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大声朗读
莫负时光
目录
5. 七律.长征
6. 狼牙山五壮士
7. 开国大典
8. 灯光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语文园地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每日晨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课文篇
美文篇
习作篇
多彩的活动
5.七律.长征
晨读内容:
1.读课内生字词
2.读课后习题
3.读课文要点
读好书,做好人
爱国从我做起。
duò
读课文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
duò
等闲 逶迤 磅 礴
云崖 岷山
wēi yí
páng bó
mín
字词认读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律 (纪律) (法律)
崖 (悬崖)(山崖)
渡 (渡河 (渡船)
索 (索道)(铁索)
du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形容山无数,水无数,比喻路途艰险。
【等闲】平常。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
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注 释
翻 译
诗句解读
du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注 释
【磅礴】(气势)盛大,本课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翻 译
诗句解读
du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玉树到四川
宜宾这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中西部。
注 释
诗句解读
du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
山,人人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注 释
翻 译
诗句解读
duò
夸张
作者巧妙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绵延起伏的五岭,不过像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犹如脚下滚过的泥丸。从而突出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课后习题
du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作者用“暖”“寒”两种感受进行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出夺取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从中我们更能感受到长征的“难”,也能体会到红军的英勇无畏。
课后习题
duò
《七律·长征》是 在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 。其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表现出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及革命的 精神。
毛泽东
乐观主义
七言律诗
主题概括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 ),万水千山( )。
五岭( )腾细浪, 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 ),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 ),
三军过后( )。
背一背
美文篇
习作篇
6.狼牙山五壮士
晨读内容:
1.读课内生字词
2.读课后习题
3.读课文要点
读书点燃智慧,
爱国成就梦想。
duò
duò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主要描写了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课文表现了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的精神。
主题概括
duò
日寇 奋战 险要 悬崖 攀登 山涧 崎岖
雹子 屹立 抡胳膊 晋察冀 手榴弹 绷着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kòu
pān
xuán
jiàn
qí qū
liú
báo
běng
yì
jié
jìn
lūn
字词认读
duò
悬 (悬崖) (悬念)
沸 (沸点)(沸腾)
涧 (山涧)(深涧)
雹 (雹子)(冰雹)
屹 (屹立)(屹然)
悦 (悦耳)(喜悦)
迈 (迈步)(迈开)
屈 (屈服)(屈从)
寇 (日寇) (倭寇)
副 (副词)(一副)
榴 (石榴)(手榴弹)
弹 (子弹)(弹弓)
抡 (抡起)(抡拳)
贯 (贯通)(横贯)
棋 (象棋)(下棋)
duò
全神贯注
眺望
屹立
崎岖
形容山路高低不平。
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从高处远望。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词语解释
写近义词:
屹立——( ) 全神贯注——( )
矗立
聚精会神
duò
昂首挺胸
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词语解释
用“斩钉截铁”造句
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他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duò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读句子,结合这些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斩钉截铁
体会到马宝玉说话时的语气和坚定的态度。
走
感受到班长在生死抉择面前坚决果断。
热血沸腾
体会到战士们对班长所做决定的认同,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
课后习题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抢前一步
体会到班长马宝玉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
夺过
猛地举起
感受到班长马宝玉的果敢勇毅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砸
duò
这种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叫作“点面结合”
课后习题
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duò
课文第2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个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形象。
课后习题
给课文内容加上小标题
接受任务
英勇跳崖
课后习题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美文篇
习作篇
7.开国大典
晨读内容:
1.读课内生字词
2.读课后习题
3.读课文要点
书籍润心灵,
爱过承风骨。
duò
汇集 预定 爆发 就位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语调 完毕 制服 坦克 一致 距离 高潮 次序 擎着 瞻仰 电钮
xuān
qíng
sù
zhì
zhān
niǔ
排山倒海
字词认读
政 (政府 ) (政治)
府 (官府)(府上)
宾 (宾朋)(贵宾)
盏 (灯盏)(一盏)
栏 (栅栏)(栏杆)
汇 (交汇)(汇集)
爆 (爆炸)(爆炒)
宣 (宣布) (宣告)
阅 (阅览)(阅读)
制 (制度)(制服)
坦 (平坦)(坦克)
距 (距离)(相距)
隆 (兴隆)(隆重)
射 (射箭)(射击)
duò
城防部队
守卫城市的军队。
形容旗帜等随风飘动的样子。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
迎风招展
排山倒海
用“排山倒海”造句
英勇的红军战士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向敌人。
字词认读
duò
肃立
恭敬、庄严地立着。
宣布,告知。
宣告
选词填空:
恭敬地看。
瞻仰
擎着
向上托着,举着。
升旗仪式上,我们全体(耸立 肃立),高唱国歌。
√
字词认读
duò
群众入场
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说一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早上六点群众入场,下午三点举行典礼,典礼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着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毛主席宣读公告。典礼结束后,阅兵式开始,最后群众游行。
课后习题
duò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会场布置衬托出庄严、隆重的气氛。
课后习题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步行四五十里路”等准备反映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急切、兴奋的心情。
duò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里使用了反复的表达手法。从其反复的表达手法中能体会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课后习题
duò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看到自己国家的武装力量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课后习题
美文篇
习作篇
8.灯 光
晨读内容:
1.读课内生字词
2.读课后习题
3.读课文要点
爱国读书,
共筑中国梦。
duò
照耀 雄伟 围歼战 倚着 电钮 憧 憬
璀璨 噢 黑魆魆 聚精会神 自言自语
千钧一发 郝副营长
jiān
yǐ
niǔ
chōng jǐng
cuǐ càn
jūn
xū
hǎo
wǎn
yào
ō
豫皖苏平原
字词认读
王愿坚(1929—1991) 中国电影编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党费》《足迹》《路标》《妈妈》等,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作者简介
千( )一发
( )天动地
聚精( )神
自言( )语
钧
震
会
自
词语积累
duò
千钧一发
璀璨
憧憬
宏伟
(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写近义词:
憧憬——( ) 千钧一发——( )
向往
危在旦夕
词语解释
duò
课文中,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故事是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发的,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寓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实生活的美好。
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指郝副营长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这样他才毅然点燃了书籍,出现了战场上微弱的火光,这更可以看出美好现实生活是革命先烈在战火中用生命铸就的。
三者都与题目“灯光”有关
美文篇
习作篇
9.我的战友邱少云
晨读内容:
1.读课内生字词
2.读课后习题
3.读课文要点
读书点燃智慧,
爱国凝聚力量。
山坳 干涸 蜷腿
伪装
quán
wěi
ào
hé
居高临下
字词认读
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词语。
大义凛然
舍生取义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同仇敌忾
不屈不挠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duò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通过“不敢”“不忍”,表现了“我”担心、矛盾、悲痛的心理。
课文要点
duò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从外在表现看: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纹丝不动。
从内在精神看:邱少云具有磐石一般坚韧的革命意志。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课文要点
duò
文中的环境描写和邱少云的英勇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
环境描写为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抉择作了铺垫,也衬托出邱少云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课文要点
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美文篇
习作篇
语文园地二
晨读内容:
1.读交流平台
2.读课后习题
3.读课文要点
以读书为荣,
以爱国为傲。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面”的描写
“点”的描写
点面结合,既写出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体现每一个战士的英勇顽强。
读一读
《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火箭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点面结合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
词句段运用
赏 析
此句连用两个“只听见”,反复运用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了升旗鸣炮时候的“全场肃静”。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
词句段运用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
赏 析
此句连用两个“是那么”,反复运用强调空气“清鲜”和天空“明朗”的特点,更能抒发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重复词语的使用,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情感,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
小结读一读:
写人物说话时, 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讲、喊、叫、读、问、答、道……
嘱咐、商量、议论、请教、嘀咕……
自言自语、滔滔不绝、娓娓道来……
与“说”有关的词语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这样的词语还有“嚷”“斥责”“嘱咐”“自言自语”“七嘴八舌”等。
词句段运用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以上两个句子没有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但是从内容上写出了说话人的语气、心情、神态等,使得句子的描绘更有画面感。
(齐读句子然后背一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待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纵使地位低下,也不敢忘记为国家担忧。
日积月累
美文篇
习作篇
美文篇
与书为伴,
与爱国同行。
菩萨蛮 ·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áo) 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名 言 警 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 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东施效颦(pín)
西施病心①而颦②其里③,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 贫人见之,挈(qiè)④ 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颦美⑥, 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选自《庄子》
【注释】
①病心:心口痛。
②颦:皱眉头。
③里:乡里,这里指家门口。
④挈:带领。
⑤去:躲开,避开。
⑥颦美:皱着眉头美。
青海高原一株柳(节选)
陈忠实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 了一声。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
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 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 (zhě)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 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这株柳树 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何 氏 之 庐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①奇爱之,以晏在 宫内②,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③,自处其中。 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④也。”魏武知之,即 遣还外。
——选自《世说新语 ·夙惠》
【注释】
①魏武:即魏武帝曹操。
②晏在宫内:何晏父亲死后,曹操娶了何晏的母亲,何晏随母到曹府。
③画地令方:在地上画了个方框。
④庐:房屋。
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金 江
岩石长年累月地经受风侵雨蚀,裂开了一道缝。一棵草的种子落到了岩缝里。 岩石说:“孩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们太贫瘠了,养不活你呀!”
种子说:“老妈妈,别担心,我会长得很好的。”
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种子从岩缝里冒出了嫩芽。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吹
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哺育着它,岩石则用风化了的泥土紧紧地抱住 它的根。小草渐渐生长了,长得很挺拔,很结实。
一个诗人走过,看见了这棵小草,不禁欣喜地吟诵道:“啊,小草的生命多么 顽强,我要千百遍地赞美它!”
小草谦虚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紧抱着我的根的岩 石妈妈。”
习 作 篇
以知识育爱国,
以读书育未来。
一.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明白
二.把活动的场面写详细、具体
1.点面结合,增强表达效果
2.选材典型,突出重点
3.注重对比描写,展现细微差异
写作要求
描写活动场面的词语
精彩词语
热闹非凡 欢声笑语
跃跃欲试 欢声雷动
人声鼎沸 人山人海
熙熙攘攘 掌声热烈
热火朝天 鸦雀无声
万人空巷 锣鼓喧天
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手舞足蹈 又唱又跳
活蹦乱跳 你追我赶
龙腾虎跃 饿虎扑食
手忙脚乱 金鸡独立
前俯后仰 左顾右盼
指指点点 飞檐走壁
左摇右摆 摇头晃脑 捧腹大笑 东倒西歪 蹑手蹑脚 抓耳挠腮 挤眉弄眼 交头接耳
眉开眼笑 神气活现
兴高采烈 精神抖擞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
聚精会神 满面红光
喜上眉梢 眉飞色舞
神采飞扬 笑容满面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怡然自得 炯炯有神 忍俊不禁 垂头丧气
乐不可支 得意忘形 全神贯注 毕恭毕敬
游戏开始了!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小伙伴们时而看看“领袖”的表情,时而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精彩句子
800米的跑道,800米的角逐,800米的较量,这不仅仅是力与美的展现,更是毅力的拼搏;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块奖牌,更是一种荣誉。
今天,阳光明媚,秋风习习,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校园运动会。
精彩开头
1.交代背景式
下午第二节课下课后,我们来到操场,准备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2.介绍式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是一个敬老、爱老的日子。校大队部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老人、关爱老人。
3.声音式
端午节的早上,阳光明媚,我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这时,我听到妈妈在楼下高声喊道:“豪豪,今天是端午节,外公的家乡有龙舟比赛,快下楼,我们要出发啦。”我听到妈妈的喊话,立刻跑下了楼。
4.描写式
伴随着习习秋风,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在这艳阳高照的日子里,开幕式拉开了帷幕。看,整齐的步伐;听,喧天的鼓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精彩结尾
1.总结式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体验到了农家生活,了解了农村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还让我感受到了农村人的热情、纯朴、善良和勤劳。
2.感受式
3.互动式
防震防火演习活动圆满结束了。虽然是在虚幻的情境中,但我们学到了很多应对地震、火灾的知识。这样的活动真有意义啊!
精彩的演出结束了,同学们依然沉浸在欢乐中,开心地谈论着精彩的节目……
范文引路
今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迎来了学校秋季运动会。
放眼望去,操场上,彩旗飘飘,人头攒动。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同学们用他们特有的热情等待着运动会的开始,而运动健儿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似乎信心十足。比赛开
始了,操场上顿时人声鼎沸!
你瞧,那边是男子100米短跑。随着裁判老师“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坐在旁边的观众高声大喊:“加油加油!”运动员们你追我赶,奋勇向前,快到终点的时候,他们更是使出全身的力气往前冲,每个运动健儿都不甘落后,那股为班级争
运动会
光的冲劲儿,真让我们感动。
再看,操场的另一角是垒球比赛区。只见我们班的小钱同学也在那里等候着,一个接一个的同学扔着垒球,终于轮到我们班了。只见小钱同学拿着垒球,然后身体往后微微一仰,最后快速地将垒球扔了出去。这个垒球呈抛物线形状在空中飞了一段时间,就掉了下来。哇!
扔得这么远呀!小钱同学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竟然拿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真是厉害!大家欢呼起来,为他喝彩。
时间过得真快,运动会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在这次运动会中,我们有收获,当然也有失败,我们应该重整旗鼓,期待着在下一次的运动会中再创佳绩。
范文引路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我们怀 着无比敬重的心情,乘车来到襄 阳羊祜山烈士陵园,进行“先烈遗 志永继承”的扫墓活动。羊祜山宁静、肃穆。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由一块块方石铺成的通 道,两边的苍松翠柏昂首挺立,郁郁葱葱,象征着革命烈士的 精神万古长青。
沿着宽宽的通道,我们登上了山顶,只见山顶上高高地 矗立着一座纪念塔,有十几米高。 “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 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看到这里,我仿佛亲眼 看到了解放军叔叔为夺回襄阳城而攻城作战的激烈场 面……集合声打断了我的沉思,在老师的带领
记一次扫墓活动
下,同学们默 默地排好队,向革命烈士默哀。我低下头,看着胸前的红领 巾,想: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有多少先烈为了我 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啊。我一定要像你们一样热爱自己的 祖国,长大了用自己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
最后,我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扎在了周围的松树上, 啊!烈士们,你们的心灵就像这朵小白花一样纯洁,你们的 灵魂就像松树一样永远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