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成果展示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为倡导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熔铸精神之源,班级开展了以“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1~4题。(12分)
【活动一 寻找担当楷模】
材料一 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此时,新疆阿拉尔一家医院急诊室内一台人命关天的开颅手术正在进行。三声“地震了”的惊呼,顷刻间打破了急诊室的平静。正在做手术的医生安书方喊道:“淡定!淡定!”他和其他医护人员在确认设备没有问题后,便不约而同地继续与死神进行(搏 博)斗。面对生死,他们都选择奋不顾身地坚持完成这场手术。
材料二 2024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七)早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磁体控制大厅里,面(庞 宠)略显疲惫的副研究员黄鹏程刚刚完成一次现场巡查。这个春节,黄鹏程一直在这里守护着国家大科学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内外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用户都在用我们的装置做实验。”黄鹏程说。为了保证装置处于良好状态,他和同事们每天夜以继日地监测装置。
1.材料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qǐnɡ 博 cí 庞
B.qīnɡ 搏 chí 宠
C.qǐnɡ 搏 cí 庞
D.qīnɡ 博 chí 宠
2.两则材料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D )
A.人命关天 B.不约而同
C.奋不顾身 D.夜以继日
解析:“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与文中“每天”语义重复。
3.请你选择其中一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答案:(示例一)乌什县发生地震时,阿拉尔一家医院的急诊医生安书方和其他医护人员临危不乱,坚持完成手术。
(示例二)春节期间,黄鹏程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监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活动二 抒写阅读感言】
4.研读了活动一的两则材料后,小文提炼出三个关键词,请你任选其一,按照示例完成仿写。(3分)
关键词:奉献 责任 沉着
示例:坚守——守护人民健康,他们在关键时刻,以点点萤火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生命。
答案:(示例一)奉献——地震来临不顾自身安危,他们在生与死的交界处,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示例二)责任——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在万家团圆时,默默坚守岗位,用辛勤劳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
A.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B.乡村旅游,不仅满足着人们对“诗和远方”,也日益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新引擎。
C.近年来,各地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安宁”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D.承载着共同历史记忆的文物遗存,已成为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在“‘诗和远方’”的后面加上“的需求”;C项,句式杂糅,应将“为”改为“的”,或将“紧紧围绕”改为“以”;D项,语序不当,应将“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改为“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加以改造, , , , , 。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②③①⑤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②⑤③①
D.①⑤③④②
解析:第④句承接上文,建设乡村新文化是建立在“挖掘、保存”并“改造”乡村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第②⑤两句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个体的意义,第③①两句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群体的意义,并且有“不仅”“而且”的语言提示。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④②⑤③①。
7.班级开展《童年》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
A.《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讲述了小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期间的童年生活。
B.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我的母亲》《我的大学》。
C.在家庭成员中,阿廖沙喜欢外祖母,比较反感外祖父。
D.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阿廖沙看到老三掉到井里,就帮助老大、老二把老三救了上来,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解析: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请根据下面的文字描述,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人物。(6分)
A.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在最前头飞快地走着,他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衣服,胡子是金红色的,长着一个鸟嘴鼻子和一对碧绿的小眼睛。( 外祖父 )
B.他身材四四方方,胸脯宽宽大大,他那大脑袋上长了一头鬈发。( 小茨冈 )
C.他的整个房间都被什么箱子和我所不认识的世俗字体的厚本子书籍塞满和堆满了。( “好事情” )
(3)请根据提示,完成《童年》中对外祖母这一人物相关情节的概括与批注。(4分)
人物 情节 批注
外 祖 母 挥舞扁担赶跑五个殴打乡下人的小市民 A
B 逆来顺受、过于忍让
答案:A(示例)勇敢、见义勇为、乐于助人
B(示例一)外祖父经常疯狂地殴打她,她从不反抗
(示例二)分家时,外祖父只分给她一些破烂,她只觉得好笑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坐对有方法
①“把背挺直”好像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一听到“坐好”,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往凳子前端挪了挪,然后把背挺起来。这只是看起来将背挺直了,其实还是“坐”错了。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坐呢?
②科学上认定的“好坐姿”不只是“背挺直”。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这样坐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作“中立位”。
③一般来说,只要是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就可以让脊柱处于中立位,但很多人只记得把背挺直,却忘记了收腹的动作。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
④我们可以借助椅背让你的腰“立”起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另外,记得给膝盖后方与座椅面留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保证你的大腿能平行于地面。第二步,调整座椅高度。大部分人的桌子高度是不可调整的,所以调整座椅高度是为了让你的小臂在有支撑、自然放松、不耸肩的写字状态下,呈100~110度,这是最省力的角度。
⑤基本上做好这两步调整,你的坐姿已经轻松了一大半!当然,也别忘了,没有任何一个姿势适合长久保持,每过1小时记得起来动一动才好。
(有改动)
材料二坐错危害大
①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
②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刘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③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张主任说:“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最常见的还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造成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先天遗传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坐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
(有改动)
8.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 )
A.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最小的坐姿。
B.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有可能引起颈椎病。
C.驼背的坐姿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水肿和松弛。
D.造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原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生活习惯的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辨析。A项,根据材料一第③段内容“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可知,“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最小的坐姿”中的“最小”与原文意思不符。
9.小语同学经常驼着背坐,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对他进行劝说。(5分)
答案:(示例)小语,驼着背坐可不好。这有可能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我们要挺起背坐,当然也不能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否则可能会引起颈椎病,甚至脊柱侧凸,到时候你就麻烦了。我们要端正坐姿,坐得更健康。
10.下图是某校的学生写字坐姿示意图,要求“写字时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这与材料一中的表述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及你的认知阐述一下理由。(4分)
答案:不矛盾。因为不同情境下坐姿也会有所区别,材料一说的是一般的坐姿,而图中是指学生写字时的坐姿。背部不靠着椅背,有利于提高专注力,保持眼睛与书本的合适距离。
11.为了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知识,班级决定写一篇文章向学校公众号投稿,下面材料能否编入这篇文章,同学们对此有不同看法,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鼓励各校推行课间“护脊操”,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专家在“护眼操”的基础上,升级创作“明眸正脊操”,供各地推广使用。
答案:(示例一)不能编入。因为推送文章的目的是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的知识,本段材料说的是推行“明眸正脊操”,与“坐”的关系不大。而且,同学们可能不太喜欢这段材料的语言风格。
(示例二)可以编入。本段材料告知了预防脊柱侧凸的方法,这是习惯于久坐的同学很需要的,可以引导大家认真做好课间“护脊操”。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4分)
永远的雪域高原
乔正芳
①那天下午,天气好得出奇。夹杂着黑丝的绯红色云朵,似乎要把西天点燃。看得久了,便感觉目迷神摇。
②连长站在山坡上。马上就要转业了,这雪原、边界、哨卡,他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战士小洪默默地站在他身边。
③连长注视着前方,似自言自语:“我来和老班长告个别。”小洪知道老班长是连长心里永远的痛。那是连长刚来雪原不久,一次和老班长巡逻,不慎摔下悬崖,又恰逢雪崩,老班长为了救他被永远地埋在了雪原……
④小洪想起他刚来雪原时,由于水土不服病倒了。那天,连长偷偷塞给他一个苹果,要知道,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雪原上,一个新鲜的苹果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小洪吃完,顿觉神清气爽,病似好了大半。这时,听到门外巍巍的哭声:“我的苹果呢?谁偷了我的苹果?”原来,连长家嫂子带着六岁的儿子巍巍来雪原探亲,嫂子历经千辛万苦带来一袋苹果,给见到的战士每人一个,最后一个留给了巍巍。
⑤连长看起来有些低落。小洪抬起头,忽见大团的红云已变成灰云,滚动着汹汹而来。眨眼工夫,狂风裹挟着暴雪似千万条巨鞭狠狠抽来。连长一把搂住小洪,猛一侧身,靠在了一块巨石上。只觉耳边山呼海啸、地动山摇,世界正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疯狂撕扯、摇撼……
⑥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睁开眼睛,茫茫雪海中,二人渺小如蚁。
⑦“连长,我们还能回去吗?”小洪快哭了。
⑧“能!当然能!”连长笑着说,“我当兵二十三年了,什么危险没见过!等天亮了,部队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⑨看着连长胸有成竹的样子,小洪点点头。
⑩时间在慢慢熬着,也不知几点几分了。
棉大衣被冷气穿透了,裹在身上像层铁皮。小洪手脚麻木,茫然四望,看着因长期在高原生活而心脏早已出问题的连长,心一点点沉下去……
连长掏出一支烟,哆嗦着手点燃,递给小洪。平时,连长是不允许他们抽烟的。过了会儿,连长又掏出一颗糖,想塞到小洪嘴里。小洪摇摇头,他知道连长患有低血糖,更需补充能量。
连长咳嗽了几声,问:“小洪,你父母最近来信了吗?”见小洪不回答,他又说:“你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是不是特盼着你早点儿娶个媳妇?”
小洪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连长拍拍小洪的肩:“我有个侄女,在我们县医院当护士,人长得蛮漂亮。我嫂子托我在部队里给物色个对象,我观察了很久,觉得你最合适!本想过几天再告诉你的……”
小洪抬起头,眼里闪烁着星光。连长狡黠地问:“小洪,如果你俩成了的话,你该称呼我什么?”
小洪红着脸说:“叔叔。”
连长说:“不对,是叔丈。”
小洪笑了。连长一鼓作气,说:“来!打起精神,先给叔丈捶捶后背揉揉肩。”
…………
天终于亮了!搜救的直升机出现了!小洪激动地挥手,跳着喊着,可皑皑雪原里,他的声音和身影实在太渺小了。
连长嘴唇青紫,喘息着说:“小洪,咱分头行动。两个目标,更好。”
小洪手脚并用拼力朝东爬去。过了一会儿,他惊喜地发现,直升机朝着他们越飞越近。
“连长!”小洪猛一回头,惊呆了:只见一团熊熊烈火,燃烧,舞动,似一只浴火的凤,似一条腾空的龙!——是连长!他把自己的大衣、棉裤、内衣全都点燃了……
第二年,小洪陪着嫂子和巍巍来给连长扫墓。巍巍将一个苹果放在爸爸墓前,他说要让爸爸尝尝家乡的新苹果。
嫂子要回去了。小洪鼓足勇气提起连长的侄女,嫂子很诧异:“他们家三代单传,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哪有什么侄女?”
小洪的眼泪瞬间决堤。他抬头挺胸,朝着连长的墓碑,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第2期,有改动)
12.小说在“连长救小洪”这一大故事中包裹着几个小故事,请梳理并概括出来。(3分)
答案:①老班长为救连长而牺牲;②连长将儿子的苹果拿给生病的小洪吃;③连长和小洪被困雪原,连长说把侄女介绍给小洪当对象。
1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的作用。(6分)
答案:此处景物描写,用“忽”“眨眼工夫”写出了暴风雪来势之迅猛;运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暴风雪力量之大,突出天气的恶劣;揭示连长和小洪面临的危险处境。
14.小说中常有一些值得玩味的物象,本文在第④段和第 段都写到苹果,这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答案:内容上,第一处写苹果,体现了连长对小洪的关爱;第二处写苹果,体现巍巍对父亲的怀念。结构上,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15.小洪最后得知连长并没有侄女,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妙处?(5分)
答案:结尾情节反转(或情节突转、出人意料),使故事有起伏,增强可读性;突显连长爱兵如子、富有智慧的形象。
16.小洪想为连长撰写一段碑文,表达对连长的赞颂和敬意。请你替他完成。(50字以内)(6分)
答案:(示例)这里长眠着一位军人。二十三载岁月无声,守护边关无怨无悔,舍己救人彰显大爱。军人楷模,品行高标!
三、写作(5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奉献是秋天的白云/装点了蓝天,也诗化了自己;奉献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壮阔了大海,也提升了自己。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