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二上第六单元 18《刘胡兰》第2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二上第六单元 18《刘胡兰》第2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22:12:53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刘胡兰
18
刘胡兰 被捕 反动派
收买 威胁 鲜血直流
挺起胸膛 牺牲
任务一:细读课文,感受精神
活动1:复习回顾
回顾: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试着从生词当中选词填空,连起来说一说。
刘胡兰 被捕 反动派 收买 威胁 鲜血直流 挺起胸膛 牺牲
15岁的( ),因被叛徒出卖( ),面对( )的威逼利诱,她“一点儿也不动摇”,顽强斗争,最后光荣地( )
刘胡兰
被捕
反动派
牺牲
活动2:梳理表达
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刘胡兰是怎样与敌人做斗争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宁死不屈?填写思维导图。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说出来,就给你一份地。”
目的
收买:用金钱拉别人做坏事。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打死你!”
威胁:用武力逼迫、恐吓。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名革命群众。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再不说,也铡死你!”
活动3:交流感受敌人的凶狠残暴
铡刀
其在底槽上安刀身,刀的一头栓杆固定活动,一头有把,可以上下提压。一般用作农具铡草,也有做刑具。
收买
威胁
用铡刀威胁
凶狠残暴

活动3:交流感受敌人的凶狠残暴
毫不屈服
收买
刘胡兰大声回答:“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
威胁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打死也不说!”
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语言
活动4:分角色朗读,感受刘胡兰的坚定不屈
意志坚定
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拓展:钢铁般的意志。
收买
刘胡兰大声回答:“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
威胁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打死也不说!”
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用铡刀威胁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
语言
勇敢无畏 不怕牺牲
找出描写刘胡兰动作的词语,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当共产党!”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动作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说出来,就给你一份地。”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打死你!”
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再不说,也铡死你!”
刘胡兰大声回答:“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打死也不说!”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
分角色朗读
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牺牲:为坚持信仰而死、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去世:指的是人死去。
邱少云同志壮烈_______了。
学运用
小明的祖母______了。
牺牲
去世
通过这个“才”字,你想说什么?
刘胡兰牺牲的时候太小了,很惋惜,很心痛。
敌人太残暴了。
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任务二:借助关键情节,讲出故事
活动1:补充资料,再次感受
1945年13岁的刘胡兰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在前线为伤员包扎、运送弹药。由于革命工作表现突出,年仅14岁的刘胡兰,就已经成为候补党员。1947年以自己年纪小为由,自愿留在村里做地下工作,1月12日被捕,面对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壮烈牺牲。年仅15岁的刘胡兰以短暂的青春谱写了一首少年英雄不朽的赞歌。所以毛主席亲字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齐读第4段,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是怎么做的?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为她写了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你是怎样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的?
一个人生的伟大,就是指他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一个人无私奉献,就可以说是生的伟大。至于死的光荣,是为了他人或者是国家而牺牲的,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这样就是死的光荣。
“怕死不当共产党! ”面对死亡,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活动2:借助情节讲故事
借助起因(叛徒出卖,刘胡兰被捕)、经过(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结果(光荣牺牲,毛主席题词)等关键情节讲述故事。
评价标准 星级
故事完整,能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借助关键情节讲述故事。 ★
语言通顺,表达流畅,声音响亮,自然大方。 ★
讲述过程中要感情饱满,能表达出自己对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的崇敬之情。 ★
活动3:小组展评,评选最受欢迎的讲解员
评价标准 星级
故事完整,能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借助关键情节讲述故事。 ★
语言通顺,表达流畅,声音响亮,自然大方。 ★
讲述过程中要感情饱满,能表达出自己对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的崇敬之情。 ★
任务三:课堂延伸,整合阅读
整合阅读《故事欢乐谷》中的《我们就是到这儿埋地雷的》(节选)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雨来和小伙伴为了打击敌人是怎么埋地雷的?说说雨来是个怎样的少年?
课后任务
基础类
资料卡
姓名:
身份:
事迹:
评价:
提升类
为刘胡兰制作一张人物资料卡。
刘胡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能读好课文,并给爸爸妈妈讲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的故事。
拓展类
你还知道哪些抗日英雄的光荣事迹呢?请查找资料,并和大家分享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
课题 刘胡兰 课型 精读引领课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课文讲述了刘胡兰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毫不动摇,顽强斗争,最后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展现了刘胡兰面对残暴的敌人坚定不屈的英雄形象。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刘胡兰从被捕到英勇牺牲的过程,课文所配插图是毛泽东主席为刘胡兰烈士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字遒劲有力,落款为“毛泽东题”。这是毛主席对刘胡兰烈士英勇殉国事迹的高度评价,插图与课文最后一段文字相照应,是课文内容的重要补充。 一、已知经验 1.知识经验: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自己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生活经验:大多数孩子都听说过刘胡兰的故事,对故事背景有浅显的了解; 3.策略经验:能够运用朗读圈画重点词语,体悟峥嵘时代下的作者的情感,刘胡兰的英勇不屈。能基本说出图画内容,并对圈画有自己的理解。 二、未知经验 1.知识经验:动词与名词的搭配使用不恰当; 2.生活经验:对于学生而言,年代久远,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大; 3.策略经验:课文内容与课文表述的情感,理解力较弱,在理解上把握稍有难度; 三、困难障碍 1.书写姿势、书写习惯有较大差异; 2.受年龄的影响,各种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有差异; 3.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异较大; 4.故事本身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但关于“革命先辈”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同时孩子们对于提取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能力差异较大。 四、突破措施 1.通过教师范读、反复读,以及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熟悉字音,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帮助学生正确读写本课生字。 2.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感悟刘胡兰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3.播放电影《刘胡兰》片段,画面再现,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 习 目 标 1.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说出“收买、威胁、牺牲”在句中的意思;能找到体现刘胡兰在敌人面前“一点儿也不动摇”的相关词句,通过朗读,结合语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2.借助起因(叛徒出卖,刘胡兰被捕)、经过(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结果(光荣牺牲,毛主席题词)等关键情节讲述故事,体会刘胡兰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争当最受欢迎的站点讲解员。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我们就是到这儿埋地雷的》中难理解的词语,借助关键词讲出故事,体会雨来对祖国的热爱。
课 时 任 务 务 课时评价任务: 同学们,我们最爱乘坐的时光旅行小火车马上就要到站了,今天我们要作为站点讲解员向乘客们讲解刘胡兰的故事,我们将评选出最受欢迎的讲解员,大家要加油哦! 任务要求: 1.故事完整,能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情节讲述故事。 2.语言通顺,表达流畅,声音响亮,自然大方。 3.讲述过程中要感情饱满,能表达出自己对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的崇敬之情。
环节 学评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1 (目标1) 任务1:细读课文,感受精神 同学们,我们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刘胡兰的勇敢、伟大,我们也可以从课文的描写中感受到她的英勇不屈。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活动1:复习回顾 回顾本课生字词,开火车读词语 引导学生表达课文大意 活动2:思考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刘胡兰是怎样与敌人做斗争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宁死不屈?填写思维导图。 活动2:全班交流。 1.联系下文,理解“收买”。
①教师出示语段,指名读。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②读课文,准确理解“收买”的意思。 二改:用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找出敌人给刘胡兰钱的目的的句子。
敌人是有目的的,他们想用钱来笼络刘胡兰,是想利用她,通过她知道村子里哪些人是共产党员。“收买”就是用钱来拉拢人,从中得到好处。 二改:学生读刘胡兰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坚定 勇敢 果断) 2.运用方法,理解“威胁”。
①学生读课文,找出敌人收买刘胡兰的阴谋失败了,会怎么做的句子。 生读,勾画相关句子。
生汇报读: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②生读,用联系下文的方法理解“威胁”。
“威胁”是指敌人见收买不了刘胡兰,就想用枪毙及武力的方式吓唬她、胁迫他。
③师指导朗读,读出刘胡兰愤怒的语气,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胁,毫不屈服。 带着对敌人得仇恨和愤怒,带上动作师生合作读。 二改:学法迁移,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难懂的词“牺牲”。 活动4:借助标点(刘胡兰的三次回答的感叹号)和关键词(像钢铁铸成似的、挺起胸膛、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等,引导朗读,感受刘胡兰坚定不屈。 评价任务一:深入故事,体会英雄精神。 评价标准星级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说出“收买、威胁、牺牲”在句中的意思★能找到体现刘胡兰在敌人面前“一点儿也不动摇”的相关词句,通过朗读,结合语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目标2) 任务2:借助关键情节,讲出故事 你能借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这个故事吗? 活动1:补充资料,再次感受。 1945年13岁的刘胡兰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在前线为伤员包扎、运送弹药。由于革命工作表现突出,年仅14岁的刘胡兰,就已经成为候补党员。1947年以自己年纪小为由,自愿留在村里做地下工作,1月12日被捕,面对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壮烈牺牲。年仅15岁的刘胡兰以短暂的青春谱写了一首少年英雄不朽的赞歌。所以毛主席亲字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活动2:借助起因(叛徒出卖,刘胡兰被捕)、经过(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结果(光荣牺牲,毛主席题词)等关键情节讲述故事。 活动3:小组展评,评选最受欢迎的讲解员。 评价任务二:宣讲故事,勿忘来时之路。 评价标准星级故事完整,能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情节讲述故事。★语言通顺,表达流畅,声音响亮,自然大方。★讲述过程中要感情饱满,能表达出自己对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的崇敬之情。★
(目标3) 任务3:课堂延伸,整合阅读 你能说出雨来是怎样埋地雷的吗?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拓展阅读文章《我们就是到这儿埋地雷的》。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雨来和小伙伴为了打击敌人是怎么埋地雷的?说说雨来是个怎样的少年? 评价任务三: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评价维度评价标准星级课文 朗读正确、流利★充满感情★理解 词语积极思考★联系下文、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理解词语★回答准确★课堂 参与积极主动★
作 业 设 计 基础型作业:为刘胡兰制作一张人物专属卡。 姓名: 身份: 事迹: 我想对刘胡兰说: 提升型作业: 刘胡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能读好课文,并给爸爸妈妈讲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的故事。 拓展型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抗日英雄的光荣事迹呢?请查找资料,并和大家分享吧!
板 书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