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课时分层训练(七) 7 我的战友邱少云

文档属性

名称 08 课时分层训练(七) 7 我的战友邱少云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09: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七) 7 我的战友邱少云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山坳(ào)    潜伏(qiǎn) 居高临下 隐敝
B.干涸(hé) 咳嗽 (ké) 蜷一下腿 设置
C.摧毁(chuī) 伪装(wěi) 激动人心 冲峰
D.蔓延(wàn) 警戒(jiè) 毕毕剥剥 轻微
解析:A项,“潜”应读“qián”,“敝”应为“蔽”;C项,“摧”应读“cuī”,“峰”应为“锋”;D项,“蔓”应读“m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我们应认真背诵和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B.《我的战友邱少云》表现了邱少云忍受痛苦煎熬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C.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D.狼牙山五壮士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背诵”和“朗读”调换位置;C项,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牺牲”后边添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 )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解析:紧扣“我的心紧缩”“担心”来判断。
4.将下列各句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排序最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防止酒驾醉驾,少不了“开车别喝酒”的叮咛;保障消防安全,需要“离开办公室请关闭电源”的提醒。
②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才能把安全发展理念落细、落小、落实,把公共安全网织密织牢。
③“小叮嘱”里连着“大安全”。
④除了安全提示,我们还需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与措施。
⑤正如民警的安全走访,一句暖心的提醒可能就是一道无形的安全网。
A.③⑤①④② B.①③②④⑤
C.⑤④③①② D.④③⑤②①
解析:通读所有语句可知,本语段围绕“安全”展开。第③句“‘小叮嘱’里连着‘大安全’”为首句,引出话题“安全”;接下来第⑤句紧承第③句,“一句暖心的提醒”对应“小叮嘱”,“一道无形的安全网”对应“大安全”;然后第①句列举具体的事例(切实保护安全的叮嘱);第④句中的“安全提示”承接第①句;第②句收束全文,强调如何做到“安全”。所以正确的排序应为③⑤①④②。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烈火烧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别人也可以救他,但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会完全落空。
B.“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体现了“我”只能眼睁睁看着邱少云忍受痛苦的无能为力,以及“我”内心承受的巨大的痛苦与煎熬。
C.本文按“清晨—中午—黄昏”的时间顺序叙述,详写中午和黄昏,突出了敌军的戒备森严和我方坚守的艰难,突出了邱少云顾全大局、遵守纪律的崇高革命精神。
D.本文直接描写邱少云的笔墨较少,描写环境和作者心理活动的笔墨较多。
解析:“详写中午和黄昏”表述有误,应为“详写清晨和中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五星红旗在狱中飘扬
①珍藏的红旗拿出来了,在大家眼前闪着夺目的光彩。这面红旗,是那位不知名的同志——“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来的。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被她珍藏在一床旧棉絮里。在她临危时,竟没有来得及交给自己的战友,而是在过了好久以后,人们才从她的遗物中找出来的。
②当红旗在大家眼前出现时,几只拿着针线的手,团团围了上来。
③“五星红旗!五颗星绣在哪里?”
④“一颗金星绣在中央,光芒四射,象征着党。四颗小星摆在四方,祖国大地,一片光明,一齐解放!”
⑤“对,就这么绣。”
⑥尽管她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她们却通过炽热的心,把自己无穷的向往付与祖国。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热血沸腾着,把坚贞的爱,把欢乐的激情,全寄托在针线上,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
⑦红旗正中,闪现了一颗星,接着,又出现了四颗。
⑧江姐依偎在李青竹身边,凝望着刺绣中的五星红旗,她不仅理解战友们的兴奋心情,她自己的心境,也和大家一样。但是她在胜利的喜讯中,激动而又冷静,想得很多、很远。也许此刻只有李青竹才能理解她那复杂的心情。她看见了胜利,可也看见了集中营的最后斗争。她知道,在越狱和屠杀的斗争中,必须付出多少生命作为代价。这代价,也许首先是自己,也许还有别人,但她宁愿用自己来代替一切战友,为党保存更多的力量。然而,在欢乐的战友们面前,在五星红旗面前,她什么也没有讲。
⑨“江姐!”孙明霞双手捧起叠好的旗帜,带着无限的喜悦,走到缓缓地搓着线的江姐面前,“同志们希望你来宣布胜利的到临,也请你揭开这象征黎明和解放的战旗。”
⑩“我?”江姐笑着惊问。
“是的,江姐!就是你。”面前激起一阵热情、严肃而又诚恳的声音。
“应该是你,”李青竹等大家稍静之后,说道,“不能辜负同志们对你的信任和尊敬。”
“好吧。”江姐双手接过红旗,迎风一抖,五颗晶亮的金星,立刻随着红旗飞舞。江姐高高地亮开红旗,无畏的声音里充满着幸福的感情:“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
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望着闪光的旗帜。黎明在眼前招手,人们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仿佛,漫漫长夜成了过去,人们粉碎了枷锁,自由地崛立在祖国的土地上。
江姐激动的目光,转向李青竹。她发现,李青竹正把“监狱之花”抱在怀里,孩子不知何时已经醒来,圆圆的眼儿,正望着欢乐的娘娘们。一阵火热的温暖,冲击着江姐的心,她不禁带着红旗,走向“监狱之花”。人们的目光,一时都亲切地转向热情迸发的江姐和天真可爱的孩子。
江姐轻轻抱起“监狱之花”,把深切的爱意,和那些自己未必能实现的理想,尽情灌注在幼小的花朵上:
“孩子,心爱的孩子!你看红旗,这是你爸爸妈妈留下来的……”江姐连连亲着“监狱之花”的脸,又爱怜地凝视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她似乎觉得幼稚的孩子完全能够听懂她的话:
“孩子啊,快点成长吧!叔叔娘娘们将举起这面红旗,去参加战斗,还要亲手将红旗托付给你。孩子啊,你要记着:当你长大了,当你的孩子也从你手上接过红旗那天,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江姐眼里盈盈地闪动着火热的泪珠。她让孩子的嫩手把红旗抱在胸脯上,又急切地说:“孩子,孩子,你听清我的话了吗?我们多想听见你的回答啊!”江姐的脸温存地靠近“监狱之花”,又低声嘱咐着:
“不管是狂风暴雨,不管是惊涛骇浪,你们一定要把战斗的旗帜,指向共产主义啊!”
“孩子!”李青竹接过“监狱之花”,激动地问:“孩子,娘娘的话,你听见了吗?”
(节选自《红岩》,题目为编者所加,有改动)
6.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五星红旗!五颗星绣在哪里?”这两句话中的感叹号,表达了狱中的人们见到红旗时惊喜、激动的心情。
B.“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这一细节,写出了江姐等人欢乐的激情和对祖国坚贞的爱。
C.“她在胜利的喜讯中,激动而又冷静,想得很多、很远”,表现了江姐预想到斗争的残酷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担忧。
D.文中的“监狱之花”是一个烈士遗孤的名字,这一称呼饱含了革命者对下一代深深的爱意和美好的祝愿。
解析:结合第⑧段中“这代价,也许首先是自己,也许还有别人,但她宁愿用自己来代替一切战友,为党保存更多的力量”分析,江姐没有对自己生命的担忧。
7.梳理故事情节,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第①段:拿出珍藏的红旗。
第②~⑧段: 监狱中的人们一起绣五星 。
第⑨~ 段:江姐揭开红旗,宣布胜利的到临。
第 ~ 段: 江姐把深切的爱意和未必能实现的理想传递给“监狱之花” 。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第③段可知,第一空可概括为:监狱中的人们一起绣五星。结合第 段可知,第二空可概括为:江姐把深切的爱意和未必能实现的理想传递给“监狱之花”。
8.阅读文章中画线的语句,从中你可以看出江姐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江姐是一个坚定、自信、大无畏、慈爱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由“江姐高高地亮开红旗,无畏的声音里充满着幸福的感情:‘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可知,表现了江姐坚定、自信、大无畏的精神。由“江姐连连亲着‘监狱之花’的脸,又爱怜地凝视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可知,表现了江姐对“监狱之花”的慈爱。
9.学校举行升旗仪式,老师让你在升旗仪式上发言。请结合第 ~ 段内容写一段话,告慰烈士的英灵。
答案:(示例)江姐,您是一名杰出的共产党员,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永远记得您!记得您对“监狱之花”的殷切希望,记得您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心。您的傲骨、从容,如同冰天雪地里盛开的红梅,留香气满乾坤。您英勇的身躯和灵魂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奋进!
(二)诗歌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六盘山【注】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毛泽东在1935年9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
(1)这首词的上阕第一、二两句写出了六盘山秋天的景象,请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答案:(示例)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碧空万里飘着几缕淡淡的白云,驻足山顶,极目眺望着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逝在碧空的尽头。
(2)赏析“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两句。
答案:这两句抒写了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其中“屈指”二字,于轻描淡写中流露出红军对漫漫险途等闲视之的英雄气概。
6/6