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导学案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导学案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6: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深度学习
课前学基础
1.如图1,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或橡胶塞时,先将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稍稍用力_________插入。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如图2,将导管一端_________,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_________,证明装置连接完好,不漏气。
2.洗过的玻璃仪器的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也不_________,说明已经洗干净了。洗干净的玻璃仪器应倒放在仪器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3.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
B.将长颈漏斗的下端玻璃管用力压进橡胶塞孔中
C.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橡胶塞孔中
D.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后,稍稍用力插入胶皮管
4.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几项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塞进橡胶塞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振荡试管 D.洗涤试管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化学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
B.刷试管时,用力上下移动试管刷
C.玻璃仪器洗过后,只有内壁的水附着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才算洗干净D.洗净后的试管,管口向下,倒扣在试管架上
6.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课堂学重难点
7.(1)组装实验装置时一般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拆卸装置时一般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2)连接好装置后,一般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
8.(1)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2)振荡试管的方法:手指握持试管中上部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按弧线运动,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
9.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10.如果试管壁附有不易用清水洗掉的物质,可以用试管刷刷洗。下列用试管刷刷洗试管的一些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试管刷伸入附有污物之处,转动试管刷多次
B.稍稍用力,适当地抽动试管刷,上下抽动的幅度不要过大
C.适当地用转动和抽动的方法结合起来刷洗
D.上下用力抽拉试管刷
1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结果正确的是(  )
1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实验课上,小江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
(2)指出步骤二中的两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清洗该试管,试管洗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也不_________。
课后演练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塞进胶塞 C.加热液体 D.处理废液
14.下列有关实验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能超过灯体容积的1/3
B.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4
C.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D.加热时试管夹夹持在距试管口约2/3处
15.化学实验操作中也有“横平竖直”之美。下列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横    B.平    C.竖   D.直
1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整理摆放符合要求的是(  ) 
17.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进活塞时,如果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  ) 
A.集气瓶内液面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8.只有规范的实验操作才能确保实验安全。为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泼洒出来的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②实验用的溶液溅到眼睛里——不能用手揉,要用大量水冲洗
③防止使用玻璃管划伤手指——将玻璃管口熔化钝化,并准备创可贴
④防止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流出污染桌面——将滴管倒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就开始加热:_________。
(2)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用自来水清洗:_________。
(3)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_________。
(4)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未朝向手心:_________。
20.铜绿是铜器表面锈蚀形成的绿色粉末,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将试管中的铜绿加热,请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该加热装置安装的顺序是_________,从左到右。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
(3)某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若气密性良好,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壁出现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有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老师展示了一些同学的做法,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把鼻孔凑到加热结束后的试管口闻气味
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台和实验仪器
d.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尽可能多地取用药品
2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趣小组同学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胶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套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制备气体之前,必须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用水润湿 转动 浸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
2.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3.B 4.A 5.B 6.A
9.A 10.D 11.B
12.(1)产生蓝色沉淀 (2)试管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底接触了灯芯 (3)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13.B 14.C 15.C 16.D 17.B 18.B 
19(1)试管炸裂 (2)污染试剂 (3)引起火灾 (4)腐蚀标签
20.(1)铁架台 从下到上 (2)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4)水、二氧化碳 (5)abd
21.关闭止水夹(或用手指堵住导管),将通底试管插入水中,观察试管内的液面是否缓慢上升,若不缓慢上升,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反之,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将通底试管部分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观察通底处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反之,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方案可行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