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一) 21 囚 歌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 徜)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列 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suǒ 敞 qù 列
B.suǒ 徜 qū 烈
C.suǒ 徜 qù 列
D.suǒ 敞 qū 烈
2.你认为第1节中,“人”指的是 牢中的革命者(或共产党员) ,“狗”指的是 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
3.朗诵这首诗歌时如果要配背景音乐,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D )
A.柔和舒缓的乐曲 B.悠扬轻快的乐曲
C.忧怨悲痛的乐曲 D.高昂激荡的乐曲
4.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而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层出不穷,如舍生忘死的李大钊、视死如归的叶挺。在课外阅读中我还知道 (示例)岳飞、文天祥、黄继光、董存瑞、张自忠、刘胡兰(写出两个即可) 也是这样的英雄。(写出两个人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B.据统计,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约2.74亿人次左右。
C.严禁不要忽视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中国实践,契合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共同理想。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能力建设”后面加上“的迫切要求”;B项,语义重复,应删去“约”或“左右”;C项,语义重复,应删去“严禁”或“不要”。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新鲜大米,手感爽滑,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B.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以来的几年时间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始终引领筹办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C.成都大运会期间,大运村设置了书法、国画、蜀绣、传统乐器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互动体验》项目,其中《汉服体验》项目备受外国运动员的喜爱,他们纷纷前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D.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解析:A项,依据对“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的理解可知,括号内的内容是对“腹白”的解释,所以,应改为“腹白(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很小”;C项,“中国文化互动体验”和“汉服体验”均为活动名称,不应使用书名号,而应使用引号;D项,依据句意可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个分句应是“证明”的结论,而“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成了因果关系。如果使用冒号,后面的内容就都是结果了。所以,应把冒号改为逗号。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启明星
艾 青
属于你的是
光明与黑暗交替
黑夜逃遁
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
群星已经退隐
你依然站在那儿
期待着太阳上升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
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1956年8月
7.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夜空中群星“退隐”时,启明星“站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直到被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里。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启明星象征着迷茫中的希望,是引领方向的标志,预示着黑暗的终结和光明的来临。
B.启明星又叫金星、长庚星,它象征着清晨,也象征着新的一天,代表着吉祥与美好。
C.诗人以启明星自喻,表达了为驱逐黑暗而牺牲自己,投身于光明而不求回报的意愿。
D.启明星象征了那些在光明与黑暗的搏斗中冲锋在前,当阳光普照时,却甘为普通一员的先进知识分子。
解析:“它象征着清晨,也象征着新的一天,代表着吉祥与美好”理解不恰当。金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太白金星,清晨在东方天空出现则被称为“启明星”,晚间在西方天空出现被称为“长庚星”或“昏星”。它象征着清晨,也象征着夜晚的到来。
9.请结合诗人笔下启明星的特点,说说给你的启示。
答案:(示例)诗人笔下的启明星具有在黑暗中闪亮、在光明中消隐的特点。启明星以自身的光亮和坚守的姿态启示人们:黑暗是暂时的,光明终将到来!
10.请从生活中任选一个具体事物,抓住其特点抒情寓理,自拟题目写一首小诗。(不少于6行)
答案:(示例)秋天很美
秋天很美/红枫遍野,丹桂飘香/空气惹人沉醉/野菊摇曳,几许秋韵,点染层层秋山/秋天,适合迷恋
秋天很美/细雨缠绵,如烟似雾/露珠凝成点点乡愁/月华似水,铺陈回家的路/秋天,适合思念
(二)综合性学习。
11.班级开展以“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家国精神”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活动。
(1)小语准备向大家介绍“国”字的演变历史,找到了下面的资料,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或”是“域”的本字,也是“国”的早期写法(见右图“或”的甲骨文),即邦国、区域。《说文解字》记载:“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口,郭也。一,地也。”由此可以猜测到“或”的意思是 用武力保卫国土 。
(2)参观完新四军纪念馆后,小妍收集了一段关于新四军历史的文字,借此拟写了一副对联来歌颂铁军风采。请你依据下面的文字补充下联。
1941年1月,挺进华中敌后抗日的新四军,历经“皖南事变”的磨难,浴火重生,东进盐城,重建军部,独立自主地开辟了广阔的华中抗日根据地。从此驰骋苏北,浴血奋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军民团结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上联:历经磨难,东进盐城,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
下联:浴血奋战,驰骋苏北, (示例)奏响气壮山河英雄歌
(3)本次活动后,小成分享了下面两首爱国诗,请你选择其一谈谈自己的感悟。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答案:(示例一)我们要向伟人学习,要心怀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要不怕困难,竭尽所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示例二)青少年不仅要多读书、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时时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努力学习,实现个人价值。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