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六) 6 开国大典
(2024·哈尔滨道里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xuān 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文段中加点字“倒”的正确读音是( C )
A.dāo B.dáo C.dǎo D.dào
2.在文段中横线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B )
A.萱 B.宣
C.喧 D.渲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B.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C.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全部投向主席台。
D.三十万多人左右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解析:B项,搭配不当,“眼睛”不能“投向主席台”;C项,语义重复,删掉“一齐”或“全部”;D项,“多”和“左右”语义矛盾。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
A.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B.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
C.二胡和唢呐是北方乡村最为悲情的两种乐器,而演奏者又往往是身世坎坷的江湖艺人。一曲下来,演奏者排山倒海,听曲者悲悲戚戚。
D.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解析:“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适用对象错误。
5.下列对句子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人如海、旗如浪的热烈场面。)
B.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排山倒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反映了人们热切盼望见到主席的心情,表现了人们对主席的无限热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无限热爱。)
C.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站起来了。)
D.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限热爱,也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无比激动。)
解析:“排山倒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老赵的黎明静悄悄
范春影
①这个秋天,老赵(赵彦章)静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四周仿佛落满雪花,一片洁白。
②他的世界也像雪后的黎明那么寂静,虽然,病房的电视屏幕上有个盛装的姑娘在放声歌唱。他在很久很久以前,几乎已丧失听力。
③对于时间他是有记忆的,尤其是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城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当天下午还有举世瞩目的阅兵式。但是那一天,老赵却留下了今生最大的遗憾: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因为一场意外未能参加开国大典,当然也没赶上阅兵式。
④黎明的前夜,作为军旅记者的他,为了近距离拍摄他所在炮兵部队的一次万炮齐发的壮观场面,被震耳欲聋的炮击掀起的巨大气浪冲到了数米之外,内脏受到损伤,耳膜遭到重创,双耳完全失聪。
⑤初秋采访老赵的时候,他还没有住院。
⑥这次采访异常艰难,毕竟是重病在身,有着83岁高龄的老人,年轻时经过部队医院精心治疗稍有恢复的听力,如今更是无可挽回地衰落了。我的每句问话,都是喊口号似的喊出来。
⑦当我翻开他数年前出版的摄影画册的时候,惊讶地看到了许多硝烟弥漫的“战争片”。老赵用颤抖的手指着其中一张解放军趴在屋脊上作战的黑白照片,也喊似的说:“院落战!院落战!记住,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地夺下来的!”
⑧我震惊了:“您当时在什么方位?”他指了指照片上被炮火震碎的屋脊说:“就趴在战士身边。”
⑨我扫了一眼图片说明:1948年12月22日,解放新保安的战斗中,我军与顽抗的敌人展开院落战。我的手指迅速地在电脑键盘上搜索“新保安战斗”。新保安战斗是平津战役的第一仗,这场战斗的重大胜利保护了古都北平的完整,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名胜古迹免受战争的破坏,对整个平津战役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当年参与者对战事的回忆,也给我们勾勒出老赵参与的这场战斗的大致轮廓。固守河北怀来县新保安镇的,是被称为傅作义王牌军中之王牌的35军,军长郭景云据传也是一个狠角色。12月的新保安已经进入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在进攻的命令下达之后,解放军在东南面从炮火轰开的缺口和用爆破炸开的东门攻入城内。35军固守抵抗,解放军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地争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新保安变成了一座血肉磨坊”。直到下午4时,各路进攻部队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攻陷35军军部。战后几个小时,毛泽东主席致电:“全歼新保安之敌,甚慰。”
⑩在那场血肉之战中,当时只有二十出头、还是小赵的他,双手端着一台美式相机,身上挎着一把手枪,和进行巷战的战友们,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地辗转前进。他目睹了战友被子弹射入前胸,像深冬被伐倒的白杨无声地倒下;他还看见了枪林弹雨溅起的无数道血弧,划破中华人民共和国黎明的前夜。
而新保安战斗仅仅是从小就当了八路军的老赵参加的无数战役中的一战。
所以,我能理解老赵没能参加开国大典的遗憾。
那个初秋的晌午,老赵在唠叨了一阵没有赶上开国大典的遗憾后,颤抖的手指不舍地抚摸着老照片上那些激战中的战士,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到底,我还是个幸运者。镜头里的不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却倒下去了。而我这个老头子,国庆节都过了59回啦!”
他将老照片凑在清澈的秋阳下,看了又看:“我再坚持着替你们过个国庆节吧,今年又有阅兵式呢!”
2009年9月4日,赵彦章——老赵,终究未能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
他走了。
我将在阅兵式中寻找他。
(有改动)
6.读记叙性文章要关注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换,梳理相关事件。请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填写下表。
时间 地点 事件
1948年12月22日 新保安 (1) 解放新保安的战斗
(2) 黎明的前夜 炮击现场 (3) 老赵双耳完全失聪
2009年初秋 / 老赵接受“我”的采访
(4) 2009年9月4日 / 老赵去世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的筛选。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换,梳理相关事件,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即可。
7.联系上下文,体会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老赵用颤抖的手指着其中一张解放军趴在屋脊上作战的黑白照片,也喊似的说:“院落战!院落战!记住,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地夺下来的!”
答案:“颤抖”写出老赵看到当时的战斗照片时,心里激动,连手都控制不住地、不停地抖动。“一个院子一个院子”运用反复的手法,突出当时战斗的艰难不易。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8.老赵未能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可是文末却说“我将在阅兵式中寻找他”。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一结尾的理解。
答案:老赵未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就走了,但是正是无数个像他一样的、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奋斗的战士们,在为革命、为国家无私付出,每一个参与阅兵式的战士都是老赵的化身,表达了作者对老赵这一代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品析句子的含义:①结合具体语境理解;②紧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③紧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④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9.文中的老赵说:“说到底,我还是个幸运者。”你认为他是个不幸者还是幸运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老赵相比照片里的战士是幸运的。无数的战士在新保安战斗中牺牲了,老赵却活下来了,国庆节都过了59回,而照片里的不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却倒下去了。相比他们,老赵感觉自己是幸运的。
(二)综合性学习。
10.清明节,我们来到革命烈士墓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敬献鲜花,缅怀先烈,诵读碑文。我也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与怀念。
(1)我会引用两个成语来赞美烈士。
答案:(示例)大义凛然 永垂不朽
(2)我会引用古诗句来表达敬意。
答案:(示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我会借用名人名言来表达敬意。
答案:(示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