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二上第六单元 15《八角楼上》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二上第六单元 15《八角楼上》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22:16:27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八角楼上
15
lóu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猜字、联想想象、字形比较等方法,正确识记“楼”“争” 等10 个汉字,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楼、年”等6个生字,会写“八角楼”“深夜”“军衣”等6个词语;
2 .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夜幕、降临”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听录音、教师范读等方式学习朗读,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结合插图、抓关键词等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结合插图,借助关键词句,说一说毛主席每天是怎样工作的。
讲讲主席的故事
同学们,“时光旅行小火车”即将到达我们学校,我们今天要作为汶泉学校“站点讲解员”,向乘客们讲述毛主席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故事,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争做本次时光旅行小火车最受欢迎的“站点讲解员”。
任务要求:
1.能运用不同识字方法学习文字,正确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活用插图,用关键词记录画面,能较完整地讲出八角楼上的故事。
3.感受毛主席的忘我工作的精神。
任务一
用方法,巧认读
清油灯
yóu
凝视
握着
文章
夜幕降临


zhāng
shì
lín
活动一:
井冈山
茅坪村
八角楼
lóu
八角楼
八角楼
lóu
左右结构,右上部的“米”要写紧凑,与下面的“女”宽度一致。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规范
整洁
正确

zhēng
战争
争先

dài
年代
时代


查看
腊梅

chá
腊月
观察
八角楼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握着
披着
拨了拨
凝视
察觉
环境
动作
神态










任务二
聚方法,想景象
八角楼
夜幕降临
斗争
年代
小组合作,请你先观察字形,并说一说你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先自读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活动二:
八角楼
夜幕降临
斗争
年代
请你反复读这四个词语,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方法提示:可以结合图片进行想象。
小组合作,请你先做一做这三个动作,并说一说这三个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活动二:
握着
凝视
察觉
运用:用“凝视”或“察觉”说一句话。
示例:大家凝视着这幅美丽的画 。
他察觉有什么东西在那里动。
......
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时可能在思考什么
活动二:
握着
凝视
察觉
毛主席在想,革命什么时候才能胜利。
毛主席在心里说,我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
......
在学习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去关注人物的内心所想。
说说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温馨提示:可以借助熟悉的字来识记;可以尝试把字拆解......
活动二:



运用: 腊肉、腊八粥;文章、公章、盖章;加油、汽油、奶油。 ......
任务三
抓关键,知内容
讲解员小技巧
讲解员小技巧
1.自由读文,
读通课文。
2.找到信息,
标上记号。
学习任务
毛主席
人物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地点
lóu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
zhēng
dài
lín
时间
夜幕降临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 谁 ) 在干什么 。
2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事情
条理度:能根据课文内容,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关键要素衔接自然。
表现力:声音洪亮,动作自然。
任务四
析文本,感艰辛
1.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并及时做好批注。
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时间背景和地点。引出人物毛主席,第二句写了每天晚上八角楼上的灯都会亮。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方法提示:
(1)画出“每当……就……”这一组关联词语。
(2)思考“每当”的意思,如果去掉“每当”意思是否发生改变。
(3)理解句意时,应及时做好批注。
读句子,思考毛主席当时是如何工作的?
“每当”指每到了这个时候。“每当”表明毛主席每天都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燃灯火,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表现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基础性作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两遍,并结合课文内容,给家人讲一讲毛主席怎样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故事。
拓展性作业:同学们,像《八角楼上》这样的革命传统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王二小》《小英雄雨来》《黄继光》《雷锋》等等,你知道这些革命传统故事吗?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要求:普通话标准,故事完整)
实践性作业:观看《国宝档案》之《展翅之初--八角楼的灯光》,再次去用心感悟毛主席在艰苦的日子里是如何工作的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
课题 不灭的明灯—《八角楼上》(第一课时) 课型 精读引领课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 时 任 务 1.已知经验: 孩子们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已经接触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大多数孩子都听说过“红军”的故事,对故事的背景有个浅显的了解。能够运用朗读圈画重点语句,体悟峥嵘时代下的作者的情感,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能基本说出图画内容,并对图画有自己的理解。 2.未知经验: 孩子们可能对名词、动词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并不清楚它们如何进行准确搭配和使用。学生生活环境与文中环境相差较大。课文内容与课文表达的情感在理解上把握有难度。 3. 困难障碍 (1)动词和名词的搭配使用不恰当,不能用上动宾搭配词语说句子。 (2)课文内容与课文表达的情感在理解上把握有难度。 (3)学生表达、描述不够具体,观察方法单一。 (4)文章年代距离现在生活较远,理解情感有难度。 4.突破措施 (1)随文进行指导。通过观察图片,进行说话练习,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尝试自由练习。 (2)通过创设情景、借助图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3)通过思维导图、补充留白话等方式,前后串连、练讲故事。 1.通过看图猜字、联想想象、字形比较等方法,正确识记“楼”“争” 等10 个汉字,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楼、年”等6个生字,会写“八角楼”“深夜”“军衣”等6个词语; 2 .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夜幕、降临”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听录音、教师范读等方式学习朗读,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结合插图、抓关键词等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结合插图,借助关键词句,说一说毛主席每天是怎样工作的。 讲一讲主席的故事 同学们,“时光旅行小火车”即将到达我们学校,我们今天要作为汶泉学校“站点讲解员”,向乘客们讲述毛主席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故事,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争做本次时光旅行小火车最受欢迎的“站点讲解员”。 任务要求: 1.能运用不同识字方法学习文字,正确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活用插图,用关键词记录画面,能较完整地讲出八角楼上的故事。 3.感受毛主席的忘我工作的精神。
环节 学评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 1: 整 体 感 知 ( 目标 1) 环节 2: 记生字,巧理解 ( 目标 2) 任务1:用方法,巧认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谁吗?(对时代、人物事迹的交流) 你想知道他在做什么吗?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八角楼,发现其中的秘密—— 听讲认真、坐姿端正、读写正确的同学将有机会获得本次推介会门票。 任务2:聚方法,想景象 出示字词,认读理解字词。 借助拼音,读准字词,观察字形。 交流方法,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你用了什么识字方法记住其中的生字? 读了这组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活动1:看照片,忆主席,识生字。 1.借助图片,自主识字,在文章中找到本课二类字组成的词语 相机认识“清油灯、凝视、握住”等词语。观看视频,了解八角楼。 3. 学写“楼”。 教师指导总结:左右结构,注意穿插。生描红写两个,同桌互评,全班展示,二次修改。(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 4.将所学词语分为三类,观察词语说发现。 第一组:描写环境 第二组:描写动作 第三组:描写神态 5.认读词语,点亮清油灯(重点关注中等生、后进生) 活动2:识生字,聚方法,想景象 出示第一组字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分享交流识字方法。出示识字方法小锦囊(字理识字、形声字规律、借旧字识新字。) 先自读批注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1)“楼”是个形声字,“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楼大多是用木材筑成的。 (2)可以用“净”减去“ 7 "的方法识记“争”的字形,“斗争"就是指和敌人战斗。 (3)“代”的意思与时间有关,除了“年代”,还可以组词“古代、现代、当代”等。 (4)“临"有来到的意思,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欢迎光临”。 教师指导总结:到了夜晚,天色渐渐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所以称为“夜幕降临”。 2.自读词语,小组充分交流,说一说所想象的画面。 师引导学生反复读这组词语,让学生进一步丰富所想象的画面 3.出示第二组词语 结合课文内容做一做这三个动作,说说这三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组内合作,两人为一小组,一人做动作,一人猜意思。
4.引导运用:用“凝视”或“察觉”说一句话 先自读批注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1)王老师静静地凝视着纪念碑,身边人来人往都没有察觉。 (2)大家凝视着这幅美丽的画。 5. 师引导学生读词语的同时想象画面,生发动想象说说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时可能在思考什么。 (1)毛主席在想,革命什么时候才能胜利。 (2)毛主席在心里说,我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 教师指导总结:在学习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去关注人物的内心所想。 6.出示第三组词语 1.出示生字“腊、章、油”,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同桌先互相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1)换一换 “腊”用换一换的方法,借助熟字“错”来识记; 加一加 “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形声字 “油“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
师引导学生给这三个字组词:腊肉、腊八粥;文章、公章、盖章;加油、汽油、奶油。 评价任务 1:开火车查读 对照学习单,同桌互查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标准 评价任务 2:分层提问 同桌相互交流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能够正确运用两种以上识字方法正确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能够运用清晰流畅的语言描绘所想象的画面。★★★★
环节3: 初读课文走近毛主席 (目标3) 任务3:抓关键,知内容 要想讲好故事,就得有方法, 你们用什么方法讲故事呢? 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讲故事呢? 接下来,让我一起走上八角楼,学好推介小技巧。 活动3:发现讲解员小技巧 1.一名优秀的站点讲解员需要很多技巧,小组探究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 一名合格学生自读课文,找到信息,标注记号。 同桌交流,全班分享。 借助圈画关键词,说一说说出文章讲了什么事? 教师指导总结:描述一件事时要关注事件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评价任务3:朗读课文,借助词句,走近毛主席 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简单讲述毛主席工作的样子。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条理度★能根据课文内容,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关键要素衔接流畅表现力★声音洪亮,动作自然
环节4:品读感悟,感受艰辛(目标4) ) 任务四:析文本,感艰辛 指名谈第1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向话。
每句话讲了什么,做好批注。 八角楼上的灯亮了,毛主席在怎样工作吗? 活动4:读课文,做批注,解句意 1.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并及时做好批注。 充分交流,小组汇报。
教师指导总结: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时间背聚和地点。引出人物毛主席,第二句写了每天晚上八角楼上的灯都会亮。
2.出示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分层次理解句意。
方法提示: 画出“每当……就……”这一组关联词语。
(2)思考“每当”的意思,如果去掉“每当”意思是否发生改变。 (3)理解句意时,应及时做好批注。 教师指导总结:“每当”指每到了这个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办公的。“每当”表明毛主席每天都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燃灯火,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表现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3.边读边想象画面,探究作者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充分交流,小组汇报。
4.师引导学生联系插图想象画面,练读第1自然段。
指导朗读。
(1) 生自读。 要求:读好停顿,注意连贯,边读边想象毛主席夜以继日工作的状态。
(2)师进行范读,教师重读“艰苦斗争”“毛主席”“夜幕降临”等这几个词语。学生边听边体会。 评价任务四:品读感悟,感受艰辛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借助“每当”,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并积极进行展示。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个人展示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星级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问题角度积极思考★★表达清晰★★★回答准确★★★★课堂参与积极主动★★★★★
作 业 设 计 基础性作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两遍,并结合课文内容,给家人讲一讲毛主席怎样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故事。
拓展性作业:同学们,像《八角楼上》这样的革命传统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王二小》《小英雄雨来》《黄继光》《雷锋》等等,你知道这些革命传统故事吗?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要求:普通话标准,故事完整)
实践性作业:观看《国宝档案》之《展翅之初--八角楼的灯光》,再次去用心感悟毛主席在艰苦的日子里是如何工作的吧!
板 书 设 计 15 八角楼上 毛主席 奉献 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光辉著作
教 学 反 思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的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在这堂课我比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之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通读文章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作品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