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一) 21* 蝉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xiāo( 嚣 )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mù( 沐 )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 bó )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 chà )那欢愉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B.张大娘向来不怀好意,经常受到大家的赞扬。
C.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D.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解析:“不怀好意”指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可改为“与人为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
B.《昆虫记》一书不仅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更记载了法布尔的研究成果。
C.通过学习课文《蝉》,使我对蝉的习性和生长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作者”或“写的”;B项,语序颠倒,应将“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与“法布尔的研究成果”互换位置;C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梅花、菊花……等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B.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C.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解析:A项,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省略号;B项,鲁迅所说的话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应将句号放在“(鲁迅语)”后;D项,“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与“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为并列关系,应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5.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②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③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
④蝉喜欢干燥、阳光多的地方。
⑤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⑥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
A.④②①⑤③⑥ B.③②⑥④①⑤
C.②⑥⑤①④③ D.④②⑤①⑥③
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第③句是领起句,第②句承接“出现”,介绍蝉出来时的小圆孔,第⑥句承接第②句,介绍蝉从圆孔爬出,第④句承接第⑥句,介绍幼虫变成完全的蝉后的喜好,第①句承接“蝉喜欢干燥、阳光多的地方”,介绍蝉破土而出的“工具”,第⑤句介绍根据蝉的特点,“我”做研究时要准备的工具。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⑥④①⑤。
(一)(宜昌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万物复苏
马俊江
①翻开《昆虫记》的第一页,你就会跟着法布尔走进一个生机盎然的大世界,而不是走进虫子堆。春天,山楂树和接骨木开着花,微带苦涩的花香里,野蜂飞舞。河里流淌着春水,水里有游动的鱼群。明媚的阳光下,蜥蜴在炫耀彩色的屁股。就是这样的春天,欢乐的法布尔带着几个孩子走上高原,他们要去和天地万物一起庆祝生命的复苏。复苏的是法布尔笔下的高原,也会是一些读者的心灵。也许他们会想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离这个世界的美好越来越远:我们已很久没有看过云朵和星辰,没有听到水声和虫鸣,没有感受到风吹过我们的肌肤,没有闻到这个世界不同的味道。上天给了我们那么好的感觉器官,却被我们废弃很久了,丢在生命的角落里,落满尘埃……
②而法布尔是诗人。诗人能够让人的感官恢复,让它们灵敏起来,这样才能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美丽的世界,是有声有色的,就像法布尔的昆虫世界。他会带着我们去看,去听,去想象。隔着文字和岁月的烟云,法布尔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食粪虫,这些整天和粪球打交道的小东西们,闪烁着青铜、黄铜般的光芒,还有祖母绿和紫水晶般耀眼的光泽。我们还可以跟着他去听夜晚的演唱会:蝈蝈儿的声音是低沉的,它“吱——吱——”地哼唱古老的民谣;长耳鸮【注】的声音是高亢的,它“去啊——去啊——”地唱诵暗夜的琴曲;小铃蟾的声音是悠扬的,它“克吕克——克吕克——”地吟唱温柔的诗章。我们从没有那么认真倾听过,也不知道,夜间的草丛中会有那么动听的歌声。
③从《昆虫记》里走出来后,我去了树林。那是黄昏,有几只乌鸦在叫。我早已习惯了乌鸦叫声难听且不祥的说法,但法布尔让我重新去聆听那熟悉的叫声:“啊——啊——”我对同行的朋友说,乌鸦在感叹:“啊!真美啊!”朋友笑了,捡起一枚很小的松果,说:“你看,多美,用你的话说,就像数学中的几何美。”这话源自我翻译的《昆虫记》:
蜘蛛织网多么神奇啊,它以蛛网中心为极点,先用长度完全相等的蛛丝直线辐射出去,每两根蛛丝辐射线便构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扇形面。然后再用横向的线把这些辐射线连接起来,这些横线都是平行的,且越靠近极点,横线之间的间距越小。这些横线和辐射线构成的角,一侧是钝角,另一侧是锐角。每两条横线和辐射线又构成等腰梯形。宇宙有它的狂热,但它绝不是随意地创造天地万物,一面小小的蛛网上都存在着几何之美。
④我笑了,看来他是好好读过的。我俩从香樟树下走过,樟树开着细碎的花朵,我会认真地看看那极小的花朵,因为想起法布尔讲臭大姐的虫卵时说,如果因为小而错过美丽的艺术品,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有改动)
【注】长耳鸮(xiāo):猫头鹰的一种。
6.我们不能“因为小而错过美丽的艺术品”,那么这个世界的美丽应该如何才能感受到?
恢复人的感官,让它们灵敏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结合第②段中“诗人能够让人的感官恢复,让它们灵敏起来,这样才能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可概括为:恢复人的感官,让它们灵敏起来。
7.法布尔“会带着我们去看,去听,去想象”。比如将乌鸦难听的叫声想象为“啊!真美啊!”你可以将第②段中长耳鸮的叫声想象成什么?
(示例)去啊,去寻找光明啊!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长耳鸮的声音是高亢的,它‘去啊——去啊——’地唱诵暗夜的琴曲”分析,可把长耳鸮的叫声想象成:去啊,去寻找光明啊!
8.法布尔为很多昆虫起了别称。请将下列选项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1)花园的舞姬 ( D )
(2)尽忠职守的税务官 ( B )
(3)田园中的提琴家 ( C )
(4)大自然的清道夫 ( A )
A.圣甲虫 B.豌豆象
C.蟋蟀 D.孔雀蝶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积累。根据《昆虫记》内容可知,“花园的舞姬”指孔雀蝶;“尽忠职守的税务官”指豌豆象;“田园中的提琴家”指蟋蟀;“大自然的清道夫”指圣甲虫。
9.蛛网的几何之美可以体现在对称、全等、相似、互补等方面。请结合第③段,用举例子的方法,任选一个方面进行说明。
示例:松果的几何之美体现在对称上,比如松果的外形大致上是左右对称的,且它的每一个截面也都是对称的。
(示例一)蛛网的几何之美体现在互补上,比如蛛网的横线和辐射线构成的角,一侧是钝角,另一侧是锐角。
(示例二)蛛网的几何之美体现在相似上,比如每两根蛛丝辐射线便构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扇形面。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第③段中“蜘蛛织网多么神奇啊,它以蛛网中心为极点,先用长度完全相等的蛛丝直线辐射出去,每两根蛛丝辐射线便构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扇形面。然后再用横向的线把这些辐射线连接起来,这些横线都是平行的,且越靠近极点,横线之间的间距越小。这些横线和辐射线构成的角,一侧是钝角,另一侧是锐角。每两条横线和辐射线又构成等腰梯形”,按照示例形式仿写句子即可。
10.积累链接:提到颜色的古典诗句极为常见,例如“ (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二)整本书阅读。
11.(2025·济南市中区期末)近日,某校八年级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名著阅读活动,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中的两项任务。
整体感知
知情节 文段一: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文段二: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 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明著作 《红星照耀中国》 ① 《昆虫记》
识作者 ② 埃德加·斯诺 法布尔
辨特色 记录真实情况,用事实说话 行文活泼,语言诙谐,用③ 拟人 手法表现蝉
(1)任务一:请在①~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思考探究
(2)任务二:文段一所写人物是 毛泽东 ,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示例)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他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他有一种在必要时当机立断的魄力。(答出两点即可)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