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功率
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 W/t,能够用公式P= W/t解答有关的问题.
3.知道公式P=Fv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P=Fv解答有关的问题.
4.区别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和最大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理解功率概念.
2.从功率概念的定义,体会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3.理解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功率概念建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坚持原则,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生活中机械的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观察和测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2)教学重点
理解功率的概念.
(3)教学难点
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4)教学建议
"功率"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比值定义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机车启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设计测量机械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入一:
师:在学习了功之后,我们来回忆一下这样的问题: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求解公式是什么?
生:功的定义式是W=F·L·cosa.
师:那么只用这一个式子就可以完全描述物体做功这个问题吗?现在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多媒体分别演示两幅画面,并进行对比)
画面一:一台起重机在1 min内把l t重的货物匀速提到预定的高度.
画面二:另一台起重机在30 s内把1 t货物匀速提到相同的高度.
师:这两台起重机做的功是不是一样呢?
生:两台起重机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相同.
师:那么这两台起重机做功有没有区别呢?区别是什么?
生:这两台起重机做功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做功的快慢不一样.
师:为了进一步研究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进入这一节课的主题:功率
导入二: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劳动时的情景,并分组让学生举例,讨论分析人和机械做功有什么区别,教师归纳.
1.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
2.建筑工地上要把砖块或水泥等建筑材料搬到楼顶上,起重机和搬运工相比,起重机要比工人快得多.
3.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
4.家住在高楼(如9层),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
5.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等等.
列举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功率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功率.
大屏幕投影有关功率的几幅图片,并提供相应的性能参数,让同学们仔细观察,体会即将学习的物理量--功率,是衡量机械的重要参数.
自行车长时间前进功率约70 W;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功率可达到1 kW
韶山型电力机车输出功率为4 200 kW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在不同的机械装置中,功率这一参数的数值是不同的,它就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学习了本节课,我们会对"功率"这一参数,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7.3功率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关 键 词:做功快慢、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学习重点:能够分辨做功多少和做功快慢是不同的概念
会利用公式求解功率的大小
能够利用功率正确分析机车爬坡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功率的计算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学习内容:
课前准备
功的求解公式: 。
功是 (标矢量)。
功的单位是
功率
1、物理学中, 用功率表示。
2、如果从开始计时到时刻t这段时间间隔内,力做的功为W,则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 叫做功率。
功率的公式是 。
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简称 。1J=1 。
瓦这个单位很小,技术上常用 作为功率的单位,1kw= w。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1、额定功率是指动力机械长时间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是动力机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器的额定功率通常是一定的。机械工作时必须受额定功率的限制。
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常常标有 。
实际功率是机器工作时实际的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往往 额定功率。若超过额定功率,会减少机器正常的使用寿命。
三、功率与速度
功率与速度的公式: 。
一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等于 和 的乘积。
当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 ,要增大牵引力,就要 。
在汽车上坡时,司机要用“换挡”的方法 ,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教学课题
功率
课型
新授课
预计课时
1课时
主讲人
徐博
教学仪器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掌握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含义;
3、会运用功率的两个公式解决功率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引领学生掌握功率的物理意义,体会比值定义在物
理中的应用;
通过生活事例对对比,区分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额定功率与
实际功率;
通过P=Fv分析汽车爬坡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勇气,尝试探究实现知识迁移;
教学重点
1、功率的理解。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
2、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基础知识复习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功率的物理意义
活动1:课前讨论
展示图片,利用日常生活工作的对比体会功率的意义。
活动2:小结
两件事情可发现,做同样的事,快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随时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物理学习中,做功也是一样。做功的快慢我们如何描述呢?
请大家同我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功率
利用交通工具等的谈论引发兴趣,体会快慢不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功率的公式
活动1:[对比分析]
对比上楼时不同情况的感觉,体会做功快慢的感受,并能够区分做功多少和做功快慢。得到功率的物理意义。
活动2:
利用之前所学的“运动快慢的描述”来判断一下,做功的快慢如何判定。
活动2:提问,给出定义式
活动3:功率介绍
功率的意义、单位及标示性
活动4:计算练习(例题)
类比“速度”的定义方法,得到“功率”的定义。
培养学生“多题化一”的解题思路。
通过计算,巩固功率的公式。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我们做的题看似离我们很远,但是功率离我们其实很近很近。
活动1:图片展示
电磁炉、汽车、吹风筒、饮水机等铭牌
活动2:实物
以电磁炉为例,进行铭牌、面板展示及说明,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
汽车铭牌展示
活动3:
展示电磁炉和汽车的铭牌,从事实出发引导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活动1:旧知回顾
回顾“速度”概念讲授时“龟兔赛跑”故事,定义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活动2:
活动3:
功率与速度
活动1:公式推导,板演
活动2:总结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求解方法。
活动3:计算练习
活动4:汽车上坡方法说明
课堂小结
略
随堂训练
略
作业
完成本节课课后“问题与练习”第1题
寻找你身边电器的功率。
板书设计
§7.3功率
一、物理意义
二、公式
三、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四、功率与速度
教学反思
课件17张PPT。好轻松!已经最快啦!
不能再快啦!§7.3 功率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快慢的描述一、功率单位: (W)瓦特,简称瓦
(kW)千瓦,1kW=1000W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标矢性:标量例题:
一辆汽车在摩擦力为500N的路面上匀速行驶,已知它在10s内前进了200m。
求这10s内汽车的功率是多少?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平均功率:
描述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
瞬时功率:
描述力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程度三、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练习:
已知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kW,在某路面前行时必须保证牵引力不少于500N。那它的速度最大能够达到多少?(g取10m/s2)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行驶时,若前方遇到了一段较陡的上坡路段,如果你是司机,你会怎么做?
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汽车,
在粗糙地面上由静止匀加速启动,
已知动摩擦因数为0.2,
2s末汽车的速度度达到4m/s (g取10m/s2)
①汽车在这2s内的功率
②汽车在2s末的瞬时功率作业1、完成教材63页“问题与练习”第1题
2、寻找并读出你身边电器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