三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
人物:淘气包张明
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
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
学校的丁香花又开放了,美丽的花儿绽放在枝头,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观看。淘气包张明忍不住伸手去摘,班长王寒冰马上大喊:“张明,不准摘花。”这时候,他们的班主任李军看见了……
精彩语段
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
志愿者徐明
天,越来越冷了,人们裹着羽绒服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在里面。志愿者徐明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张爷爷在街边散步,突然轮子不转了。这时候,陆天放学回家……
精彩语段
环境:月光下的村庄
人物:铁蛋
铁蛋远道而来的表哥
演电影时,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铁蛋和表哥早早地坐在老树下,等着电影开场。不一会儿,老树下就聚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电影开始了……
精彩语段
写的时候注意:
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3.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作提示
月光下的村庄
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柔和的月光洒向这宁静的村子。忽然,村子里传来铁蛋的笑声,原来是铁蛋的表哥大老远的跑来了。
这时,铁蛋和表哥在院子里一边啃西瓜,一边在谈论着,这时,铁蛋的爷爷出来了:“你们俩在说什么悄悄话?早点儿睡。”说罢,爷爷便回屋了。
铁蛋和表哥吃完西瓜,抹抹嘴,把瓜皮一扔。这时候悄悄从屋子里拿出一根竹竿并对表哥说:“表哥,你好不容易出来了,和我去捡鸭蛋吧。”听爷爷说,奶奶这几天身体不好,捡几个鸭蛋给奶奶补补身子。表哥立即同意了,只见铁蛋娴熟地攀登墙壁,双手在上面一用力,就上去了。他蹲着身子,在田野上眺望了一会儿:“没人,快上来吧!”说着,放下竹竿,让表哥爬上来。“咱们去芦苇塘,那儿鸭蛋多。”
兄弟俩一起跳下墙来,马上奔向田野,像两只豹子快速地穿过麦地,麦地都被撞得二丈摸不着头脑了。到达芦苇塘,铁蛋用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生怕一下踩扁了鸭蛋,表哥向前探着身子,仔细地搜索着地面。终于,经过兄弟俩的不懈努力,找到了几颗胖胖的鸭蛋。表哥立即用芦苇编了一个草篮,把鸭蛋放入篮內,兄弟俩最后一共找到了十几枚鸭蛋,心里美滋滋的,这够奶奶吃上半个月了。就这样,他们在月色的掩护下回了家。
到回家时,还是惊动了爷爷,兄弟俩赶紧上床装睡,但是爷爷看到屋子外的鸭蛋时,眼角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觉得今晚的月亮更加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