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扎实积累文中重要字词,深入理解并把握人物通讯这一文体的核心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精准体会文章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包括通过典型事例、人物言行展现人物特质的手法,以及衬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钟扬在科学领域展现出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工作中体现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深刻体会这些精神背后蕴含的崇高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钟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与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准确分析并概括文中展现的人物主要事迹,学习从多角度、多层次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通讯这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同学们,这就是生长在海拔 4000 到 5000 米的青藏高原砂石地里的花,叫藏波罗花,它的花语是永不凋零,顽强拼搏。看到这种花,我们就会立刻想到他——钟扬。
文字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呈现人物经历,还能承载人物精神。同学们,假如让我们运用文字来写一篇人物通讯,我们可以完成吗?我们能从这篇课文里学习到什么方法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探界者”钟扬》这篇课文,来学习如何写作人物通讯。
二、略读:整体感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本单元的第一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和本课都是人物通讯,这种人物通讯有一个显而易见特点,就是小标题的运用。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找本篇课文的小标题有哪些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本课的小标题包括:“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我们发现,这些小标题语言简练,都由四个字组成,并且结构对称,采用了偏正结构和主谓结构。
小结 1:小标题——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可采用短语或句式的形式,例如第一课运用的判断句。
这篇人物通讯的小标题语言简练,条理清晰,请问小标题按照什么顺序介绍钟扬呢?
以时间纵轴的方式介绍钟扬。
从第一个小标题“英雄少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先从钟扬的少年时期切入,随后追溯其少年时代的事迹,再展现他工作后的身份转变,最后回归时间线索,介绍钟扬对于生命延续的看法。整体而言,作者是以时间纵轴为核心脉络来介绍钟扬的。
以纵横交错的方式介绍钟扬。
在时间纵轴的过程中,从种子达人的植物学领域,到科学队长带领的科普领域,再到“接盘”导师的教育领域,作者又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从不同身份角度介绍人物,纵横交错,不仅体现出钟扬性格的丰富性,更让人物形象更具 “立体感”。
小结 2:小标题——从形式来看,结构对称,短语句式;从内容上看,纵横交错,人物立体。多角度介绍人物
三、批读:重点突破
1.文章哪些句子或者段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哪些描写最为精彩?试用做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分享你的感悟。
2.示范批注开头和第一节。
【开头部分】
⑴开头用拟南芥引出钟扬的作用:
结构层面,从与人物一生核心贡献相关的植物切入,自然引出主人公;
内容层面,拟南芥的特质与钟扬的身份、性格特点高度契合;
主题层面,用拟南芥象征并赞颂钟扬如植物般普通、质朴却顽强的品格。
⑵“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与生命的长度衬托,更显出其生命价值的意义。
【“英雄少年”】
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贬词褒用,点明他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进取,同时呼应了作者给予他的“探索者”的评价。
⑵对母亲、妻子的回忆的描写的作用:从侧面烘托钟扬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特点。
⑶穿插钟扬与妻子的婚事的描写的作用:使人物形象真实的立在读者面前,也突出了人物的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同时与上文 “不安分的人生” 形成呼应
3.小组合作探究批注其他几节。
第一二小组:第二节。
第三四小组:第三节。
第五六小组:第四节。
第七八小组:第五节。
要求:先个人批注,然后小组讨论,再选派代表展示。
4.预设批注要点。
【种子达人】
⑴对生活品质的“不讲究”与对工作的“不将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⑵“作为一个植物学家……”一段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他的工作热情,又展示出他性格的幽默风趣的一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⑶“惊险和惊喜并存”:惊险,指工作环境,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惊喜,指工作有收获,能采集到珍贵的种子样本。
⑷采集到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的典型事例,表现了他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艰辛、不懈努力。
【科学队长】
⑴一开头直接引用钟扬的语言“生命诞生以来……”,表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语言与他的身份相符合,科学而严谨。
⑵钟扬对建自博馆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文章引用设计部主任的话,从侧面表现了钟扬对自然科学普及所做的贡献,体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
⑶跟上海科技馆合作,有很多身份,都体现出对科普工作的火一样的热情,突出他对科普事业的热爱。
⑷从上海实验学校一位学生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钟扬在科普工作中什么都干,什么都做得令人肃然起敬,并归结到钟扬的育人上,从侧面突出他的工作上的热情和才华以及对人的影响。
【“接盘”导师】
⑴负责接收“转导师学生”,表明他的质朴、仁爱、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⑵引用钟扬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就像我们……”,把培养学生比喻为采集种子,表现对教育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
⑶博士生的回忆,表明钟扬对学生的关爱,不怕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努力帮助学生成长。
⑷钟扬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而且“各显神通”,再次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学生的成功烘托钟扬教育的成功。
【生命延续】
⑴线虫的实验证明,改变基因是可以控制生命的长短的,但代价是丧失生育能力。钟扬的回答表明,如果要放弃工作来实现长寿,那对他来说,这样的长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此引出钟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⑵“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用钟扬自己的话进一步阐述了他眼中的生命的意义就是奉献自我。
⑶西藏大学老师展示的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表现了钟扬对待工作的“时不我待”的拼命精神。
⑷钟扬的愿望很多,他感觉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在他心目中,工作、愿望比生命更重要。
⑸结尾呼应文章开头,对钟扬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四、人物描写总结
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这样的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中,对塑造人物所起到的作用。
体现了通讯语言的三维美学风格:反映生活的真实美、认识生活的思辨美、表现生活的形象美。
文章语言优美,可读性强,文字情感炽烈真挚感人。
《“探界者”钟扬》中,“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具有高度的概括力,钟扬这种“不安分”的性格,贯穿全文,感人至深。
第一,善于用事实说话。文章除了直接评价赞美,更多的是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比如用他的婚事表现他的雷厉风行,用他的小纸条上的工作安排表现他的忘我精神和忙碌劳累等。
第二,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
第三,侧面烘托。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五、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追寻伟人的足迹,激励自己奋斗前行,写一篇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一、“英雄少年”——“不安分”(坚定乐观)
二、“种子达人”——“钟大胆”(爱岗敬业)
三、“科学队长”——“愿意救人”(热心科普)
四、“接盘导师”——“暖”(担当关爱)
五、“生命延续”——“先锋者”(牺牲忘我)
---------------------探寻生命边界,事迹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