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专项突破提升(二)

文档属性

名称 34 专项突破提升(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2 11: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二)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标点符号 综合性学习
一、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0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 。 , ; 。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
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
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
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
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⑤①④
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①⑤②
解析:本语段介绍的是登封观星台的外形特点及其作用。语段最后一句“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写的是登封观星台的作用,由这个句子中的“也”可知前一句也是写登封观星台的作用。通读五个句子可知,第②句写的也是登封观星台的作用,故第②句应排在最后,与最后一句衔接。据此可排除A、B两项。第③句交代登封观星台由台体和石圭组成,接着第⑤句写了台体的形状,第①句写了石圭,由此可知,第③句应排在第⑤句和第①句前面,第⑤句应在第①句前面。据此可排除D项。第④句写的是台体的四壁,应紧跟第⑤句。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③⑤④①②。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含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
①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②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③无数巨匠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④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解析:第一空,根据后面“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可知应填第①句,可排除C、D两项。第④句进一步说古人对事物的创造不尚速成,故应填在第二空,排除A项。
3.下列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细读各句可知,第③句是总起句,应该排在句首,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然后,根据总起句中的“前堂后室”可知,应该是先写“堂”再写“室”,故第②句跟在第③句之后,由此可排除A项。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D )
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④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⑤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
⑥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它既是一种艺术的美,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A.③⑤④①②⑥ B.④⑤③①②⑥
C.⑥⑤③④②① D.⑥⑤③④①②
解析:第⑥句总说留白的作用;第⑤句承接第⑥句,说明中国画的布局;第③句承接第⑤句中的“美妙的意境”,突出人们的感受;第④句提出生活中的留白,紧承第③句;第①句解释给生活留白的原因,紧承第④句;第②句解释给生活留白后的生活状态。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⑥⑤③④①②。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D )
①这便是孩童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篇章,而且应当选取优质文学篇章的理由。
②孩童若拥有丰富的文学阅读,便从小就有了更形象、更干净、更准确运用母语的能力。
③文学阅读是对母语更高层次的学习。
④母语最优美的语气、搭配、节奏、表达力都在母语文学里。
⑤优美的儿童文学语言令人安定,心平气和,值得被记忆储存,以为日常运用。
A.③⑤①④②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③①④②⑤
解析:根据选项可知,首句可能是第③句或第④句,细读这两句可知,第③句强调文学阅读的性质,第④句指出母语的语气、搭配、节奏等都在母语文学里。从整段看,其主要谈论文学阅读,故第③句应为首句,据此排除B、C两项。观察剩余选项,接下来需要确定第①句和第⑤句哪一句为第二句。第①句承上强调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篇章且尽可能是优质文学篇章。第⑤句强调优美的儿童文学语言的作用,强调日常运用。由此,可确定第①句应紧承第③句,第③句与第①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据此排除A项。
二、标点符号(12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B.大雨过后,云雾缭绕的九峰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见到如此美景,游客们不禁感叹道:“多美啊,雨后的九峰山!”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礼记》、《周易》、《尚书》、《春秋》合称“四书五经”。
D.谷雨时节,雨下得很从容,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豌豆……等纷纷挂果,它们较着劲,热闹得紧。
解析:A项,“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是在直接引用的中间交代说话者,“便向房外看”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项,连续多个书名号之间不能使用顿号,所以句中的顿号应全部删去;D项,省略号与“等”都表示省略,二者不可同时使用,应删去其一。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是选文学社呢?还是选书法社呢?
B.一说到河池美食,你一定会说出一大串儿:什么宜州粽子啦,巴马油鱼啦,环江香猪啦……
C.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这两句诗把塞外雄伟壮观的独特景象描写得极为生动形象。
解析:A项,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所以句中的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项,“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长江”是并列成分,所以句中的逗号应删去;D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独立引用,“落日圆”后面的句号应移到引号里面。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C )
A.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
B.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C.“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D.我们要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抓好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解析:“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老舍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小白鸽等英雄的形象,都非常鲜明生动,其英勇事迹,长期为人们所传颂。
D.张阿姨干上环卫工作后,慢慢揣摩出个中滋味——看着人们生活在整洁的环境中,仿佛他们的幸福美满都与自己有关。
解析:冒号提示下文,但提示的部分只到“身心健康”就结束了,不包含下一句,应将“身心健康”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
B.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D.太和门虽遭此大火,但还有“旱地流水”的传说。
解析:引号内的文字是部分引用,应将结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外。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作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
C.书中除神话传说外,还有诗歌、传记、科学小品、人生语录等……
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解析:A项,“……却富有野趣”和“……地上乐园啦”两句均为完整的话,所以句号和叹号应在引号内;C项,“等”和省略号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其一;D项,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三、综合性学习(38分)
1.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六年级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1)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答案:(示例)交友之道,贵在真诚。
(2)为配合此次活动,六年级(4)班将于明天15:00,在学校阶梯教室举办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如果让你去邀请袁老师,你该怎么说?(6分)
答案:(示例)袁老师,您好!我是六年级(4)班的学生,我班将于明天15:00在学校阶梯教室举办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大家想邀请您参加,为同学们的交友进行相关的指导,您看可以吗?
2.云间中学今年的读书节活动以“文字”和“文学”两条主线开展,主题是“领略汉字风采,遨游文学王国”。其旨在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典文学是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精华。下面选取两则活动内容,同学们也来小试身手吧!(9分)
【活动一】“领略汉字风采”知识竞赛
(1)“字之初,本为画”,最初的字就是像画画儿那样造出来的——“依葫芦画瓢”就行了,这样造字的方法就叫作“象形”。你能猜出下面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字吗?(2分)
      
① 山       ② 月
(2)“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礼记·中庸》)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我国有了最早的统一文字,这种文字是 小篆 。(1分)
【活动二】“遨游文学王国”经典阅读
(3)同学们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部作品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昵称)在苦难中成长的故事。这本书的创作,据说源于高尔基和列宁的一次交谈。(6分)
高尔基向列宁讲了许多故事,谈到了自己的故乡,谈到他的童年和外祖母,谈到他的少年时代和流浪生活。列宁全神贯注地听着,他那双经常是眯缝着的眼睛闪闪发亮。列宁对高尔基说:“老兄,你应该把这些全都写下来!这一切很有教育意义,很有教育意义。”高尔基回答说:“到时候我来写!”这段交谈促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诞生。
列宁反复强调这一切“很有教育意义”,你觉得《童年》一书有什么教育意义?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述。
答案:(示例)《童年》中的“好事情”,周围的人都不是很喜欢他,总觉得他很神秘,不善于与人交往,外祖父和外祖母也不喜欢他,总认为他在搞歪门邪道。但是他不改变自己对书的喜爱,他的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书,还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他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也许是药剂师,也许是“科学家”,因为他整天都在屋子里做一些小实验。“好事情”教育了我们,有自己的爱好与追求最重要,不要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
3.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某初中六年级决定开展一次以“书香满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后面的任务。(10分)
材料一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A 悬梁刺股 ,用以激励人发愤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断齑画粥、B 凿壁偷光 ,C 囊萤映雪 ……
材料二 我把眼睛贴到书页上,忘记了身旁煤球炉上“吱吱”冒热气的开水,忘记了飘满整条小弄堂的饭菜香味,忘记了路灯在黄昏将尽时的刹那亮起……
(1)请结合文意,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
(2)上面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是 都反映了热爱读书 。(3分)
(3)请仿照材料二的排比句式,写一句专心做某事的内容。(4分)
答案:(示例)忘记了深夜的钟声已响过多时。
4.某班开展以“智慧语文”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就下面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尝试开启智慧之门。(11分)
(1)【汉字里的“智慧”】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学校团委拟挑选内容合适的三副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社,以示祝贺。送给文学社的对联是:“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请你替学校团委从下面的四副对联中挑选出合适的两副,分别送给戏剧社和摄影社。(2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戏剧社: ③  摄影社: ① (只填序号)
(2)【谜语里的“智慧”】猜谜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列谜面猜成语,并将成语写在横线上。(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 披星戴月
图二: 如虎添翼
图三: 势如破竹
(3)【诗词中的“智慧”】中国古典诗词,不但具有文字之美,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包含着丰厚的生命情感。捧读这些诗词,一股股正能量从心底升腾。人生的境界,也豁亮了许多。请你从以下诗词名句中引用其一,写一段思想积极、主题明确、文字流畅的话。(不少于50字)(6分)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答案:(示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明白,只有拥有清澈的心灵和积极的思想,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让内心充满正能量,从而创造出美好的人生。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