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专项突破提升(三)

文档属性

名称 35 专项突破提升(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2 11: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三)
文学文化常识 整本书阅读 名句默写
一、文学文化常识(30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D )
A.老舍的《草原》一文记叙了他访问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B.宗璞的《丁香结》的文题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的丁香花,也指人生中不顺心的事。
C.《曹冲称象》的作者是陈寿,字承祚,安汉人,西晋历史学家。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为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为题目,作者是北宋词人辛弃疾。
解析:辛弃疾是南宋词人。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
A.从表达方式上看,《七律·长征》侧重场面描写,《开国大典》侧重抒情。
B.《狼牙山五壮士》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奋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C.《开国大典》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D.《灯光》以“光”为线索,现实与回忆交错,幸福与悲壮映衬,回忆了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在战斗中点燃书本,用火光引导部队寻找攻击的突破口,自己壮烈牺牲的故事。
解析:应为“《七律·长征》侧重抒情,《开国大典》侧重场面描写”。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C )
A.《宇宙生命之谜》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了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B.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按照游览路线,由南到北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C.杜牧的《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秀丽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同时抒发了对历史的反思。
D.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解析:“抒发了对历史的反思”有误,应为“借景凭吊历史,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D )
A.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D.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罪与罚》等。
解析:《罪与罚》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蜀国的赤胆忠心。
B.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C.阿西莫夫是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新疆域》以及《基地》系列、《银河帝国》系列等。
D.列御寇,相传是春秋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解析:A项,“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的边塞游侠的形象,歌颂了他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选项中“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蜀国的赤胆忠心”表述有误。C项,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D项,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6.下列关于名著《童年》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B )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童年》中给过阿廖沙力量和支持的人有外祖母、外祖父、小茨冈、格里戈里、“好事情”。
C.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宽广的胸怀。
D.阿廖沙在许多人的支持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解析:外祖父没有给过阿廖沙力量和支持。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B )
A.“割席断交”“伯牙绝弦”“君子之交淡如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成语典故、诗句、名言都与“交友之道”有关。
B.《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宋代诗人、画家。
C.从新石器时代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到殷商甲骨上的刻辞,从钟鼎文、篆书,到隶书、楷书,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这种神奇的文字。
D.《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解析:B项,王维是唐代诗人。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
A. “九曲黄河万里沙”“南朝四百八十寺”,这些加点的数词是实数,这样写能增加诗歌的真实性。
B.“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既写出了铁索的冰凉,又表现了铁索桥的惊险,让人胆寒。
C.《草原》一文作者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这种写法,既能把景物刻画得形象逼真,又能使抒发的感情有所寄托,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D.“管鲍之交”一词,指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解析:这些加点的数词是虚数。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令、贤、仁”用于称对方或对方亲属,如“令堂”指对方的母亲,“贤家”指对方。
B.芒种、处暑、寒露、霜降是属于同一季节的节气。
C. 古人的“衣裳”分指上下两件,上身的衣服称为“衣”,遮掩下身的裙称为“裳”。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换旧符”为春节一大习俗——贴春联。人们借此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解析:芒种在夏季,其他三个在秋季。
10.下列文化常识对应关系有误的一项是(3分)( C )
A.《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
B.《浪淘沙》(其一)——刘禹锡——唐代
C.《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牧——唐代
D.《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王安石——北宋
解析:《江畔独步寻花》(其五)的作者是杜甫。
二、整本书阅读(24分)
1.《童年》是苏联作家 高尔基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主人公 阿廖沙 三岁到十岁期间的童年生活。另外两部分别是《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4分)
2.阅读名著《童年》,回答下列各题。(7分)
(1)“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文段中的“她”是 外祖母 。(1分)
(2)是 外祖母 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还有乐观纯朴的 小茨冈 、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好事情” ,都给过阿廖沙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3分)
(3)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因眼神不济常常被两个舅舅捉弄,可是他总是沉默寡言,从不生气,总是默默地忍受着。米哈伊尔舅舅非常无聊,就指使小侄儿把顶针拿去烤红,然后放到了老工人格里戈里的手边,本想烫伤老工人,没想到 烫伤了外祖父 。格里戈里老了,双目失明,最终的结果是 流落街头,成了乞丐 。(2分)
(4)“我”因为 出天花 被放到后面的顶楼上,胳膊和腿都用宽宽的带子紧紧地缚着,只有外祖母常来喂“我”吃饭,给“我”讲童话。(1分)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3分)
外祖父向她猛扑过去,推倒她,把我抢过去,抱到凳子上。我在他手里挣扎,拽他的红胡子,咬他的手指。他大叫一声,紧紧地夹住了我,最后把我往长凳上一扔,摔破了我的脸,我还记得他粗野地叫喊:
“把他绑起来!揍死他!……”
语段中的“她”是 外祖母 ,“我”是 阿廖沙 ,“我”因 偷拿外祖父的白桌布去染色 而挨打。
4.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6分)
她经常带我到干草广场去挑水。有一次,我们看见五个小市民打一个乡下人。他们把乡下人按在地上,像一群狗似的撕他。她扔下水桶,挥着扁担向打架的人奔去,同时向我喊了一声:“躲开!”
可我害怕,跟着她跑,捡起圆石子和石头往小市民身上扔。她勇敢地用扁担戳小市民,打他们的肩膀和脑袋。随后又来了一些人,小市民们逃跑了,她给那个浑身是伤的人洗了洗,他的脸给跺得血肉模糊,到现在我一想起都觉得恶心。他用肮脏的指头按着撕破了的鼻孔,又是号叫,又是咳嗽,从手指下溅到她一脸一胸的血;她也叫唤,全身颤抖。
(1)语段中的“她”是谁?这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4分)
答案:外祖母。表现了外祖母善良正直、勇敢沉着的品质。
(2)“她”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请再概括两件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2分)
答案:(示例)在火灾中抢出硫酸盐,有序指挥大家救火;讲怜悯穷人、歌颂正义的故事;教导“我”不要报复别人;被外祖父打骂还替他解释;帮助乞讨的格里戈里。(任选其二即可)
5.在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根据你对小说内容的理解,把以下人物分为两类后填入表格,并阐述分类的理由。(4分)
外祖母 外祖父 两个舅舅 小茨冈 
继父 格里戈里
人物分类 分类理由
① 外祖母 、 小茨冈 、格里戈里 ② 他们的善良让阿廖沙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③ 外祖父 、两个舅舅、继父 他们的自私、残暴,让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成长中的磨难
三、名句默写(36分)
(一)基础默写。(19分,每空1分)
1.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3.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5.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6.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8.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9.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10.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1.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2.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二)理解默写。(17分,每空1分)
13.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的“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牵牛织女家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4.杜牧的《江南春》中抒发兴亡之感、寄寓讽喻之情的诗句是: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15.《宿建德江》中诗人借景抒情的诗句是: 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
1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诗人写雨来得凶猛的两句是: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
1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从嗅觉和听觉角度来描写夏夜美景,流露丰收之年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18.《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把山水化成具有生命情感的形象,主动与人亲近,以此赞美湖阴先生高洁品质的诗句是: 一水护田将绿绕 , 两山排闼送青来 。
19.正如朱熹《春日》中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20.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忧伤。
21.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句子是: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