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化学与能源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 化学与能源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9:50:22

文档简介

9.3 化学与能源
知识点1 能源
1.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2.冬奥场馆大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核能
C.地热能 D.化石燃料
知识点2 化学能的利用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最理想的燃料是( )
A.氢气 B.乙醇汽油
C.煤 D.煤气(主要含CO)
4.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发电 B.水利发电机
C.电灯照明 D.干电池作电源
5.航空母舰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常规燃油或核能。当使用燃油工作时,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
A.电能 B.海洋能
C.风能 D.机械能
6.当前科学家正在大力开发各种新型电池,干电池在逐步被取代,其主要原因是( )
A.干电池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
B.干电池容易造成重金属污染
C.干电池是一次电池,不能循环使用
D.干电池不安全,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石油转化为二次能源如电能等更清洁
B.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大,应禁止使用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为能源利用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8.(河南郑州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 __能。
(2)电解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3)氢气作为高能燃料的优点是__ __(写出一条即可)。
9.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酒精是最理想的燃料
C.植树造林能有效缓解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
D.煤燃烧时放出SO2、CO2等污染物,溶于水形成酸雨
10.人们利用汽油燃烧时放出的热能开动汽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油燃烧属于含C、H的有机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B.禁用含铅汽油是因为它燃烧时放热较少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变化
11.(化学与环保)(四川成都中考)我国化学电池技术全球领先,磷酸铁锂是电池的重要原料。
(1)磷酸铁锂(LiFePO4)组成元素有__ __种。电池充电时,电能主要转化为__ __能。
(2)某种锂原子质量为1.165×10-26 kg,碳-12原子质量的为1.66×10-27 kg,则该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 __(精确到0.1)。
(3)目前,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相比,优点有__ __(填序号)。
a.节能环保
b.智能化程度高
c.废旧电池回收成本高
12.(化学与前沿科技)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由此开启月背“挖宝”之旅。长征五号的推进剂有煤油、液氢、液氧。回答下列问题。
(1)煤油燃烧会__ 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液氢汽化成氢气,分子间的间隔__ 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上述推进剂所含的C、H、O三种元素可组成多种酸,任意写出其中一种酸的化学式:__ __。
(4)嫦娥六号用到了钛合金、塑料、碳纤维等多种材料,其中塑料属于__ 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13.(科学探究与实践)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转变。
(1)目前,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和__ __。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 __。
(2)做饭时,天然气燃烧不充分,锅底易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调__ __(填“小”或“大”)燃气灶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节约能源。
(3)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__ __不变;
②过程Ⅰ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很大进展。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 __。(答一点即可)9.3 化学与能源
知识点1 能源
1.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C )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2.冬奥场馆大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D )
A.太阳能 B.核能
C.地热能 D.化石燃料
知识点2 化学能的利用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最理想的燃料是( A )
A.氢气 B.乙醇汽油
C.煤 D.煤气(主要含CO)
4.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D )
A.太阳能电池板发电 B.水利发电机
C.电灯照明 D.干电池作电源
5.航空母舰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常规燃油或核能。当使用燃油工作时,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D )
A.电能 B.海洋能
C.风能 D.机械能
燃油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6.当前科学家正在大力开发各种新型电池,干电池在逐步被取代,其主要原因是( C )
A.干电池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
B.干电池容易造成重金属污染
C.干电池是一次电池,不能循环使用
D.干电池不安全,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将石油转化为二次能源如电能等更清洁
B.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大,应禁止使用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为能源利用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8.(河南郑州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电__能。
(2)电解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H2↑+O2↑__。
(3)氢气作为高能燃料的优点是__不污染环境(合理即可)__(写出一条即可)。
9.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酒精是最理想的燃料
C.植树造林能有效缓解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
D.煤燃烧时放出SO2、CO2等污染物,溶于水形成酸雨
10.人们利用汽油燃烧时放出的热能开动汽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汽油燃烧属于含C、H的有机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B.禁用含铅汽油是因为它燃烧时放热较少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变化
汽油燃烧属于含C、H的有机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A正确;禁用含铅汽油是因为含铅汽油燃烧时会产生有害物质,B错误;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可以减少环境污染,C正确;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变化,D正确。
11.(化学与环保)(四川成都中考)我国化学电池技术全球领先,磷酸铁锂是电池的重要原料。
(1)磷酸铁锂(LiFePO4)组成元素有__4__种。电池充电时,电能主要转化为__化学__能。
(2)某种锂原子质量为1.165×10-26 kg,碳-12原子质量的为1.66×10-27 kg,则该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7.0__(精确到0.1)。
(3)目前,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相比,优点有__ab__(填序号)。
a.节能环保
b.智能化程度高
c.废旧电池回收成本高
12.(化学与前沿科技)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由此开启月背“挖宝”之旅。长征五号的推进剂有煤油、液氢、液氧。回答下列问题。
(1)煤油燃烧会__放出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液氢汽化成氢气,分子间的间隔__增大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上述推进剂所含的C、H、O三种元素可组成多种酸,任意写出其中一种酸的化学式:__CH3COOH__。
(4)嫦娥六号用到了钛合金、塑料、碳纤维等多种材料,其中塑料属于__合成材料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13.(科学探究与实践)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转变。
(1)目前,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和__煤__。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CH4__。
(2)做饭时,天然气燃烧不充分,锅底易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调__大__(填“小”或“大”)燃气灶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节约能源。
(3)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__质量__不变;
②过程Ⅰ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H2CO+H2O__。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很大进展。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对环境无污染(合理即可)__。(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