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知道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 让学生结合实际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及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数感。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难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读,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读、写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观察下面两组数,想一想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后面的5个数。
26 36 46 56 ( ) ( ) ( ) ( ) ( )
220 320 420 520 ( ) ( ) ( ) ( ) ( )
2. 读出下面的数。
396 621 875 425 632 895 125
说一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 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加上1是多少?新得到的这个数是几位数?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信息窗2中的情境图。
请学生们仔细观察,说说画面中是些什么场景,里面包含着哪些数学信息?
2. 请学生们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提问预设:
(1)一万是多少?
(2)“一千二百五十六”该怎么写呢?
(3)还有没有比一万更大的数?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三、你问我说,探究新知
1. 认识计数单位“万”。
(1)课件出示上节课拼出的由1000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体,共有10个。
(2)刚才的画面隐去,课件动态演示大正方体一个一个的移动进来。
(3)借助计算器进一步认识“万”。
(4)思考:通过刚才数正方体,以及在计数器上数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帮助学生领悟个、十、百、千、万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课件动态演示)
让学生再说一说每两个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
(6)请学生们联系已有的写数经验,观察前面在计数器上拨出的“一万”,看看珠子的个数和所在的位置,试着写出“10000”。
2. 联系上一节课认识“一千”时所举的部分例子,体验“一万”到底有多大。
(1)出示1000张打印纸。
(2)请学生们举例,让大家进一步感知“10000”到底有多大?(学生小组交流)
3. 结合计数器,教学万以内的数(中间和末尾没有0)的写法、读法和组成。
4. 制作数位顺序表,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为下一步教学中间和末位有0的数做准备。
5. 学习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时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坚持改错练习。
四、巩固练习
读数: 6003 1600 3060 8006
说一说每个数里每个“6”都表示什么意思?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