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16 朱德的扁担
主题活动“争做时光旅行小火车站点讲解员”
认识一位人物
了解一段历史
体会一种精神
讲好一个故事
主题活动“走进红色纪念馆,争当小小讲解员”
《八角楼上》
《朱德的扁担》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16 朱德的扁担
第二课时
1.填写讲解员报名表
2.讲解员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条理度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流畅度 ★停顿恰当,通顺流畅,关键要素衔接流畅
表现力 ★声音洪亮,动作自然
3.视频资料
朱毛会师图 山高路陡图 挑粮爬山图藏起扁担图 扁担留字图
1.回忆课文主要场景,总结场景名称。
1.朱毛会师图
2.山高路陡图
3.挑粮爬山图
4.藏起扁担图
5.扁担留字图
2.思考:
课文中没有相应的插图, 能让听故事的人仿佛看到画面的方法?
·有感情地读、
·绘声绘色地讲、
·加入自己的想象……
1.对照图片,讲讲当时的场景。
2.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清楚挑粮原因。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3.读句子:
想象:在这样难走的山路上挑着沉甸甸的粮食,战士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把课文的内容和想象的画面连起来讲一讲这挑粮的“难”。
1.山路难走,战士们却争着要去挑粮。一个 “ 争 ”字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想一想,他们当时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用上下面的句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有的小战士对年纪大的战士说: 说着就______ 。
也有老战士对年轻的小战士说: 说着就______ 。
战士们心里都在想: , 所以______ 。
2.说说朱德同志是怎么争着挑粮的?他哪里值得我们敬佩?圈画关键词语,同桌之间说一说。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1.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演一演:大家心疼朱德同志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战术,他们会怎么说?如果劝不住,战士们会怎么做?可参考下面的句式。
声音响亮 想象丰富 讲解生动 合作默契
☆ ☆ ☆ ☆
2.朱德同志下定决心要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一块儿爬山,一块儿分忧解难。这样的将领怎能不让人敬佩?一起读,读出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读第4自然段)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战士们后来不藏扁担的原因:
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在 上面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看到朱德挑粮的决心坚定,大家知道劝也劝不住,拦也拦不了。
4.男女分读:因为心疼,所以藏起扁担,这是战士们对朱德的关爱;因为感动,因为佩服,所以不好意思再藏扁担,这是战士们对朱德的敬爱。
男生读: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女生读: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会
师
挑
粮
藏
敬
爱
借图片 按顺序
抓词语 说清楚
换角色 加想象
2.回答“参观者”提出的问题,参与五星级讲解员评选。
有声有色,读好课文 ☆☆☆
有联有想,补充内容 ☆☆☆☆
有问有答,现场互动 ☆☆☆☆☆
1.《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中,除了那根扁担,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珍藏在心中的?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是扁担,珍藏在我们心中的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 , 还是_____________ 。
2.“扁担精神”: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同甘共苦,关爱战士、忘我工作,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讲好《朱德的扁担》,可以 独立讲解,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讲解,形式 不一。
2. 在大人的帮助下, 配上 PPT 背景 图、音乐,戴好红领巾,拍摄讲解视频,发 送到指定邮箱,参加“寻访红色故事,争当 时代红娃”第二站评选 。看谁能进入到最 终五星级讲解员的评选。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课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朱德的扁担》 课型 精读引领课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 时 任 务 1.已知经验 孩子们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在阅读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流畅地读出课本上的文字,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 能够运用朗读、圈画重点语句的方法,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在生活中,观看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听过朱德与红军的故事,对于革命英雄有基本的认知。 未知经验 孩子们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认知,对朱德了解不够全面准确。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朱德同志的高尚品质、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勇气和热情,以及朱德与战士们之间的情谊也有一定的难度。 3.困难障碍 (1)学生刚开始接触汉字,基础还比较薄弱,本课部分生字的字形较复杂,且这些字大多集中在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容易写错或混淆。 (2)动宾短语的搭配与使用上,部分学生可能有困难。 4.突破措施 (1)通过多次范读、领读,采用比较教学法、重复书写方法,以及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熟悉字音,同时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模仿,提高字音识别、字形辨析的准确性。 (2)通过创造语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学习和应用动宾短语,加深理解。 (3)通过提取关键词句、创造语境、拓展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感悟朱德身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体会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和敬爱之情。 1.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检查等方式,复习巩固“会师、斗笠”等词语;结合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会师、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体会革命年代斗争的艰苦; 2.借助“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粮食”等关键词句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通过提取关键词句、情节串联、前后勾连等方法,说出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3.在“争做时光旅行小火车“站点讲解员”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方法,向同伴歌颂一下朱德的扁担,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 颂一颂朱德的扁担 本单元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争做时光旅行小火车站点讲解员”。第一站我们寻访介绍了《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深夜在灯下忘我工作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要跟着小火车停靠在井冈山上,学习《朱德的扁担》这个红色故事,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希望大家读好故事、练好本领,成为优秀的讲解员,参与“班级优秀讲解员”的评选。 任务要求: 1.能运用不同识字方法学习文字,正确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通过情节串联、前后勾连等方法,讲一讲朱德与他的扁担的故事。 3.能通过提取关键词句等方法,说出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环节 学评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 1:复习导入(目标 1) 任务1: 回顾旧知,前勾后连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用了很多办法认读了本课的生字,学习了写好这些生字的技巧,还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再复习巩固一下。 活动1:填写“讲解员”报名表。 学生填写报名表: 说故事大意: 出示一个学生的报名表,请这位小讲解员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改:指名借助评价标准进行点评。 3.补充视频资料: 播放1928年井冈山上粮食紧缺的视频,补充背景资料。 评价任务 1: 同桌交换检查“报名表”填写是否正确,随机抽取学生的“报名表”班级展示评价。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同桌互评 评价标准 评价任务 2: 对照报名表,把故事用条理、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条理度★能根据课文内容,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关键要素衔接流畅表现力★声音洪亮,动作自然
环节 2:品读感悟,感受艰辛。 ( 目标 2) 任务2: 梳理课文描述的主要画面 ☆《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要配上哪些主要的图片? ☆有什么办法能让听故事的人仿佛看到画面呢? 任务3: 练好扁担故事解说词 ☆两支队伍胜利会师后为什么去挑粮而不去打仗? ☆从哪里可以看出挑粮的“难”? ☆朱德同志是怎么挑粮食的? ☆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同志的扁担?为什么后来又不藏了? 活动1:配好扁担故事背景图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场景,总结出等场景名称。 (朱毛会师图 山高路陡图 挑粮爬山图藏起扁担图 扁担留字图) 二改:适时板书上面的场景名称。 学生思考:课文中没有相应的插图, 能让听故事的人仿佛看到画面的方法。 (有感情地 读、绘声绘色地讲、加入自己的想象……) 活动1:巩固练说“会师图 学生对照图片,讲讲当时的场景。 二改:图上都有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呢? 活动2:讲清挑粮原因 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清楚挑粮原因。 活动3:想象练说挑粮的“难”。 1.出示课文句子,读出“难走”。 2.学生想象,在这样难走的山路上挑着沉甸甸的粮食,战士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把课文的内容和想象的画面连起来讲一讲这挑粮的“难”。 活动4:同桌练说战士的“争” 1.山路难走,战士们却争着要去挑粮。一个 “ 争 ”字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想一想,他们当时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用上下面的句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有的小战士对年纪大的战士说: 说着就 。 也有老战士对年轻的小战士说: 说着就 。 战士们心里都在想: , 所以 。
2.出示课文句子读一读,说说朱德同志是怎么争着挑粮的?他哪里值得我们敬佩?圈画关键词语,同桌之间说一说。 活动5:角色扮演,理解“藏”与“不藏”的深意 1.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演一演:大家心疼朱德同志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战术,他们会怎么说?如果劝不住,战士们会怎么做?可参考下面的句式。 2.朱德同志下定决心要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一块儿爬山,一块儿分忧解难。这样的将领怎能不让人敬佩?一起读,读出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读第4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战士们后来不藏扁担的原因: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在 上面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看到朱德挑粮的决心坚定,大家知道劝也劝不住,拦也拦不了。 4.教师引读,男女分读:因为心疼,所以藏起扁担,这是战士们对朱德的关爱;因为感动,因为佩服,所以不好意思再藏扁担,这是战士们对朱德的敬爱。 男生读: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女生读: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评价任务 3: 借助关键词句,在任务单上总结出合适的场景名称。 评价方式: 小组交流、师生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任务4: 出示图片,借助课文第1自然段,讲出当时的情景。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任务5: 借助课文内容,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讲出当时挑粮之难。 评价方式: 小组展示推荐、师生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任务6: 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朱德,其余三人扮演战士。 评价方式: 小组合作展示、师生评价 评价标准 声音响亮想象丰富讲解生动合作默契☆☆☆☆
任务4: 讲好“扁担”的故事 活动1:提供支架,讲好革命故事 1.提供三个锦囊,学生练说。 ①借图片,按顺序 ②抓词语,讲清楚 ③换角色,加想象 2.即兴互动:回答“参观者”提出的问题,参与五星级讲解员评选。(出示五星级讲解员评价表) 评价任务7: 借助锦囊,讲好扁担的故事。 评价方式: 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评价标准 有声有色,读好课文☆☆☆有联有想,补充内容☆☆☆☆有问有答,现场互动☆☆☆☆☆
环节3:迁移运用,传承革命精神 (目标3) 任务5: 传递“扁担精神”接力棒 活动1:归纳总结“扁担精神”,做好传承 1.《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中,除了那根扁担,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珍藏在心中的?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是扁担,珍藏在我 们心中的是 ,是 , 还是 。
2.总结“扁担精神”并做好传承: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同甘共苦,关爱战士、忘我工作,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作 业 设 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练习本课生字词,注意间架结构和笔画。 拓展性作业:《朱德的扁担》让我们永远铭记朱德同志羽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伟大精神,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一听。要求:普通话流利,语句通顺。 实践性作业:扫码观看《国宝档案》之《展翅之初--扎根井冈山》,了解朱德的故事,结合课文谈谈感想。
板 书 设 计
教教学反思 在进行人文性熏陶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理解重点词句,积累好的词句、进行说写训练,初步感受作者组织语言、运用词语的方法,促进由读到写的迁移,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