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与下列实验相同的是
A.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B.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C.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2)在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质量m的关系时,应把传动皮带调至第
(选填“一”或“二”)层塔轮,质量不同的两小球应放置于挡
板A和挡板
(选填“B”或“C”)处。
(3)若将皮带套在第二层塔轮,质量相同的两钢球放在图甲所示位置的
挡板处,转动手柄,稳定后,观察到左侧标尺露出1格,右侧标尺露
出4格,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12.(9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钩码C的质量,如图甲
所示。质量为m1的带遮光条的滑块A放在长木板上,由跨过轻质定
滑轮的细绳与质量为2的钩码B相连,间距为x的光电门1和2固
定在长木板上。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调,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光电门2
光电门1
25
中B
气垫导轨、4
∈15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带遮光条的滑块
甲
乙
(1)螺旋测微器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宽度d=
mm;
(2)调整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给B一个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使得滑
块A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相等;
(3)在满足(2)的情况下,将待测质量的钩码C挂到钩码B上,由静止
释放,测出滑块依次经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滑块通
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
(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钩
码C的加速度a=
(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
符号表示),钩码C的质量m=
(用物理量、
m2、g和加速度a表示)
高二物理试题第5页(共8页)
13.(10分)在播种季节,农民经常采用抛秧的方式种植水稻。如图所示,
某次抛秧时农民将秧苗(视为质点)从A点以大小为vo=5m/s、方向
与水平面成0=37°的速度抛出,秧苗落在水平水田上的B点,已知
A、B两点的水平距离x=4,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三
10m/s2,sin37°=0.6,cos37°=0.8。求:
水田
B
(1)秧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
(2)A和B两点的竖直高度h。
、
高二物理试题第6页(共8页)
14.(★)(14分)如图,一质量为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套在一根固定的
足够长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0为30°,现小球在F=10N的沿
杆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沿杆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得,g取10m/。求:
B
30°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1;
(2)若F作用2s后撤去,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sm。
高二物理试题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